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病害图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2258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柑橘病害图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柑橘病害图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柑橘病害图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柑橘病害图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柑橘病害图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柑橘病害图文.docx

《柑橘病害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柑橘病害图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柑橘病害图文.docx

柑橘病害图文

柑橘病害

柑橘疮痂病

症状特点

危害幼嫩叶片、枝梢和幼果。

叶片初生油渍状黄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木栓化并向叶背隆起,呈锥形疮痂状,叶正面多凹陷形如“漏斗”,病斑连合时叶片歪扭,表面粗糙。

枝梢变短、扭曲,表面粗糙。

幼果果面呈瘤状突起,木栓化,果小、皮厚、畸形、易早落。

天气潮湿时,斑面长灰色薄粉霉(分生孢子)。

柑橘疮痂病与溃疡病患部均表现木栓化病斑,两病除病原菌一为真菌(疮痂)一为细菌根本不同外,症状上也有许多不同点,其中最大差异是,疮痂病叶扭曲畸形,溃疡病叶形状大小正常。

病原及发病特点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称柑橘痂圆孢菌[SphacelomafawcettiiJenk.]。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梢等被害部越冬,翌春温度(15℃以上)和湿度适宜时,病菌分孢盘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直接入侵嫩茎幼叶,经约10天的潜育期后显症。

以后又以分生孢子作为再侵接种体多次侵染,病害得以蔓延扩大。

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16~23℃,最高温度为28℃,春梢、晚秋梢和冬梢抽发期,为遇阴雨连绵或雾大露重的天气,有利发病。

夏梢期气温高,或秋梢期遇干旱,一般不利于发病。

果实以5、6月间的幼果期易发病。

橘类最易感病,柑类、柚类等次之,甜橙类抗病力强。

苗木和幼树发病重,成年树次之,老龄树病很轻。

肥水管理不善或通透性差郁闭的园圃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新建果园应选用无病苗木。

(2)结合修剪,冬春彻底清园,并随即进行喷药保护一次(30%氧氯化铜或77%可杀得或“靠山”悬浮剂800~l000倍液地面、树上喷施)。

(3)及时喷药保护新梢、幼果。

苗木、幼树于各次抽梢芽长1~2毫米时喷第一次药,隔10~15天喷第二次药;结果树在春芽l~2毫米时喷第一次药,花落2/3时喷第二次药。

除选用上述药剂外,还可喷65%硫菌霉威可湿粉l000~1500倍液,或43%大生富悬浮剂l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粉5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粉l000倍液。

上述各药如与福佑灵液蜡剂300~500倍液混施防效更佳。

 

柑橘炭疽病

病害名称 柑桔炭疽病

病原 学名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属半知菌

为害症状 可为害叶片、枝梢、花和果实。

叶片感病:

①病斑多从叶尖开始,初呈水渍状暗绿色,后变为淡黄色或黄褐色,以后小斑迅速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边缘不明显,似云纹状,其上产生大量朱红色带粘性的小液点,病叶易脱落;②叶尖或叶缘出现半圆或近圆形黄褐色病斑,以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病健组织分界明显。

天气潮湿时,病部出现朱红色带粘性小液点,天气干旱时,干枯病部呈灰白色,表面密布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

病叶脱落较慢。

枝梢感病:

①病梢由上而下枯死,多发生在寒害后的枝梢上,初期病部为褐色,后呈灰白色,其上散生许多小黑点,病健组织分界明显。

②多从叶柄基部腑芽处或从受伤皮层开始发病。

病斑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变长梭形,当病斑环绕枝梢时,病梢由上而下枯死。

花开后,病菌侵染雌蕊柱头,呈褐色腐烂,引起落花。

幼果受害,初呈暗绿色油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后扩展至全果。

天气潮湿时,病果上长出白色霉状物及淡红色小液点,以后病果腐烂干缩成僵果,不脱落。

长大后的果实受害,其症状表现有干疤、泪痕和腐烂3种类型,果梗受害,造成“枯蒂”,果实随之脱落。

苗木多在离地6~10cm处或嫁接口处开始发病。

病斑深褐色,形状不规则,严重时可引起上部枝梢死亡。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①加强栽培管理,柑桔园要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及时排灌、防旱保湿及防虫;②及时修剪衰弱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抗病能力;③剪除病梢、病叶、病果梗,清除落叶、落果,清园后喷1次波美1~2度的石硫合剂或40%灭病威500倍液;④采后处理,防止贮藏期发病,用特克多浸果。

