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鲜乳的加工处理.docx
《第三章鲜乳的加工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鲜乳的加工处理.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鲜乳的加工处理
第三章鲜乳的加工处理
第一节原料乳的收纳和贮藏
一、原料乳的收纳
1.原料乳的验收标准
我国的生鲜牛乳质量标准(GB6914–86)包括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及细菌指标。
①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只有合格指标,不再分级。
我国部颁标准规定原料乳验收时的理化指标为:
脂肪(%)≥3.10,蛋白质(%)≥2.95,密度(20℃/4℃)≥1.0280,酸度(以乳酸表示)(%)≤0.162,杂质度(×10–6ppm)≤4,汞(×10–6ppm)≤0.01,六六六、滴滴涕(×10–6ppm)≤0.1。
②感官指标 不分级。
正常牛乳为乳白色或微带黄色,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的异物,不得有红色、绿色或其他异色。
不能有苦、咸、涩的滋味和饲料、青贮、霉等其他异常气味。
③细菌指标 细菌指标有平皿细菌总数计算法、美蓝还原褪色法,每个均可采用,分别按各自指标进行评级;两者只允许用一个,不能重复。
细菌指标分为四个级别。
表3–1原料乳的细菌指标
分级 平皿细菌总数分级指标法(万个/mL) 美蓝褪色时间分级指标法
Ⅰ ≤50 ≥4h
Ⅱ ≤100 ≥2.5h
Ⅲ ≤200 ≥1.5h
Ⅳ ≤400 ≥40min
表3–2原料乳美蓝试验褪色时间及分级指标
美蓝褪色时间1ml乳中的细菌数乳的细菌污染度等级
5h30min以上≤50万一级(良)
2h~5h30min50~400二级(中)
20min~2h400~2000三级(差)
20min以内≥2000四级(劣)
关于“生鲜牛乳”,我国标准规定,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不分级,微生物指标可分为一、二、三、四级。
此外,许多乳品收购单位还规定下述情况之一不得收购:
①产犊前15d内的末乳和产后7d内的初乳;
②牛乳颜色有变化,呈红色、绿色或显著黄色者;
③牛乳中有肉眼可见杂质者;
④牛乳中有凝块或絮状沉淀者;
⑤牛乳中有畜舍味、苦味、霉味、臭味、涩味、煮沸味及其他异味者;
⑥用抗菌素或其他对牛乳有影响的药物治疗期间,母牛所产的乳和停药后3d内的乳;
⑦添加有防腐剂、抗菌素和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乳;
⑧酸度超过20ºT,个别特殊者,可使用不高于22ºT的鲜乳。
2原料乳的检验
原料乳的品质直接影响乳制品的风味、保藏性能等。
我国原料乳验收分为现场验收、入厂验收。
现场验收主要进行感官检验,检测味觉、外观,测温度、比重,做酒精试验(判断酸度),方法要求快速;
入厂验收主要检测脂肪率、滴定酸度、乳干物质、杂质度和细菌数(一般用美蓝试验或刃天青试验)等。
严格检验后应进行分级。
①感官检验
根据我国生鲜牛乳收购的质量标准,在鲜乳验收时首先要进行感官检验。
主要项目有:
色泽、组织状态、滋气味等。
即对鲜乳进行嗅觉、味觉、外观、尘埃、杂质等的鉴定。
正常鲜乳为乳白色或微带黄色,不得含有肉跟可见的异物,不得有红、绿等异色,不能有苦、涩、咸的滋味和饲料、青贮、霉等异味;是具有良好流动性的液体,不得呈粘稠状。
②酒精检验酒精试验概念与方法:
以68%、70%或72%容量浓度的中性酒精与原料乳等量混合,摇匀,无凝块出现为标准(-),出现凝块的为不合格乳(+)。
