推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9243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推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推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推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推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

《推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

推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

本单元教学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要求是:

整体感知每种图形的形状,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识别各种图形,在常见物体上找到这些形状的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能用简单的方法制作这些图形,初步感受图形的变换。

在本单元里不细致研究图形的边和角,不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全单元的内容分两部分编排,先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再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这样安排有两个原因:

一是低年级学生一次学习的内容不宜过多,把五种平面图形分两次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知识的能力。

二是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面的物体很容易找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比较丰富。

先安排这些图形的教学,再以它们为基础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便教利学。

建立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表象的教学过程是:

选择积木画图形→在积木的其他面上寻找同样的图形→出示标准的几何图形并交代名称→在常用的物体上找出图形的实例。

建立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表象的教学过程是:

折纸或拼图“做”出新的图形→给予名称→在熟悉的物体的面上寻找图形。

1选择适宜的方式首次呈现图形。

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材让学生照例题中间的图示,画出这些图形。

这种方式呈现平面图形有两个好处:

一是能得到比较标准的图形。

积木是比较规则的形体,借助积木画出的图形比较规范,标准的图形才能形成正确的表象。

二是操作方便,内含的数学内容丰富。

学生只要把积木按在纸上,沿着底面的边就能画出图形。

在画图活动中不仅产生了兴趣,而且初步感受了图形的形状,还能体会“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材让学生用已经认识的图形通过折叠、拼合等方法自己“做”出这两个图形。

这样设计,除了能得到比较标准的图形外,还有两点理由:

一是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的物体虽然能够找到,但往往不适宜用于首次感知图形的形状。

因此,不采取长方形、正方形、圆那样从熟悉的物体上“剥离”出平面图形的导入方法。

二是对折正方形纸可能折出已经学过的长方形,也可能折出有待学习的三角形。

把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可能拼出已经认识的三角形、长方形,也可能拼出尚未认识的平行四边形。

操作和交流产生的认知冲突,能激发学习热情。

教材里还有一点需要说明。

第18页第4题在一个正方体上选几个面分别画出正方形,第5题用一个长方体画出不同的长方形,这两个活动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感知形状。

至于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且大小一样,长方体一般有三组不同的长方形面,都仅是渗透的内容,不是基本的教学要求,教学时不必十分清楚地揭示这些知识。

2加强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通过“做”图形(画、折、拼)来认识图形,虽然得到的图形比较标准,建立的表象比较正确,但也会使学生产生新知识脱离现实生活的错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材在两次“试一试”里都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见到的有关图形。

“试一试”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在已经提供的素材里识别。

如从信封、禁烟标志、手帕等实物图中找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从红领巾、交通标志、篱笆等实物图中找三角形和梯形。

这个层次的教学要充分利用素材,信封的形状是长方形、信封上写邮政编码的格子是正方形;篱笆上可找到许多位置不同、大小不等的平行四边形……第二层次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在哪里见过这些图形。

寻找图形的活动能使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这些图形,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个层次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区分“面”和“体”,如桌面是长方形的,不能说成桌

子是长方形的。

3有层次地安排操作练习。

让学生在“做”图形的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形状,逐步形成正确的表象是本单元重要的教学策略。

因此,在“想想做做”和练习四里有层次地安排了许多操作活动:

先在钉子板上围出图形,再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然后是涂颜色将图形按形状分类,最后是图形的简单变换。

(1)分析围图形和画图形的过程,一般是:

提取记忆中有关图形的表象(想一想要围或画的图形是什么形状)→动手围或画(把头脑里想的形状表达出来)→验证图形(观察围或画成的图形是否符合要求)。

在操作时,这三步是连贯且融合在一起的。

围成或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比较容易,教学时要重视验证图形这个环节,联系已有的表象看一看“做”出的是不是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

学生围成或画出平行四边形有一定难度,往往不是一次就能成功,更需要通过验证这个环节,多次“否定——修正”直至成功。

图形的表象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加强。

(2)在涂颜色将图形分类的练习中,出现了各种位置摆放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对各种位置摆放的图形作出正确的判断,能使图形的表象更稳定。

