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6641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0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0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0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0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

《10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

10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十章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朝的业绩:

1、完成统一,结束西晋以来分裂局面;

2、制度与设施,对后代的影响。

3、重大工程以及对唐代强盛的影响。

隋代时段的划分:

隋文帝在位24年(581-604),由建立到强盛繁荣时期。

制度设施的建设,出现“开皇之治”。

隋炀帝在位14(605-618),由衰落到灭亡时期。

炀帝前期开运河,营建东都,发展对外交往。

后期滥用民力,穷兵黩武,导致农民起义。

研究资料:

《隋书》;《北史》;《资治通鉴》、《旧唐书》、《通典》相关部分。

考古资料主要是大业四年李静训墓和大业六年姬威墓都发现大量随葬品特别是白瓷,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研究著作:

岑仲勉《隋唐史》,吕思勉《隋唐五代史》,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要》,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漆侠《隋末农民大起义》,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

陈寅恪认为,隋唐制度有三个来源:

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北周,其中主要是前二源。

他的论断为研究隋唐制度的提供线索。

第十章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隋朝的统一与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隋朝的建立

隋文帝杨坚(541-604),弘农郡华阴人,自称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十四世孙。

杨坚祖先杨元寿担任过武川镇司马,从此定居在武川。

杨坚父杨忠辅佐宇文泰建立西魏政权,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赐姓普六茹氏。

北周时,杨忠又任柱国大将军、大司空,封随国公。

杨坚袭父爵为随国公,其妻子是鲜卑贵族独孤信第七女,独孤信长女为周明帝宇文毓皇后,第四女为唐高祖李渊的母亲。

杨坚长女为周宣帝宇文贇的皇后。

由于这些关系,杨坚不仅是关陇集团的军事统帅,而且是皇亲国戚,在北周统治集团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578年,周宣帝即位,大兴徭役,把徭役从一月提高到45天,又修治洛阳宫,颁布《刑经圣制》,刑罚苛酷。

《周书·宣帝纪》:

“内外恐惧,人不自安,皆求苟免,重足累息,以逮于终”。

580年,宣帝死,静帝年仅八岁,不能亲理政事,杨坚在刘昉、郑译等人支持下,乘机总揽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号称“假黄钺左大丞相”,“总知中外兵马事”。

隋文帝(541-604)

杨坚执政后,废除周宣帝暴政,取消酷刑,改《刑经圣制》为《刑书要制》。

《隋书·高祖纪》记载,“宣帝时刑政苛酷,群心崩骇,莫有固志。

至是高祖大崇惠政,法令清简,躬履节俭,人心悦之。

杨坚以赵王宇文招之女千金公主出嫁突厥为名,将北周诸王招回长安,后采纳虞庆则的建议,消灭北周诸王。

相州总管尉迟迥、益州总管王谦、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先后起兵反抗。

杨坚用三个月时间平定叛乱。

581年,杨坚以“受禅”名义,废除周静帝。

因封爵为随国公,以“随”为国号。

以隋为国号,年号开皇(581-600)。

仍都长安。

胡三省《资治通鉴注》:

“隋主本襲封隨公,故國號曰隋;以周齐不遑宁处,故去辶作隋,以辶訓走故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

隋文帝是第一个以黄袍加身的皇帝,《读通鉴论》:

“开皇元年,隋主服黄,定黄为上服之尊,建为永制。

”自隋文帝开始穿黄袍以后,从此中国后代皇帝都穿黄色的衣服了。

2、隋朝的统一

陈后主叔宝,“荒于酒色,不恤政事”(《南史》卷十)整天与宰相江总、刑部尚书孔范饮酒赋诗,恣情享乐,以至“上下离心,人神同愤”。

(《隋书》卷57《薛道衡传》)

首先废除江陵地区的后梁政权。

后梁是梁武帝的后裔萧詧建立的,依附于西魏、北周。

583年,后梁皇帝萧岿病死,其子萧琮继位。

587年,萧琮前来长安,隋文帝派军攻占江陵,废除后梁。

为笼络萧氏残余力量,又让晋王杨广娶萧岿女儿为王妃。

588年10月,文帝以晋王杨广为主帅,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副帅,统领五十一万八千军队进攻陈,在寿春设立淮南行台尚书省,负责灭陈工作。