酒精检验目的:
观察鲜乳的抗热性,现场收购鲜乳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酒精的脱水作用,确定酪蛋白的稳定性。
新鲜牛乳对酒精的作用表现出相对稳定
而不新鲜的牛乳,其中蛋白质胶粒已呈不稳定状态,当受到酒精的脱水作用时,则加速其聚沉。
可检种类:
鲜乳的酸度,初乳、末乳、冻结乳、乳房炎乳及盐类平衡不良乳(或称低酸度酒精阳性乳)等。
酒精浓度不同所检测标准也不同。
酒精试验结果可判断出酸乳的酸度,从而判定原料
乳的新鲜程度。
当新鲜牛乳存放过久或贮存不当时,乳中微生物繁殖使营养成分被分解,则乳中的酸度升高,酒精试验易出现凝块。
如表3-3。
影响乳中蛋白质稳定性的其他因素:
如乳中钙盐增高时,在酒精试验中,会由于酪蛋白胶粒脱水失去溶剂化层,使钙盐容易和酪蛋白结合,形成酪蛋白酸钙沉淀。
表3-3不同浓度酒精实验的酸度
酒精浓度(%)不出现絮状物的酸度
6820゜T以下
7019゜T以下
7218゜T以下
新鲜牛乳的滴定酸度为16~18ºT。
不同酸度的原料乳可合理利用:
——淡炼乳的原料乳,要用75%酒精试验;
——甜炼乳的原料乳,用72%酒精试验;
——乳粉的原料乳,用68%酒精试验(酸度不超过20ºT)。
——奶油的原料乳尚可用22ºT的乳制造,但其风味较差。
——酸度超过22ºT的原料乳只能供制造工业用的干酪素、乳糖等。
③美蓝试验与刃天青试验
也是检查原料乳新鲜度的有效而可行的方法。
美蓝试验:
该法除可迅速地间接查明细菌数外,对白细胞及其他细胞的还原作用也敏感。
因此,还可检验异常乳(乳房炎乳及初乳或末乳)。
刃天青试验与美蓝试验的原理相同。
④测定乳温和密度
测乳密度是为了判断乳的成分含量,测乳温主要是辅助校正乳密度。
我国鲜乳的密度测定采用“乳汁计”,即乳专用密度计。
有的国家规定,送到乳品厂的原料乳温度不得超过10℃,否则要降价。
IDF认为牛乳在4.4℃保存最佳,10℃稍差,15℃以上时则影响牛乳的质量(见表3–4)。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验收合格的牛乳应迅速冷却至4~6℃,贮存期间不得超过10℃。
表3–4优质牛乳中的细菌生长情况单位:
cfu/ml
贮存温度
刚挤下的牛乳
24h后
48h后
72h后
4.4℃
4000
4000
5000
8000
15℃
4000
1600000
33000000
326000000
⑤滴定酸度
概念:
滴定酸度就是用相应的碱中和鲜乳中的酸性物质,根据碱的用量确定鲜乳的酸度和热稳定性的一种方法。
一般用0.1mol/LNaOH滴定,计算乳的酸度(第二章第一节中已详细讲述)。
该法测定酸度虽然准确,现场检验时受限,故常采用酒精试验法来判断鲜乳的酸度。
⑥细菌总数、体细胞数、抗生物质检验
一般现场收购鲜奶不做细菌和体细胞检验,但在加工以前,必须检验,以确定原料乳的质量和等级。
如果是加工发酵制品的原料乳,必须做抗生物质检查细菌检查:
方法有美蓝还原试验,细菌总数测定(平皿法),直接镜检。
——直接镜检法(费里德氏法) 利用显微镜直接观察确定鲜乳中微生物数量的一种方法。
取一定量的乳样,在载玻片上涂抹一定的面积,经过干燥、染色,镜检观察细菌数,根据显微镜视野面积,推断出鲜乳中的细菌总数,而非活菌数。
直接镜检比平板培养法更能迅速判断结果,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还能推断细菌数增多的原因。
细胞数检验:
正常乳中的体细胞.多数来源于上皮组织的单核细胞,如有明显的多核细胞出现,可判断为异常乳。
抗生物质检验:
通过2450MHz的微波干燥牛奶,并自动称量、记录乳总干物质的质量,速度快,测定准确,便于指导生产。
通过红外线分光光度计,自动测出牛乳中的脂肪、蛋白质、乳糖3种成分。