化学防治:

在落花后及落花后一个半月内进行喷药,每隔10d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在7、8月间再喷1次,以防落果。

药剂可用40%灭病威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

 

 

 

柑橘黄龙病

柑桔黄龙病又称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

20世纪初在广东已有发现和记载,在70年代在广东爆发流行,80年代传入闽南、福州一带,对柑桔造成极大危害,管理差、抛荒的柑桔园发生较重,如任其蔓延,将给我国柑桔产业造成死树毁园的致命打击。

病害名称 柑桔黄龙病

病原 革兰氏阴性细菌,学名Rickettsiae-likeorganismgloeosporioidesPenz简称RLO;

为害症状 病树初期典型症状是在浓绿的树冠中发生1~2条或多条的枝梢发黄。

中质硬化,无光泽,叶脉肿突,黄梢下部的老叶仍呈正常绿色。

病树中后期,当年发黄的黄梢至秋末时,病叶陆续脱落,到次年春萌发前全部落光。

病梢萌发较早。

新梢短而纤弱,病叶细狭长,硬化,主、侧脉绿色,其余部分为淡黄色或黄色。

这时从初发病的枝梢以下的新梢由上而下陆续出现均匀黄化或斑驳症状,随着病害进一步扩展,长出的新梢日渐细小,在病枝上常见脱了叶的新梢,最后全株的枝条都表现症状。

根部腐烂,病株生长逐渐衰弱,早期发病的枝梢逐渐干枯,最后病株死亡。

病树开花早,花多,有的病枝仅开花不长新叶,花瓣较短小,肥厚,淡黄色,无光泽。

病果小,畸形果脐歪斜,果皮光滑,无光泽,味酸,着色时有的黄绿不均匀,有的品种果蒂附近变橙红色。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①加强检疫;②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木;③加强栽培管理与防虫;④挖除病株;⑤病区改造,对一些发病严重,已经失去了经济价值的果园,将整个果园的柑桔树全部挖除,重新种植,及时挖除新出现的病株,将病区改造成为无病的新区。

化学防治:

在冬季和春芽期,或在各次抽梢期,及早喷施40%乐果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倍液,或松脂合剂15~20倍液等药剂。

 

柑橘溃疡病

病害名称 柑橘溃疡病

病原 学名Xanthomonascampestrispv.citri(Hasse)Dye[异名Xanthomonascitri(Hasse)Dowson]

为害症状 受害叶片开始于叶背出现黄色或黄绿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点,继而在叶片两面逐渐隆起,成为近圆形、米黄色病斑,不久病部表皮破裂,呈海绵状,隆起显著,木栓化,表面粗糙,灰白色或灰褐色。

随后病部中央凹陷并呈火山口状开裂,且有微细轮纹,周围有黄晕,病斑直径一般为3~5mm,有时几个病斑聚合呈不规则形大斑。

枝梢受害以夏梢为重,病斑形状与叶上相似,但突起明显,周围无黄晕,严重时引起落叶、枯梢。

果实上病斑与叶片相似,但病斑较大,木栓化程度比叶部更为坚实,火山口开裂更为显著。

病斑限于果皮上,发生严重时引起早期落果。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①加强检疫禁止从病区输入苗木、接穗、砧木、种子、果实等,若必须从病区引进繁殖材料,则先进行严格消毒;②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木;③加强田间管理,冬季做好清园工作,收集落叶、落果和枯枝,集中烧毁;④合理施肥,适时抹芽,控制新梢徒长;⑤台风地区营造防风林;⑥及时防治潜叶蛾。

化学防治:

喷药时间:

苗木或幼树以促梢为主,在新梢萌芽后20~30d喷第1次,叶片转绿期喷第2次;成龄树以保果为主,保梢为辅,保果在谢花后10、30、50d各喷1次。

药剂药剂:

50%代森铵水剂500~800倍液,0.5%波尔多液(喷此药时必须改喷1次石硫合剂,以免诱发红蜘蛛和锈蜘蛛);铜皂液(硫酸铜0.5kg,松酯合剂2kg,水200kg);700单位/ml链毒素加1%酒精;链霉素+0.1%甘油;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铜氨合剂(硫酸铜1份,石灰2份,碳酸氢氨3份,水6份,混合密封5d后方可使用,使用时再加水稀释200倍)。

