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3808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9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docx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docx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实验指导书

 

第一部分:

微型计算机组成要素

1.显示器简介

微型计算机的显示系统是微型计算机最重要的输出设备。

显示器是计算机将信息传给人的重要窗口。

计算机操作时的各种状态、工作的结果、编辑的文件、程序、图形等都要随时显示在显示器上。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所有计算机产生的反馈信息都是通过显示器与操作者实现交互的,将五彩缤纷的画面展示在人们面前。

显示器按屏幕的大小和使用的电子技术分为以下几类。

1)按屏幕大小

按显示器屏幕的大小可以将显示器分为14英寸、15英寸、17英寸和19英寸等。

英寸实际指的是显示器屏幕对角线的长度(或显像管的尺寸)。

目前,由于14英寸的显示器采用的是球面显像管,随着直角平面及纯平显示器的大量涌现,所以已经被淘汰。

15英寸、17英寸和19英寸的显示器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17英寸显示器,各厂商不断推出新品,纯平显示器蒸蒸日上,环保型显示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现在主流显示器仍然是15英寸、17英寸及相对价格较低的平面直角显示器。

 

图1-1CRT显示器图1-2LCD显示器

2)按使用的电子技术

实际上按显像管的工作原理分类,可以将显示器分为CRT显示器和LCD显示器。

CRT显示器又称为“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是现在的主流产品。

CRT显示器目前正向纯平、超薄方面过渡。

如图1-1所示。

而LCD显示器即液晶显示器,其优点是工作电压低、功耗小,没有辐射,屏幕完全平面化,不闪烁、不失真、具有较大的可视面积,适应更多的应用领域并且抗干扰能力比CRT显示器强。

如图1-2所示。

影响CRT显示器质量与性能的技术参数为:

显像管尺寸、分辨率、宽带、聚焦性能、CDT涂层、白平衡度、点距和栅距、调节方式等。

影响LCD显示器质量与性能的技术参数为:

点距和可视面积、最佳分辨率、亮度和对比度、响应时间、可视角度、最大显示色彩数、功率等。

2.键盘、鼠标

1)键盘

键盘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计算机输入设备之一,虽然如今鼠标和手写输入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文字领域,键盘依旧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是用户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控制计算机的基本工具。

对于现代微型计算机,键盘是一个单独的组成部分。

键盘通过PS/2电缆接插到机内的键盘插座(PS/2)里。

作为一种外部输入设备,它由一组按键开头组成,通过按键向处理机输入信息。

键盘的按键大致可分为4个区域,即主键盘区、副键盘区、功能键区和数字键盘区。

如图2-1所示。

电路板是键盘的心脏,是由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的,用来对键盘指令进行解释和执行。

图2-1键盘

键盘从内部结构可以分为机械式键盘和电容式键盘两种。

其中,机械式键盘的按键全部为触点式,它的按键原理非常简单,每个按键就像一个按钮式的开关,按下去之后,金属片就会和触点接触而连通电路。

电容式键盘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键盘类型,按键多采用电容式无触点开关,利用电容器电极间的距离变化来产生电容的容量变化,实现非接触的电流变化来对应不同的按键,达到与机械键盘同样的作用。

电容式键盘按键开关采用密闭式封装,击键声音小、手感较好,并且寿命也较长,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

而且灵敏度高、稳定性强,但维修比机械式键盘要稍微困难一些。

相对来说,电容式键盘要比机械式键盘成本高一些。

ATX规格的计算机提供了一个键盘的专用PS/2接口。

2)鼠标

鼠标是计算机的众多外设中较小的一个,正因为其小,所以被许多人忽略了,但它虽然小,但其重要性决不能忽略。

按其结构可分为四类:

机械式、光电式、半光电式、轨迹球等。

目前机械式因为其价格最便宜使用率最高,使用环境较低,维修方便。

如图2-3所示。

光电式以精度高著称。

早期光电式要配备一块专用的感光板,现在的光电式几乎可以工作在任何有漫反射的平面上。

如图2-4所示。

轨迹球现在也逐步普及开来。

其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与机械式类似,只是其球座固定不动,直接用手拨动轨迹球。

