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锦余审计学第四版章后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审计法律责任习题+案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2800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锦余审计学第四版章后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审计法律责任习题+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朱锦余审计学第四版章后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审计法律责任习题+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朱锦余审计学第四版章后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审计法律责任习题+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朱锦余审计学第四版章后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审计法律责任习题+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朱锦余审计学第四版章后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审计法律责任习题+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朱锦余审计学第四版章后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审计法律责任习题+案例.docx

《朱锦余审计学第四版章后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审计法律责任习题+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锦余审计学第四版章后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审计法律责任习题+案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朱锦余审计学第四版章后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审计法律责任习题+案例.docx

朱锦余审计学第四版章后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审计法律责任习题+案例

第3章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审计法律责任

习题参考答案

1.审计职业道德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是什么?

【答】

(1)审计职业道德是指审计职业道德是指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行为标准。

(2)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审计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其核心内容就是与独立、客观、公正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认真负责、清白廉洁的工作作风和诚实谨慎的职业态度。

2.加强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体现: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质量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审计行业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信用链条跌中的一环。

(2)诚信是审计行业的立身之本,审计人员诚信的重要体现就是遵循职业道德规范。

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管理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审计人员坚持依法独立审计、保证审计职业水平的重要因素。

(3)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是审计人员树立良好形象、保持良好信誉的重要措施,也是充分发挥审计职能的必要条件。

3.我国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我国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严格依法、正在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

4.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四部分:

1)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代表了道德行为的理想标准,是制定具体道德规范的基础,因此是非强制性。

2)具体行为守则

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它确定了可以接受的职业道德行为的最低标准,因此每一条准则是强制性的,必须执行。

3)行为守则的解释

规定了行为守则的范围和适用性,由职业道德部负责对具体行为守则作出解释。

虽不是强制性的道德标准,但任何背离该“行为守则解释”的行为,注册会计师有责任说明背离的合理性。

4)道德裁决

由从业人员和其他对职业道德有兴趣的人士就职业道德守则提出的问题和职业道德部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汇编而成的。

不是强制性部分,但对于任何背离该“道德裁决”的行为均要求注册会计师说明其背离的合理性。

5.独立性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有哪些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具体情况?

【答】

(1)基本含义: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应当保持实质与形式上的独立,不得因任何利害关系影响其客观性。

(2)影响因素5个:

1 自身利益:

1)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在鉴证客户中拥有直接经济利益;2)事务所的收入过分依赖某一客户;3)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与鉴证客户存在重要且密切的商业关系;4)事务所担心可能失去某一重要客户;5)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正在与鉴证客户协商受雇于该客户;6)事务所与客户就鉴证业务达成或有收费的协议;7)注册会计师在评价所在事务所以往提供的专业服务时,发现了重大错报。

2 自我评价:

1)事务所在对客户提供财务系统的设计或操作服务后,又对系统的运行有效性出具鉴证报告;2)事务所为客户编制原始数据,这些数据构成鉴证业务的对象;3)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担任或最近曾经担任客户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4)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目前或最近曾受雇于客户,并且所处职位能够对鉴证对象施加重大影响;5)事务所为鉴证客户提供直接影响鉴证对象信息的其他服务。

3 过度推介:

1)事务所推介审计客户的股份;2)在审计客户与第三方发生诉讼或纠纷时,注册会计师担任该客户的辩护人。

4 密切关系:

1)项目组成员的近亲属担任客户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2)项目组成员的近亲属是客户的员工,其所处职位能够对业务对象施加重大影响;3)客户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所处职位能够对业务对象施加重大影响的员工,最近曾担任事务所的项目合伙人;4)注册会计师接受客户的礼品或款待;5)一事务所的合伙人或高级员工与鉴证客户存在长期业务关系。

5 外在压力:

1)事务所受到客户解除业务有关系的威胁;2)审计客户表示,如果事务所不同意对某项交易的会计处理,则不再委托其承办拟议中的非鉴证业务;3)客户威胁将起诉事务所;4)事务所受到降低收费的影响而不恰当地缩小工作范围;5)由于客户员工对所讨论的事项更具有专长,注册会计师面临服从其判断的压力;6)事务所合伙人告知注册会计师,除非同意审计客户不恰当的会计处理,否则将影响晋升。

6.我国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严格遵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其他规定;不得从事损害国家利益、组织利益和内部审计职业荣誉的活动;应当保持诚信正直、遵循客观性原则、保持并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遵循保密原则。

