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034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docx

《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docx

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

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

  【篇一:

家乡的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度过,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

  除夕那天,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欢天喜地地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

妈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

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们一群小朋友,手里拿着鞭炮,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钻出来,像彩虹一样,五彩缤纷;又像仙女撒花,送给人们幸福,好漂亮!

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妈妈去看春节晚会。

家家灯火通明,热闹极了。

  在第二天,天没亮,妈妈就催促我快点起床,我起了,爷爷奶奶他们都起了。

妈妈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盘子里,我们有说有笑地吃起了包子。

不一会,天亮了,人们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

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显得更英俊潇洒,妈妈变得更年轻美丽!

“噼里啪啦”,阵阵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老奶奶家。

爸爸一见老奶奶就想跪下给老奶奶磕头,可是被老奶奶拦住了!

“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

来快吃点瓜子,抽根烟!

”“不用不用,我不抽烟!

”。

拜完老奶奶家,我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

不久我们终于给各家各户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节就结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了。

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纷纷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了!

  【篇二:

家乡的春节】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菏泽市,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菏泽古代被称为曹州。

这里最有名的就属牡丹了,“曹州牡丹甲天下”说的就是这里了!

听老人们说,洛阳牡丹还是从这里移过去的呢!

这里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习俗,最热闹的要数春节了。

每年一进入腊月,年味儿就渐渐浓了,人们就开始准备置办年货了。

  买各种各样的糖、花生、瓜子、鸡、鸭、鱼、肉烟花爆竹等物品。

到了腊月初八,每家每户都煮上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

有的人家还腌些腊八蒜。

俗话说:

“腊八、祭灶春节来到”。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在外的人一般都要赶回家来,晚上要给灶王爷摆上供品,送灶王爷上天,还要吃香香甜甜有点粘粘的祭灶糖,愿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平安”。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就算开始了,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一次,把家里的晦气统统扫出去,除旧迎新!

还要做好多的馒头、发糕和用面粉做的鱼啊猪头啊花儿啊等等面食,象征团圆美好、年年发财的意思。

到了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把鸡鸭鱼肉做好,还要炸一些绿豆丸子,牛肉丸子等。

年三十要祭祖、摆供品;晚上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包饺子,看春晚,这天晚上院子里还要撒上芝麻杆,寓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意思。

有的人还熬一晚上守岁。

  春节这天,人们天不亮就早早起来,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先放鞭炮,再吃饺子,吃过饺子,就跟着大人去年长的人家里面拜年,最开心的就是收到红包了!

听爸爸妈妈说以前给老年人拜年还要磕头呢。

初二就开始走亲戚访朋友,若是亲戚朋友多的话,一直能串到正月十五呢!

到了正月十五,又是热闹的一天,吃元宵,看秧歌,还有舞龙舞狮队!

晚上再去看放烟花,这天整个城市都沸腾了!

过了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

  【篇三:

家乡的春节作文】

  照家乡的规矩,从腊月初一就开始迈入新年的喜境。

腊七和腊八是最冷的一天,大家都在这天熬腊八粥,里面的食物丰富多彩,让人闻到就觉得心里暖和。

  在过年时,孩子们都喜欢先准备自己过年时的东西。

第一种差不多都喜欢买花炮或小辛炮等,尤其是男孩子,一买一大包。

第二种便是又硬又甜的糖或又甜又红的枣,只要大人一买到,小孩就一抓一大把。

  终于到了小年二十三,在这天里人们放鞭炮,声声接连不断,年味浓浓,街上买东西的也多了,尤其是糖和瓜子,孩子们也开心多了,到处是声声欢笑。

  虽然别的地方一般除夕才贴春联,但在我的家乡,二十八便开工了,人们喜气洋洋,一边贴着对联,一边哈哈大笑,显示出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梦寐以求的除夕之夜终于到来了。

这天晚上,鞭炮比以前多了许多,每分每秒都在响,人们穿着新衣,做着一道又一道的美味佳肴,外出打工的人,除了万不得已,必定会回家吃个团圆饭。

这天晚上吃完饭,人们便忙了起来,烧香,磕头,拜天,拜地,一刻也不停。

一切活动结束后,除了很小的小孩,都要和家人守岁,听说可以延年益寿。

  正月初一的场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都在休息,互相上街传达新年好的祝愿。

  正月初六,多数商店在开张。

这天也是我最不愿过的一天,因为家里每一个干活的人都要出去干活,家里便又恢复了平静。

  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重要的日子,在这天晚上,家家灯火通宵,红火而美丽。

这天晚上,人们就去城里看灯会,有“二龙戏珠”,“龙凤呈祥”……。

各型各色,各有不同之色。

人们看完灯会便会匆匆赶回,因为大家都要点蜡烛,整个村子火红一片,真是一片灯的海洋。

  一眨眼,正月十七到了,也就是春节结束了,人们各忙各的,又开始了新的工作。

孩子去上学,大人去上班,一切就又恢复了平静。

  【篇四:

家乡的春节】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的家乡的春节习俗,就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我的家乡有一句口头禅:

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就是说,腊八饭一吃人们就迷了,只要是上街,见什么东西都往家里买。

  我的家乡有一句民谣:

“二十三,糖瓜粘”指的是腊月二十三祭灶,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

  过了二十三,家家都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鸡,肉,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这是因为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七关门,到正月初八才开张。

  我的家乡还有一个民谚:

“二十四,扫房子”。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我的家乡还有民谚称: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

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

“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

  我的家乡腊月二十七的习俗。

“宰年鸡、赶大集。

”家家户户,大街上全都热闹了起来。

  腊月二十八的民谣,“二十八,把面发”,“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我的家乡,每到春节前夕,一般的家庭都忙着制作糕饼等食品,既可当礼品,也可用来款待到访的亲友。

年糕是一种象征吉利的春节必备佳品。

因名称与“年高”谐音而具有“年年高升”的意思。

  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家家都要上坟去祖祭祖。

这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大年三十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重头戏是贴春联,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

我在一旁看看热闹,有时还插嘴评论几句,这时爷爷会用一句“童言无忌”赶走我。

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顿团圆饭,吃晚饭,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家家户户也都开始包水饺了,包完水饺,就一起围坐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了,小孩子们都要等到晚上十二点时,领到了红包之后才肯睡觉。

  大年初一,放过“开门炮仗”后,人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正月初二,是女儿回娘家,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女儿都必须在同一天归来。

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的思念。

  据说:

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正月初六,大家起得十分早,这天,你会看到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旗子,这是护送“老爷”的旗子。

旗子是以前“老爷”留下的,十分有价值。

  正月初七,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

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家乡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都要吃元宵。

处处张灯结彩,整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这天月晚,大家会到庙里去看别人演戏,灯火越亮,观众就越多。

  春节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过去之后,天气逐渐变暖,孩子们开始上学,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起来。

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挂在门上或墙上,有的人家,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

  【篇五:

家乡的春节】

  每个人的家乡里都会过春节,每个地方过春节都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说我的家乡,我的家乡过年时有很多的习俗。

  我们家乡过年的前几天我们都要去买年货,买新衣,卖对联,当然烟花炮竹是少不了的了,到了晚上烟花爆竹一直在“啪啪”的响,根本就停不了。

  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每家每户的都会吃饺子,不过在吃饺子之前都会放很长的鞭炮,表示我们要吃饺子了,同样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我们一吃完饺子我们就在会放一次鞭炮,这次表示我们吃完饺子了。

  到了正月十五,正月十六的时候,我的家乡就更热闹了,晚上必须每家每户都要放很多的烟花炮竹,还不至这些,我的家乡每到这时都会看戏,戏一结束那个戏班子就会给整个村子里的人发派各种礼品。

  我们大年初二以下几天去亲戚家走亲戚,第一是去给他们拜年,第二是去问他们要压岁钱,我们还会在他们家吃午饭,我们一般吃完饭都会出去玩会儿,然后他们再给我们发压岁钱然后在带我们买东西,然后我们就会回家了。

  到了正月十七,十八的时小孩子们都该上学的去上学,大人们该工作的去工作了。

  我感觉过年真的有热闹有快乐。

  【篇六:

家乡的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人民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对于家乡的春节,我是尤其的热爱,这好像一份情感在其中,我将以这一份情感投入到我的生命之中,与家乡的春节融为一体。

  腊月三十也就是家乡人口中的大年了,这天中午十二点,家家户户贴对联。

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顿团圆饭,吃晚饭,家里的男人们就去别人家拜早年,女人们在家里等待别人拜年。

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家家户户也都开始包水饺了,但都在炕上包,边包水饺边等待。

包完水饺,就一起围坐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了,睡觉要等到晚上十二点时才能吃,吃完水饺才能睡。

  在除夕晚上,我们一群小朋友,手里拿着鞭炮,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钻出来,像彩虹一样,五彩缤纷;又像仙女撒花,送给人们幸福,好漂亮!