红外线通过牛乳后,牛乳中的脂肪、蛋白质、乳糖减弱了红外线的波长,通过红外线波长的减弱率反应出3种成分的含量。
该法测定速度快,但设备造价高。
3原料乳的以质论价
通常在牛场仅对牛乳的质量作一般的评价,在到达乳品厂后通过若干试验对其成分和卫生质量进行测定。
除了对质量把关以外,还要根据质量付给奶牛户货款。
实行“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等外不收”的政策或办法,可以鼓励奶农自觉改善饲养管理,注意安全卫生,提高原料乳质量。
目前各地收乳站对原料乳质量的检测,层次不一,大体上分四种情况:
(1)检测含杂、比重、酸碱度,以确定等级,使用企业为数不少;
(2)以“脂”论价,除检测比重和酸碱度外,使用乳脂测定仪检测牛乳的含脂率,按含脂率高低划分等级计价,正大量推广;
(3)除脂肪率外,并检测非乳脂固体(蛋白质、乳糖等)的含量,计算出总干物质含量,定出标准乳价,分别加权计算,列出数据变动计价表,作为分级计价的依据;已经在一部分大城市郊区试行;
(4)除对上述理化指标进行检查检测外,并进行细菌总数、体细胞数等生物指标及药物残留的检验,分级计价,严重超标者拒收。
仅在少数地方或企业试行。
4原料乳的过滤与净化
①乳的过滤
过滤方法:
有常压(自然)过滤、吸滤(减压过滤)和加压过滤等。
多用滤孔比较粗的纱布、人造纤维等作过滤材料,也可采用膜技术(如微滤)去杂质。
在牧场中,乳及时过滤具有很大的意义。
在没有严格遵守卫生条件下挤乳时,乳容易被大量粪屑、饲料、垫草、牛毛和蚊蝇等所污染。
因此挤下的乳必须及时进行过滤。
过去在牧场中,用纱布过滤。
将消毒过的纱布折成3~4层,必须保持纱布的清洁,否则会使过滤出来的杂质与微生物重新侵入乳中,成为微生物污染的来源之一(如表3–5)。
所以,在牧场中要求纱布的一个过滤面不超过50kg乳。
使用后的纱布,应立即用温水清洗,并用0.5%的碱水洗涤,然后再用清洁的水冲洗,最后煮沸10~20min杀菌,并存放在清洁干燥处备用。
目前牧场中一般采用尼龙或其他类化纤滤布过滤,即干净、容易清洗,有很耐用,过滤效果好。
表3–5过滤用纱布清洗程度与乳中细菌数的关系
纱布的处理情况
乳中的细菌
(个/ml)
纱布的处理情况
乳中的细菌
(个/ml)
清洁的纱布
6000
不清洁的纱布
92000
凡是将乳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工序到另外一个工序,或者由一个容器送到另一个容器时,都应该进行过滤。
除用纱布过滤外,也可以用过滤器进行过滤。
如管式过滤(如图3–1),设备简单,并备有冷却器,过滤后,可以马上进行冷却。
适用于收乳站和小规模工厂的收乳间用,或用于原料乳进入贮乳罐之前的过滤。
另有双联过滤器,适用于工厂的前处理。
图3–1 管式过滤器
1.贮乳槽 2.过滤器 3.冷却器
4.滤过棉 5.金属网板 6.带孔夹板
②乳的净化
原料乳经过数次过滤后,虽然除去了大部分的杂质,但是,由于乳中污染了很多极为微小的机械杂质和细菌细胞,难以用一般的过滤方法除去。
为了达到最高的纯净度,一般采用离心净乳机净化。
概念:
乳的净化是指利用机械的离心力,将肉眼不可见的杂质去除的一种方法。
可使乳达到净化的目的。
离心净乳机的构造基本与乳油分离机相似。
其不同点为:
分离钵具有较大的聚尘空间,杯盘上没有孔,上部没有分配盘。
没有专用离心净乳机时,也可以用乳油分离机,但效果较差。
现代乳品工厂,多采用离心净乳机。
但普通的净乳机,在运转2~3小时后而停车排渣,故目前大型工厂采用自动排渣净乳机械或三用分离机(乳油分离、净乳、标准化),对提高乳的质量和产量起了重要的作用。
(食品机械课已讲过)。
净化原理为:
乳在分离钵内受到强大离心力的作用,将大量的机械杂质留在分离钵内壁上,而乳被净化。
净化后的乳最好直接加工,如要短期贮藏时,必须及时进行冷却,以保持乳的新鲜度。
乳净化时的要求:
①原料乳的温度乳温在脂肪溶点左右为好,即30℃~32℃。
