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2843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0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起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一一北京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生知道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2.学生了解北京人的发现,知道并掌握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特征、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思考“化石如何形成”、“对研究早期人类的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了解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北京人的特征(外形特征、使用工具、社会组织、火的使用)。

【难点】本课内容距今久远,需将科学考古发现与图文想象才能较好的理解本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讲述遗失在抗战烽火中的北京人头盖骨的故事:

“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之后,裴文中赴法留学,贾兰坡接手发掘。

于是才有了1936年连续发现三具猿人头盖骨的奇遇。

而随后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则让周口店发掘工作陷于停顿。

研究人员纷纷南下,后迁往重庆北暗。

裴文中历经艰险于1937年回国担任新生代研究室副主任。

为躲避日军骚扰,丰盛胡同地质调查所旧址插上了美国国旗,换上了“北平协和医学院新生代研究室”的牌子,这一局面一直维持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

随着日美关系的逐步紧张,研究室同仁也在考虑头盖骨的去向问题。

研究人员商量后,1941年初曾到东交民巷内美国驻北平公使馆寻求支持,即将化石运往美国。

经过中美双方协商,两箱化石被运往美国公使馆,然后再由公使馆将其运送到秦皇岛美国海军陆战队,由陆战队撤离时带往美国。

而在这之前美国从菲律宾调了一艘船一一哈里逊总统号来秦皇岛撤退海军陆战队,这艘船来到上海后停泊在吴淞口外,正待开往秦皇岛,而此时日军偷袭了珍珠港。

此船被俘之后被日军改作运输船,于1944年被美国潜艇击沉。

而1941年12月美国在秦皇岛的海军陆战队全部成了俘虏,北京人化石也下落不明。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遗址主要分布在哪里?

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

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教师点拨: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2.科学家们是如何获得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的信息呢?

答案提示:

考古发掘和化石。

知识点二北京人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入选世界遗产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点拨: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1987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呢?

答案提示:

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极其简陋,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常常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威胁。

在这险恶的环境下,只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而他们必须群居在一起。

这是由当时的生产状况决定的。

北京人的这种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3、北京人使用的是天然火,他们是怎样保存火种的呢?

答案提示:

雷电可以使森林着火;人骨和兽骨含有大量的磷,在高温炎热的天气里可以自燃;这些自然现象都为北京提供了天然火种。

有了火种,北京人就能使用天然火,而且还学会了保存火种。

他们用干燥易燃的花草、树叶把火种轻轻盖上,让他们冒着轻烟。

这可是件技术活,需要有经验的长者担任。

到用火的时候,就用劲吹煽,让火种再烧起来。

有了火,北京人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知识点三山顶洞人

1.比较山顶洞人和现代人的体质特征,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参考答案:

山顶洞人和现代人的模样基本相同。

2.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怎样?

参考答案:

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渔猎为生;懂得爱美;生活集体为氏族。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讲解了我国境内的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各自的体质形态,生产和生活活动等知识。

让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板书设计】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二、北京人

1.体态样貌

2.制造、使用打制石器

3.会用火并保存火

三、山顶洞人

1.体态样貌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2.生产生活很接近现代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弄清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和阅读文献资料,结合已有知识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我国远古人类对世界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以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不同及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靠狩猎采集为生,住在洞穴或树上,随着人口的增多,原始社会人们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行不行?

为什么?

如何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呢?

哪些同学听说过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

谁能介绍一下吗?

教师总结:

这些都是神话传说,我国原始农耕究竟是怎样开始的呢?

考古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已出现原始农耕,而且是遍及中华大地,今天我们就通过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两个典型代表来说明我们祖先原始的农耕生活的状况。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你能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答案提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教师点拨: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知识点二河姆渡人的生活出示“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图片。

展示问题:

1.他们的饭桌上会有什么食物?

答案提示:

他们的饭桌上会有米饭、猪肉、狗肉、牛肉。

2.他们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工具?

答案提示:

他们使用的工具是骨粗和磨制石器。

3.他们的居住条件怎样?

答案提示:

他们居住干栏式房屋。

4.他们有什么手工制品吗?

答案提示:

他们的手工制品有陶器、玉器、乐器骨哨、象牙雕刻、骨制品和漆制品。

知识点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出示“半坡遗址博物馆图”,展示问题:

1.他们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工具?

答案提示:

半坡人主要使用磨制石器、骨器、角器,另外也使用弓箭、长矛、石球,以及鱼叉、渔钩、渔网等工具。

2.他们的食物都有哪些?

你认为他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答案提示:

食物有粟、猪肉、狗肉、猎取的动物肉、采集的野果。

食物来源主要是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其次为猎取的动物和采集的野果。

3.他们的居住条件怎样?

答案提示:

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

4.他们还会制作什么手工制品吗?

答案提示:

会制作彩陶、乐器、骨针、骨锥、纺轮。

【课堂小结】

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印证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发展水平,为中国步入文明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板书设计】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

栽培水稻

2.北方地区:

栽培粟和黍

3.家畜饲养出现

4.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地点

2.生产工具

3.农作物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地点

2.生产工具

3.农作物

第3课远古的传说

教学目标

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黄帝、炎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黄帝对人类的贡献。

【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

“禅让制”的含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每逢清明时节,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从各地来到这里举行祭祖活动,以寄托念祖之情。

为什么对黄帝和炎帝有着如此念祖之情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远古的传说》,共同探寻答案。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炎黄联盟

海内外华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他们为什么要祭祀黄帝呢?

答案提示: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此,我们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2.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对这个称谓有什么感想?

答案提示:

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我感到很骄傲和自豪。

我们祖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人民勤劳、勇敢、坚强、善良。

所以我很骄傲。

教师点拨:

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提到: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我们现在的历史辉煌更是由中华民族的人民缔造而成,我们要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更要弘扬传统文化,这才无愧于我们是“炎黄子孙”。

知识点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课本中关于黄帝的神话,哪些是可信的?

哪些是带有神话色彩的?

怎样看待才更科学?

答案提示:

传说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创制文字、编出乐谱等有可信的一面。

如建造宫室指能造房子;创制文字,指有了原始文字。

河姆渡原始居民时就掌握了挖掘水井这门技术。

制造舟车,在河姆渡遗址也出现过木桨等。

但说这些是黄帝、嫘

祖、仓颉或伶伦的个人发明,就带有神话色彩了。

实际上,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

因此,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反映的应该是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

但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也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知识点三尧舜禹的禅让

1.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因黄河泛滥,三个部落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结合教材说一说,他们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制度?

答案提示:

禅让制,即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请同学们说一下,什么是禅让制?

答案提示:

相传,黄帝以后,尧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

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作“禅让”。

【课堂小结】

你听说过哪些远古的传说和故事?

用简短的语言把你所搜集到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板书设计】

一、炎黄联盟

1.炎帝:

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2.黄帝:

姓姬,号轩辕氏。

著名的部落首领,被后人尊为华夏族的祖先,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

3.蚩尤:

九黎族的首领。

传说他铜头铁额,擅长征战,但残酷暴虐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发明:

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

2.黄帝发明:

建造宫室。

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炼铜,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等;仓颉造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

祖擅长纺织,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的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

【过程与方法】阅读《史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内容。

了解史

实;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重点难点

【重点】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一边以幻灯片展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和中秋节的图片,一边提问学生: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传说的后羿和嫦娥是历史上哪个朝代的人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