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924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源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源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源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源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源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源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

《水源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源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源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

水源井施工组织设计

××××

××煤矿水源井施工组织设计

 

××××××

二○一三年××月××日

××××

××煤矿水源井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

 

机长:

 

技术负责:

 

项目经理:

 

单位负责:

 

××××

二○一三年××月××日

附图:

××煤矿水源井柱状图及井身结构图

第一章概况

为了满足××煤矿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受矿方委托,在矿方指定位置施工水源井1眼,编号为水源一井,设计井深500m。

通过对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结合井检孔地质报告和水源井的实际需要,确定取水层段为白垩系下统洛河组(K1l)砂、砾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层,提供工业用水。

第二章供水井要求

1、设计水源一井深度500m;

2、全孔做简易水文观测;

3、全孔尽可能采用清水钻进,成井后认真洗井,洗井后要进行捞砂,孔底含砂量不得超过1/2000(重量比);

4、钻孔孔斜100m以浅孔段不大于1度,100m以深孔段每100m不大于1.5度;

5、洗井后进行抽水试验,抽水试验按规程进行;

7、终孔直径不小于200mm;

8、表土套管下口要进行永久性止水;

9、成井后提交竣工报告。

第三章地层情况

根据井检孔揭露及区域地质资料,水源井穿过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详见附图:

《××煤矿水源井柱状图及井身结构图》)

1、第四系(Q):

第四系地层埋深0~176.00m,厚度约176.00m,由土黄色粉砂质亚粘土组成,局部含钙质结核,土体较疏松,具大孔隙和垂直节理。

2、新近系上新统(N2):

埋深176.00~300.00m,厚度124m。

由棕红色~浅褐色粘土(红土)、砂质粘土构成,偶含钙质结核,打碎后土粉末质地较均匀。

3、白垩系下统洛河组(K1l):

埋深300.00~530.00m,厚度230m。

岩性主要为中粗粒砂岩和砾岩,局部夹泥岩或砂质泥岩薄层。

砂岩成分为石英、长石、岩屑,含云母及重矿物,分选良好,次圆状,钙质、铁质接触式胶结,具板状交错层理和楔状交错层理。

据井检孔揭露砾岩7~8层,其中在洛河组上部(约335~395m位置)和下部(约470~490m位置)各有一层巨厚层状粗砾岩。

砾石由花岗岩、变质岩岩砾及少量石灰岩和石英岩岩砾组成,分选差,次圆状,钙质胶结,较坚硬。

第四章水文地质特征

根据××煤矿井检孔地质报告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井田内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承压水为主,第四系孔隙潜水次之。

水源井揭露的含水层有第四系黄土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洛河组(K1l)砂、砾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岩组含水层,其水文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1、第四系黄土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

井检孔揭露第四系厚度为176.01~179.65m。

岩性由土黄色粉砂质粘土组成,局部含钙质结核,土体较疏松,具大孔隙和垂直节理,据土工试验,土的孔隙比为0.603~0.809。

据抽水试验数据显示,其潜水自由水面埋深为73.06m,标高为1155.88m(此处所述埋深和标高均为井筒附近,下同),水温16℃,属冷水,水位降深75.06m时,涌水量0.281L/s,单位涌水量0.00373L/s·m,渗透系数0.00516m/d,影响半径109.41m,属富水性弱的含水层,据长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均未检出。

据水质分析资料,其矿化度为563.19~607.19mg/L,属淡水,PH=7.90~8.0,属弱碱性水,总硬度(CaCO3计,下同)为234.36~236.31mg/L,为微硬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Mg型,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一定腐蚀性,对钢结构腐蚀性弱。

2、洛河组(K1l)砂、砾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层

洛河组岩性主要为中粗粒砂岩和砾岩,井检孔揭露厚度为222.40~230.08m,其中砾岩85.47~88.72m。

在钻至洛河组地层时冲洗液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现象。

洛河组静止水位埋深为282.12~282.35m,水位标高946.01~946.82m,水温20℃,属冷水~温水。

从洛河组单孔抽水和多孔抽水成果都能看出,单位涌水量介于0.1~1L/s·m之间,富水性中等。

据水质分析资料,其矿化度为1817.51~2448.07mg/L,属微咸水,PH=8.20~8.50,属弱碱性水,总硬度为300.05~443.21mg/L,为硬水,水化学类型为SO4–Na型,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一定腐蚀性,对钢结构腐蚀性中等。

