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区运输上山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3105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区运输上山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二区运输上山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二区运输上山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二区运输上山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二区运输上山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区运输上山作业规程.docx

《二区运输上山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区运输上山作业规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区运输上山作业规程.docx

二区运输上山作业规程

目录

1第一章概况3

1.1第一节概述3

1.2第二节编写依据4

2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5

2.1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5

2.2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5

2.3第三节地质构造6

2.4第四节水文地质7

3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9

3.1第一节巷道布置9

4第四章施工工艺9

4.1第一节施工方法9

4.2第二节装载与运输11

4.3第三节管线及轨道敷设12

5第五章生产系统13

5.1第一节通风13

5.2第二节压风15

5.3第三节瓦斯防治15

5.4第四节综合防尘16

5.5第五节安全监控16

5.6第六节供电17

5.7第七节排水17

5.8第八节照明、通信和信号17

5.9第九节文明生产18

6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9

6.1第一节劳动组织19

6.2第二节:

作业循环19

7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20

7.1第一节一通三防20

7.2第二节顶板22

7.3第三节爆破24

7.4第四节防治水26

7.5第五节机电28

7.6第六节运输29

7.7第七节其他29

8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30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

二采区运输上山及下部车场。

二、巷道用途、性质、设计长度

1、巷道用途:

形成二采区皮带运输行人系统。

2、巷道性质:

二采区运输上山为全岩掘进。

3、巷道长度:

二采区运输上山设计长度约621m;

三、巷道工程特征

1、二采区运输上山:

布置在茅口灰岩中,运输上山设计三个坡度,分别为3°、16°、25°。

运输上山设计3-3断面为直墙三心拱,掘进断面巷宽3000mm,巷高2800mm(墙高1800mm),掘进断面积8.4m2,喷射砼(砼强度等级C25)支护,喷射砼厚度50mm,净断面积7.7m2(图3-3)。

设计1-1、2-2为直墙三心拱,掘进断面巷宽4600mm,巷高3000mm(墙高1500mm),掘进断面积13.6m2,喷射砼(砼强度等级C25)支护,喷射砼厚度80mm,净断面积12.4m2(图1-1、2-2)。

附二采区运输上山设计断面图,施工断面图:

1-1、2-2、3-3断面。

2、二采区运输上山躲身硐室间隔40m设置一个,净高为1800mm,净宽1500mm,净深1500mm,喷射混凝土支护。

第二节编写依据

一、根据重庆设计研究院2013年3月签发的《二采区运输上山平、剖、断施工纸质蓝图版设计》;

二、根据2013年5月日审批的《二采区运输上山地质说明书》;

三、由于业主矿压观测资料还不成熟,故主要参考相邻煤矿的矿压观测资料;

四、《煤矿安全规程》、《矿山安全生产法》、《贵州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矿山井巷施工及验收规范》、《锚喷支护工程质量规范》。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井上下对照关系见表-1

水平名称

一水平

采区名称

二采区

地面标高(m)

+1324m

井下标高(m)

+808.282m

地面的相对位置

为山坡有少量可耕农田

掘进巷道对井上相对位置的影响

无影响

邻近采区、煤层、巷道对掘进巷道的影响

无影响

附:

相邻巷道关系示意图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

岩层产状:

倾角22º

岩层结构:

简单

岩层坚固性系数:

f=6-8

附:

地质柱状图。

第三节地质构造

一、井田内断裂构造不发育,仅在北东部的油草池南东土槽湾一带,发育一条小规模断层。

断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70°度左右,走向长约500m。

断层两盘地层均为夜郎组灰岩及粘土岩,据两盘地层层位确定为正断层,地层断距15m左右,对煤层无破坏作用。

1、补充勘探仅发现一条隐伏的逆断层,编号为F1,F1断层走向近于南北,走向长约500m,倾向北西,倾角大于岩层倾角,造成B3灰岩组重复,垂直断距15~16m,为一走向逆断层,破坏了24~25线间标高+700~+800m以上的C1、C5、C6煤层的完整性。

