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反思.docx
《科学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学反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教学反思
西坎小学
2012——2013学年《使用工具》教学反思
闫尚敏
通过本课教学,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关于工具和机械这块内容的前概念。
由于这一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因此我在教学中把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放在首要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研究“选用什么工具好”这部分内容上。
学生在猜测、交流中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研究“用什么工具将图钉从木头中拔出来”这一活动中,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
有认为用小刀、一字螺丝刀、开瓶器、羊角榔头撬的、也有认为用剪刀、镊子拔的。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后发现:
用小刀和剪刀撬最方便、省力。
因为用开瓶器、羊角榔头、一字螺丝刀撬时,图钉和木头之间缝隙很小,很难插进去,撬起来就不怎么方便了,用镊子拔很费力气。
在研究“用什么工具将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来”这一活动时,意见比较统一,绝大部分认为用一字螺丝刀或十字螺丝刀拧出来比较方便,可有一组学生则认为用老虎钳也可以将螺丝钉拔出来。
实验后他们组汇报用老虎钳是能够将螺丝钉拔出的,可其它多组同学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有一组特意将一枚螺丝钉拧进木头让这组同学试着拔一拔,结果并没有拔出来。
大家一致认为老虎钳不能用来拔螺丝钉,但有名同学对大家的想法做了补充:
当螺丝钉在木头中埋得较浅时有时也可以用老虎钳代替螺丝刀。
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是极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的,因此我对这位同学的观点持肯定态度。
在分析为什么用老虎钳拔螺丝钉不方便时,同学们都说得很到位,主要是由于螺丝钉上一圈一圈的罗纹。
有了前面的研究,学生在研究“用什么工具将钉子从木头中拔出来”这一活动时,意见更加一致,活动也更加顺畅。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想法有时确实是出人意料的,就如拔图钉这个活动而言,我课前预设的方法也就两三种,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后却有了这么多种方法。
这其实对我们教师自身也是一种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让学生将观点说清,不要觉得这些观点很幼稚就不予理睬,有时这些不起眼的观点也会引起课堂中的思维的大火花。
西坎小学
2012——2013学年《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闫尚敏
我将这课内容分成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是前半部分加之“研究杠杆的秘密”实验设计;第二课时是实验研究及相应的拓展。
这一课的前半部分“认识杠杆”,我主要以讲授为主。
学生也很容易理解杠杆的三个作用点:
阻力点、支点、用力点。
对略变形的双杠杆、支点在旁边的杠杆,学生也能自主分析和判断。
其中,在判断螺丝刀是否是杠杆时,我认为学生的观点要比教参中的更完善。
他们认为:
在拧螺丝钉时不是杠杆,而用它来撬东西时就是杠杆。
对于书中介绍的几种工具,我认为都需要学生找出它们的三个作用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这三个部位的熟悉,也有利于后面杠杆尺的研究中,学生关注这三个作用点之间的联系。
我把这一课的重点放在了“研究杠杆的秘密”。
这一课的实验设计我觉得并不难,但是怎样判断这种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却有点难度。
学生在讨论后,大部分同学提出的方法是:
在杠杆平衡的情况下,可以看挂的钩码数,如果用力点的钩码数少于阻力点的钩码数,就是省力杠杆,反之就是费力杠杆,如果两边钩码数相同,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
但这种方法在实验中是比较费时的。
还有小部分同学提出来方法是:
两边的钩码数相同,变化与支点的距离,如果用力点处下沉则是省力的,反之则是费力的,如果杠杆平衡则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
他们认为:
同样多的钩码数,说明两边用的力是一样的,而同样的力我可以把你撬起来,说明我用的力还可以比你小一些,所以可以判断是省力,反之道理相同。
另外,还有个别同学提出在离支点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变化两边的钩码数。
这种方法大家不赞同,理由是两边离支点的距离相同,那么只有钩码数相同时才会平衡,也即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而当两边钩码数不相等时就无法判断是哪种杠杆了。
在学生实验时,我没有强调哪种方法好,只是让学生按照自己认同的方法研究。
实验后学生各有收获,两种方法各有所长。
使用第二种方法学生实验速度比较快,而且也很容易就得出来科学结论,但更深一层的规律发现不了;而使用第一种方法的学生虽然实验速度慢些,但他们却发现了新的内容:
左边的钩码数乘这个点到支点的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右边这个点到支点的格数。
这一课的教学中,汇报也是一个难点,由于每组学生的实验数据都比较多,按以往的将所有的数据都汇报出来,则是很费时,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
因此,我在汇报时,要求每一个组分类进行,即先各组汇报杠杆省力的情况两组数据,并说明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根据大家的观点去判断自己组杠杆省力的几组实验数据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提出来与大家讨论,重新判断杠杆的用力情况。
其它两种情况也按照这个方法汇报。
关于实验中钩码的挂法,我主张左右各挂一个孔比较好。
学生对杠杆的研究才刚开始,如果出现一边挂两个孔,实验结论就比较难概括了。
如果想在实验结论得出后拓展,那可以尝试一边挂两孔的方法。
建议书本封面的图修改成一边的钩码只挂一个孔的,以免误导学生。
西坎小学
2012——2013学年《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反思
闫尚敏
本课教材的编排按照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基本过程,由宏观到微观,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自然的巨大帮助,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正如建造高楼大厦的砖头一样,搭建生命体的最基本结构就是细胞。
首先教材利用迁移的方法,由积木搭建城堡这一学生孩提时代喜欢的游戏人手,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本课要研究的课题: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
教材选择了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作为研究材料,它们分别作为植物体和动物体的代表来由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可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画下来进行交流,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在这里,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学深度,即只要学生发现到:
两者都是由一块一块的“积木”构成的,但“积木”的形状大小是不同的就可以了。
关于细胞内部的结构将在初中阶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
教材的最后一部分还安排了一个卫生健康教育。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感冒常由病毒引起,而抗生素类药是不能杀死病毒的,不要乱用抗生素,不然会某起不必要的麻烦。
除非伴随有某些炎症,如扁桃体炎、咽喉炎、肺炎等可加服抗生素类药。
西坎小学
2012——2013学年《电能与能量》教学反思
闫尚敏
《电能与能量》讲述的是能量之间的转换,教材由学生最为熟悉的电能入手,首先让学生思考,电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做什么从而引出电能的概念,并由此让学生思考除了电能以外,还有什么能量?