(3)通过折、拼等手段变化图形,能进一步加强图形的表象,沟通各种图形的联系,渗透事物运动变化的思想,为以后的教学作好准备。

如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可以折出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

折法不同,折出的图形也不同。

这些对折的方法在初步认识分数时经常用到。

又如把长方形折、剪、拼成平行四边形,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是以后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的操作活动。

学生对图形变换的活动很有兴趣,教学要抓住原来是什么图形、变成了什么图形、怎样变化的这三点进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20以内不退位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中,突出体现学生借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

教材用游园会的情境图生动地展示了学生参加各项游园活动的情境,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情境,也为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从内容角度来说,主题图是对本单元所教学内容的整体概括,包括十几减9,十几减8、7、6,十几减5、4、3、2和解决问题的内容。

其中,买气球的情境是学习十几减9的素材;买风车的情境是学习十几减8的素材;观鱼的情境是学习十几减7、6的素材;踢足球的情境是学习例5(求另一个加数)的素材;套圈儿的情境是学习例6(比多比少问题)的素材。

教学时,从整体到局部,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捕捉数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以此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例1利用主题图中买气球的情境引出十几减9的数学问题。

在买气球的情境图中,小丑说:

“有15个气球,卖了9个。

”一个学生提出问题:

“还有几个?

”这样呈现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整体观察主题图的基础上,首先研究十几减9的问题,同时体现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

例1在编排上还有以下特点:

一是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或画图等活动,为理解算理、形成算法积累感性经验。

二是体现了算法多样化。

例1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破十法”,一种是“想加算减法”。

还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是怎样算的”,让学生说说其他的算法,如果学生提出“连减”或其他方法,都应予以尊重。

三是重点突出“破十法”。

教材以圆片图和分步计算的方式,展现了“破十”和口算的过程,把具体的操作过程、用语言叙述的过程和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破十法”,也为学生脱离实物通过思考算出得数打下了基础。

“想加算减法”也是对照直观图呈现,与一年级上册一图几式相呼应,便于学生理解。

对“想加算减法”暂不做过高的要求,如果学生想不到,教师可进行介绍。

“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的编排中,都通过在直观图中圈一圈或利用学具摆一摆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破十”的需要和过程,理解算理。

第3题“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教材一方面体现算法多样化,一方面给学生留出比较、消化的空间,启发学生在进一步体验中选取最优的方法,逐步提高自我完善方法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掌握十几减9的基本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能熟练、准确地口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二、重难点突破

1.理解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掌握十几减9的基本计算方法

突破建议

(1)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破十法”。

可以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摆一摆或画图,通过直观帮助学生思考并利用操作将思考过程表现出来,为理解算理、形成算法积累感性经验;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操作或画图的过程;最后指导学生用算式记录思考的过程。

(2)用适当的学具理解“破十”的道理。

可以用教材中的圆片图,也可以用打捆的小棒,通过圈一圈或摆一摆更好地理解“破十”的道理。

2.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突破建议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加以比较和优化;也可以安排一些找规律的练习;教师还应变换练习的形式,如找朋友、开火车、送信等,并可以进行“听算练习”,使学生不仅能视算,而且在听到两个数相减时也能很快地说出得数。

分类与整理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体会到了分类的含义、目的,掌握了分类计数的方法,并会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分类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

例2同样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编排,突出分类与统计的密切关系。

统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体现了这一点,让学生体会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例2从做游戏分组的问题“分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么分组呢”的问题出发,让学生自选标准分组(分类),并将分类的结果整理在简单的统计表中,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

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分类的含义、学会了分类的方法,例2只提示了两个分类的标准,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简单的统计表,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同时使学生看到:

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体会不同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这里的“统计表”是非常简单的,非正规的,它是在例1中所呈现的第三种方法的基础上画上线以后得出来的,表头并不完整。