图2-3机械式鼠标图2-4光电式鼠标

按其接口类型又可分为三类:

(COM)串行口、PS/2接口、USB接口。

PS/2用的是6针的圆形接口,串口用的是9针的D形接口。

COM接口的鼠标已经被淘汰,现在使用较多的是PS/2接口,它是在PC99规范中提出来的一个提供给鼠标和键盘的专用接口,其中鼠标用绿色来标示,键盘为紫色。

笔记本上的PS/2接口是同时支持鼠标和键盘的。

USB接口是后起之秀,由于它具有易于安装,支持热插拨,而且不用区分鼠标和键盘接口,可以随时更换鼠标和其他设备等优点,现在已经成为鼠标接口的主流。

所以现在很多计算机主板上,已经不再有PS/2接口,取而代之的是USB接口。

ATX规格的计算机改用PS/2作为鼠标专用接口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键盘的专用PS/2接口,这种接口平时俗称“小口”。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键盘和鼠标使用的都是PS/2接口,但它们二者之间是不能互换的。

3.机箱、电源

1)机箱

机箱作为计算机配件中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计算机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计算机机箱还具有屏蔽电磁辐射的重要作用。

机箱实际上就是计算机的外壳,它主要用来容纳主板、硬盘、光驱和软驱等部件。

除了显示器、键盘和鼠标外,各种部件都被它包在里面,通常包含上述部件的机箱被子称为主机。

但这里讲的微型计算机的机箱包括外壳、机箱内用于固定软、硬盘驱动器的支架,面板上必要的开关、指示灯,显示数码管及安装主板用的紧固件等。

配套的机箱内还应有配套的电源。

机箱一般分为立式和卧式机箱。

立式机箱的通风散热较好,便于放在较低的位置或桌子下面;如图3-1所示。

卧式机箱便于安装,并适于做成小型化或薄型机箱,安装和维修操作比较方便。

如图3-2所示。

图3-3所示为立式机箱电脑背面接线。

图3-1立式机箱图3-2卧式机箱

图3-3立式机箱电脑背面接线

2)电源

电源是计算机主机的动力源泉。

电源的作用是把市电(220V交流电)进行隔离和变换为计算机需要的低压直流电。

如图3-4所示。

为计算机的运行提供动力,它直接关系着计算机运行的稳定性。

如图3-4所示。

电源一般单独装在一个小箱内,称为电源箱或简称“电源”。

常用的电源按功率大小分为200W~400W等几个档次。

面板上一般有电源开关(POWER)、复位开关(RESET)、键盘锁(LOCK)以及相应的指示灯(LED发光二极管)等。

电源直接关系着计算机的的稳定性,好的电源可以缓和电网的电涌,减少对计算机部件的损害,为硬盘、光驱等各种设备提供强劲电力。

而劣质电源轻则不能给各种设备正常供电,重则烧毁主板、硬盘等部件,所以电源的选择十分重要。

图3-4电源

4.硬盘、软盘

在计算机的存储系统中,主存(内存)用来存放当前需要运行的程序和资料,能由CPU直接按地址访问,以字节为单位元,要求访问速度很快。

而外存则用来存放联机存储但暂不存储的程序和资料,CPU通过主存来调用外存。

外存中的程序和资料,只有在调入主存后才能被CPU所运行。

从存储系统中各层次的分工角度,外存在功能上是主存的后援和补充,所以又称为辅助内存,或称后援内存。

硬盘、软盘是计算机存储系统中的外部存储设备。

与内存相比外部存储器设备虽然访问速度较慢,但容量大,可永久保存、便于移动等特点,因此,它与内存一样,都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种最常用的外设,包括硬盘、移动硬盘、软驱和光驱四种。

1)硬盘

硬盘是计算机中必不可少的外存储设备。

如果一台独立运行的计算机缺少了硬盘,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用户文件都将无处保存。

硬盘是用来存储数据信息的。

硬盘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一种重要外部存储设备,使用比较频繁。

因此,选择合适的硬盘对用户使用计算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硬盘内存主要由磁头、盘片、硬盘驱动器和读/写控制电路组成。

