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文科.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2443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文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文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文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文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文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文科.docx

《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文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文科.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文科.docx

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文科

云霄四中

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5分)

1.我国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是()

A.西多东少,南多北少B.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C.西多东少,北多南少D.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D.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

3.下面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

A.人口普查B.森林普查C.交通定位导航D.确定某点高程

4.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在飞机或卫星上对地物进行感知,获取信息的系统

B.是地图的延伸

C.能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

D.具有全天候、全球性、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读“东部沿海地区图”,并回答5~6问题。

5.A地区在工业发展的条件上,比F地区优越的是()

A.高校林立,技术水平高

B.交通运输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消费市场广大

6.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是()

A.都位于季风区,雨热同期

B.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D.热量充足,无霜期长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7~9题。

7.“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8.“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9.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

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10—11题。

10.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

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11.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  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12.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产业升级势头强劲C.城市建设相对落后D.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

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

西部一批烟波浩森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一155m)已是一片荒漠。

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阅读上述文字,完成第13—15题。

13.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严重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C.水土流失加剧D.水资源减少

15.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B.冰雪融水量不足C.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D.围湖造田

读下面长江流域示意图,分析回答16—18小题。

 

16.长江自发源地向下游入海口依次出现的地形、地貌类型一般是()

A.河谷、湖盆、三角洲、河曲B.盆地、峡谷、河曲、三角洲

C.V字形河谷、冲积平原、三角洲D.三角洲、冲积平原、冲积扇

17.长江流域中宜昌—城陵矶河段属于荆江河段,容易发生洪水灾害。

相关的因素主要是()

①荆江河段流域面积广②荆江河段所处的夏季多暴雨的气候特征

③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排水不畅④长江上游的人类活动

A.①②B.①③④C.②④D.②③④

18.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请根据下图,回答19~21题。

19.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A.北部地区B.中部地区C.南部地区D.北部和中部地区

20.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21.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

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B.相对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下图为我国某土地利用的结构图。

根据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回答22~24题。

22.该地区可能位于()

A.两广丘陵B.山东丘陵C.辽东丘陵D.太行山区

23.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

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D.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

24.本区经济发展,可以考虑()

A.大量出售木材B.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子生产

C.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D.全部改为梯田种稻

“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回答25~26题。

25.“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B.水路C.铁路D.管道

26.“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

A.粉尘污染B.地面下沉C.酸雨D.煤烟污染

27.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

A.纺织B.食品C.飞机制造D.钢铁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28~30题。

甲产业

乙产业

丙产业

1990年主要生产省份

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2001年主要生产省份

广东、山东、安徽、

河南、江苏、四川

北京39%

广东26%

上海35%、广东28%江苏20%

28.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的供应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D.市场的开放程度

29.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因素B.环境因素C.技术因素D.劳动力因素

30.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在地区优势方面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只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读我国沿海某河流三角洲示意图,回答31~32题。

31.从降水和气温特点看,该地区位于我国的()

A.湿润区B.半湿润区

C.暖温带D.中温带

32.该区是我国重要出口加工工业基地,其发展有赖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B.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C.先进的技术水平D.本地广阔的市场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33—34题:

 

33.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34.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35—36小题:

35.下列有关输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A.北线输出的既有火电,又有水电

B.南线输出的是地势第二、第三阶梯交界处的水电

C.北线输出区的水能蕴藏量居全国第一

D.输出电能的省区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36.有关输入地区的正确说法有()

A.输入地区均位于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B.输入地区均有发达的钢铁工业基地和优良的海港

C.输入地区主要能源充足,发展工业所必须的其他资源配套较好

D.输入地区现在均已经开始使用核电以缓解电能紧缺局面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

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7~38题。

37.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稠密B.气候高温少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具有肥沃的红壤

38.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B.全球气候变暖

C.劳动力价格的不断减少D.农业土地价格的不断提高

39.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管线东西跨度大,沿管线自然景观大致呈经度地带性变化

B.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将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使天然气成为最主要的能源

D.有利于缓解广东珠三角地区因能源供应不足而引起的停工停产

40.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下列生产模式中,适宜当地发展的是()

A.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B.发展杉木—果树—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生产

C.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发挥当地的人才优势

D.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41.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

A.盆地、平原 B.山地、高原C.高原、盆地 D.丘陵、盆地

42.读右图:

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

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该能源

基地是()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田

D.煤矿

 

4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上图所表示的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D.水热条件好

44.上图中城市Q中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

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45.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阶段

阶段

阶段

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

46.下列不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的是             ()