这些能量能够做什么事情?
至此教材进入第二环节,这些能量“躲”在哪?
而作为引入,同样是学生身边所熟悉的,我们自身运动时的能量是从哪儿来的?
食物,食物中储藏的能量叫什么能呢?
化学能,化学能躲在食物中,其他的能量分别躲藏在什么地方呢?
第三环节,能量可以互相转化吗?
由第二环节进入第三环节,在教学上感觉比较突兀,过度不自然,第一次授课时感觉及不自然。
因此,在后面的授课中,将教材上的授课流程加以改进。
同样,由电能够做什么进入本课,引出电能概念,然后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除了电能还有什么其他形式的能量?
学生例举了风能、水能、光能、太阳能等等。
教师有意将动能放在了学生举例的最后面(如学生提前说出则最后加以总结),并请一位同学起来做跳跃运动并提问:
“他在运动吗?
他具有动能吗?
他的动能来自与哪?
”在这一步已然开始向学生渗透能量可以转换的概念。
学生回答:
“他的动能来自自己的身体。
”“是的,他的动能来自自己身体,而在科学上,我们把类似与人体自身这样所具有的能量叫做生物能,每一种生物都有生物能,可是我们的生物能又是从哪儿来的?
”“食物”“食物给予了我们能量,我们把食物中的能量叫做化学能,化学能躲藏在食物、燃料以及化学物质中,那么其它能量躲藏在什么地方呢?
”至此教学跳过教材中的一个小环节,并未让学生讨论并说明其它能量可以做什么,直接进入了教材第二环节,能量储存在哪儿。
在这一环节之后,教师则将课堂的中心再次回到电可以用来做些什么?
并进一步提问:
“电能可以做这些事情,其它的能量可以用来做些什么事情呢?
做完这些事情以后,它们还是原来的能量吗?
”至此教学进入第三环节,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吗?
修改后,感觉教学更为平滑,没有了一开始的突兀感,自认为学生更容易接受。
西坎小学
2012——2013学年《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反思
闫尚敏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地从细节之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教学一开始,在说说校园里印象最深的植物这一环节中,当学生回答:
“我在校园里见过雪松、葱兰”时,我要追问了一句:
“你在校园的哪里见过雪松?
”“葱兰又长在哪里?
”追问的目的是让学生说话要有根有据,而不能凭想象猜测。
紧接着,以照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学校的各个角落,各种类别的植物。
在给植物分类这一环节中,有学生提出,可以把这10种植物分为开花的和不开花的,其中雪松是属于不开花植物。
问题一提出,便得到了班中大部分同学的认可,于是我又追问,“你们怎么知道雪松是不开花的?
”学生回答说:
“校园里就有一棵雪松,可我们都看了六年了,却从来没有见过它开花。
”同学们的这种认识和反映在我意料当中,课前我也进行了一番的准备。
于是我首先表扬了他们,会观察身边的事物。
同时也向学生说明了雪松是开花的植物,并解释了看不到这棵雪松开花的原因,紧接着又向同学们展示了雪松开花的图片。
我希望通过对这一细节的处理,培养学生的质疑,实证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即使是通过自己的观察也常常是不全面的。
认识事物,学习科学,是复杂地,是严密的,除了观察也需要多渠道地收集证据,需要把工作做得更细致。
这样才能更科学、更理性、更全面地认识我们身边的事物,而减少甚至避免盲人摸象的现象。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认识不开花的植物时(其中包括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我尽量地为学生提供我们身边常见的不开花植物。
当出示某样植物时,我总要不厌烦地跟学生说明这种植物来源于哪里,时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科学的学习就需要实实在在,严严密密。
“润物细无声”点滴的细微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成败,让每一位教师关注细节,把科学态度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在细节之处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