如果在低温情况下(4℃~10℃)净化,则会因乳脂肪的黏度增大而影响流动性和尘埃的分离。
根据乳品生产工艺的设置,也可以采用40或60的温度净化,净化之后应该直接进入加工段,而不应该再冷藏。
②进料量根据离心净乳机的工作原理,乳进入机内的量越少,在分离钵内的乳层则越薄,净化效果则越好。
大流量时,分离钵内的乳层加厚,净化不彻底。
但也少考虑到生产效率问题,所以一般进料量比额定数减少10~15%。
③事先过滤原料乳在进入分离机之前要先进行较好的过滤,去除大的杂质。
一些大的杂质进入分离机内可使分离钵之间的缝隙加大,从而使乳层加厚,使乳净化不完全,影响净化效果。
二、原料乳的冷却与贮藏
1冷却的意义
将乳迅速冷却是获得优质原料乳的必要条件。
刚挤下的乳,温度约在36℃左右,是微生物发育最适宜的温度,如果不及时冷却,则侵入乳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酸度迅速增高,不仅降低乳的质量,甚至使乳凝固变质(如表3–6)。
所以挤出后的乳应迅速进行冷却,以抑制乳中微生物的繁殖,保持乳的新鲜度。
表3–6乳的冷却与乳中细菌数的关系(细菌个数/ml)
贮存时间
冷却乳
未冷却的乳
贮存时间
冷却乳
未冷却的乳
刚挤出的乳
3h以后
6h以后
11500
11500
6000
11500
18500
102000
12h以后
24h以后
7800
62000
114000
1300000
乳中含有能抑制微生物繁殖的抗菌物质—乳抑菌素(Lactenin),使乳本身具有抗菌特性,但这种抗菌特性延续时间的长短,随着乳温的高低和乳的细菌污染程度而异。
由表3–7可以看出,新挤出的乳,迅速冷却到低温,可以使抗菌特性保持相当长的时间。
另外,抗菌特性与细菌污染程度的关系,如表3–8所示。
表3–7 乳温与抗菌特性作用时间的关系
乳温(℃)
抗菌特性作用时间(h)
乳温(℃)
抗菌特性作用时间(h)
37
30
25
10
2以内
3以内
6以内
24以内
5
10
–10
–25
36以内
48以内
240以内
720以内
表3–8 抗菌特性与细菌污染程度的关系
乳温
(℃)
抗菌特性的作用时间(h)
乳温
(℃)
抗菌特性的作用时间(h)
挤乳时严格遵
守卫生制度的
挤乳时未严格遵守卫生制度的
挤乳时严格遵守卫生制度的
挤乳时未遵守卫生制度的
37
30
3.0
5.0
2.0
2.3
16
13
12.7
36.0
7.6
19.0
从表3–8可见挤乳时严格遵守卫生制度的重要性。
因此,挤乳时严格遵守制度和将挤出的乳迅速进行冷却,是保证鲜乳较长时间保持新鲜状态的必要条件。
2.冷却的要求
刚挤出的乳马上降至10℃以下,就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若降至2℃~3℃时,几乎不繁殖;不马上加工的原料乳应降至5℃下贮藏。
3.冷却方法
①水池冷却法
最普通而简易的方法是将装乳的奶桶放在水池中用冰水或冷水进行冷却(如图3-2)。
用水池冷却牛乳时,可使乳冷却到比冷却用水的温度高3~4°C左右。
在北方由于地下水温低,即使在夏天也在10°C以下,直接用地下水即可达到冷却的目的。
在南方为了使乳冷却到较低的温度,可在池水中加入冰块。
为了加速冷却,需经常进行搅拌,并按照水温进行排水和换水。
池中水量应为冷却乳量的4倍。
每隔3天应将水池彻底洗净后,再用石灰溶液洗涤一次。
挤下的乳应随时进行冷却,不要将所有的乳挤完后才将奶桶浸在水池中。
水池冷却的缺点是:
冷却缓慢和消耗水量较多。
②冷排冷却法
冷排这种冷却器是由金属排管组成(如下图)。
乳从上部分分配槽底部的细孔流出,形成波层,流过冷却器的表面再流入储乳槽中,冷却(冷水或冷盐水)从冷却器的下部自下而上通过冷却器的每根排管,以降低沿冷却器表面流下的乳的温度。
特点:
构造简单,价格低廉,冷却效率也比较高,适于小规模加工厂及乳牛场使用。
——冷排冷却法示意图——
