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上期高二地理第一次训练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3571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9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上期高二地理第一次训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度上期高二地理第一次训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度上期高二地理第一次训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度上期高二地理第一次训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度上期高二地理第一次训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上期高二地理第一次训练试题.docx

《学年度上期高二地理第一次训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上期高二地理第一次训练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上期高二地理第一次训练试题.docx

学年度上期高二地理第一次训练试题

2018-2019学年度上期高二地理第一次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85分)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广佛两地要在产业协作、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这四个领域率先尝试同城化。

读图完成1-2题。

1.广佛同城化后影响较大有

①广州和佛山的城市地域结构

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③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用地规模 

④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经济联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关于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的重大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广佛同城化后,两城之间将不存在竞争

②促进广佛产业、资源优势互补

③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④促进广佛城市职能合理分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下表中I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U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I/U的比值越靠近0.5,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越协调。

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3-4题。

年份

1978

1982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2006

2010

I(%)

12

14

21

23

25

24

25

31

33

U(%)

9

10

13

19

24

26

29

35

40

I/U

1.41

1.40

1.70

1.23

1.05

0.91

0.86

0.90

0.81

3.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是

A.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B.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一直很低

C.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D.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

4.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A.加大了城市建设步伐B.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C.加快了第一产业人口的职业转换D.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浙江小商品生产曾经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大等困扰着小商品生产的发展。

2014年浙江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

下图是“杭州特色小镇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5-7题。

5.从杭州特色小镇发展中可以看到,这里产业发展的方向是

A.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B.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

C.第一产业比重增加D.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6.该地产业升级的有利条件有

①有大量廉价劳动力②有一定的产业基础③科技发达、交通便利④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特色小镇”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①促进区域内城镇的分工和合作

②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

③促进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

④改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设立雄安新区,规划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

设立雄安新区,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读图,完成8-10题。

8.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A.吸引国家和外企投资

B.增加北京市服务功能

C.降低北京市人口密度

D.减少北京市工业污染

9.与京津地区相比,在河北设立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业历史悠久,基础好

②开发程度低,用地充足

③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④带动河北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0.雄安新区能够提供大量长期工作职位,其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A.农业B.重工业C.建筑业D.服务业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C.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D.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

12.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①资金密集型产业②技术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读某重大工程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该工程最有利于解决终点地区的________问题

A.水资源紧张  

B.环境脆弱

C.经济结构单一

D.自然资源与生产力不协调

14.我国西部地区的四大气区是

A.新疆、青海、川渝、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B.西藏、新疆、青海、四川

C.新疆、西藏、青海、川渝

D.青海、云南、四川、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国家“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川气东送”工程正式开工。

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之后我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西起四川达州市,途经六省两市,干线长度1700KM。

川气东送可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

据图回答15-16题。

15.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

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⑤运输线路短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②③⑤D.③④⑤

16.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是

A.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

工程重点解决沿线多个省市,20多座大中城市生活和生产用水的供应,并兼顾沿线地区的生悉环境和农业用水。

中线输水干渠总长达1277公里,向天津输水干渠长154公里。

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线路图”,“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剖面图”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剖面图”,完成17-19题。

17.据调水图可知,受该工程泽被的省市主要有

A.河南、山西、河北、北京

B.河南、江苏、河北、北京

C.河南、山东、河北、北京

D.河南、河北、北京、天津

18.根据右边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中线调水较东线调水的优势是

A.水量更稳

B.调水量更大

C.基本自流输水

D.移民搬迁少

1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社会经济意义

A.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B.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C.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和谐发展,提高国内GDP

D.有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

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20-21题。

20.滇池水脏冶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

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①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②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③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④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A.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

21.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①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②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③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④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A.②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

据此完成22-23题。

22.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23.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B.污染严重,水质差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

读图完成24-25题。

24.1982-2012年间,面积变化幅度最大的一组景观类型是

A.湖泊与沼泽B.坑塘水库与人工水库

C.沼泽与台田鱼塘D.坑塘水库与台田鱼塘

2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①利于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

②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③水量增加,利于通航④利于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外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

下图是“某产业在某地区生产成本和利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6-28题。

26.该产业在本地利润水平下降最快的时间及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A.①~②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B.①~②期间,市场竞争加剧

