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编辑工具作品集I.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2603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字编辑工具作品集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文字编辑工具作品集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文字编辑工具作品集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文字编辑工具作品集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文字编辑工具作品集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字编辑工具作品集I.docx

《文字编辑工具作品集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字编辑工具作品集I.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字编辑工具作品集I.docx

文字编辑工具作品集I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导入:

春天到了,老师带着一年级的同学们去郊。

(课件)。

听故事,理解情境图意。

两个小朋友分食品。

  师:

在这个故事中,实际上蕴藏着一些数学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

   演示:

2瓶水,4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两个小朋友,该怎样分?

为什么这样分?

(平均分)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2.       现在剩下一个蛋糕,两个小朋友又该怎样分?

半个蛋糕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这样的数我们称之为分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板题)

1.       学生边看课件边思考,回答问题。

2.       说出半个蛋糕用什么数表示,大胆想象。

1.       复习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

2.       发挥想象,大胆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3.       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了解。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    折一折(认识1/2)

   引:

大家想不想自己来创造一个呢?

拿出长方形纸片,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巡视中注意搜集不同折法)

   再问:

大家想一想,像老师手中这几个长方形,它们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呢?

   小结:

无论是一个蛋糕,还是一个平面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就是它的。

2.    折一折(认识1/4)

   引:

大家想不想认识四分之一?

(师板书)那好,大家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你喜欢的四分之一,   (巡视时搜集同是而折法不同或者形状不同的作品)

   

   问:

老师手中这几个图形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小结:

不同的图形,只要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其中的一份就能用相同的分数来表示。

3.    折一折(认识几分之一)

你们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1.       自己动手操作

2.    学生汇报。

3.       小组之间说所折的分数。

4.       汇报:

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5.       动手折一折。

6.       汇报自己的涂色部分是哪个分数?

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应用拓展

1.       看图写出分数

2.       看图看图估一估,再填上合适的分数问

3.       巧克力(1/8)

   还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小结:

同样一块巧克力,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分数也就不同。

1.       学生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分数后,在全班订正。

2.       根据图形的大小估计出涂色部分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3.       想象出还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1.       了解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       通过学生的各个感官来认识分数,进一步增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2010年6月11日至7月11日,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举行。

来自世界各国的32支球队为全世界的球迷送上了一场完美的足球盛宴。

(出示PPT2)

 

2、(出示PPT3)小组循环赛中,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积分最多的两支队伍进入十六强。

积分相同时,净胜球多者为胜(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进球数与失球数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以B组为例,进入十六强的是阿根廷和韩国。

国家

得分

阿根廷

3

3

0

0

9

韩国

3

1

1

1

4

希腊

3

1

0

2

3

尼日利亚

3

0

1

2

1

3、(出示PPT4)再以A组为例,A组积分榜

国家

得分

进球

失球

净胜球

乌拉圭

3

2

1

0

7

+4

0

墨西哥

3

1

1

1

4

+3

-2

南非

3

1

1

1

4

+3

-5

法国

3

0

1

2

1

+1

-4

师:

从A组积分榜可以看出墨西哥和南非的积分相同,那么究竟应该确定哪个队进入十六强呢?

此时则需要计算各队净胜球数。

你能列出计算各队净胜球数的算式吗?

 

学生看图表,

思考问题。

 

学生列出计算净胜球数算式。

利用世界杯的例子,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有理数加法的必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体会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必要性。

(二)探索新知

1、师:

净胜球数的计算实际上涉及到有理数的加法。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板书1:

1.4 有理数的加减----一、有理数的加法)。

探究一

师:

我们已经知道两个非负有理数相加的方法,现在数的范围扩大了,两个有理数相加,还有哪些情形呢?

请举例说明。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为以下三种:

(板书2)(+)+(-);(-)+(-);(0)+(-)

2、师:

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呢?

我们先看下面这个问题:

(出示PPT5)一间0℃冷藏室连续两次改变温度:

(1)第一次上升5℃,接着再上升3℃;

(2)第一次下降5℃,接着再下降3℃;

(3)第一次下降5℃,接着再上升3℃;

(4)第一次下降3℃,接着再上升5℃。

师:

每一种情形下,两次变化使温度共上升多少摄氏度?

(这里要结合前面有理数的学习,引导学生注意两次变化的结果“共”与“上升”等词语的含义,其中“共”表示求和,最终温度的升、降要通过和的正、负来体现,从而问题是求两个有理数的和。

3、师:

我们规定,温度上升记作正,温度下降记作负,请同学们在数轴上表示连续两次温度的变化结果,写出算式。

(引导学生将温度的变化过程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观察得出变化结果,进而列出加法算式)

4、(

出示PPT6)师:

第一个算式是小学已学习过的,第二个算的两个加数都是负数,你能说说看是怎样计算的吗?

(引导学生从和的符号以及和的绝对值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自己的算法)

待学生说明自己的算法理由后,可得出: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板书3)

(出示PPT7)师:

第三和第四个算式是负数与正数相加,也可称为异号两数相加,你又是怎样计算的?