 

 

柑橘黄斑病

症状:

被害果实分两型:

黑星型发生于近成熟果实,果面初生红褐色小斑,后扩大为红褐色至黑褐色圆斑,中部凹陷呈灰褐色至灰色,密生小黑粒(分孢器),病斑一般限于果皮,但贮运期可继续发展,致使全果腐烂。

黑斑型主要发生在采收后贮运期,果面初生淡黄色至橙黄色小点,后扩大后暗褐至黑色略下陷的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中部密生小黑粒(分孢器),严重时病斑连合,覆盖果面,果肉亦黑色僵缩腐烂。

叶片症状与果面黑星型斑相同。

危害采前、采后的果实,影响品质和品级。

病原:

由真菌侵染所致。

病害原因

柑桔黑星病菌以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器越冬。

次年春分生孢子器内散出分生孢子,主要借风雨传播,落在寄主植物幼果、嫩梢上萌发芽管进行侵染。

病菌侵入后,其菌丝体受抑制而潜育,潜育期长达3~12个月。

到果实近成熟时,菌丝体迅速生长扩展,受害部出现病斑,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器放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一般春梢叶发病较少,夏秋梢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

由于本病病菌只在幼果期侵染,所以喷药保护必须在落花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内进行。

每隔15天喷一次0.5%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共喷2-3次。

喷波尔多液后,要注意加强对锈壁虱的防治。

据在重庆试验,6月下旬至7月下旬,喷2次或在7月下旬喷一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可显著减轻为害。

柑橘黑星病

柑橘黑星病

分布为害 黑星病又叫黑斑病,各橘区均有发生。

果实被害最严重。

果实被害后,不但降低品质,而且在贮运时病斑还会发展,造成腐烂,损失很大。

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症状分黑星型和黑斑型两类。

黑星型(图5-14):

病斑圆形,红褐色。

后期病斑边缘略隆起,呈红褐色至黑色,中部略凹陷,为灰褐色,常长出黑色粒状的分生孢子器。

果上病斑达数l0个时,可引起落果。

黑斑型(图5-15):

初期斑点为淡黄色或橙黄色,以后扩大形成不规则的黑色大病斑,中央部分有许多黑色小粒点。

病害严重的果实,表面大部分可以被许多互相联合的病斑所覆盖。

图5-14 柑橘黑星病病果黑星型

图5-15 柑橘黑星病病果黑斑型

病原Phomacitricarpa称柑果茎点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黑褐色,分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单胞 无色。

有性世代Guignardiacitricarpa称柑果黑腐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图5-16)。

图5-16 柑橘黑星病病原

1.分生孢子器2.分生孢子梗3.分生孢子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果或病叶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散出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芽管萌发后进行初侵染。

病菌侵入后不马上表现症状,只有当果实近成熟时才现病斑,并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春季温暖高湿发病重;树势衰弱,树冠郁密,低洼积水地,通风透光差的橘园发病重。

不同柑橘种类和品种问抗病性存在差异。

柑类和橙类较抗病,橘类抗病性差。

防治方法 加强橘园栽培管理。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调节氮、磷、钾比例;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修剪时,去除过密枝叶,增强树体通透性,提高抗病力。

清除初侵染源,秋末冬初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并清除地上落叶、落果,集中销毁。

同时喷洒波美1~2度石硫合剂,铲除初侵染源。

柑橘落花后,开始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多霉灵(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氧氯化铜悬浮液7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间隔15天喷1次,连喷3~4次。

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

青霉病和绿霉病主要为害贮藏期的果实,但也可以为害田间的成熟果实。

如采果期间多雨闷湿的天气,果园多有发生。

又如夏橙采果前阴雨连绵,近地面的果实可见到该病。

症状 病菌多从伤口或蒂部开始侵入,发病初期病部呈水渍状的圆形病斑。

病部果皮软腐,用手指轻压即破裂。

病部长出白色霉层,随后在白色霉层中间产生一层青色或绿色粉状物。

后来二者差异主要表现是绿霉病的绿霉物在病果的表面,细密较厚,暗绿色。

而青霉病的青霉较疏松,灰蓝色,可延至病果内部。

腐烂部位的边缘前者不规则不明显,后者规则而明显水渍状。

绿霉病和青霉病都可引起贮藏果实腐烂,并传播。

病原 青霉病菌学名为Penicilliumitalicum,绿霉病菌的学名为Penicilliumdigitatum,两种病菌的有性世代均属子囊菌,但不常发生,常见为无性世代,同属半知菌亚门的青霉菌属,其分生孢子分布很广。