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妈妈去看春节晚会。

家家灯火通明,热闹极了。

再去看看街上,这里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鱼灯、有福娃灯、有火箭灯……。

人们都从四面八方来涌来,围到广场上看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将夜空装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正月初一到初十这一时间段便是拜年的期间。

尤其是在正月初一,彰显得十分的隆重。

正月初一这一天,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这意味着已经开始了。

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红春联,到处洋溢着欢笑的喜庆的气氛。

正月初一早晨,这时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时要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要压岁钱了,收完了压岁钱,就一起出去拜年,到那家串串,到那家走走,之后就在家里等待别人。

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漂亮亮的新衣服。

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拜年开始了。

小孩们给大人恭喜,大人忙着给小孩掏红包。

在这天小孩可发了大财。

朋友互相访问,亲戚往来也是春节的主要活动。

大街小巷男女老少三五成群,拿着礼物去串亲访友,谈谈过去一年的生活或新的一年的打算。

这大年初一可真是够热闹的,一太清早的,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或朋友家去拜年。

同时,风景区、游乐园、网吧等也更热闹了。

大人小孩特别喜欢去游玩。

正月十五,便是元宵一到,更是最热闹的时候。

除夕很热闹,可是没月光,元宵呢,恰好是明月当空。

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家家的灯笼不一样,有的是波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纸灯。

宫灯,还有的灯笼里面有叮当作响的小铃铛呢……外面有灯,家中也有灯,走马灯。

纱灯。

冰灯……除了看漂亮的花灯。

这天家家户户要吃汤团、猜灯谜、放炮竹、赏花灯来庆祝元宵。

元宵是团圆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午宴。

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万家鞭炮齐鸣,当满城的地面都被喜庆的红色铺满时,人们便开始吃饭了。

汤圆当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汤圆最令我挂念——奶奶不会夹馅,所以总是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团。

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味道:

煮好后盛起来,一人面前一碗汤,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绝不亚于蒋雯丽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汤圆”。

  这天,是爸爸教我包的汤团。

我们先把手洗干净,拿出一只碗。

开始和面了,只见爸爸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将少许水一点一点放进去,再用手绞了几下又放了点水。

爸爸告诉我:

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会粘手。

水够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们用手来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面的工序完成了,这便是元宵节这一天当中最好玩的一件事情。

等夜幕降临之际,和家人一起去到外面走走,这是元宵节里最吸引人的一件事情。

来到街上,在夜幕的映衬下,车鼓亭、功夫扇、舞龙灯、舞线狮等民俗活动轮番上阵。

一辆辆花攒锦簇的“铁枝花车”缓缓地绕着街道前行,车上立着高高的“铁枝”,主题不一,有“中国梦”、“花好月圆”、“玉兔探月”等,灯光辉映,美轮美奂,乐队随后伴奏,精彩纷呈,蔚为壮观,令人应接不暇,热闹非凡。

“我连续来两天了。

这样的表演确实新奇。

虽然以前也有看过,但每回都有不同的亮点。

  家乡的春节,总能勾起对往日的回忆,回忆总是美好的,我将永存于心,把这份情意埋藏在心底,灌注在自己每一个身体的部位,让这份情意与我合二为一。

  【篇七:

我家乡的春节】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春节绝对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我最盼望的日子。

我的家乡在辽阔的东北三省。

奶奶是正宗的吉林人。

因此在过年习俗上无不散发着“东北味儿”。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侯奶奶家住大院子,每当临近春节的时候家中总是洋溢着一种忙碌的气氛,准备的东西也十分丰富光年货炮竹就堆得一座小山那么高,院子里有一间“祭堂”(厨房)。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中都会“祭灶”,爷爷奶奶会“请”(其实是买)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画,恭恭敬敬的挂在厨房墙上。

在厨房里的方桌上放四盘干果,通常是家中有什么放什么。

但唯独灶糖必须有。

我那时以为灶王爷和我一样是个“糖罐子”,可奶奶告诉我芝麻灶糖又甜又好吃可以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但无论再好吃那灶糖总是进了我的肚子。

奶奶还会嘱咐爷爷杀一只公鸡,因为相传灶王爷是坐公鸡来的。

不给他坐骑怎么能让他回去为我们某吉祥呢?

  祭完灶就是腊月二十四了,改扫尘喽!

