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摩登时代》观后感影评.docx
《电影《摩登时代》观后感影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摩登时代》观后感影评.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影《摩登时代》观后感影评
电影《摩登时代》观后感影评
导语:
有人说,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再看《摩登时代》,丝毫也没感到时间的存在,就在我们的身边又何尝不是每天都在发生电影里的故事呢!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电影《摩登时代》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电影《摩登时代》观后感【1】
《摩登时代》是查理卓别林标签式的代表作之一。
影片依托于上世纪20-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大萧条,正如影片开头的字幕揭示的:
“本片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
电影放大了在动荡中不可阻挡的现实条件下小人物卑微的生存处境,是对千千万万普通工人贫穷无奈命运的关照,也是对以掠夺为积累方式的垄断性经济制度的讨伐。
虽然卓别林最为世人所称道的一直是他的“滑稽”,但我们在观赏的过程中捧腹大笑的同时,似乎也并不能产生单纯的愉悦和快乐之感,而是时刻被提醒着,去注视那些底层民众难以为继的艰难和“上流人士”骄奢淫逸的对比,以及在绝境中人性所折射出的坚强和善良的光芒。
本文将从影片的内容主题,人物塑造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以矛盾分析的方法做一些浅陋的解读。
一、机器与人的战争
如前文所述,本片的背景是1930年左右美国工业因为机器的大量使用而使大批工人失业所引发的经济浪潮和社会危机,可以说,这是一场机器与人的战争。
机器在这里并非人类的工具,而是大部分底层工人的敌人。
影片伊始我们便能注意到,把工人和机器放置在一个镜头中的画面非常之多,这或许是创作者一种有意的安排。
比如,当摄像机对准夏尔洛和其他工人作业的流水线,我们强烈的感觉到似乎有一颗螺丝钉把他们牢牢栓在了生产线上,无法离开半步,此间产生的工人与老板的矛盾、工人之间的矛盾,全都由那条窄小的传送带引发。
机器齿轮化身成效率资本和无情的代表,在机器运转的轰隆声和刺耳的换班铃声中,人的重要性和能动性被压缩成小小的一团,甚至成为某种并非必要的附庸。
在资本家的眼中,工人的价值被异化成一种生产工具,在他们心目中,机器似乎是高于人权的。
以至于夏尔洛被当成小白鼠强迫使用“高级先进”的自动喂饭机,喂饭机的失控反讽着机械化本应带来的便利和秩序,也使夏尔洛走向癫狂,变成一个可怜的“拧螺丝强迫症”患者,被送进精神病医院。
影片的后半段也对人和机器的尴尬格局有若干表现,如在工厂复工之后,夏尔洛和机器维修师在检修的过程中,维修师被卷入齿轮,无法脱身,甚至一旦停电,维修师就必须待在齿轮的夹缝中吃午餐,可笑之至又发人深省,这些影像无一不在反映了机器时代所带来的恐惧与打击。
二、监狱,或者天堂
因为一场令人哭笑不得的误会,夏尔洛被当成共产运动的领导人投进监狱。
刚入狱的他是惶恐害怕的,像所有正常人一样,此时的夏尔洛一定也对牢狱之灾避之不及,强壮霸道的“狱友”的欺压使他盼望早日脱身。
而又是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巧合,吸食了白粉的夏尔洛变得异常骁勇无敌,成功制止了一次越狱,“维护”了警察和监狱的秩序和安全。
正是从这里开始,夏尔洛和监狱的关系发生了质变性的飞跃。
由于他的英勇事迹,典狱长和他这个犯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从此他在狱中变成特权阶级,和入狱之前的生活相比,反而是现在衣食无忧的处境要更优越一些。
当典狱长告诉他提前获释的消息,他显得无比失落。
此时“监狱”在夏尔洛的字典里变成了“舒适”、“温饱”的代名词,即使他并不工作,起码还有个睡觉的地方,也不会饿着。
而对于挣扎在饥饿边缘的人来说,那些毫无用处的所谓“自由”,简直和垃圾一样微不足道。