2、据勘探调查、核实,井田内发现岩溶漏斗、落水洞、采空塌陷共计31处,T1m~P2m地层中均见发育。

其中,T1m~T1y4中分布有22处,T1y2中分布有1处,P3c中分布有1处,P2l中分布有1处,P2m中分布有6处。

一般发育面积约2~700m2,深度大者大于10m,规模不等。

最大为T15,其发育于P2m,为一处岩溶塌陷洼地,长340m,宽320m,深110m。

发育于T1m~T1y4中的于岩溶漏斗、落水洞,受矿坑开采的影响较小,将处于较稳定状态;而分布于T1y2~P2m中的岩溶漏斗、落水洞,与矿山开采联系密切,是大气降水向矿坑充水的重要介体,也极可能随矿井采掘范围的扩大和矿井疏排水的加大,使现有陷落面积不断加大和产生新的塌陷,对耕地和附近构筑物构成威胁。

采空塌陷1处,分布于P3l地层中,系矿坑采掘硫铁矿层所形成,面积约300m,深度约1m。

该采空塌陷已趋于稳定。

3、瓦斯及有害气体赋存情况:

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该区域无大的断层导通煤层,因此预计不存在大的瓦斯威胁,但可能受裂隙瓦斯的威胁,故巷道掘进期间,施工队、通瓦队必须加强瓦斯的监测管理。

第四节水文地质

一、本井田矿床上覆T1y2和P3c裂隙-岩溶中等含水层,顶板在冒落、坍塌导水裂隙带的影响下,易发生冒顶穿水事故,受T1y2和P3c含水层的间接充水威胁;矿床底板下伏P2m裂隙-岩溶强含水层,底板安全隔水厚度不足以抵抗含水层水头压力,易发生底鼓突水事故,受P2m岩溶裂隙强含水层(组)的直接充水威胁。

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属于以岩溶含水层充水为主的顶、底板间接~直接进水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Ⅲ类Ⅲ型。

故对掘进有较大影响。

二、井田处于分水岭南东面的官渡→官塘河水文地质单元内,山势错落,随大气降水的季节性变化而形成季节性的脉状泄水溪涧,地表无其它大的地表水体,仅见寥寥可数的几个小水塘(库)。

大气降水多集中在每年的5~9月,6~7月尤为丰沛。

大气降水及溪涧水除部分经岩溶、裂隙、落水洞、溶蚀漏斗、封闭式洼地补给含水层外,大部分顺地势较为顺畅地流入官塘河中,对矿床充水的影响较小。

三、地下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

1、井田内发育有5个含水层(组),其中,第四系(Q4)松散层孔隙弱含水层发育连续性较差,厚度小,产出不稳定,位于地面浅表,仅为其它含水层(组)的补给介体,对矿床充水无影响;

2、三叠系中统狮子山组(T2sh)~下统夜郎组四段(T1y4)岩溶-裂隙中等含水组:

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中等,但其远离矿床,且有厚度大、发育稳定的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三段(T1y3)碎屑岩、粘土岩隔水层的阻隔,对矿床充水无影响;

3、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二段(T1y2)岩溶-裂隙中等含水层:

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中等。

其下伏之三叠系下统夜朗组一段(T1y1)碎屑岩、粘土岩隔水层,厚度小(2.21~7.26m),发育不稳定,极易受溶蚀塌陷破坏。

因此,本含水层的地下水极可能通过下伏隔水层的岩石裂隙、塌陷裂隙、薄弱段,越流补给下伏含水层,为矿床间接充水含水层,对矿床充水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岩溶-裂隙中等含水层:

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中等。

虽其分布地带多处于坡坎、陡崖,接受大气降水的条件较差,但其部分地段为溪沟水和官塘河水所流经,易得到地表水的补给,且易通过上覆隔水层的岩石裂隙、坍陷裂隙、薄弱带,得到T1y2含水层的越流补给。