A.劳动力因素B.内部交易成本C.市场D.国际间的友好援助

47.下列属于二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第二次调整阶段重点部门的是      ()

A.纺织B.钢铁C.新能源D.食品

48.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               ()

A.加工阶段B.设计阶段C.营销阶段D.以上都不是

49.下列属于发达国家向海外转移的产业有               ()

①技术密集型②劳动力密集型③资源密集型④知识密集型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50.内蒙古高原从东向西载畜量的变化规律是()

A.逐渐减少B.逐渐增大C.先增大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大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51—52题。

51.该河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D.南方地区

 

52.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小麦B.甜菜

C.棉花D.小米

(2005年12月31日广州日报)记者从广东天文学会了解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今日起至明年1月3日一连8天,珠江三角洲地区将出现今年秋季以来最强盛的一次特大咸潮。

这次特大咸潮的出现,可能对珠海、中山和番禺等地区的部分水厂供水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回答53~54题。

53.你认为,造成这次特大咸潮不可避免的因素有

A.今年9月以来,珠江流域雨量过多,有足够的海水回灌陆地

B.强天文潮汐来临是造成咸潮的重要原因

C.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位一直低于海水平面,容易引起海水倒灌

D.海面近期盛行强东南风,风促水势,咸潮因而产生

54.广东沿海地区海水养殖面临的主要灾害是

①热带气旋(台风)②寒潮③咸潮④赤潮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④D.②③

55.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的是:

A.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B.臭氧层出现空洞导致两极冰川融化

C.日本群岛发生火山地震

D.留民营村大力发展的生态农业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改善了环境

班级姓名学号

选择题答题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题号

51

52

53

54

55

答案

二、综合题(共45分)

56.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写出山脉的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河流的名称:

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3).写出平原的名称:

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

(4).对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的自然

条件和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各有哪些?

 

(5).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

57.据下列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

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

2003年11月,广东提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构想,并开始启动。

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

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十2”。

之所以打造这个9+2,其目的是加强区域协调和合作,从而加强珠三角的核心竞争力。

材料二:

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

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文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

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什么?

(2分)

 

(2)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

 

(3)泛珠三角内部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贵州的人均GDP为全国最低。

请从地理角度考虑,简要说说贵州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和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

(4分)

58.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有关问题。

(10分)

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频繁地出现断流,且日趋严重。

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

自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以来,通过水库的合理调度运用、加强黄河水资源的有效管理等措施,有效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断流危机,已实现了黄河连续7年不断流。

(1)试分析黄河下游易断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6分)

 

(2)目前黄河已连续多年不断流,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4分)

59.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1分)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

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      .

(3).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为

主的景观特色。

(4).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和,主要是由于降水自东南向西北而形成。

(5).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D.波浪作用

(6)近年来,我国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北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要是为

了()

A.调整农业产业结构B.防治荒漠化C.提高森林覆盖率D.减轻农民负担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答案

C

D

B

B

C

A

C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B

C

C

D

C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A

C

D

B

D

B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B

D

B

A

A

A

D

A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B

B

A

A

D

B

A

B

A

题号

51

52

53

54

55

答案

C

B

B

C

D

56.(共16分)

(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2)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

(3)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4)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夏季光热充足(2分)

人均耕地面积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较高;国家政策支持(2分)

(5)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性

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位置

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土地条件

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矿产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57.(8分)

(1)(共2分)地缘优势(1分)和政策优势(1分)。

(2)(共2分)经济腹地范围比长三角小、地理区位不如长三角优越、大城市为依托不如长三角密集、科技力量不如长三角雄厚、经济基础不如长三角好等(答到2点即可得2分)

(3)(共4分)限制因素:

地形崎岖不平(1分),交通落后(1分);主要优势:

能源(煤炭、水能等)矿产(有色金属等)丰富(1分);旅游资源丰富等(1分)。

58.共10分

(1)自然原因:

黄河流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季节降水少,入河水量少;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没有支流汇入,也几乎没有地下水补充;北方干燥风大,蒸发量大。

(3分)

人为原因:

上、中游沿岸城乡取水多,致使流入下游水量极少直至无;上、中游流域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旱季时汇入河流的地下水减少。

(3分)

(2)河流资源开发与利用,应该全流域一盘棋,统一管理与调配,统筹兼顾各方(区域)利益;要通过立法或有关条例规范流域内资源利用方式;可以通过一定工程措施和管理方式来进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4分)

59.共11分

(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2分)

(2)过垦、过牧,植被遭破坏营造“三北”防护林(2分)

(3)干旱荒漠

(4)荒漠减少

(5)B

 (6)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