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高颎为长史,分兵八路进攻。

其中韩擒虎、贺若弼、杨素三支军队为主力。

589年1月,贺若弼在建康消灭陈军主力,韩擒虎在废井中俘获陈后主,灭亡陈。

灭陈后,地方士族起兵反抗。

“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

(《资治通鉴》卷177)杨素用了将近一年时间平定叛乱。

随后文帝以杨广为扬州总管,驻扎江都十年,稳定江南局势。

3、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

第一,民族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已经消失。

第二,经济发展和交流的推动。

在南北朝时代,南北方经济都已相当的发展,特别是长江流域逐渐赶上黄河流域,而分裂割据阻碍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如淮河经常是南北政权的分界线,由于分裂经常出现“淮禁”。

《北齐书·苏琼传》:

“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渡”。

经济要发展,就需要打破这种人为的障碍。

第三,南北朝以来,社会阶级关系已经发生变化,士族势力的发展和壮大,是造成分裂割据的重要因素,士族势力的衰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

第四,南北朝后期,南北双方势力的均势被打破。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270年的分裂局面,重建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保卫边防,抵抗突厥的进攻。

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对外关系。

隋朝疆域,据《隋书·地理志上》,“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东南皆至于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隋氏之盛,极于此也。

二、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设施

1、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中央设置三师、三公、五省、二台、十一寺、十二卫等机构。

三师、三公不开府,不置属,只是荣誉称号。

五省是秘书省、内侍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

秘书省负责图书典籍,职务优闲,内侍省全部是宦官,负责宫廷内部事务。

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是决策、审议和执行机构。

内史省本来为中书省(因避讳而改),长官为监、令;门下省长官为纳言(侍中),尚书省长官为令、仆射,三省长官相当于秦汉时期的宰相,负责制定方镇、政策和法令,主持国家大政。

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下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共六部,长官称尚书,次官为侍郎。

开皇三年,改都官为刑部,度支为民部。

各部下设四司,六部共二十四司,司的官员为郎中、员外郎、主事,处理国家日常事务。

六部分掌官吏考核选拔、礼仪祭祀、军政、刑法、户口钱谷、土木工程营建等事务,属于政务机构。

二台为御史台和都水台,分别主管监察、水利兴修等事务。

十一寺是由秦汉九卿演变而来的,包括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佐,分别管理各项专门事务,属于事务性机构。

十二卫是管理府兵的机构。

2、调整地方机构,收夺官吏任免权

首先,省并机构。

《隋书·杨尚希传》:

“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开皇三年,隋文帝根据兵部尚书杨尚希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罢天下诸郡”,实行州县二级管理体制,省并一些州县。

隋炀帝即位以后,改州为郡,实行郡县制。

大业五年(609),全国共有190郡,1225县。

其次,收回州县属吏的任免权。

隋代“吏部总州郡之权”(《通典》卷18《选举典六》)

开皇三年规定,九品以上官吏一律由吏部任命,并每年进行考核。

《隋书》卷75称,“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通典·选举二》,“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州郡无复辟署矣”。

第三,实行朝集制度,地方长官及其重要佐官每年年终要到中央“上考课”,汇报工作,称作“朝集”。

3、改革府兵制,实现“兵农合一”

隋朝把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起来,实行“兵农合一”。

开皇十年(590),诏:

“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

军府统领,宜依旧式。

”(《隋书》卷二《高祖本纪下》)

其实质是“寓兵于农”。

府兵的最高机构是十二卫,卫设大将军,共十二大将军。

各卫所统军府,是府兵的基本组织单位。

炀帝定军府为鹰扬府,由鹰扬郎将和副郎将来统领。

4、创设科举制度

选举即选官制度。

现在基本看法是:

周代是世卿世禄制,两汉是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推行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以科举制度为主。