1.保持诚信正直

在诚信正直方面,要做到诚实、守信,不歪曲事实、不隐瞒审计发现的问题、不进行缺少证据支持的判断、不做误导性或者含糊的陈述;保持廉洁、正职,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得屈从于外部压力而违反原则。

2.遵循客观性原则

在遵循客观性原则方面,应当实事求是,不得由于偏见、利益冲突而影响职业判断。

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前,要识别可能影响客观性的因素,评估其严重程度,并报告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而采取恰当措施消除对客观性的影响,或者将其影响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3.保持并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在保持并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方面,通过后续教育和职业实践等途径,保持和提升履行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时,应当保持职业谨慎,合理运用职业判断。

4.遵循保密原则

在遵循保密原则方面,应当对实所获取的信息保密,非因有效授权、法律规定或其他合法事由不得披露;在社会交往中,应当履行保密义务,警惕非故意泄密的可能性;不得利用获取的信息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以有悖于法律法规、组织规定及职业道德的方式使用信息。

7.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审计人员不仅应对直接关系人负责,还需对依靠不准确审计信息而蒙受经济损失的非直接关系人负责,因此,审计人员所面临的法律责任一般大于其他专业人员,由此带来的潜在损失是在实施审计时难预见的。

故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服务对象的广泛性:

服务对象的不可预知性。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对国家审计人员法律责任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是我国调整和规范审计监督活动的基本法。

其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是指在国家审计监督活动中发生的有关法律责任,是以行政责任为主的法律责任,也包括相应的刑事责任,但不包括民事责任。

具体规定如下:

第6条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第52条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泄露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55条审计人员违法、违纪取得的财物,依法予以追缴、没收或者责令退赔。

9.造成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主要原因有三种:

1)违约:

注册会计师未能按照约定书规定而给委托人造成经济损失的话,注册会计师就应当负责违约责任。

2)过失:

注册会计师缺乏合理的职业谨慎则会造成过失,当过失给委托人或第三者造成经济损失时,则必须承担过失责任。

3)欺诈:

又称舞弊,是指注册会计师为达到欺骗、坑害或误导他人的目的,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却加以虚假陈述,出具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审计报告的一种故意行为。

10.如何区分过失和欺诈、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

【答】

(1)是否存在不良动机是区分过失和欺诈的关键特征。

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缺乏合理的职业谨慎则会造成过失,当过失给委托人或第三者造成经济损失时,则必须承担过失责任。

欺诈又称舞弊,是指注册会计师为达到欺骗、坑害或误导他人的目的,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却加以虚假陈述,出具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审计报告的一种故意行为。

(2)“重要性”和“内部控制”是区分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的两个关键概念。

普通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没有完全遵循执业规范的要求执行业务。

重大过失是指根本没有遵循执业规范或根本没有按照执业规范的基本要求执行业务。

在区分这两个概念时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辨析:

1 财务报表若存在单个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运用常规审计程序通常应当发现,但由于工作疏忽未能查出重大错报则有可能在法律诉讼中被解释为重大过失。

财务报表若存在多个重大错报,每一处都不算重大,但综合起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却较大,会使财务报表作为一个整体可能严重失实,注册会计师在法律诉讼中则有可能被解释为普通过失。

2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项目的实质性程序是以内部测试为基础的。

如果内部控制不太健全,注册会计师应当扩大实质性程序的范围,通常可以发现由此造成的重大错报;如果是因为没有遵循审计准则的要求扩大实质性程序的范围而未能查出,则法律诉讼中就有可能被解释为重大过失。

反之,普通过失。

11.在我国判断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法律主要有哪些,具体规定有哪些?

【答】

(1)在我国判断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法律主要有5部,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具体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1 业务范围:

第14条注册会计师承办下列审计业务:

1)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2)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3)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第15条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

2 职业规则:

第20条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拒绝出具有关报告:

委托人示意其作不实或者不当证明的;委托人故意不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和文件的;因委托人有其他不合理要求,致使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报告不能对财务会计的重要事项作出正确表述的。

3 违法行为:

第14条会计师事务所违反第20条、第21条规定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暂停其经营业务或者予以撤销。

注册会计师违反第20条、第21条规定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警告。

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暂停其执行业务或者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第193条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以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报送有关报告,或者报送的报告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以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207条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提供虚假材料的,由公司登记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证书,吊销营业执照。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因过失提供有重大遗漏的报告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情节较严重的,处以所得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证书,吊销营业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