待学生说明自己的算法理由后,可得出: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

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板书4)

 

学生讨论,相互补充。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模仿已有的算式填表。

 

学生阐述自己计算的方法。

 

向学生渗透分类思想,体现数学的简洁美!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将对新知的探索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数轴直观演示,数形结合,让学生参与探索的过程,直观感受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法则,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应用新知

1、师:

同学们现在会计算这堂课刚开始时我们列出的算式了吗?

哪两只队伍能进入十六强呢?

(展示PPT8)

师:

现在请同学们两人为一组,互相出题考察对方,看谁出的题型多,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要求学生说明算理,记录学生互相出的题目与答案,针

对学生回答进行讲评,适时鼓励)

学生解题。

学生之间互相出题,利用法则计算。

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巩固已学习是的法则。

(四)探索新知

1、(出示PPT9)探究二(如学生在互相出题时已有类似算式,则因势引入)

师:

以下算式你会计算吗?

你能仿照探究一中“温度的变化”说明各式的实际意义吗?

(-5)+(+5)=————,(-5)+0=————。

由计算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即互为相反数两数之和为0)。

(可接在2的后面写,见板书设计!

(让学生观察结论2是否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在板书的基础上添加“当绝对值不等时”)

3.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师:

以上三条结论就构成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板书已有,只需再带领学生复习一下即可!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即互为相反数两数之和为0)。

3.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加法法则。

 

仿照探究一的模式解决问题

 

完善有理数加法法则。

(五)例题讲解,巩固新知

(出示PPT10)例1.计算:

(1)(+7)+(+6);

(2)(-5)+(-7);

(3)(

)+

;(4)(-10.5)+(+21.5);

(5)(-7.5)+(+7.5);(6)(-3.5)+0。

学生逐题解答,教师选择两题板书演示解题步骤。

(板书6)解:

(2)原式=-(9+5)=-14

(3)原式=-(

)=-

教师小结:

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相应的加法法则,确定和的符号以及和的绝对值。

 

学生观察教师的解题步骤,并按规范解题。

 

培养学生解题的规范性。

(六)巩固练习

(出示PPT11)练习1.比比谁的眼睛亮:

下列各计算结果是对还是错?

如果错误请指出错在哪里,并改正错误。

(1)(-4)+2=-6 (   )

(2)(-15)+16=1  (   )

(3)(-6)+(-1)=-5  (   )

(4)(-34)+(-27)=51  (   )

(5)(-9)+0=0  (   )

(6)(+60)+(-60)=120  (   )

(7)(-27)+36=-9 (   )

(出示PPT12)练习2.计算

(1)(+3.5)+(+4.5);

(2)(

)+(

);

(3)(

)+(

);(4)(

)+(

);

(5)100+(-100);(6)(-9.5)+0

学生完成练习,同伴之间相互订正,教师对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

学生集体口答。

 

学生做练习,两位学生板演

(2)、(4)两题,全班同学口答其余四题。

采用示错式教学,展示学生在运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减少学生解题时出错。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

(七)拓展练习

(出示PPT13)练习3.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请举例说明。

(若课堂时间不够,可作为课后思考题)

(1)两个数的和一定比两个数中任何一个都大;

(2)两个数的和是正数,这两个数一定是正数。

要求学生不仅能指出说法的正误,并能举出实例证明自己的结论。

学生思考判断并举反例说明。

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法则,体会有理数的加法与小学时加法的区别。

(八)归纳小结

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出示PPT14)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当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即互为相反数两数之和为0)。

3.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学生回答。

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总体而深刻的认识。

(九)布置作业

1.习题1.4:

1(必做题)(出示PPT15)

2.你能将-4,-3,-2,-1,0,1,2,3,4这9个数分别填入下图幻方的9个空格中,使得处于同一横行,同一竖列,同一斜对角线上的3个数相加都得0吗?

(选做题)

学生回家完成。

作业分层布置,照顾到全体学生;第二题是九宫格问题,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范围后就有一定的难度,激发学生挑战的意识。

(十)板书设计

(板书1) §1.4 有理数的加减

一、有理数的加法(板书3、4、5)

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即互为相反数之和为0)。

3.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板书6)例1.

解:

(2)原式=-(9+5) =-14

(3)原式=-(

=

(板书2:

用后可擦)

(+)+(-);(-)+(-);(0)+(-)

 

《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课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

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

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

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

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

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学生自由谈。

以组为单位按要求数数。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

观察图片,试着读数。

10个一千是一万。

拨回去,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

10个一万是十万。

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

同桌互相数数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全班交流。

复习所学的数的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认识大数的需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师:

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做一做的1题数数。

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

做一个数位顺序表。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数级说出数位顺序表

数位。

学生说出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学生两人一组,按要求数数,互相检查。

学生举例说明。

知道数级、数位。

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理解位值的概念。

通过数数,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