以致出狱以后的他始终在找机会,重新回到对于无业者来说“天堂般”的监狱。
当然,对夏尔洛来说监狱的美好似乎还不知这些。
正是牢狱之灾,使身无分文的他邂逅了同样处境的美丽女孩。
三、小丑的外表,绅士的内心
卓别林扮演的夏尔洛在本片中继承了他一贯的荧屏形象:
捉襟见肘的礼服,和身高极不相称的特大号皮鞋,圆顶硕大的礼帽,一把弯头的文明杖,用墙灰刷出来一般的惨白脸色,浓黑的眼圈和夸张的眉形,标签式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是一摇一摆滑稽的外八字。
卓别林在镜头前有着很强的张力,这或许和他的戏剧舞台经验有着直接的关系。
本片拍摄于1934年,可以推算当时的卓别林已经45岁。
但一旦套上他独有的“行头”,一旦进入角色,我们可以见识到卓别林丝毫未减退的艺术活力。
无论是他那怪异的走路姿势,还是对餐厅侍应生“杂技演员”般的表现方式,还是他千奇百怪又巧妙传神面部表情和眼神,都突出了他的电影夸张诙谐的特质。
在本片中,夏尔洛依然是一个令人捧腹的笑料式人物,他的行为大大咧咧、漏洞百出,影片的笑点很大部分来自于他面对并不自知的“危机”时的反应,比如他蒙着眼睛在没有遮拦的百货二层“惊险”地滑旱冰;比如他赤膊上阵跃跃欲试地跳入水中想要游泳,才发现河里的水甚至还淹没不了他的小腿;又比如他在餐厅里托着大盘子却被跳舞的人群推搡挤兑,连烤鸭插在了灯具上也不知道……他的可笑在于他的行为和环境的反差,而和中国经典笑料式人物阿Q不同的是,他们虽然是低人一等的穷人,但夏尔洛却有着高人很多的善良,和女主角的相遇相识就是源于他的这种善良。
他不仅有乐于助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还经常表现得十分“绅士”:
虽然穷困却穿着“标配”的三件套,戴礼帽、拄手杖,和女士见面不忘脱帽行礼,即使在警车上也不忘让座。
凡此种种让人不会把夏尔洛的好笑当成一种蔑视其浮浅的理由,而更是化成了带有亲近感的幽默。
四、无声,胜有声
1935年,电影进入有声时代。
可卓别林认为,用滑稽夸张的肢体语言,要远胜于对白,但即使是卓别林这位电影大师,面对电影技术的强势的革新浪潮也不得不做出让步,《摩登时代》其实是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影片。
但和卓别林其他无声电影不同的是,本片实际上是包含声音的,比如收音机和电视机的声音、接电话的声音。
卓别林以此来帮助1930年代已经不习惯看无声电影的观众来熟悉无声电影中观众听不到对话。
虽然如此,这部电影一般依然被看做是一部无声电影,因为影片对情节的提示主要仍由传统的字幕和演员的肢体动作和表情配合来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配乐。
理论上说,默片的配乐应该比有声电影的配乐更为至关重要,因为默片对白和旁白的缺失,所以配乐承担了一部分对白和旁白交代情节的功能,并且,由于配乐几乎是默片中观众唯一能得到的听觉刺激,相当于电影的声音频道几近全部由音乐来占据。
《摩登时代》的配乐可以说对情节的推动和整部影片节奏的控制起到了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
电影一开头,随着传送带的转动,配乐的节奏和主人公的动作以及随即出现的冲突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一起,这让我们这些看惯有声电影的观众几乎是头一次认识到电影配乐的叙事功能,这是非常美妙特别的体验。
据资料显示,《摩登时代》也是第一部可以听得到卓别林本人的声音的电影。
电影结束时夏尔洛哼的那支歌是导演自己亲自哼的。
当不幸的夏尔洛和美丽的女主角面对无限延伸不知终点的道路,女主角埋首啜泣,夏尔洛却安慰她去看一看天上初生的朝阳。
还好,这末尾的一章名叫“黎明”,主人公还没有失去希望,更何况我们。
摩登时代,虽说是富人最好的时代,但要说是穷人最坏的时代,却也并不尽然。
无疑的是,卓别林留给我们一个默片电影最好的时代,1914年是这个时代的开始,因为正是这一年,一个头戴圆顶礼帽、手持文明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改变了整个世界电影的历史。
电影《摩登时代》观后感【2】
卓别林无疑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摩登时代》可以说是卓别林的代表作,正向片语说的那样“本片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