该含水层底界距C6煤层顶界为3.17~36.26m,为矿床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

受导水裂隙带的影响,对矿床充水影响极大。

5、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岩溶-裂隙强含水层:

岩溶、裂隙、溶蚀漏斗、溶蚀洼地发育,富水性强。

其分布地带多被官渡→官塘河河床所切割,易得到地表水的补给。

该含水组顶界距C1煤层底界0.26~6.46m,此厚度均低于安全隔水厚度计算值12.77m,岩溶-裂隙水极可能通过底板鼓胀裂隙进入矿井之中,发生突水。

该含水层为矿床直接底板充水含水层,对矿床充水影响极大。

6、据调查,已关闭的老窑绝大多数硐(井)口已被封闭,从部分硐(井)口观察,均为独眼井,开采方式多是沿煤层露头线采用平巷或斜井进行开拓,主要对C1煤层进行采掘,采掘斜长在300~400m以内,少数达700m。

由于时间年久及其采掘的管理无序,井巷具体分布及开采范围等情况均无从查考。

老窑可能积存的大量积水,是矿床充水来源之一,极易对矿坑构成瞬间大量溃水威胁,在矿床开采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层位:

二采区所掘进的巷道均布置于茅口灰岩中。

二、标高:

该掘进工作面的开口标高为+808.282m,该巷道的井下的最高标高和最低标高为+808.282m--+630.053m。

见《贵州省庆源开发有限公司黔北矿区桐梓区吉源矿井二采区运输上山平、剖、断面图》

三、支护设计

二采区运输上山断面均为喷射砼支护,遇到危岩破碎带应加锚杆、网喷射砼支护。

第四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方法

一、施工顺序:

巷道由二区+805m运输上山联络巷开口掘进二采区运输上山,掘进7402mm停头,巷道坡度为-3‰,待绞车房设备安装完成后。

巷道开始向下掘进484285mm后巷道落平,巷道坡度为-16°。

落平后巷道掘进11000mm后,巷道坡度为-3‰。

巷道再向下掘进105475mm后落平停头,运输上山全程施工。

运输上山及下部联络斜巷施工依据《二采区运输上山平、剖、断面图》。

二、开口及施工方法

1、掘进开口前,由生产技术部下达掘进开工通知书;施工队测量人员到现场标定开口位置及中、腰线,并将“测量数据放线通知书”发放到施工单位备案后,施工单位方可按照“测量数据放线通知书”中的技术参数组织开工掘进。

2、施工期间,班组每班延放中、腰线;施工队测量人员每30~40m到现场复核巷道的中、腰线,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3、施工期间,若岩石硬度增大时,采取加密炮眼方法进行施工,炮眼间排距控制在0.4m~0.5m。

4、在掘进施工过程中,根据巷道设计砌筑固基础砼,水沟、梯步等,并跟拢碛头后40m范围。

砌筑固基础砼,水沟、梯步前,应将巷道毛断面内的积水和岩石碎块清除干净,并按设计的厚度,坡度位置用C10砼铺好底,浇筑混凝土时,应边浇灌边掏固,使其保持平整、无错口或台阶。

三、支护方法

1、临时支护:

施工队掘进前,必须在碛头采用木支柱(长度2.5m)临时支护好碛头的巷顶,支柱间距、排距不大于1m即每排2根;掘进工作面配备数量不少于2根单体液压支柱,并配备二锤和开刀各一把。

2、永久性支护:

采用喷砼支护,喷射砼标号为C25,喷射厚度50mm。

掘进过程中随掘进进度跟拢碛头距离不超过10m。

四、施工工艺

交接班→检查安全→清找悬矸→延放中、腰线→画出巷道轮廓→打眼出矸→吹眼、清理工具及设备移至安全地点→搜索撤人站岗→检查瓦斯、装药、联线→站岗→检查瓦斯→查岗→爆破→查炮→撤岗→清找悬矸→验收质量→交接班。