但是目前学术界关于“科举”定义有不同的说法。

“科举”意思是分科举荐人才。

有广义说法,两汉选官时已分成“秀才”、“孝廉”、“贤良”、“方正”等名目;狭义的说法是专指“进士”科为主的选官制度。

进士科考试是不论出身、不论资格,完全根据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

关于科举考试的起始年代,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

其一,汉代说。

黄炎培在1931年出版的《中国教育史要》,认为汉代已经分科选拔人才。

论述科举始于汉代说者最为系统的是《历史研究》1990年第5期发表的徐连达、楼劲《汉唐科举异同论》一文,作者认为汉代整套科目体系中有不排除布衣入仕的常科、整个组织过程具有全国性和统一的步调、具有取舍放留意义的考试环节三大要素,汉代的察举与唐代的科举基本一致。

故汉代实为科举的初创期,唐代则系其完善期。

其二,起于南北朝说。

武汉大学唐长孺提出的。

唐代科举中最重要的进士、明经两项科目,从形式上来看和过去的孝廉、秀才有继承关系;秀才、孝廉考试科目的不同,也就是以后进士、明经二科之别;南北朝后期的举秀孝和南朝的明经射策已方宽对出身门第的限制。

安徽师大万绳楠教授则明确称科举制始于梁朝。

其三,科举始于隋代。

这是多数学者的看法。

但在具体年代上又有不同。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1946年出版的《科举》,认为始于开皇十八年废中正。

韩国磐先生在1955年撰写的《关于科举制度创置的两点小考》中认为在开皇十五年左右。

西北大学陈直根据出土“陈思道墓志”,定于大业元年。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定于大业三年。

隋朝初年,由地方相朝廷举荐人才,命诸州岁贡三人。

开皇十八年,废除中正制度。

“诏京官五品已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书·高祖纪下》)

《通典》卷十四,“炀帝始建进士科”。

它是不论资格,不论出身,用考试方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

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建立。

大业三年,隋炀帝下令“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科,这就是后来所称的进士科。

科举制的设立,适应了士族地主衰落、庶族地主兴起的历史趋势,使庶族地主能通过读书走入仕途,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便于吸收人才,也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5、改订刑律

581年,令宰相高颎、杨素等人制定刑法。

583年,又令苏威、牛弘等人进行修订,制定《开皇律》,共有12篇500条。

《开皇律》“蠲除前代鞭刑及枭首、轘裂之法”,“除孥戮相坐之法”,(《隋书》卷25《刑法志》),废除宫刑。

设立五刑、八议、十恶之条,旨在维护贵族特权,镇压犯上作乱和违背封建礼教的行为。

五刑:

刑名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死刑分为绞、斩二等。

八议:

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凡在八议范围及七品以上官吏,都可以减一等治罪,甚至可以免罪。

十恶:

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大罪名,触犯者皆从严惩治,不加赦免。

刑律还规定,凡有冤屈的案件,可以逐级上诉,“县不理者,令以次经郡及州、省,仍不理,乃诣阙申诉”。

(《隋书》卷二十五《刑法志》)

《隋书刑法志》:

“(开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决。

”隋文帝还下诏:

“天下死罪,诸州不得便决,皆令大理覆治。

隋朝这些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设施,首先是符合封建统治的长远利益的,但在当时条件下,有利于打击士族势力,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适应历史发展要求的。

隋代制度对后来产生重大影响,如科举、三省六部、吏部铨选等。

科举沿用到清末。

三省为唐宋沿用,后来发生变化,金代实行一省制(尚书省),元代一省制(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

明代废除中书省,实行内阁制。

三、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1、突厥

突厥兴起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工于铁作”,为柔然“锻奴”。

553年,突厥首领土门自称伊利可汗,摆脱柔然的控制。

北齐、北周为了阻止突厥的进攻,每年送去很多财物。

突厥首领佗钵可汗非常骄横,扬言:

“但使我在南两个儿孝顺,何忧无物邪!