③浸没式冷却法
这是一种小型轻便灵巧的冷却器,可以插入储乳槽或乳桶中以冷却牛乳(如图3-4)
浸没式冷却器中带有离心式搅拌器,可以调节搅拌速度,并带有自动控制开关,可以定时自动进行搅拌,故可使牛乳均匀冷却,并防止稀奶油上浮。
在较大规模的乳牛场冷却牛乳时,为了提高冷却器效率,节约制冷机的动力消耗,在使用浸没式冷却器以前,最好能先用片式预冷器使牛乳温度降低,然后再由浸没式冷却器来进一步冷却。
片式预冷器如用15°C的冷水作冷剂来冷却牛乳时,刚刚挤下了牛乳(35°C左右)通过片式预冷器后,可以冷却到18°C左右,然后直接流入贮乳槽内,再用浸没式冷却器进一步冷却。
④片式预冷法
一般中、大型乳品厂多采用片式预冷器来冷却鲜牛乳。
片式预冷器(见图3-5)占地面积小,降温效果有时不理想。
如果直接采用地下水做冷源(4°C~8°C的水),则可使鲜乳降至6°C~10°C,效果极为理想。
以一般15°C自来水做冷源时,则要配合使用浸没式冷却器进一步降温。
(片式冷却器的工作原理已在设备课上讲过)
4乳的贮存
为了保证工厂连续生产的需要,必须有一定的原料乳贮存量。
①乳的贮存性与冷却温度的关系
冷却后的乳还要继续保存在低温处。
根据实验,将乳冷却到18℃时,已有相当的作用。
冷却到13℃,可保存12h以上。
冷却只能暂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当乳温逐渐升高时,微生物又开始生长繁殖,所以乳在冷却后应在处理前的整个时间内维持在低温下,温度越低保持时间越长,贮乳时间与冷却温度的关系见表3~9、图3-6。
表3~9乳时间与冷却温度的关系
贮乳时间(h)6~1212~18 18~2424~36
应降至温度10℃~8℃8℃~6℃6℃~5℃5℃~4℃
②贮乳罐的要求及使用
罐装乳能力一般为5t、10t或30t,现代化大规模乳品厂的贮乳罐可达100t。
10t以下的贮藏罐多装于室内,为立式或卧式,大罐多装于室外,带保温层和防雨层,均为立式。
鲜乳储量为日处理量或为日处理量的2/3。
而且每只贮乳罐的容量应与生产品种的班生产能力相适应。
每班的处理量一般相当于两只贮乳罐的乳容量,否则将用多只贮乳罐,增加了调罐、清洗的工作量,会增加牛乳的损耗。
罐体设计要求:
不锈钢材质,隔热尤为重要。
外边有绝缘层(保温层)或冷却夹层,以防止乳罐温度上升。
要求恒温性能良好,一般乳经过24h贮存后,乳温上升不得超过2~3℃。
罐中配有搅拌器、液位指示计、湿度指示器、各种开口、不锈钢爬梯、视镜和灯孔、手孔或入孔。
贮乳罐的结构如图3-6。
图3-6带探孔、指示器等的奶仓
1-搅拌器2-探孔3-温度指示4-低液位电极5-气动液位指示器6-高液位电极
配有适当的搅拌机构,定时搅拌乳液,防止脂肪上浮而造成分布不均匀。
此外,脂肪含量较高的乳,如果在泵送与加工过程中遭受较激烈的机械力,还易使部分脂肪球膜破裂而导致脂肪球集结形成奶油,在杀菌及灌装后漂浮于奶瓶的顶部,影响产品的质量。
液位指示器主要指示乳的液位高低,防止乳装得太满而溢出,或乳被抽完后泵未停机,导致空气被泵抽入乳中。
贮乳罐使用前应彻底清洗、杀菌,待冷却后贮入牛乳。
每罐须放满,并加盖密封。
如果装半罐,会加快乳温上升,不利于原料乳的贮存。
贮存期间要开动搅拌机。
原料乳中脂肪与无脂干物质的含量随乳牛品种、地区、季节和饲养管理等因素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
第二节原料乳的预处理
一、原料乳的标准化
1.目的:
为了使产品符合标准,乳制品中脂肪与无脂干物质含量要求保持一定比例。
2.概念:
一般是指调整原料乳中脂肪和无脂干物质之间以及其它成分间的比例关系,使加工出的乳产品符合产品标准。
一般把该过程称为标准化。
3.原则:
如果原料乳中脂肪含量不足时,应添加稀奶油或分离一部分脱脂乳;当原料乳中脂肪含量过高时,则可添加脱脂乳或提取一部分稀奶油,另外要按产品标准加入和调整乳中的其它成分。