C.③~④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D.③~④之间,市场竞争加剧

27.该地生产成本主要随本地经济发展而上升,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地价上升

②劳动力价格上涨

③输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④协作条件变差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8.该产业在本地出现明显“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时间最可能是

A.①以前B.①②之间

C.②以后D.④以后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29-30题。

29.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D.技术水平

30.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微笑曲线”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据此回答31-32题。

31.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其主要目的是

①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网络 

②利用各国研发资源,提升公司产品的附加价值 

③提高公司产品的品牌效应 

④调整工艺风格以适应国际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并不是

A.制造加工获得的利润最低

B.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

C.科技创新可带来更大效益,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D.江苏省劳动力断层,出现“民工荒”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

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

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

完成33-34题。

33.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才向东流动

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降低生产成本

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34.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A.增加劳动力需求

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C.制约制造业发展

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二、综合题(15分)

3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泛长三角地区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

一是国际间的产业向上海市、苏南、浙北等核心区转移;二是在泛长三角内部,核心区将部分产业向安徽省、江西省及苏北、浙西等外围地区转移。

在此背景下,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格局也出现相应的变化。

右图为1990~2010年泛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重心变化示意图,右表为泛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说明泛长三角核心区产业转移对外围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附加题: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滦河为河北省第二大河,发源于坝上高原,流经燕山山地进入平原。

引滦入津工程水源地位于河北省潘家口水库,正常情况下每年可向天津市输水10亿立方米。

下列左侧为滦河流域图、右侧为滦河上游多伦附近湖泊水面面积变化及降水情况统计图。

(1)说明滦河径流量主要来自潘家口水库以上河段的原因。

(2)描述多伦附近湖泊水面面积变化趋势,并推测形成原因。

(3)指出滦河上、下游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4)简述引滦入津工程对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9为贝加尔湖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湖中生活着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

贝加尔湖周围共有300余条河流注入,但只有图中R河流出。

材料二图9中甲城是西伯利亚的大城市,工业以机械制造(重型机械、机床、电缆)为主,市内有多所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投资。

(1)说出贝加尔湖的生态环境价值。

(2)简述R河的水文特征。

(3)如果从贝加尔湖引水到乙地,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4)简析甲城近年来成为投资热土的主要原因。

 

38.“广东制造”曾是一张享誉全球的名片。

名片的过去,写的是产业加工,如今,这张泛黄的名片已经要改成——产业转移,腾笼换鸟,升级为“广东创造”。

下图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粤东、粤西、粤北及邻省吸引产业进入的有利因素。

(2)为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粤东、粤西、粤北等地需要对新迁入的企业设置必要的门槛。

请你对门槛的设置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广东省产业结构、产业分工、生态保护三方面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答案】

1.D2.D3.D4.D5.A6.B7.D8.C9.D10.D11.D12.D13.D14.A15.B16.C17.D18.C19.A20.B21.A22.D23.C24.C25.A26.B27.A28.C

29.B30.D31.D32.D33.C34.D

35.有利影响:

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加就此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不利影响:

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有利和不利影响)

36.

(1)支流多,流域面积大;山地坡度大,利于水的汇集;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

(2)趋势:

水域面积向减小的趋势发展。

成因:

降水量减少(2分);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生产与生活用水量增加。

(3)上游:

发展畜牧业和林业(4分)下游:

发展种植业、园艺业、养殖业、观光农业

(4)缓解水资源短缺,解决居民用水;促进工农业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37.

(1)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河流径流量。

(2)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冰期长,有凌汛;含沙量小。

(3)地势南高北低;线路长,工程量大,建筑投资多;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跨越国界调水,协调难度大。

(4)甲城淡水、矿产等资源丰富;铁路通过,近机场,交通便利;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基础雄厚,工业协作条件好。

38.

(1)资源和劳动力丰富,价格较低;内部交易成本较低;开辟和扩大新市场;环境压力较轻。

(2)迁入企业环境污染较小,限制或禁止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入;迁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限制技术落后难以升级的企业迁入。

(3)产业结构:

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产业转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并使第三产业得到发展和提升;粤东、粤西和粤北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并优化第一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产业分工:

促进广东省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生态保护:

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压力得到缓解、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