即使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在看影片时,同样产生了很多共鸣。
男主人公夏尔洛是个摩登时代大工厂的一个流水线工人,一天到晚神经质般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连去厕所抽根烟的享受都被无情自私的资本家剥夺了,最后由于不堪重负,夏尔洛精神失常,被工厂送到了精神病医院,同时他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
不久,他出院了。
可是在大街上,他却被警察误认为是工人暴动的领袖而关入了监狱。
在监狱中,他又误食海洛因导致兴奋而戴罪立功,一系列荒诞的情节发生在夏尔洛身上,最后他被提前释放,监狱长对他说:
“你自由了。
”可夏尔洛却说:
“可以在多关我几天吗,我待在这里很好。
”也许只有在那个荒诞的年代,才有夏尔洛这样荒诞的想法。
的确,他在外面确实还不如在监狱中,虽然获得了表面自由,但是他却依然生活在一个更大的牢笼中,在这个牢笼中,有钱的人随心所欲,无产者无家可归。
之后,夏尔洛遇到了同样是流浪者的女主角,在一系列奇遇后,女主角爱上了夏尔洛,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堂——一个河边的小破木屋。
他们曾经也幻想过理想中的天堂,比如一个富人家的别墅中的生活,比如大百货商场中的快乐时光,但是这些仅仅是幻想,真正属于他们的天堂,也仅仅是那个河边的小破木屋。
在这里,我看到了他们从来没有的温馨与幸福。
影片最后,夏尔洛和漂亮的女主角再次走在逃亡的路上,但是这一章的标题是“黎明”。
我想卓别林更希望他们是走在通往黎明的道路上,夏尔洛看到女主角紧锁着眉头,他告诉她应该笑,应该向着黎明微笑,这也是卓别林带给我们一系列艰辛,悲苦,荒诞后给我们的一丝希望。
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再看这部影片,丝毫也没感到时间的流逝,今天,就在我的身边又何尝不是每天都在发生电影里的故事呢。
也许我的周围就有许许多多的夏尔洛,也许根本我就是夏尔洛,谁知道呢。
写到这里,想起影片一开始的一个片段,第一个镜头是许多羊群争先恐后的挤出羊圈,随后紧接着切入了一个许多工人下班拥挤的走出工厂的镜头。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自己,每天上下班时的地铁站口,我随着成千上万的人群进进出出的场景。
我认为摩登时代一开始的那两个镜头完全有理由成为电影史上最伟大最经典的蒙太奇。
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电影《摩登时代》观后感【3】
看完一查才发现,卓别林真的爱上了宝莲·高黛。
怪不得看起来那么动人和自然,打动人心。
他俩出现在任何一个镜头里,给人的感觉都是甜蜜的。
也算是艺术婚姻,可惜只维持了六年。
宝莲·高黛(1910-1990) 宝莲·高黛是三十年代最著名的演员之一,她曾是卓别林的第三任妻子,也是曾经在费雯丽被选为”郝斯嘉”之前被认为扮演斯嘉丽的最佳人选.她的著名影片是和《大独裁者》
卓别林一生曾有4个妻子,某一时期的御用女演员在绝大多数也是他私生活中的御用情人。
但他最爱的是最后一个妻子,小他36岁的乌娜·奥尼尔,伟大的诺贝尔奖金剧作奖获得者尤金·奥尼尔的女儿。
为了和乌娜在一起,卓别林与在事业上给他最大帮助的第三位妻子宝莲·高黛离婚了。
宝莲和卓别林前后相处了10年,其中包括6年的婚姻。
他们不仅在感情上相互依托,而且在事业上共同发展,《摩登时代》和《大独裁者》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杰作。
1932年初夏,老友约瑟夫·辛克邀卓别林到游艇上共度周末。
辛克把一位少妇介绍给卓别林。
她叫宝莲·高黛,原名玛维·莱维,21岁,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家境贫寒,童年不幸,14岁进入齐格菲歌舞团,16岁嫁给阔绰的花花公子,数月后离异,继而步入影坛。
这段身世引出卓别林的好感。
两人越谈越投缘…… 从此,忙碌一周后,有情人便相约在圣佩德罗幽会。
在洛杉矶的这个港湾,可以时常见到他俩漫步的身影。
她眺望远处的船只,往往凝视出神,他就为她买了一条小船。
泛舟海上,倾心交谈,诗意盎然!
