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三单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489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三单元.docx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三单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三单元.docx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三单元

新源县小学数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学校四年级

第三单元

单元主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 

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

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先从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入手,运用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概括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再通过对一组乘法算式的观察、比较、归纳出乘法算式中积的变化规律。

运用乘法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

单元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理解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单元

重点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3、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单元

难点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9课时安排教学。

(机动2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

2、笔算乘法3课时

3、行程问题应用题1课时

4、积的变化规律1课时

5、乘法的估算1课时

6、整理与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口算乘法

课型

新授

学习内容

教材45-46页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习重

难点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

准备

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示标导入:

二、查学诊断:

三、导学施教: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

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

怎样列式?

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汇报

问:

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

  18×4= 24×3= 25×2= 14×6=

2) 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怎么列式

提问:

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

130×5=2×380=150×6=

7×13=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

 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

口算乘法

四、练测促学:

1、练习六第1题

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2、3题

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反馈延伸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布置预习作业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16×3=48(千米)160×3=480(千米)

10×3=30100×3=30016×3=48

6×3=1860×3=180160×3=480

30+18=48300+180=480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

口算乘法

课型

练习

学习内容

练习六第4~8题。

知识与技能:

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敢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重

难点

重点:

熟练地进行口算。

难点: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

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回顾

(1)教师用卡片出示下列口算题,学生口算练习。

14×435×2310×332×3

16×514×6240×2260×2

指名说一说14×4和260×2的口算过程。

(2)四年级共有180名学生,每人发6本练习本,一共要多少本练习本?

教师出示题目,指名读题,再让学生口述算式并计算。

二、练习体验

(1)练习六第4题。

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练习,然后在小组相互交流检查,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练习六第5题。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算一算,填—填。

再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

(3)练习六第6题。

帮老师算一算。

指名读题,再让学生独立算一算。

怎样才能知道100元钱够不够?

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计算老师带的钱够不够:

方法一:

24×4=9696<100

方法二:

因为25×4=100那么24×4<100,等等。

(4)练习六第7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买3棵树苗应付多少钱?

16×3=48(元)

②实际得到几棵树苗?

3+1=4(棵)

③实际平均每棵树苗多少元?

48÷4=12(元)

④每棵树苗便宜多少元?

16-12=4(元)

(5)练习六第8*题。

找规律计算。

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中数据的特点,再思考有什么规律?

可以怎样算?

这两题都是求一组等差数列的和,计算时可以用“(头数+尾数)÷2×数据的个数”来计算。

110+120+130+140+150=(130)×(5)

220+230+240+250=(235)×(4)

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再逐步引导得出结论。

(6)思考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填一填,教师再指导学生:

先确定三个顶点上的数,再填。

三、反馈练习

(1)列式计算。

①21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

②170乘5的积是多少?

  

(2)一本精装字典26元.张老师要买3本这样的字典。

他带了80元钱,够吗?

投影分别出示上面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指名口答。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预习作业

板书

设计

 

口算乘法

练习六

35×2=140×6=280×3=

25×2=350×2=17×5=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

笔算乘法

课型

新授

学习内容

教材第49页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

难点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学习

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示标导入:

二、查学诊断:

三、导学施教: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

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这道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举手回答)

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2)估计145×12大约是多少?

150×10=1500150×2=3001500+300=1800

(3)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

问: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

最后算什么?

(小组合作交流,然后指名学生汇报结果)

(学生说计算过程,老师总结计算方法,规范竖式的书写格式并板演)

问:

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

(计算器)

(4)小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

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练测促学:

1、书后做一做

134×12= 176×47= 425×36=237×821=、

练习七的1、2独立完成

2、练习七第3题

五、反馈延伸

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布置预习作业

板书

设计

笔算乘法

145×12=1740(千米)

145

×12

290...145×2,积的末位同个位对齐

145.....145×10,积的末位同十位对齐

1740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

笔算乘法

课型

练习

学习内容

教材第50—52页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计算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巩固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2、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学习重难点

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学习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出示题卡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322×24=679×13=

145×27=286×35=

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归纳:

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板书课题:

笔算乘法练习

二、讲解练习:

1、练习七第7题,判断并改错。

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

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2、笔算练习七第6题。

124×73= 46×215= 224×36=

28×153= 27×142= 182×47=

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让学生说一说,再次归纳)

3、解决问题:

1)练习七第5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写练习班上,然后集体订正。

2)练习七第8题。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在指名说一说。

2)练习七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

三、思维训练:

练习七第12、13思考题。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发现规律。

如:

13×11==143

12×33=36×11==396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七第10、11题    

布置预习作业

板书

设计

笔算乘法练习课

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

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

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课题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课型

新授

学习内容

教材第53页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学习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示标导入:

二、查学诊断:

三、导学施教:

(一)探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1、出示例2,(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说一说你读到了什么(分析题意)并列式。

160×30=               106×30=

2、你能不能口算160×30=,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先算16×3=48,因为把160缩小了10倍,把30也缩小了10倍,所以积要扩大100倍)学生巩固练习,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去描述。

3、请你尝试着把口算的过程转化为笔算过程,用竖式去计算,在你的练习本上自学。

(学生尝试笔算的时候,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并巡视学生笔算过程,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较多的也板演到黑板上)

4、请你(板演同学)讲一讲你是怎么算的?

(可能出现的两种笔算方法)

学生叙述:

第一种方法是先用个位上的0去乘160,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而且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这部运算就显得多余了。

    第二种方法根据口算方法,先不考虑因数末尾的0,先算出16×3的积,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5、讨论:

你觉得那种计算方法更加简便,更加科学?