发病规律 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经伤口和蒂部侵入,也可通过病果接触传染,6~33℃均可发病。

其中青霉病在18~26℃时最适发病,绿霉病在25~27℃,湿度95%以上发展迅速。

防治方法

①适时细致采收,避免产生伤口。

雨后和露水未干时不采果。

采果、运输、采后果实处理整个过程均应避免机械损伤,减少病菌入侵的伤口。

入库贮藏的果实成熟度有八成采收为适宜。

②对贮库进行严格的消毒。

一般贮果前半个月,用4%漂白粉的澄清液喷洒库壁和地面。

也可用硫磺粉进行熏蒸,每立方米贮库用10克,密闭熏蒸24小时。

湖南罗永兰等报道采用稻田杀菌剂30%稻病宁作贮存消毒,对柑橘青霉病的抑菌作用最强。

甜橙贮藏适温3~5℃,宽皮柑橘5~8℃,相对湿度80%~90%。

③使用防腐剂处理果实。

计划贮藏的柑果采下后即用药浸果(时间约1分钟),药剂可用:

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或25%施保克乳油1000~2000倍液,有很好的防效,45%特克多悬浮剂45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柑橘树脂病

病害名称 柑桔树脂病

病原 学名PhomopsiscytosporePenz.etSacc.(PhomopsiscitriPawcett),属半知菌。

有性态为DiaporthemeduscaeaNitsohke[Diaporthecitri(Fawcett)Wolf],属子囊菌

为害症状 ①流胶和干枯,枝干受害常表现两种类型(可相互转化),多发生在主干分叉处和其下的主干上,以及经常暴露在阳光下的西南向枝干。

病部皮层组织松软,灰褐色,渗出褐色胶液。

在高温干燥条件下,病势发展慢,病部干枯下陷,其周缘产生愈合组织,已死皮层开裂脱落,木质部外露。

②褐色蒂腐病,主要发生在成熟果实上,果实采摘后,特别在贮运过程中发生较多,从果梗开始,环绕果蒂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并向脐部扩展,边缘波纹状,最后全果腐料,病果皮较坚韧,手指按压有革质柔韧感,病果内部腐烂较果皮腐烂速度快,因此,当果皮病部扩大至果面1/3~2/3时,果心已全部腐烂,沿果心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向脐部迅速扩展,并达到瓤瓣间及果皮白色部分,使之变色腐烂。

高温条件下贮藏,病果迅速腐烂,有时在病果表面亦长白色菌丝体,并形成灰褐色至黑褐色的小粒点状分生孢子器。

③砂皮或黑点,病菌侵害新叶、嫩梢和幼果时,在病部表面产生黄褐色至黑褐色硬胶质小粒点,散生或密集成片,病菌为害限于表以及其下的数层细胞。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①做好防寒工作,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在气温下降前,对1~3年生的幼树进行培土或裹塑料袋防寒,对大树培土。

霜冻前1~2周,柑桔园应灌水1次,或于地面铺草,或堆草熏烟防冻。

秋季或采收前后要及时适当增施肥料,以增强树势;②清除病源早春前结合修剪,剪除病枝梢,集中烧毁;③树干刷白在盛夏前用白涂剂刷白树干;④刮治或涂药春季彻底刮除病组织,并用1%硫酸铜或1%抗菌剂402消毒伤口,外涂伤口保护剂,也可用利刀纵划病部,深达木质部,上下超出病组织1cm左右,划线间隔0.5cm左右,然后涂药,涂药时间,分5月、9月两期,每周1次,每期涂药3~4次,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倍液。

化学防治:

春芽萌发前喷1次0.8%波尔多液,花落2/3及幼果期各喷1次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以保护叶片和枝片。

 

 

 

柑橘脚腐病

病害名称 柑橘脚腐病

病原 主要致病菌为寄主疫霉,学名PhytophthoraparasiticaDast.;柑桔褐腐疫霉,学名P.citrophthoraR.E.&Smitsh;辣椒疫霉,学名P.capsiciLeonian。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土面上下10cm左右的根颈部。