盘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其表面涂有磁性材料。

硬盘内存根据磁头和盘片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磁头硬盘,活动磁头固定盘片硬盘以及活动可换盘片硬盘等几种类型。

按盘片可分为单片式和多片组合式。

在微型计算机中主要使用的是温彻斯特硬盘。

它把磁头、盘片、磁头导臂、导向器以及主轴马达等制作成一个整体,以利于密封、安装和拆卸,这种硬盘通常称为温彻斯特硬盘,简称温氏盘。

如图4-1所示。

图4-1硬盘

硬盘工作时,盘片以5400RPM或更高的速度旋转,通过浮在盘面上的磁头记录或读取信息。

硬盘的容量和性能是影响计算机系统的两个重要因素,随着应用软件占用容量的增大,硬盘容量也不断增加。

就目前而言,硬盘容量也迅猛发展,几十G至数百G容量的硬盘也相继出现,而硬盘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速度。

硬盘有固定式的和可卸式的两种,两者的工作方式是相同的,而可卸式的盘片封装在一个密封的塑料盒内,便于装卸和运输,这样对使用和容量的扩充都是非常方便的。

现在,数据的交换越来越频繁,交换的数据容量也越来越大,像软盘、U盘(如图4-2所示)等的移动存储设备是根本不能满足“大容量用户”的需求的。

因此,ZIP、LS-120、JAZ、MO、ORB和移动硬盘等大容量移动存储设备就应运而生。

移动硬盘是指采用计算机外设标准接口(USB/IEE1394)的硬盘,它的特点有:

容量大,单位存储成本低;速度快;兼容性好,即插即用;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如图4-3所示。

图4-2U盘图4-3移动硬盘

2)软盘

软盘常用于脱机保存信息,向系统提供程序和资料,作为小容量的外存,也是计算机广泛配置的外设之一。

软盘盘片是一种圆形盘片,以介质的聚脂塑料薄片为载体,涂敷氧化磁性材料作为记录介质。

常用的软盘有5.25IN,3.5IN等几种。

其存储面有单面和双面之分,按信息存储密度又可分为单密度和双密度。

由于这种差别。

出现了双面双密度、双面单密度、单面双密度、单面单密度四种类型。

为了防止磁面受损并保持一定的清洁度,盘被永久地封在一个黑色保护套内。

保护套的正面除有商标和规格外,有用于读、写的磁头读写槽,有便于盘片与电机相联的驱动孔,以及可以对软盘进行磁道起点定位的索引孔。

还有一个是写保护口。

磁盘若处在写保护状态,只能从盘中读出信息,而不能将信息写入磁盘,起到了保护磁盘中的信息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容量的软盘和软盘驱动器已出现,这种软盘驱动器和现有的软盘驱动器结构基本相同,但绝大多数都为100MB以上的超大容量,采用了UBS接口。

因此,这种产品的适应范围主要用于多用户资料交流,网络下载数据文件的保存等。

5.主板

主板(又称为系统板或母板)在计算机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好坏是决定计算机性能好坏的一个因素,主板担负着操控和调度CPU、内存、显卡和硬盘等各个周边子系统并使它们协同工作重要任务。

因此它对于计算机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CPU,甚至还要强于CPU。

主板上通常有CPU插槽、基本内存ROM和只读存储器(BIOS),用来保存一些关机后也不能消失的程序和资料、RAM随机读写内存插槽、输入/输出(I/O)控制电路、扩充插槽、键盘及鼠标接口、UBS1.1/2.0接口、IEEE1394接口、供面板控制开关和指示灯联接用的接插件,直流电源供电用接插件等。

如图所示。

图主板

主板又名主机板、系统板、母板,是PC机硬件系统的核心,是一块控制和驱动计算机的印刷电路板(PBC)。

作为整个计算机的基板,主板是CPU、内存、显卡及各种扩展卡的载体。

主板是否稳定关系着整个计算机是否稳定,主板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整机的速度。

板型一般为标准ATX结构主板。

PC机的主机板包括CPU插座,内存插座以及安装各种扩展卡的总线扩展槽、CPU、内存的支持电路(又称周边控制电路或芯片组电路)、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芯片、I/O控制芯片、电源插座、电池以及各种跳线(或DIP开关)。