1、巷道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

采用YT-29A型气腿式风钻打眼,“楔”形掏槽法布置炮眼,利用煤矿三级安全乳胶炸药配合第1~5段毫秒延期电雷管进行微差爆破,选用FD150-200T型起爆器提供起爆电能,使用正向装药,大串联联线,全断面一次爆破。

附:

二采区运输上山巷道施工炮眼布置示意图。

第二节装载与运输

 一、装岩方式

(1)二采区运输上山平巷施工,耙斗机安装在+805m运输上山开口点处,装矸采用P-60B耙斗装岩机装岩,翻卸至1m³矿车内。

(2)二采区运输上山向下施工,采用P-60B耙斗装岩机装岩,翻卸至1m³矿车内,由绞车提升至二采区+805m运输上山联络巷。

各类安全设施要按安全技术措施中要求设置,并且要齐全有效,灵活可靠,坚持使用。

附:

二采区运输上运输系统图。

第三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一、管线布置

1、在掘进过程中,铁道的铺设安装必须严格按吉源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执行。

2、施工轨道采用30kg/m的钢轨与同型号道夹板,木轨枕(水泥轨枕),轨枕间距0.75m/根,轨距600mm,浮矸不超过轨枕上平面,轨道接头间隙不大于5mm,内错差不大于2mm,高低差不大于5mm,构件齐全,紧固有效,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

3、风水管安设在左帮,风筒距底板不低于1600mm,风管和水管之间的间距为200mm,风水管要接口严密,不得出现漏水、漏风现象。

4、电缆的吊挂:

设在右帮腰线上,腰线高1600mm,电缆勾每隔1.5m一个,电缆驰度一致。

5、放炮母线的吊挂:

放炮母线必须与电缆分帮吊挂,放炮母线吊挂于风筒上方,每隔3m吊挂一次,吊挂平直。

6、风筒的吊挂:

风筒应按断面图中规定的位置要求吊挂牢固整齐,风筒要环环吊挂,风筒口距迎头10m,风筒不得出现褶皱和漏风现象。

设备及工具配备,掘进生产系统所需设备、工具的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等。

设备及工具配备表2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数量

备注

凿岩机

TY-29A

8台

备用5台

轴流式局部扇风机

FBDNO7.1/2×22

2台

备用1台

锚杆机

MQT-130/2.0-B

2台

备用1台

耙斗机

P-17B

1台

风镐

G10型

2把

备有1把

砼喷浆机

Pc7u型

1台

螺杆式空压机

LG110-8

2台

备有1台

矿用发爆器

FD150-200T型

4台

备用1台

潜水泵

Y90L-2

2台

备用1台

第五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通风

一、通风方式及供风距离

二采区所掘进巷道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碛头风筒出口风量不小于150m3/min,风筒出口的距碛头不大于10m。

风量计算

风量计算表单位:

m3/min表2

项目

公式

计算结果

Q—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q—工作面平均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取0.3

k—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取1.5

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10人

Q局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m3/min,取250

I—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台数,台,取1台

Kf—为防止局部通风吸循环风的风量备用系数,取1.34

S—巷道掘进断面积,10.44m3.

P瓦—瓦斯绝对涌出量,取0.52m3/min,

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100qk

45m3/min

按人数计算

Q=4n

40m3/min

按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计算

Q=Q局IKF

375m3/min

为防止局部通风机吹循环风计算

Q掘=Q吸×Kf

335m3/min

确定需要的配风量

375m3/min

按最低风速

Q最小≥9S=9x10.44=93.96m3/min

按最高风速

Q≤240S=240x10.44=2505.6m3/min

按温度和炸药量

80m3/min

按有害气体浓度

=0.52/16.11=0.03228<1%

局部通风机安装要求:

局部通风机的设备齐全,吸风口有风罩和整流器及调节装置,高压部位有衬垫,出风口有过渡节,各连接部位有衬垫,不漏风。

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装风电闭锁装置,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4、通风线路

1、二采区运输上山通风路线

新风:

局部通风机→风筒→+805m北冀回风大巷→二采区+805m轨道石门补套石门联络巷→二采区+805m轨道石门→运输上山联络巷→工作面。

回风:

碛头掘进工作面→运输上山联络巷→二采区+805m轨道石门→二采区+805m回风石门→二采区+805m轨道石门补套石门联络巷→+805m北冀回风大巷→+805m北冀补套回风石门→回风斜井→地面

附:

二采区运输上山通风系统示意图

第二节压风

一、压风风源:

地面供风。

二、压风方式:

压入式供风。

三、压风线路:

地面压风机站→主斜井→+805m北翼回风大巷→二采区+805m轨道石门补套石门联络巷→二采区+805m轨道石门→二采区运输上山联络巷→二采区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

第三节瓦斯防治

二采区运输上山位于岩石巷道内,掘进时不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威协性,但在掘进过程中可能遇到裂隙瓦斯,每班施工前应该进行打探孔,并对瓦斯进行检查,若有异常必须向调度室汇报,并安排救护队员到场检查孔内瓦斯,同时通风队还应加强该巷道内的瓦斯检查。

在掘进轨道上山一阶段时,由于是向上掘进,瓦斯易于聚集在巷道顶部,因此通防队安排专人检查瓦斯及风筒管理,放炮打落的风筒及时恢复,防止炮眼熏人。

所有探眼严禁作为爆破眼使用,装药前采用黄泥将探眼封堵严实。

第四节综合防尘

防尘供水水源为地面供水(¢50)→主斜井(¢50)→+805m北翼回风大巷(¢50)→二采区+805m轨道石门补套石门联络巷(¢50)→二采区+805m轨道石门(¢50)→运输上山联络巷(¢50)→工作面(水压为不低于0.3Mpa,管径为ф50mm)。

第五节安全监控

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配备和使用

每班班组长必须配带一台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悬挂于距碛头≯5m的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侧。

二、监测系统的配备和使用。

1、瓦斯监测仪安设位置:

工作面探头安设在距工作面不大于5m的回风侧,控制耙斗机的电源,报警浓度1﹪,断电浓度1.5﹪,回风探头安设在耙斗机右侧,报警、断电浓度均为1﹪,并每周不少于一次对其进行检查、调试,保证其灵敏可靠,运作正常,有记录备查。

2、由通风队按规定定期对监测系统进行检查、检修和校正。

3、爆破前,掘进队要及时将碛头探头移到安全地点,爆破后要按规定及时挂到距掘进工作面不大于5m的回风流一侧,距帮300mm,距顶200mm处。

4、风机必须安设风电闭锁装置,确保局部通风机因故停风后能自动切断供风范围内非本质安全型电源。

风电闭锁型号为:

JZ-44型中间继电器。

第六节供电

所有电气设备的电源均由+805临时变电所供电。

供电范围:

通风机、耙斗机、简易砼拌和系统、压风机、机电房等。

附:

二采区运输上山供电系统示意图

第七节排水

排水系统为三级管理体系,碛头涌水在5m³以内掘进队自已提供排水设备排水,碛头涌水在5m³以上由吉源矿提供排水设备排水;10m³以上由渝能矿业公司提供排水设备排水。

碛头必须配备1台不少于50m3/h的水泵进行抽水。

巷道掘进期间,掘进队必须加强巷道的疏排水管理。

掘进工作面排水:

碛头→二区+805m运输上山联络巷→二区+805m轨道石门→二采区+805m轨道石门补套石门联络巷→+805m北翼回风大巷水沟→泄水孔。

附图九:

排水系统示意图。

第八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一、防爆电话,耙斗机扒矸,喷浆要有探照灯,在耙斗机旁安设一台照明综保,便于耙斗机司机操作。

二、在工作面退后50m安设一部防爆电话,能够直接和矿调度室、队值班室、等直接联系。

第九节文明生产

1、掘进队严格按标准组织施工、验收。

做到巷道内无杂物、淤泥、积水长度不超过2.0m,深度不超过0.1m;浮矸超过轨枕上平面的长度不超过2.0m;机电设备放置规范、整齐,管缆线悬挂整齐;物料分层分类堆码整齐,有材料管理牌。

2、严格按照《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施工和验收。

3、地测按照规定及时延放中腰线;施工班组必须每班延放中、腰线掘进队必须把好现场关,严格控制巷道的断面尺寸,质量不合格的必须现场整改。

4、二采区运输上山质量标准

检验项目

设计值

标准规定

类别

巷道净宽

3000mm

4600mm

无中线测全宽

-0~+200mm

主要运输巷

坡度

22(正坡)

50m内不超过1/1000

主要运输巷

巷高

28000mm

3000mm

拱基线上:

1000mm

1500mm

-30~+50mm

主要运输巷

拱基线下:

1800mm

1500mm

轨距

600mm

-5mm~+10mm

道枕及枕距

750mm

无损坏道枕,枕距≤1000mm,轨道接头间隙不超过10mm,内错差不大于2mm,高低差不大于5mm,轨枕、道钉、道夹板、螺栓等构件齐全并紧固有效。

水沟(净)

300×200mm

深度

-30~+150mm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劳动组织

一、作业方式:

采用“三八”作业方式。

二、劳动组合:

综合工种。

三、劳动力配备见附表8。

四、出勤率:

95%。

劳动力配备表

工种

小班

全队

工种

小班

全队

出勤

定员

出勤

定员

出勤

定员

出勤

定员

跟班队长

1

1

3

3

班长

2

2

6

6

领钎工

1

1

3

3

推车工

4

4

12

13

打眼工

3

3

9

9

斗司机

1

1

3

4

合计

5

5

15

15

合计

12

12

36

38

第二节:

作业循环

1、每日3个正规作业循环,循环进尺1.5m,正规作业循环图表见表9

2、普通正规循环作业图表(以早班为例)

作业时间

作业顺序

H

min

6

7

8

9

10

11

12

13

交接班准备安全

30

打眼

150

吹尘装药

30

放炮通风检查

45

扒掘进工作面

80

装矸运输铺轨

145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一通三防

一、通风管理

1、各掘进工作面必须采用独立通风机压入式供风。

2、局扇供电必须应实行“三专”。

三专:

即专用变压器、专用线路、专用开关。

3、风筒出口距掘进工作面距离不能大于5m,放炮时风筒出口距碛头不大于10米;风筒质量必须符合“标准化”要求。

4、局扇正常运转时,如检修需停电,必须在作业会上与调度室取得联系,经同意,通知有关单位采取措施。

任何人不准随意停、开局扇。

5、通风队要按规程要求设置好通风设施,掘进队必须使用、维护好通风设施,保证系统可靠。

6、放炮前严禁摘断风筒,放炮后及时延接临时短节风筒,风筒距离碛头不大于5m。

7、安装和使用局扇和风筒,必须按如下规定。

A、局部通风机必须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保证正常运转。

B、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小于10m,全风压供给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

C、必须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筒。

D、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应该采用三专(专用变电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供电。

E、局部通风机必须实行风电、瓦斯电闭锁,保证停风或瓦斯超限后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二、防治粉尘

1、必须进行碛头洒水。

2、瓦斯员每班负责清扫风筒上、管子上等的粉尘,减少粉尘堆积。

综合防尘:

碛头15m范围内,使用1寸软管连接

每次爆破前后,必须对工作面15m范围内巷道帮,顶及碛头进行洒水防尘。

每次爆破后,装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