病部呈不规则的水渍状,黄褐色至黑褐色,树皮腐烂,具酒糟气味,潮湿时病部常渗出胶液(也有不流胶的),干燥时凝结成块,以后病害扩展至形成层,以至木质部。

旧病斑树皮干缩,病健部界限明显,最后皮层开裂,甚至剥落,木质部裸露。

围绕病斑外的健全组织也可自然愈合,从而限制当年病斑的发展,病斑沿四周扩展可使根颈部树皮全部腐烂,造成环割,导致全株枯死。

病树叶变小、变黄,易脱落。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①利用抗病砧木,是目前防治此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②加强栽培管理,及时开挖排水沟,浅栽,不间作高秆作物,环状或开沟施入有机肥料,化肥不干施,防治树干害虫;③更换砧木,在重病树周围种上3~4株抗病砧木,然后靠接在其主干基部,结合重修剪,挖除烂根和进行根外追肥。

化学防治:

将根颈病部位的土壤扒开,刮除腐烂部分,然后涂上1∶1∶10波尔多浆,或2%硫酸铜液,再填上河沙或新土。

也可用利刀纵划病部深达木质部,然后外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

 

柑橘煤污病

柑橘煤烟病又称煤污病、煤病。

煤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受害的叶、果、枝由于被黑色霉层遮盖,阻碍光合作用,使果实品质降低,树势衰退,严重影响开花结果。

    

病发症状 受害初始,叶或果表面生暗褐色斑块,然后逐渐扩大,形成绒毛状的黑色、暗褐色或稍带灰色的霉层,继而向四周扩展呈煤烟状。

严重时霉层易剥离,剥离后枝叶表面仍为绿色。

后期霉层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或刚毛状突起。

   

病原 为柑橘煤炱、特勒小煤炱、称刺盾炱等,均属子囊菌门真菌。

    

发病规律及条件 病菌在病部越冬,第二年孢子飞散,借风雨传播。

发病的原因是柑橘粉虱、黑刺粉虱、介壳虫或蚜虫等害虫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的诱发,此类属煤炱属。

以植物外渗物质为营养而发生的小煤斑不易剥落。

属小煤炱属。

因此,前者只随此类害虫发生时随之发生,且蔓延快。

荫蔽和潮湿也利于传播。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及时防治柑橘粉虱、黑刺粉虱、介壳虫、蚜虫等害虫是杜绝和减少发生的关键。

加强橘园管理。

果园适当修剪,使通风透光良好,可减少病原菌。

水源充足的地方,经常用水冲洗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煤烟严重覆盖树体,在春天阴雨时,可撒石灰粉清洁煤烟。

    

(2)生物防治 采集和向柑园释放昆虫天敌,有橙黄蚜小蜂、刺粉虱黑蜂等。

座壳孢菌对柑橘粉虱幼虫的寄生率高。

    

(3)药剂防治 清园期喷8~10倍液松脂合剂或200倍液机油乳剂灭虫,可减轻第二年的虫口基数,而且可以清除严重的煤烟。

    

在该病严重发生初期喷药。

喷50%可灭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掖、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0.5:

1:

100倍式波尔多液。

 

柑橘黑腐病

病害名称 柑橘黑腐病。

学名AltemariacitriEll.etPierce。

病原 柑桔黑腐病病原为真菌,称为柑桔链格孢(AlternariacitriElliset.Pierce),属半知菌亚门。

病部长出的墨绿色绒毛状霉层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倒棍棒形,暗橄榄绿色。

为害症状 ①黑心型。

病菌在幼果期自果蒂部伤口侵入果心,沿果心蔓延,引起心腐,病果外表无明显症状,但内部果心及果肉则变墨绿色腐烂,在果心空隙处长有大量深绿墨色绒毛状霉。

②黑腐型。

病菌从伤口或脐部侵入,果皮先发病,外表症状明显,初呈褐色或黑褐色圆形病斑,扩大后稍凹陷,边缘不整齐,中部常呈黑色,病部果肉变为黑褐色腐烂,干燥时病部果皮柔韧,革质状,高温下,病部长出绒毛状霉,开始呈白色,后转变为墨绿色,果心空隙处亦长有大量墨绿色霉。

