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策略文档选修1 历史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5909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策略文档选修1 历史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策略文档选修1 历史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策略文档选修1 历史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策略文档选修1 历史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策略文档选修1 历史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策略文档选修1 历史上.docx

《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策略文档选修1 历史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策略文档选修1 历史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策略文档选修1 历史上.docx

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策略文档选修1历史上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016·江苏高考)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

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

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

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

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

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

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

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

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

解析:

(1)问结合“解放宣言”的内容从农民获得份地的代价(经济、人身)、农民要求的实现程度等角度分析。

(2)问根据材料“沙皇政府……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从改革的方式、社会背景、目的等角度分析。

第(3)问结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总结。

答案:

(1)原因:

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

(2)原因:

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

(3)教训:

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

2.(2015·江苏高考)“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

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

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

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

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

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

解析:

(1)问根据材料信息“太政官发布……布告”“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概括。

(2)问从材料一“趋之若鹜”地追求所谓时尚到材料二对西方文明的理性对待,可以总结出态度上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原因要结合近代日本的国际、国内形势作答。

第(3)问这一错误的实质即是只学习西方文明之虚表,而未学习西方文明之内涵。

答案:

(1)特征:

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

(2)变化:

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

前因:

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

后因:

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3)实质:

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

3.(2014·江苏高考)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

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材料三 (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

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

解析:

(1)问依据材料关键信息可以得出正确结论,如依据材料“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可知,平民获得了参政、议政权;依据以前“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现在可以参政可知是废除债务奴隶制的措施。

(2)问依据“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可知是指新兴工商业者;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是指他们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第(3)问首先理解“拥护”是指改革打破了贵族对特权的垄断,“反对”是指他的改革不彻底,然后依据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回答即可。

答案:

(1)措施:

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

(2)阶层:

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缓释途径: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

(3)理由:

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

1.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说:

“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

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解析:

(1)问中的弊端从“他们的奴隶地位”可以看出平民地位低下,从“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看出他们缺乏政治参与权;社会危机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雅典社会贵族和平民、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的关系分析。

(2)问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政治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措施包括财产等级制和民主政治改革等。

第(3)问根本原因根据材料“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分析;根据“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以公正为本”等信息归纳梭伦的观念。

答案:

(1)弊端:

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

危机:

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

(2)措施:

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

(3)根本原因:

阶级利益的对立。

观念:

公正观念;法治观念。

2.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

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解析:

(1)问的“有利条件”根据“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等信息概括;“特点”根据“种种之创新”“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为最有功”等信息分析。

(2)问的“作用”从减少改革阻力的角度分析;“原因”根据材料“魏初风俗至陋”“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分析。

第(3)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三第一句话中提炼;第二小问可从改革者的目的、勇气与信心等角度归纳概括。

答案:

(1)条件:

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

特点:

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

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

原因:

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

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

因素:

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3.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

”鸡豕俱来就食。

问其故,老妪曰:

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

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

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

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解析:

(1)问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归纳概括,如“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民间怨恨新法”等。

(2)问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既要看到话本的史料价值,又要注意其可信度。

答案:

(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

(2)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

……俄罗斯人!

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

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显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

解析:

(1)问首先从材料一中找出亚历山大二世对战争目的、结果及影响的认识,即亚历山大二世认为:

发动克里米亚战争的目的是“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结果是“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影响是“宝贵的和平归还”“祖国”;其次联系克里米亚战争具体概括逐条批驳。

(2)问从材料二的时间信息“19世纪60年代”入手,结合1861年改革的内容分析“举措”;联系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影响分析最后两小问,注意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避免绝对化。

答案:

(1)目的:

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

结果:

战败。

影响:

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2)举措:

推行农奴制改革。

积极作用: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

局限性:

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5.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

……(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

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

“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

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

(1)问,从材料一中的“暂时创办官立事业”可判断出,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是官营;至于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另一方面是政府“示以实例”。

(2)问,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方式发生的变化要根据明治维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要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来回答。

第(3)问根据材料一至材料三中明治政府对经济干预方式的变化来分析。

答案:

(1)方式:

官营。

原因:

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

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

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3)认识:

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

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

今天下之治之不举,由教学之不修也。

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

——康有为《请开学校折》1898年

材料二 今此次设立学堂之意,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则其教法亦当不同。

……其言中学者,荟萃经子史之精要,及与时务相关者编成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言西学者,译西人学堂所用之书,加以润色,既勒为定本。

除学堂学生每人给一分外,仍请旨颁行各省学堂,悉遵教授,庶可以一趋向而广民智。

——1898年5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

《代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

材料三 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所有翰林院编检、各部院司员、大门侍卫、候补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各省武职后裔,其愿入学堂者,均准入学肄业,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定国是诏》

(1)指出材料一中康有为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观点的国内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梁主张开办京师大学堂的“教法”及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期间除办京师大学堂以外的教育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体现了维新派一种怎样的追求?

解析:

(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

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

……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出处“1898年康有为《请开学校折》”,从政治、时代背景分析当时的背景。

(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其言中学者……其言西学者……”可以得出“教法”为中学与西学相结合;第二小问结合“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和“庶可以一趋向而广民智”作答。

第(3)问结合材料三概括出鼓励官员及其子弟入学堂学习,再联系戊戌变法的改革内容,列举出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各地设中小学、选派留学生、鼓励私人办学等。

第(4)问结合材料一中的“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和材料二中的“庶可以一趋向而广民智”作答。

答案:

(1)观点:

日战胜中国主要因为教育先进;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深重;维新变法运动。

(2)“教法”:

中学与西学相结合。

目的:

培养人才;开启民智。

(3)措施: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各地设中小学堂;选派留学生;鼓励私人办学;鼓励官员及其子弟入学堂学习。

(4)追求:

教育救国(强国),振兴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