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度”。

“做一做”是让学生自选标准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两类),并将分类的结果整理在简单的统计表中,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够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进一步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

教学难点是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二、重难点突破

1.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

突破建议

(1)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充分的“分”的机会,使学生充分体验“分类”,经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全过程,不应将数据直接提供给学生。

(2)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组织分类活动,如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使生活变得整洁、方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分类思想。

在结合生活实际分类时,要注意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

在分类过程中,标准可有多个,具体选择哪个标准,应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实际需要是什么,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标准。

还可以多设置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分类活动,如立体、平面图形等,让学生体会分类的作用。

(3)引导学生经历利用简单统计表呈现分类结果的生成过程。

在学生自选标准进行分类,并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分类结果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利用学生中出现的用文字呈现分类结果的方式(例1的第三种呈现方式),给该方式加上线,把单位统一写在前面,从而变成简单的统计表。

通过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表的生成过程,使学生感受用它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

简单、清楚。

2.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突破建议

在学生根据自选标准进行分类的探究活动之后,教师要结合学生呈现的分类计数结果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比。

一是针对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对比,教师可以展示根据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后所呈现的分类的结果,并引导学生讨论“同样是这些人,为什么分类结果不同?

”;二是针对相同分类标准进行对比,教师同样可以展示根据同一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后所呈现的分类的结果,并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他们分类结果相同呢?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

分类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多样;虽然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但在每一种分类标准下划分的结果数据加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100以内数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认识,并使学生感受数的多少(大小),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6通过让学生整体观察3个瓶子中球的个数,使学生通过对比,在具体的情境中直观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表达能力。

教材在呈现的细节上,更方便教学,易于学生学习,如:

选取的素材(瓶中球)更贴近现实;选取的数据(58、15、10)更易于学生判断;红球、黄球都分别与篮球的数量比较,更利于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例6还通过小精灵的问题“红球和黄球比呢”,留给学生很大的空间,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正确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重难点突破

正确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突破建议

(1)充分利用例题资源,引导学生先估一估,再实际的数一数,使学生直观的感受相应数的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师可有步骤地出示三瓶球:

先出示有10个黄球的瓶子,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黄球。

在此基础上,再出示有15个篮球的瓶子,让学生猜猜篮球有多少个,并说说是怎么“猜”的(以10个做标准)。

最后再出示有58个红球的瓶子,让学生估一估。

这是学生既可以10个为标准估计,也可用15个作标准。

在学生交流之后,带领学生10个10个地数一数,出示“58个”。

从而使学生了解估计的一般方法:

先数出10个(找标准),再估计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个(标准)。

(2)教师在引导学生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时,应加强学生思维的交流,不应简单地告诉学生所谓的方法,让学生模仿。

教师可先让学生分别用红球和篮球的数量都和黄球的数量比一比,在学生得出红球和篮球的数量都比黄球的数量多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红球和篮球的数量都比黄球的数量多,它们多的程度一样吗?

”,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描述多的程度并进行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恰当的描述语言“多得多、多一些”;然后让学生分别用篮球和黄球的数量都和红球的数量比一比,在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少的程度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恰当的描述语言“少得多、少一些”。

(3)在让学生根据情况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比的结果时,教师尽可能结合给出的数字出示相应数量的实物或利用课件出示,这样可以使学生直观的感受相应数的多少,有助于学生感受“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在描述中的“精确”。

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生活中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以此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数”表达和交流。

 

认识人民币

说明:

用人民币购买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

学生会经常遇到花钱的实际问题,所以认识人民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容:

1、认识人民币的面值与单位。

2、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3、人民币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会做简单的换算。

能正确的输出面值较小的人民币,结合生活实际做简单的计算。

2、在观察和操作等活动中,培养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把人民币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以及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1、人民币化、聚的方法。

2、人民币加减法的计算中,现计算在化聚。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与措施:

1、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2、充分利用学具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单位。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4、课堂上利用学具多做购物游戏。

5、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购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