学生比较,指明各种算法的利弊,并甄别出最优算法。

6、提示:

笔算时我们都必须做到相同数位要对齐,但在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中,为了计算简便,不必相同数位对齐,只需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

7、你能不能说一说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如何简便的计算?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8、说的真好,那你能不能根据刚才的得数说一说1600×30等于多少?

160×300等于多少?

16000×300等于多少?

(二)探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1、比较算式106×30 与160×30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第二个因数没变)

2、能不能根据刚才我们探究的方法自己尝试笔算106×30,做完以后和你的同桌互相讲一讲你是怎么计算的 ?

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之间讲笔算过程。

3、谁能一边板演一边给同学们讲一讲你是怎么算的?

三、课堂小结:

1、因数末尾有0如何列竖式简便?

应注意什么?

  

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是“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2、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

但要注意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四、练测促学:

1、书后第53页做一做

2、第二关:

选择题

(1)两位数与三位数最小的积是( )

A、100000 B、10000 C、1000

(2)160×20,积的末尾有(  )个0。

A、2   B、3     C、4

(3)560乘50,积的末尾有( )个0。

A、2   B、3     C、4

(4)250×40,积的末尾有(   )个0。

A、2   B、3     C、4

(5)508×40,它们的积是( )

A、2320  B、20320  C、2032

五、反馈延伸:

1、练习八的1、2独立完成

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布置预习作业

 

板书

设计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160×30=  4800(千米)106×30=3180(千米)

      1  6  0106

 ×    3  0 ×    3  0

1、把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字相乘,             

2、在乘得积的末尾添上0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添几个0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课题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课型

新授

学习内容

教材第54页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2、 学会速度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学习重难点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

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示标导入:

二、查学诊断:

三、导学施教:

1、教学例3

(1)。

(1),分别指名读题。

教师:

在行程问题中,行驶所用的时间我们叫做时间,在一段时间里行驶的距离叫做路程。

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叫速度。

想一想,汽车的速度,行驶的时间各是多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1)分析例3的数量关系:

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行驶2小时,有几个80千米,怎样列式计算?

2)列式计算并解答。

80×2=160千米

1、出示例3

(2)。

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1)自行分析数量关系,指名学生说一说225米/分表示的含义后,问10分钟可走几个225米,并列式计算。

(学生交流后汇报)

225×10=2250(米)

2)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有什么关系吗?

生汇报后,教师板书:

速度×时间=路程。

也就是说在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中,知道了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就可以根据这数量关系式,求出行驶的路程。

四、练测促学

(1)练习八第五题。

(2)练习八第六题。

做完后集体订正.

五、反馈延伸:

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布置预习作业

 

板书

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160千米/时106千米/时

80×2=160(千米)225×10=2250(米)

速度×时间=路程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课题

积的变化规律

课型

新授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58页例4,做一做,练习九的第1题,第3题。

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积的变化规律探究过程,体验比较、抽象、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究、创新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

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

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示标导入:

二、查学诊断:

三、导学施教:

10×2=20

lO×20=200

10×200=2000

(1)观察这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提示学生也可以从下往上观察。

(2)观察下一组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出示例4)

20×4=80

10×4=40

5×4=20

(3)你能把两组数积的变化规律综合在一起吗?

(4)请各小组再举例验证一下,看我们发现的规律是否正确。

(5)揭示课题:

积的变化规律。

学生观察。

学生讨论后,可以得到:

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积也扩大10倍、100倍。

②—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积也缩小到它的1/10、1/100。

初步得到积的变化规律。

学生观察得到: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积也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

学生举例验证。

学生读一读积的变化规律。

四、练测促学

练习九:

第1、3题。

(观察后独立完成。

五、反馈延伸:

课时作业

(1)练习九第2题,提示什么没有变?

(2)练习九第4题。

(3)练习九第5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课堂小结

谈谈自己这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布置预习作业

板书

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10×2=2020×4=80

lO×20=20010×4=40

10×200=20005×4=2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积也乘(或

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课题

乘法的估算,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60页中的例5及练习十第2.4.5题。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乘法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乘法估算过程,体验估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掌握估算方法。

难点:

估算时确定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教学

准备

口算卡片若干张、小黑板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示标导入:

二、查学诊断:

三、导学施教:

1、例5.四年级学生去秋游。

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

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2、列出算式:

49×104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需估算一下大致的结果就行了(板书课题:

乘法估算)

你准备怎样估算?

说一说你的想法。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1)学生可能会这样估算:

(板书)

49≈5049≈50

104≈100104≈110

50×100=500050×110=5500

应准备5000元应准备5500元

(2)讨论:

谁的估算方法好一些?

为什么?

(谁最接近真实价)

让学生讨论,发表意见,形成共识。

(3)议一议:

在乘法估算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通过讨论,教师引导,使学生明确,乘法估算时,应先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相乘计算,得到的结果即是估算的结果。

(4)练一练:

估算下面各题

32×104≈213×29≈252×41≈

通过学生估算,使学生掌握:

估算时尽量减少误差,可根据实际情况取因数的近似数。

例如32×104,可计算30×100=3000,32×104≈3000;

252×41,可计算250×40=10000,252×41≈10000.

四、练测促学

(1)第60页“做一做”。

全年共有多少个月?

(12个月)怎样估算呢?

(2)练习十第2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怎样求操场的长呢?

应用估算方法:

62≈60252≈250则62×252,估算结果:

62×252≈15000厘米=150米。

五、反馈延伸:

(1)练习十第4题

(2)练习十的第5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预习作业

 

板书

设计

乘法的估算

例5

49×104≈(元)

49≈50

104≈110

50×110=5500

应该准备5500元

49≈50,

104≈100,

50×100=5000。

应该准备5000元。

方法

乘法估算时,应先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相乘计算,得到的结果即是估算的结果。

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整理与复习

课型

复习

学习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