主板一般为一块四层的印刷电路板(也有六层的)分上下表面层,中间两层。

上下两层表面布有信号电路线、电路芯片及电阻、电容等组件,它们都焊在系统板的上面。

主板的中间两层布有电源线和地线。

主板由一个150~300W左右的直流开关稳压电源供电,提供使用的直流电有:

±5V、±12V、GND等共20针与主板相联,主板上所有的电路组件均由这组电源提供电能。

不同的CPU主板具有不同的架构。

芯片组是在一个系统中与微处理器配套的其它电路,它与CPU相连,通过辅助芯片完成系统的辅助功能。

为简化系统结构,把典型的控制芯片集成在集成块中,作为驱动管理芯片组。

主板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芯片组的优劣,而主板的性能几乎决定了一个微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芯片组的性能也就十分重要。

6.CPU中央处理单元

CPU是CentralProcessingUnit的缩写,即中央处理器,也称微处理器。

作为计算机的核心部分,它不但决定着计算机系统整体性能的高低,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元件,没有它计算机就不可能开展任何工作。

如图所示。

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不管什么样的CPU,其内部结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3大部分,这3个部分相互协调,便可以进行分析、判断、运算并控制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工作。

简单的加、减、乘、除,或是更复杂的多媒体图像指数运算,都需在CPU中完成工作,因此,CPU的处理速度经常会被认为是计算机性能的指标。

 

图CPU

微处理器是影响和决定微型计算机性能的最关键部件。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完善,微处理器的性能在不断进步,其价格却在不断下降。

评价微处理器的指标主要是主频。

主频是主机时钟频率的简称,指在一秒钟内发生的同步脉冲数。

主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主频越高意味着计算机的速度也越快。

主频的单位为兆赫兹(MHZ)。

微处理器的名称反映了微机的档次,档次越高,性能越好,其主频也高,速度也越快。

CPU按其处理信息的字长可分为:

8位微处理器、16位微处理器、32位微处理器以及64位微处理器等。

8位微处理器的典型产品为Intel公司的8080处理器、8085处理器,Motorola公司的MC6800微处理器和zilog公司的Z80微处理器。

16位微处理器的典型产品是Intel公司的8086和80286微处理器。

32位微处理器的代表产品是Intel公司1985年推出的80386,相继的486处理器、Pentium微处理器等相继面世。

7.内存

在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中,存储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作为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有了它,计算机才有记忆,才能保证正常工作。

存储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又称为内部存储器(简称内存),辅助存储器又称为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

如图所示。

图内存

计算机的内存是存放信息的场所,如果没有它,计算机根本无法运行。

因为,计算机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和处理的资料都是存放在内存中的,任何程序如果要在计算机中执行,则首先必须将其调入内存才能由CPU执行。

一般来说,容量越大速度越快的内存就能给计算机带来越高的性能。

现代微型计算机(PC)的内存系统基本上都集中在主板上,它包括两个基本部分,ROM内存(只读存储器)和RAM内存(随机存储器)。

ROM内存它所存放的信息是不容易丢失的,不会受电源是否供电的影响,因此又称为非易失性内存。

在一般情况下ROM内的程序是固化的,不能对ROM进行改写操作,只能从中读出信息。

而RAM内存是人们常说的主存,它占了内存的绝大部分,对内存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由于RAM内存所保存的信息在断电后就会丢失,所以又称为易失性内存。

8.光盘

计算机中除了内存以外,还有很多种类的内存,如:

外部内存中的磁盘(包括软盘和硬盘)光盘、磁带,还有各种寄存器、高速缓冲存储器。

所有这些内存根据各自不同特性和性价比,组成系统中的各级存储设备。

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计算机的内存系统。

在步入信息时代以后,随着对信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要求必须拥有新型资料储存技术,来采集和处理大规模的信息资料,作为大容量的固定内存,其造价较高,且不便于携带,而早期的软盘作为便携式内存其容量太小,已不能适应现代的信息量,因而光盘内存应运而生。