标准化在贮乳缸的原料乳中进行或在标准化机中连续进行。
4.标准化的原理
乳制品中脂肪与无脂干物质间的比值取决于标准化后乳中脂肪与无脂干物质之间的比值,而标准化后乳中的脂肪与无脂干物质之间的比值是根据原料乳中脂肪与无脂干物质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的。
使其达到成品的比值。
若设:
F——原料乳中的含脂率(%);
SNF——原料乳中无脂干物质含量(%);
F1——标准化后乳中的含脂率(%);
SNF1——标准化后乳中无脂干物质含量(%);
F2——乳制品中的含脂率(%);
SNF2——乳制品中无脂干物质含量(%)。
则:
设
5.标准化的步骤
1)液态乳与乳粉的标准化:
在生产上通常用比较简便的皮尔逊法进行计算,其原理是设原料中的含脂率为F%,脱脂乳或稀奶油的含脂率为q%,按比例混合后乳(标准化乳)的含脂率为F1%,原料乳的数量为X,脱脂乳或稀奶油量Y时,对脂肪进行物料衡算,则形成下列关系式:
即:
原料乳和稀奶油(或脱脂乳)的脂肪总量等于混合乳的脂肪总量。
FX+qY=F1(X+Y)
则X(F–F1)=Y(F1–q)或
脱脂乳或稀奶油的量:
∵
又因在标准化时添加的稀奶油(或脱脂乳)量很少,标准化后乳中干物质含量变化甚微,标准化后乳中的无脂干物质含量大约等于原料乳中无脂干物质含量,即:
∵
故
若F1>F,则加稀奶油调整;若F1<F,则加脱脂乳调整。
例:
今有含脂率为3.5%,总干物质含量为12%的原料乳5000kg,欲生产含脂率为28%的全脂乳粉,试计算进行标准化时,需加入多少公斤含脂率为35%的稀奶油或含脂率为0.1%的脱脂乳。
解:
①∵F(%)=3.5∴SNF=12-3.5=8.5(%)
则
②∵
根据
得
③∵F1<F应加脱脂乳调整
根据皮尔逊法则:
即需要加脂肪含量为0.1%的脱脂乳312.5kg。
为了使计算更精确,可先计算脱脂乳及稀奶油的无脂干物质(SNF),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标准化。
(1)脱脂乳中无脂干物质的计算首先测定原料乳的含脂率及无脂干物质,然后按下式计算:
例:
从含脂率3.4%,无脂干物质7.9%的原料乳分离脱脂乳。
求该脱脂乳中的无脂干物质含量。
解:
(2)稀奶油中无脂干物质的计算
即:
例:
把含脂率为3.5%的原料乳分离,其脱脂乳中非脂乳固体含量为8.2%,含脂肪量为40%的稀奶油,稀奶油中非脂乳固体含量为多少?
解:
F稀=40SNF脱=8.2
故稀奶油中的非脂乳固体含量为4.9%。
2)物料恒算法适于炼乳、乳粉的标准化
采用物料恒算法。
原理是:
即R1=R2
第一步:
确定加什么。
先计算出原料中的R和R2值,进行比较,
如果R如果R>R2则应添加脱脂乳(乳中脂肪含量超过标准)。
例题:
今有原料乳1000kg,其中含脂肪3.3%,无脂干物质9%,要制成含脂率为8.95%、无脂干物质为23.5%的炼乳,问标准化时应加什么?
加多少kg?
(有稀奶油含脂率为25%,无脂干物质为6.7%)
题中R===0.37
R2===0.38∵R第二步以成品比值为标准,列出平衡方程。
设例题中原料乳量为X;应加的稀奶油量为Y。
则:
导出:
将例题中数字代入后得:
计算结果:
将稀奶油5.34kg加于这1000kg原料乳中即可使成品炼乳达到标准。
3)乳粉标准化表的(W.r.R关系表)
设:
含脂乳粉中的F/SNF之比(水份不计)为:
W
标准化原料乳中的含脂率为:
(实际是F1)
原料乳中无脂干物质:
K
①三者关系为(表)
r=W·K据此可列出下列用表
乳粉W.K.r关系表
W
Kr
25/75
=0.333
26/74
=0.351
27/73
=0.370
28/72
=0.389
29/71
=0.409
30/7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