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心得体会.docx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心得体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心得体会
学困生是让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感到头痛、揪心的一个群体,面对这部分学生,各位老师肯定都在费尽心机的想着各种各样的方法让他们学习数学,做着同样的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但是有时,或许当我们作了那么多的工作之后,依旧见不到成效,总是有些心寒的。
今天庄老师让我在这里谈一谈如何转化学困生,我感到很汗颜,其实我们学校也并没有取得怎样的成绩,相比兄弟学校,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所以,我也只是把平时所做的一些工作做了一下整理,在这里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回想自己做学生的时候,往往新学期一开始,总是会兴致勃勃地给自己定目标、订计划,总会想着这学期我要如何如何。
看看现在我的学生,其实也是如此的,每逢开学的一两周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想要学习的状态,此时的学困生上课能够听听,下课也能做做,可惜的就是这样的日子不长,过不了几天的功夫,他们又是老样子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所以我们先对学困生的成因做了一个调查。
我们对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评价,再结合大量的事例,发现学困生在学习形成因素上主要与基础知识、学习时间、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与兴趣、教师教学方法等有关。
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
学困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特别对于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
有些学困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
二、知识迁移过程中造成的断链与破网
学生基础知识对现有学业成绩影响最为显著,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
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学困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基础知识掌握不好,更没有查漏补缺,及时衔接,导致新旧知识的断链,形成学生在“空中楼阁”的基础上学数学,长此以往,知识形不成完整的网络,造成基础知识的破网,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
例如:
在学习代数式时,许多学困生对一次方程的解法不是非常熟练,导致二次方程运算时常出错。
三、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
初中生,年龄小,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
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方法。
不注重数学的理解,对于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归纳,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他们尚未从小学手把手教的机械识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无法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最终严重影响了知识摄入的数量与质量,逐步形成了学困生学业发展相滞后的状况。
四、考试障碍
数学学困生往往在数学考试中无法得到正常发挥,这种心理障碍大体在考试中表现为:
①惧怕心理,考试时速度慢而来不及完卷。
②心理焦急造成审题马虎,发生各种审题错误,甚至漏做题目。
③由于前一个题目不会做,手在做下一个题目,脑子里还在想前一个题目,因而造成简单计算失误。
④处理不好“不全会”与“全不会”关系,因而对于某个题目,部分理解掌握的也不做,造成全题失分。
考试障碍严重影响学困生正常数学水平的发挥,使学困生得不到满意的数学成绩,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
五、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下列情况:
(1)教师教学上要求“划一”、“一刀切”或任意拔高。
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五十个左右知识、个性差异的学生,常常发出同一个指令,很少考虑到高、中、低不同水平的情况。
这种划一的要求,必然出现大量学困生;而任意拔高的教学要求对学困生来说更是不堪重负;
(2)教学方法上灌输型盛行,忽视对学生的研究、对知识分叉点的研究。
教师讲得过多,学生练得过少,教师一讲到底包办教学,学生静心听讲,其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状况,缺乏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忽视知识的形成,使一些知识在理解上出现片面而又得不到及时矫正的学生渐渐分化成了学困生。
(3)作业布置过多或偏少,学生作业抄袭现象严重,作业有效度极低,学生普遍把作业当作“任务”对待,因此难以反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教师难以据此对学困生作针对性的辅导。
初中数学义务教育新课程(大纲)标准明确写到“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可见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刻不容缓,下面就谈谈我校教师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以情动人,恢复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都表现出数学成绩差,对学数学信心不足,兴趣不浓,存在自卑心理。
作为老师,首先不要歧视他们,而要更多关心他们,多帮助他们,也不要更多的责备他们,而应与他们交朋友,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
与他们一起寻找弥补的办法和途径。
如基础差的同学要补相应的知识;思维水平较低的同学要鼓励他们多动脑筋,他们往往自卑心理重,要使他们克服心理上这一障碍,要多强调数学水平,数学能力的形成主要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通过努力都能学好数学;对于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差的同学,要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进取,要有理想,有追求。
严格规范的要求他们,坚决纠正他们的坏习惯。
只要我们老师平时多关心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学困生的情绪会高涨起来,老师的关怀会增强他们的信心,一旦他们对老师有了信任,对学数学的兴趣就大大的提高了。
二、培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克服学数学的畏难情绪
对学困生的关心帮助会唤起他们的一时的学习热情,但当他们学习一段时间后,感到收获不大,可能又会泄气了。
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往往毅志力薄弱,很难克服学习上的“高原”现象。
这时老师要及时鼓励他们,强调“学贵有恒”。
如例举身边的学有所得的同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是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他们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的不懈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要学好数学,也绝非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的事,要一学期一学期的坚持下去,通过长期的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提高,有了一定的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变,此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因此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探求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
为了使他们有稳定的学习情趣,老师平时的“奖励”是很重要的,哪怕是考试分数提高一分也不要忘了表扬,平时作业做对了一道题也要加以肯定。
对平时学习坚持得好的同学要给予“拼搏”奖,对学习有所进步的同学要给予“希望之星”,“明日之星”等进步奖。
对学困生的表扬、奖励会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大有益处!