”(《周书》卷五十)北周末年,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千金公主出嫁给突厥沙钵略可汗(摄图)。

千金公主鼓动沙钵略南侵。

582年,沙钵略可汗率四十万大军进攻隋朝边境,文帝派遣河间王杨弘、左仆射高颎、右仆射虞庆则分道迎击,打败突厥的进攻。

文帝采长孙晟建议,“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利用突厥内部矛盾进行分化瓦解。

583年,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东突厥仍由沙钵略统治,据有蒙古高原;西突厥由达头可汗、阿波可汗统治,拥有西域和中亚地区。

迫于形势,沙钵略可汗向隋称臣,愿意“永为藩附”,又说“两境虽殊,情义是一”。

隋文帝回信:

“今作君臣,便成一体,情深义重”。

千金公主也要求认文帝作父亲,文帝封她为大义公主。

双方开设互市,经济往来频繁。

沙钵略死后,其子都蓝可汗继位,千金公主下嫁给都蓝可汗,鼓动都蓝南侵。

隋朝又采取离间政策,激怒都蓝杀死千金公主;又挑拨都蓝和其弟突利之间的矛盾,扶持突利,把宗室女子封为安义公主嫁给突利,安义死后,又遣义成公主嫁给突利;都蓝向隋求婚,被隋朝拒绝。

都蓝进攻突利,突利兵败后,投奔隋朝。

后来都蓝被部下所杀,隋封突利为启民可汗,让他统治东突厥。

西突厥内部矛盾重重。

其中处罗可汗母亲是汉人,受到隋炀帝的重视。

611年,处罗可汗也投降隋朝。

2、吐谷浑

吐谷浑是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国家,其居民主要是羌人。

控制河西走廊及新疆东部、青海地区。

北周时,吐谷浑首领吕夸自称可汗,都城在伏俟城。

隋初,吐谷浑骚扰边境,被隋将元谐、梁远打败。

597年,吕夸之子伏允继位,隋朝光化公主和亲,双方进行友好往来,“自是朝贡岁至”。

(《隋书》卷八十三)每年派人到长安朝贡。

609年,观王杨雄、宇文述进攻吐谷浑,炀帝本人也亲临前线作战。

隋朝控制吐谷浑故地,在吐谷浑“设置郡县镇戍,发天下轻罪徙居之”,

设立河源(今青海湖南)、西海(今青海湖西)、鄯善(今属新疆)、且末(今属新疆)四个郡。

3、西域

从西汉张骞通西域后,西域与内地联系不断加强。

很多汉人迁移到西域。

西域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就是汉人建立的,“风俗政令,与华夏略同”。

(《隋书》卷八十三)

吐谷浑灭亡后,炀帝派裴矩驻扎在张掖,主持与西域往来。

609年,隋炀帝西巡河西,西域二十七国派人来朝见。

炀帝于是派薛世雄在哈密建筑伊吾城,保障中西交通。

《隋书·食货志》称,“西域诸蕃,往来相继”。

炀帝后期,“相率而来者四十余国,因置西戎校尉,以应接之”。

(《北史》卷九十七)

高昌王麴伯雅是金城(今甘肃兰州)人。

610年,麴伯雅亲自到长安,取华容公主为妻,直到612年才回高昌。

裴矩主持西域事务,把了解到的西域、中亚情况记录下来,写成《西域图记》三卷。

4、流求

台湾在汉魏时期称作东湜(shi)、夷洲。

孙权曾派卫温前往台湾。

隋代称作流求。

607年,炀帝派遣羽骑校尉朱宽与海师何蛮“入海求访异俗”,到达流求。

608年,炀帝派遣朱宽到流求“慰抚”,要求当地酋长接受隋朝的统治,酋长欢斯渴那都拒绝。

610年,派遣虎贲郎将陈稜、朝请大夫张镇周率军进攻流求。

《隋书·陈稜传》记载,“流求人初见船舰,以为商旅,往往诣军贸易”。

四、巩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1、整顿土地、赋役制度

《隋书·食货制》:

“其丁男中男永业、露田,皆遵后齐之制”。

十八岁以上为成丁,授田并承担赋役。

一夫(丁男)授田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八十亩为露田。

永业田死后可传授子孙,露田在身死后归还国家。

妇女授露田四十亩。

奴婢授田与良人同,丁牛一头授田四十亩,限四牛。

“京官又给职分田。

一品者给田五顷。

每品以五十亩为差,至五品,则为田三顷,六品二顷五十亩。

其下每品以五十亩为差,至九品为一顷。

外官亦各有职分田。

又给公廨田,以供公用。

受田者必须承担赋役。

“十八以上为丁,丁从课役;六十为老,乃免。

”“丁男一床,租粟三石。

桑土调以绢絁,麻土以布绢。

絁以疋(即四丈),加绵三两。

布以端(即六丈),加麻三斤。

单丁及仆隶各半之。

未受地者皆不课。

有品爵及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并免课役。

力役方面,“仍依周制,役丁为十二番,匠则六番”。

丁男每番一个月,工匠二月。

583年,“初令军人以二十一成丁。

减十二番每岁为二十日役,减调绢一疋为二丈。

589年,全国统一,“帝以江表初定,给复十年。

自余诸州,并免当年租赋”。

(《隋书·食货志》)

590年,“以宇内无事,益宽徭赋,百姓年五十者,输庸停防”。

605年,隋炀帝即位,“乃除妇女及奴婢、部曲之课,男子以二十二成丁”。

隋朝多次下令均田,还经常派人考察均田情况,但是农民往往达不到均田的份额。

当时把人多地少的地方称作“狭乡”,人少地多的称作“宽乡”,狭乡每丁只授二十亩,所以“民田不赡”的现象比较普遍。

“民田不赡”主要是地主、贵族、官僚占田太多造成的。

但地主可用奴婢、丁牛来占田。

贵族官僚可根据品级来享有永业田,“自诸王已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各有差。

多者至一百顷,少者至四十亩”。

官吏还有职分田,分别为一顷到五顷。

此外,他们还享有免除课役的特权。

这些规定表明,均田制也在维护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

2、整顿户籍

首先,制定保闾制度。

《隋书·食货志》:

“制人五家为保,保有长。

保五为闾,闾四为族,皆有正。

畿外置里正,比闾正,党长比族正,以相检察焉。

其次,检查户口,实行“大索貌阅”。

按照户籍上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查验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以逃避课役的情况。

规定一经查出,乡官就要流徙远方,并且鼓励民户互相检举。

《隋书·食货志》:

“是时,山东尚承齐俗,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

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

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

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

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

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

585年,一次清查谎报年龄443000丁,将1641500人隐漏人口重新编入户籍。

以后每年都清查出一些户口。

609年一次大规模清查,又清查出243000丁,新编入户籍的有641200人。

第三,制定户等,征收户税和地税。

户税根据资产情况而定,资产多则户税多;地税根据土地数目来确定。

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要交纳户税、地税。

585年,根据高颎建议,实行“输籍之法”,由朝廷制定划分户等的标准,作为定样颁发到州县,每年正月地方官主持,在乡里挨户依样划分户等,载入簿籍,当作征收户税和地税的依据。

又称“输籍定样”。

隋朝这些措施,封建国家掌握了大量编户齐民,赋税收入也相应增加了,迅速积累了丰厚的物质财富。

同时,士族地主隐匿的户口重新编入户籍,也打击了士族地主的势力。

第二节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

(1)人口的增加

580年,仅有360万户,589年灭陈,获得60万户,一共是410万户。

到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全国有890万户,人口4600万。

(2)垦田面积的扩大

杨尚希担任蒲州刺史,“尚希在州,甚有惠政,复引瀵水立堤防,开稻田数千顷,人赖其利”。

(《隋书·杨尚希传》)兖州农民兴建“薛公丰兖渠”,除“通转运、利尽淮海”外,还能倾泻积水,是大片沼泽“尽为良田”。

(《隋书·薛胄传》)

根据《通典》卷二,589年,全国垦田1900万顷;到炀帝时期,全国耕地面积5500万顷。

(3)政府仓库的充实

《文献通考》称,“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资储遍于天下”。

为了储备粮食,兴建许多规模很大的仓库。

《通典》卷七《食货典》: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着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

天下义仓又皆充满。

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

据唐太宗估计,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卷八《论贡赋》)直到637年,马周对唐太宗说:

“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京积布帛,王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