奶奶总是亲自去每间房子扫尘掸灰。

爷爷总是发扬“革命冲在第一位”的军人精神。

承担了清洗各种窗帘被褥的工作。

就连我的小堂弟也紧跟全家劳动的步伐,把平时用来擦鼻涕的小手绢清洗了一番。

此时家中弥漫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大年三十早上奶奶会贴上“倒福”(其寓意福已到)和春联,有时还会贴上“门神”做完这些重头戏来了——准备年夜饭。

从中午开始全家老少齐动员,你端盆来我炒菜。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统统被端上了饭桌,好不诱人。

  除了新春大餐外还有两样儿纯东北的美食——“冻梨”和“银元饺子”。

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后会有不同于平常的味道,吉林最有名的非“秋梨”莫属了。

秋梨刚摘下来是又酸又涩,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

把秋梨放在树边盖上一层树叶子冻上一段时间,冻过的梨子又酸又甜可口极了,一咬梨汁四溅吃罢后只能用一个字形容“爽”!

有年冬天春燕表姑从吉林来新疆过年,特地带了一箱子冻秋梨给奶奶重温家乡味。

奶奶咬了一口便说道:

“这玩意才是吉林那疙瘩儿的真品,不是赝的!

”冻梨在年夜饭后吃可以解酒解油腻。

那天我一口气吃了5个冻梨,但一时饱了口福却换来了一夜的跑厕所。

奶奶说冻梨解冻后才能吃呢,可我把它当冰棍了,不过那味道绝对可以与冰棍媲美。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哈哈,又轮到我拿压岁钱了。

每年爷爷奶奶发红包时,总会说几句祝福我们的话,比如好好学习,健健康康之类的话,儿孙们都会说上几句吉祥话。

那时压岁钱不只带给了孩子们快乐,也赋予了老人们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和对家庭兴旺的美好希冀。

  如今奶奶已搬入了楼房,灶堂也早已变成了废墟,灶王爷也不知去哪儿降吉祥了,来年会在这片土地上盖几座新房。

年货也在不会堆的如小山高了,年夜饭也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

奶奶也不再带着我走街串巷收红包了,收红包也变成了一种必要的形式。

那冻梨已不知何时我能再次“销魂”,还有那个坏我牙齿害得我嗷嗷叫的“银元饺子”也失去了欢乐的味道,而那带着浓浓东北味儿的春节也只能在记忆中咀嚼回味儿了……

  【篇八:

家乡的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寒假我都会和爸爸妈妈回老家过春节。

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晚、拜年……都成为春节印象的一个个片段。

  在老家,除夕前几天人们就开始忙乎起来。

家家都要打扫卫生,干干净净的过新年。

在外公家,外公通常是司令员,我们都是他的兵:

妈妈扫地、老爸拖地、外婆烧菜、外公擦窗户,我呢只要倒下垃圾就ok了。

由于人多力量大,只要半天功夫我们家就会焕然一新。

  大年三十的重头戏是贴春联,中午大人们忙着弄浆糊、裁春联,最后很认真的将大红的福字、对联贴在门上,我们的房子、院子仿佛披上了喜庆的盛装。

我在一旁看看热闹,有时还插插嘴、乱说话,外公会用一句“童言无忌”赶走我。

  大人们辛苦了一天,会在晚上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外婆是大厨,她做的饭菜美味诱人,最拿手的保留菜肴会遭到一抢而空。

席上,我们会互致祝福,说声感谢,祈祷来年平安幸福。

外公很诧异,我竟然能喝红酒了,而且酒量惊人。

  看春晚、放烟火是接下来的事情,可我却总会试穿新衣服,甚至连新鞋都要试一试,在镜子前转来转去,提前感受新年穿新衣的快乐滋味。

时间一分一秒的溜走,我也在不经意间甜甜的睡着。

一觉醒来,我就又长大一岁了。

大年初一,我会早早的起床,吃了红枣、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拜年。

大人们穿着新衣也>三五成群的行走在洋溢在节日的喜庆里,大家互相道一声“新年好”,我们会收获很多的糖果,口袋塞得满满的,只能拎着零食袋,要么就回家一趟,我会像凯旋的士兵一样上交战利品给妈妈。

  春节里,人们走亲访友、互致祝福。

这一刻,彼此传递着亲情、友情、乡情。

  按照习俗,外公在初一、初五、初十、十五的凌晨都要放鞭炮、抢财神,预示着来年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乡下,放羊灯(孔明灯)又是一个重头戏。

比一个人还要高的羊灯被热气熏得鼓鼓的,一松手就迅速的离开、飞上天。

一个个羊灯在天空中飘过,跟星星作伴,非常的壮观。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家乡的春节可真是丰富多彩,令人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