三、抓概念,基础的教学,引学困生入门
学懂数学概念,掌握好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数学成绩差的学生普遍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都掌握得差或学的死扳,更不能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
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老师就要重视概念和基础的教学,使他们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
如,要求学生对概念要做到四会:
会口述、会判断、会举例、会运用。
会口述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正确的表述,对于有具体形态的概念还要描述其形态。
会判断,就是能根据概念的定义范围判断某一对象是否属于这个概念的对象。
会举例就是能举出符合概念的实例。
会运用,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于有关的运算或证明过程中,即应用于判定或性质。
对难懂的概念,容易混淆的概念,老师要多加解释,并且为学生示范“几回”,再让学生完成,并逐一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根据反馈的信息,再强调掌握较差的地方,直至每一位学生都全面正确地理解这些概念。
对基础知识要求学生重理解,重应用。
不要死记硬背,死搬硬套。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正确的表述。
老师要多鼓励学困生这样做,才能使学困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的意义,才能使学生灵活的应用这些知识。
初一的有理数运算法则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是初中数学基础之基础,要使学困生进步,老师必须要他们从掌握这些知识开始,就是到了高年级也首先要从这里补起。
当然,老师的要求要适度,先从简单的,一般的开始,逐步练一些有灵活度的,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特别是灵活性的有难度的问题学困生很难掌握的,这里有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反复训练,找少数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困生反复做,一遍又一遍,经过几遍,十几遍甚至几十遍的练习,才能使学困生克服自己的毛病,理解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从而增强其解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困生发生“质”的转变。
四、利用课堂信息反馈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水平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由于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会使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异很大。
教师要特别重视中差学生的信息反馈,根据他们上课的面部表情和回答问题的表现,及时调整堂课的节奏,知识的广度、深度等。
控制在他们能接受的程度上。
以免他们又带“新帐”。
对于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要在课堂上及时检查学困生掌握的情况,并及时弥补。
对学困生的作业最好能当面批改,及时纠正。
特别要纠正他们主观臆造的“知识”和方法,让他们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主观错误。
五、用易懂内容发展学困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大都思维能力差,要根本上转化学困生就必须提高学困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学困生的接受能力的限制,教师应选择他们易懂的知识内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如,用概念的定义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引导学困生对具体对象的观察、比较、归纳,找出共同的本质特征,然后要他们抽象概括给出定义,教师要补充完整形成定义。
又如,抓住初一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初一的几何中的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来发展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两部分内容,学困生通过努力,一般都能掌握。
学困生若有了这两部分内容的扎实的基础,他们可能就从此进步了。
又如,对因式分解的一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可以提高学困生的思维的灵活性,教师还可以经常选一些不难的题目给学困生示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再让他们自己动手完成,逐步提高学困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
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困生的思维特点,抓重点,抓关键的知识和方法在学困生能接受的前提下来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对于数学学困生,我们通常采用鼓励法、多帮一、优教差等多种方法,并在上课时以学困生为起点,重点也是学困生,提问、演示、检查、指导、批改等都优先考虑学困生。
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把好学困生的脉,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帮助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最后是我们备课组日常对学困生的一些指导方法
1、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①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数学材料
②有意识的欣赏数学中对称、奇巧等美的特征
③寻找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
④试着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⑤确定学习的小目标,并体会成功的喜悦
⑥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探讨
⑦从听懂一节课、会解一道题做起……
2、锻炼学困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1)确定一个目标,试着做一个计划
(2)严守计划,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等习惯
(3)利用数学本身的特点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性
3、指导学困生的学习方法
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及时复习、如何小结,都是学困生不知道的,老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辅导,如指导学困生学习几何可以下列步骤进行。
(1)读题画图
(2)审题找思路
(3)阅读书中证明过程
(4)回忆并书写证明过程
(5)试着证明类似的问题
初中数学学困生是学困生中的大群体,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非常的重要和必需,它关系到我们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成与败,而转化学困生的最关键因素还是教师的教学观,在这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数学教师教学观的转化和更新与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和发展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