现在常用的光盘内存主要有两类:

1)CD(CompactDiscs)-ROM

2)DVD(DigitalVersatileDiscs)-ROM

 

第二部分:

微型计算机组装

1.主板与组件安装要点

主板与组件安装时需要考虑的是与CPU的匹配问题。

而在主板与CPU衔接的方面最主要的是前端总线频率需要互相匹配,其次就是诸如超线程技术等主板是否能支持。

其次是内存支持问题。

诸如此类的内存搭配问题要根据不同的芯片组的特点灵活处理。

第三是显卡和硬盘的支持。

最好是主板和显卡支持同一个标准;硬盘方面也是一样。

第四是电源与主板配合。

注意主板电源接口与电源的输出接头一致。

第五是CPU风扇与CPU配合。

一般只要注意区分SocketA与Socket487风扇即可,毕竟两者使用不同的扣具。

此外,部分低转速的CPU风扇可能无法适应高频率的CPU,因此安装时需注意CPU风扇的支持范围。

2.机箱与主板信号连接

由机箱上面板引出的导线有很多,对应的连线有电源开关、复位开关、电源灯、硬盘灯和扬声器等。

有些机箱面板上还有USB(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支持即插即用的新型串行接口)接口,一般这些连接线的接头都有英文标注。

不同机箱或主板,连接线头上的标识可能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说,方法就是“辨清接头,对准插上”。

主机与外设之间连线的方法也是“辨清接头,对准插上”。

计算机外设主要有显示器、音箱、鼠标、键盘和电源线几种。

首先连接键盘,键盘接口在主板的后部,是一个紫色圆形的接口,键盘插头上有向上的标记,连接时按照这个方向插好即可;PS/2鼠标插在键盘旁边的鼠标插孔中;将显示器的信号线,即15针的信号线接在显示器上;找到音箱的音源线头,并将其连接到主机声卡的插中;将RJ45网线插入到网卡接口中;最后将主机电源线插上。

3.主板跳线要点

跳线主要是用来设定硬件的工作状态,如CPU的内核电压、外频和倍频以及主板的资源,分配和启用开/关闭某些主板功能等。

跳线一般有一组或多组,由跳线插针和跳线帽组成。

当将跳线插上时,表示连通,反之则是断开。

尽管跳线已经使硬件非常灵活,但是跳线的插拨方式毕竟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因此发明了DIP开关,可以更直观和容易地设置硬件工作状态。

现在随着大量硬件参数设置在BIOS中完成,主板上的跳线和DIP开关已经大为减少,而且有的主板上没有跳线,称为免跳线主板。

目前功能越强大的BIOS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跳线与DIP开关,但是部分重要的参数还是需要使用跳线与DIP开关设定。

通过多个DIP开关可以组成各种功能设定值,主板说明书上会列出详细的参考值用户只需用手轻轻地拨动即可,非常方便。

一般而言,跳线有2针和3针之分,2针采用闭合或打开来设定,而3针采用1-2(连接1号位与2号位插针)与2-3(连接2号位与3号位插针)来设置,部分主板采用4针跳线,拥有三种组合。

事实上,跳线的使用不如DIP形状那样简单直观,需要一个跳线帽来设定,但是它能够演变出更多的组合值,而且成本低、故障率低,因此被广泛采用。

DIP开关与跳线的具体设定值,每一款主板都不相同,一定要仔细阅读主板说明书,或者参考主板PCB上的印刷。

插针用于输出低电压与数据信号,常见的插针有主板上的PC喇叭、信号灯、CPU风扇等插针。

注意插针往往有正负之分,如果接反,就不能正常工作。

由于插针输出的电压很小,因此一般情况下即使接反也不会损坏硬件。

按照业界的约定,Ground接地线为黑色、Data+线为绿色、Data-线为白色、高位电压线为红色。

在加电开机之前,还要设置各个重要跳线,以免因为参数错误而导致硬件损坏,一般来说,CPU外频线、倍频跳线、电压跳线是首先关注的的对象。

目前很多主板对CPU频率的设定采取:

“软硬结合”的方法,通过一组跳线设定CPU的基准外频,一般分为100/133/166/200MHZ共4档。

在使用跳线确定外频之后用户才可以在BIOS中的小范围内调节内频。

这样可以避免在设置BIOS时因为外频太高而导致CPU烧毁,同时主板上的时钟频率发生器可以据此来选定AGP/PCI的分频倍率。

至于倍频跳线,大多数Pentium4主板都仅仅是一种摆设,因为Intel已经锁定倍频。

而AMD处理器需要设定倍频跳线,建议在第1次开始时使用Auto值,让主板自动检测。

相对而言,CPU电压跳线是最危险的,不过采用跳线来设定CPU电压的主板并不多。

为了确保安全,建议使用默认电压。

此外部分主板可能还拥有AGP电压及内存电压的跳线,也应使用默认值。

4.CMOS设置与系统性能

一块主板或者说一台计算机性能优越与否,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BIOS管理功能是否先进。

如果想提高启动速度,也需要对BIOS进行一些调整才能达到目的,比如调整硬件启动顺序及减少启动时的检测项目等。

BIOS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缩写,指集成在主板上的一个ROM芯片。

CMOS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缩写,通常指计算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

其中存储了微机系统的时钟和硬件配置信息等,共计128个字节。

系统在加电引导机器时读取COMS信息,用来初始化机器各个部件的状态。

它靠系统电源和后备电池来供电,系统掉电后其信息不会丢失。

COMS与BIOS都与微机系统设置密切相关,可以通过BIOS设置程序设置COMS参数。

计算机加电后,系统将会开始POST(加电自检)过程,当屏幕出现系统启动界面时,按下DEL键或同时按下Ctrl+Alt+Esc键,进入Setup程序。

进入Setup程序后,第一个屏幕就是主菜单,BIOS设定程序提供了帮助屏幕。

可以按下F1键从任何菜单中调出此帮助屏幕。

此帮助屏幕列出了相应的键和可能的选择项目。

按下Esc键退出帮助屏幕。

从主菜单中STANDARDCMOSSETUP选项,按下Enter键,进入标准CMOS设置(StandardCMOSFeatures)窗口,标准CMOS设置中,提供了系统的基本设置和相关的信息,用户可以修改日期、时间、第一个主IED设备(硬盘)和从IED设备(硬盘或CD-ROM)、第二个主IED设备(硬盘CD-ROM)和从IED设备(硬盘或CD-ROM)、软驱A与B、显示系统的类型,以及导致系统启动暂停的出错状态等。

进入标准CMOS设置画面后需要如下几项设置:

1)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

设置日期格式为Data(mon:

dd:

yy),即“星期,月:

日:

年”,但只有月,日,年3处可以自行设置,“星期”是随着设置月,日,年自动变更的。

只需在相应的位置上输入相应的数字,或按“+/-”、“pageup/PageDown”键递增(减)即可完成设置。

设置时间格式为Time(hh:

mm:

ss),即“时:

分:

秒),只需在相应的位置上输入相应的数字,或按“+/-”、“pageup/PageDown”键递增(减)即可完成设置。

2)设置硬盘参数

设置硬盘参数的选项包括,IDEPrimaryMaster、IDEPrimarySlave、IDESecondaryMaster和IDESecondarySlave,目前主板上都有两个IDE通道,分别称为Primary(主要)和Secondary(次要);而每一个通道都可以连接两个IDE设备,分别为Master(主)与Slave(从)。

只要将硬盘连接好,就可以看到硬盘的容量大小,至于硬盘的详细参数,将高亮条移动到IDEPrimaryMaster选项,然后按下回车键即可。

3)设置软盘类型

软盘类型设置的选项包括DriveA和DriveB,可以设置的值有None,未安装软驱时,设置为此项。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已舍弃了1.2MB软驱,只安装一个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