③蒂腐型。

病菌从果蒂部伤口侵入,症状与黑心型类似,但在果蒂部形成圆形的褐色软腐症斑,大小不一,通常直径1cm左右。

④干疤型。

病菌从果皮和果蒂部伤口侵入,形成深褐色常为圆形的病斑,病、健交界处明显,直径多为1.5cm左右,呈革质干腐状,病部极少见到绒毛状霉,易与炭疽病干疤症状混淆。

 

发病条件 柑桔黑腐病菌主要以孢子附着在果实上越冬,也可以菌丝体潜伏在病枝叶组织内越冬,当温湿条件适宜时便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在果园中侵染幼果。

病菌从花柱痕或果面的任何伤口都可侵染,侵入后以菌丝体潜伏在组织内,到后期或贮藏期引起果实腐烂。

柑桔黑腐病菌属于寄生性较弱的真菌,一般都只能通过果皮伤口或果蒂口侵入。

因此,在管理、采收、贮运过程中,凡使果实受伤,都会增加受侵染的机会。

黑腐病的发生与品种关系密切。

橙类发病轻,椪柑、温州蜜柑、桔类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①防止果实受伤,采收时要轻采轻放,壁免果实遭受机械损伤;②库房及用具消毒果实进库前10~15d,对库房或地窖进行消毒,按每立方米容积用5~10g硫磺粉进行熏烟,或用福尔马林1:

40倍液喷射,每立方米30~50ml,消毒时关闭门窗3~4d,然后通气2~3d。

③控制库房中的温度湿度在80%~85%,注意通风换气。

化学防治:

①果实采前喷药,果实采收前7~10d内用45%施保克2000倍液或25%脒鲜胺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2000倍液喷药。

②果实防腐处理,果实采收后24小时内用药剂浸果1分钟,药剂选用5000倍的2,4-D加45%施保克2000倍或25%脒鲜胺1000倍液。

 

 

柑橘裂皮病

柑橘裂皮病别名爆皮病,学名citrusexocortisviroid在国内个别产区有分布,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

国外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中国、摩洛哥、墨西哥、意大利、阿尔巴尼亚、古巴等。

   

症状树形较紧凑,叶小,花多,为畸形,或呈缺锌状花叶落花落果严重,产量很低。

枝条纤细,丛生,节间短而密;砧木部分树皮纵向开裂,裂皮深而长。

病树进入结果期早,衰老快。

其中强毒系株型树冠特别矮小,抽梢少而纤弱,裂皮缝变黑、流胶、发臭、落叶枯枝、死树。

弱毒系株型树势中等,树冠矮化外,裂缝不变色,也不流胶和死树。

以橘、橙作砧木,病树砧木不裂皮或极轻微裂皮。

以枳作砧,砧木症状明显,在定植后2-3年便开始发病,砧穗接合处有一条整齐的分界线,皮纵裂翘起延及根部,皮层呈鳞片状剥落,木质部外露呈黑色。

植株表现矮化,新梢少而弱,香橼感病后,叶片向后反卷,叶脉上呈现木栓化,黑褐色斑纹,有时破裂,整个叶片都长出许多黑褐色斑纹。

 

病原柑橘裂皮病病原是类病毒,称为柑橘裂皮病类病毒(CitrusExocortisViroidCEV)。

它没有蛋白质衣壳,是游离的低分子核酸,有高度稳定性,能忍受110℃高温。

   

发病特点病树和隐症带毒树是病害的侵染源。

本病主要通过苗木和接穗进行远距离传播,工具和手受病原污染后同样可传病。

柑橘裂皮病在以枳、枳橙、黎檬等砧木上发病严重,而用酸橙、红橘和酸橘等砧木则在受侵染后不表现症状。

管理粗放的果园易感病。

防治方法

(1)严格进行检疫,建立和完善检疫制度。

(2)培育无病苗木,用无病接穗培育无病苗木和种植无病苗。

(3)选用不带病的枳、枳橙作砧木。

通过指示植物等方法鉴定,用茎尖嫁接方法培育出不带裂皮类病毒的母株,再从无毒母株上采接穗,培育无病苗。

(4)及时砍毁重病树,轻病树靠接红橘等耐病砧木。

(5)进行工具消毒将受污染的工具浸在5-20%漂白粉或25%福尔马林液加2-5%氢氧化钠液或5%次氯酸钠液里浸洗1-2秒。

常用药剂福尔马林、氢氧化钠、次氯酸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