洛河组含水层富水性中等,但水质较差,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可用于工业用水,洛河组含水层为水源一井主要取水层段。

第五章钻井工艺

一、井身结构

根据水源一井的要求及实际需要,设计井身结构为:

开孔直径Φ410mm,见完整基岩,下入Φ351mm套管,换径Φ311mm牙轮钻头钻进,至孔深450m,然后下入Φ245mm无缝钢管做套管及筛管,换径Φ216mm钻进至终孔500m。

详见《××煤矿水源一井柱状图及井身结构图》。

二、钻井设备

根据地层岩性、孔深、井身结构的情况,钻井设备选用如下:

1、钻塔:

18.5米A型钻塔一座

2、钻机:

TSJ-1500/435水井钻机一台

3、泥浆泵:

TBW-850/5A泥浆泵一台

4、动力:

110KW电动机一台

90KW电动机一台

5、振动筛一套

三、钻井工艺

1、全孔采用无岩芯钻进,先施工导向孔,再进行扩孔,通过岩屑录井进行判层,测井验证。

2、钻进工艺参数严格按规程执行。

四、钻具组合

1、导向孔钻具组合为:

(1)表土段:

Φ68mm钻铤+Φ146mm钻头;

(2)基岩段:

Φ127mm钻杆+Φ159mm钻铤+Φ216mm牙轮钻头(合理设置扶正器);

2、扩孔钻具组合:

Φ127mm钻杆+Φ159mm钻铤+导向扩孔钻头

五、冲洗液与护壁

1、冲洗液:

根据地层情况和水文地质要求,在保证施工安全及孔壁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清水钻进,必要时采用护壁泥浆。

2、循环系统

泥浆循环系统按照《煤炭地质钻探规程》要求挖设循环槽、沉淀池、水源池,水源池要规整。

六、测斜及测井工作

1、施工过程中每50-60m测斜一次。

2、终孔后做全孔测井。

第六章成井工艺

一、下管和止水

1、下管方法

(1)采用割孔穿杠、钢丝绳牵引提吊的下管方法。

套管采用蝴蝶结镶嵌加强、普通电焊焊接的连接方法。

(2)套管重量计算

按设计钻孔深度及选用套管规格,下入井内套管重量为:

Φ351mm×8mm套管:

67.67×300=20.30t

Φ245mm×6.5mm套管:

38.23×450=17.20t

2、止水与止水质量检查

(1)止水:

表土套管下口采用水泥封固进行永久性止水。

(2)采用注水或提水法,进行止水质量检查,如经注水或提水后,连续观测时间不少于4小时,每半小时观测一次,水位波动幅度不超过0.1米,为止水合格。

二、洗井

采用机械洗井为主:

1、钻进工作结束后进行充分的循环冲孔。

2、如孔底有沉渣时必须专门捞取。

3、水源一井采用冲孔器、活塞、抽水的联合洗井方法。

水源二井采用活塞、提筒、抽水的联合洗井方法。

三、抽水试验

1、洗井工作结束后,抽水试验前要进行静止水位观测工作,观测时间不少于8小时。

2、抽水试验采用深井潜水泵抽水。

3、抽水试验严格按《供水水文地质勘查规范》要求执行。

4、最后一次抽水试验结束前,采取水样送检。

5、抽水试验结束后,要进行恢复水位的观测工作。

四、下泵

1、抽水试验结束后,根据抽水试验数据及临近钻孔水文地质资料,详细计算水井出水量,并确定水泵下入井内的安全深度,将水泵及配套设施下入井内。

2、根据出水量及下泵深度,确定所用深井泵的规格和型号,满足水井要求。

第七章工程量与工期

水源一井设计井深500m,要完成扩孔、钻进、下井管止水、测井及测斜、洗井、水位观测、抽水试验等多项工作,预计完成本工程需要105天,合3.5个月。

工程量分析见下表:

工程量与工期分析一览表

序号

工作内容

工作时(台月)

备注

1

钻进及扩孔

2.3

2

下套管、止水

0.3

3

洗井

0.1

4

观测

0.2

5

抽水试验

0.4

6

测斜、测井

0.1

7

其他

0.1

8

合计

3.5

第八章施工劳动组织

由于该工程孔径较大,钻具较重,劳动强度较大,根据实际情况,本工程拟投入成建制钻机一台,现场管理施工人员共计23人,配备如下:

项目经理1人

机长1人

安全员1人

班长3人

钻工15人

炊事员1人

技术员1人

总计23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