相识数月后,他俩在机场吻别的情景登在报刊上,成了首版新闻。
说他们出双人对,俨然夫妻。
说他们已经订婚。
两人都出面辟谣,因为卓别林和前妻的纠葛远未了结。
但是,宝莲向探听名人行踪的记者泄露了一条新信息:
她将主演卓别林的下一部影片。
卓别林做出了艺术生涯中一次重大决定:
拍最后一部无声片——《摩登时代》。
传说多亏这位热情的女伴壮胆,他才敢孤注一掷。
卓别林终日考虑他的电影,无暇旁顾。
宝莲常常抽空照看他的家。
她温柔可亲,卓别林的两个孩子也喜欢她。
他们的生活和谐而忙碌。
从着手编剧到完成影片。
两人付出了近三年的心血。
1936年2月5日,《摩登时代》在纽约利沃里剧院首映。
影片在德国和意大利遭禁,在伦敦、巴黎和莫斯科获得巨大的成功。
首映后的第五天,卓别林和宝莲·高黛飞赴檀香山,随后,又到了梦幻之地—一远东游览,圆了宝莲的梦:
发现东方。
旅途中卓别林开始酝酿新作《香港女伯爵》,他心目中的主人公是高黛和贾利·古柏。
但是影片的完成已是后话了。
在旅途中,卓别林决定与宝莲成婚,在广州举办婚礼,但不事声张。
又应了那句“名言”: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厮守在一起反而多生龃龉。
感情的裂痕在婚前就开始显露。
有时,在上流社会的晚会上只能看到宝莲孤独的身影。
但是,他们仍然恋家、关心孩子,仍然一起招待亲朋好友。
卓别林为了帮助高黛争演《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还特意请了英国戏剧演员为她单独授课,并再三通过电话向制片人塞尔兹尼克求情。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高黛未能如愿,但卓别林的一片苦心忒令人感动。
1938年,高黛偕同卓别林在旧金山附近的小港湾肯美尔城住了几个月。
那时,德国纳粹凶焰正炽,卓别林毅然中止为宝莲编写爱情片的计划,开始筹划一项代名“七号”的大工程。
就是后来震惊影坛的《大独裁者》。
卓别林为此说过:
“希特勒这个丑恶的怪物正在煽动战争狂热,我不能一味迎合一些女人的兴趣……”女主人公还是由宝莲演。
她兢兢业业,不辞劳苦,有时为一个场景可以拍二三十次。
她是绝不逊于男人的女人。
可惜,这次合作加深了两人的分歧。
在政治上,卓别林支持苏联,宝莲更站在美国一边。
两人个性极强,渐渐失去了共同语言。
1942年,他俩在墨西哥平静分手,好聚好散,无恨无怨。
卓别林黯然神伤。
他对儿子说:
“孩子,这是件伤心事。
这就是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