《隋书·食货志》:

“隋文帝既平江表,天下大同,躬先俭约,以事府帑。

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

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于廊庑之下,高祖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

2、手工业

纺织业中以丝织业最为有名。

主要产地为今之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所产绫、绢、锦等都很精美。

当时还采用波斯锦的织造技法,织出了质量很高的仿波斯锦。

在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麻布的产量很大。

豫章(今江西南昌)妇女勤于纺绩,“一年蚕四五熟,勤于纺绩,亦有夜浣纱而旦成布者,俗呼为鸡鸣布”。

(《隋书》卷31)

隋代已经出现了白瓷器,色泽晶莹,质地坚硬。

青瓷技术也有所发展,其胎厚重,釉透明,硬度远胜于前代。

大业四年的李静训墓和大业六年姬威墓都发现许多白瓷器。

《隋书·何稠传》记载,何稠能用绿瓷制作玻璃,制成碧色琉璃瓶。

1957年陕西省西安李静训墓出土:

1.白釉双龙柄联腹传瓶,2、白瓷鸡头壶

造船业比较发达。

杨素在永安大造战船,其中的大舰名“五牙”战船,高百余尺,上有楼五层,前后左右设置六个拍竿,各高五十尺,可载战士八百人。

《隋书·高祖纪》,598年,隋文帝下诏:

“吴、越之人,往承弊俗,所在之处,私造大船,因相聚结,致有侵害。

其江南诸州,人间有船长三丈已上,悉括入官。

隋炀帝即位后,造龙舟等各种船数万艘。

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上有四层楼,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房一百二十间,下层为内侍居处。

五牙战船复原模型

3、商业

隋商业发展,明显表现在商业都市上,出现许多有名的城市。

四川蜀郡,“其地四塞,山川重阻,水陆所凑,货殖所萃,盖一都之会也。

”(《隋书·地理志上》)

东南商业都会有丹阳(南京)、宣城、毗陵(常州)、吴郡、京口、会稽、余杭、东阳(今浙江金华)。

“宣城、毗陵、吴郡、会稽、余杭、东阳,其俗亦同。

然数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

其中丹阳最为繁盛,“丹阳旧京所在,人物本盛,小人率多商贩,君子资于官禄,市廛列肆,埒于二京,人杂五方,故俗颇相类。

京口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亦一都会也”。

(《隋书·地理志下》)

“南海、交趾,各一都会也。

并所处近海,多犀象瑇瑁珠玑,奇异珍玮,故商贾至者,多取富焉”。

荆州,“南控岷峨,东连吴会,五方枕-,四民昌阜”。

蔡州(今河南汝南)“地接荆郢,商旅殷繁”。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

长安和洛阳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长安有东、西两市,东市名都会,西市名利人,“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

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国内外商人云集。

”(《隋书》卷29《地理志上》)

东都洛阳有东、南、北等三市。

东市名丰都,南市名大都,北市名通远。

通远市周围六里,“其内郡国舟船,舳舻万里”,主要与通济渠连接;“丰都市周八里,通门十二,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市四壁四百余店,垂楼延阁,互相临映,招致商旅,珍奇山积”。

(《大业杂记》)

二、营建东都

隋朝建立后,在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原,修建新都。

583年,新都建成,取名大兴城(新长安城)。

郭城内规划井然有序,南北并列14条大街,东西平行11条大街,把郭城划为114坊,整齐有序。

设计者为建筑家宇文恺。

白居易在《登观音台望城》一诗中,曾留下“千百家如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的名句。

城内街道宽阔,界于宫城和皇城的东西横向街宽达220米,南北中轴主干道朱雀大街宽150米左右,路两旁有排水沟,植有槐、柳。

大坊四面开门,中设十字街,小坊东西开门,有一条街,坊内设巷,为居民住宅区。

城中心设东西两市,每市占地两坊,是商业和手工业作坊集中地,全城的商店、作坊都设在这里。

隋炀帝即位后,利用文帝时积累起丰厚财富,营建东都。

过去人们把营建东都看作是炀帝追求个人享乐,实际原因并非如此简单。

其一,加强对关东和江南地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