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1126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附答案

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俨然(yán)垂髫(tiáo)诣太守(yì)德馨(xīn)

B、苔痕(tái)鸿儒(rú)案牍(dú)甚蕃(pán)

C、淤泥(yú)亵玩(xiè)濯清涟(zhuó)罔不(wǎng)

D、篆章(zhuàn)簪子(zān)戍守(shù)决眦(zì)

2.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村/中闻有此人B、濯清涟/而不妖

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D、无案/牍之劳形

4.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B、船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具答之,便要还家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下列作家、作品、出处、朝代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陶渊明—《桃花源记》—《陶渊明集》—晋代

B、刘禹锡—《陋室铭》—《全唐文》—唐代

C、周敦颐—《爱莲说》—《周元公集》—北宋

D、魏学洢—《大道之行也》—《礼记?

礼运》—清代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字元亮,是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

B、《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

C、《大道之行也》选自儒家经典礼记,”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D、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7.默写

(1)《春望》一诗中,“,”两句,是杜甫因感伤国事而发,后人则多借用抒写离情别绪。

(2)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4)杜甫《望岳》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二、阅读

(一)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

满足。

②融然:

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

同“蓄”。

④弦徽:

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8.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⑴渔人甚异之()⑵阡陌交通()

⑶颖脱不羁()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9.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10.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

他真的是在抚琴吗?

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二)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新课标第一网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

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

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②氲氲(yūnyūn)无所:

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③瑞:

吉,善。

④兼彩:

兼有各种颜色。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亭亭净植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1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

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A.强迫B.接近,迫近C.狭窄D.威胁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15.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

莲——;兰——氲氲无所。

品位:

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

16.(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的的品性。

(三)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选自《庄子?

秋水》)

【乙】黄帝将见大隗

(1)乎具茨

(2)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3)焉,曰:

“若知具茨之山乎?

”曰:

“然。

”“若知大隗之所存乎?

”曰:

“然。

”黄帝曰:

“异哉小童!

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

请问为天下。

”小童辞(4)。

黄帝又问。

小童曰:

“夫为天下者,亦奚(5)以异乎牧马者哉?

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

徐无鬼》

【注释】

(1)大隗(wěi)传说中的神名。

(2)具茨:

山名(3)涂:

同“途”,路。

(4)辞:

谢绝。

(5)奚:

何,什么。

1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秋水时至

(2)河伯始旋其面目

(3)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18.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1)河伯始旋其面目

(2)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B、

(1)望洋向若而叹曰

(2)若知具茨之山乎

C、

(1)河伯欣然自喜

(2)曰:

“然。

D、

(1)于是焉

(2)是进亦忧,退亦忧

1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2)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20.从甲文、乙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概括河伯和黄帝身上的共同点。

三、写作

21.翻开自己的成长日记,每个人都会回忆起珍藏在心中的那份感动:

也许是孤独时得到的一个问候,也许是沮丧时得到的一个鼓励,也许是跌倒时得到的一个搀扶,也许是迷路时得到的一个指点……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得到来自父母、亲友、老师、同学乃至陌生人的关心和帮助,这点点滴滴的关爱,就像一颗颗爱的种子播撒在我们的心田,有那么一天,我们也会把爱的花香传递到整个世界。

请结合你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滴水之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中心;②600字左右;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能用本试卷阅读题的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

1.D2.A3.B4.D5.D6.D7.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⑴对……感到惊异⑵交错相通⑶束缚,约束⑷停止

9.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10.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

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意对即可)

11.①树立②少③说出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12.A13.(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14.B15.香远益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16.洁身自好高洁(意思接近即可)17.

(1)按时

(2)穷尽,尽(3)拜见,拜访

18.D19.

(1)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

(或听到道理很多了,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2)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或治理天下,和牧马又有什么不同呢?

20.贻笑大方(或望洋兴叹)、害群之马。

共同点:

他们都通过过自身的经历,发现自己的不足。

(或:

他们都善于反思。

21.按照第一单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测题

一、积累

1.选出加点字注音、书写无误的一项()

A、沿溯阻绝(sù )晴初霜旦(dàn)飞漱其间(sù)

B、解衣欲睡(jiě)能与其奇(yū)竹柏影(bǎi)

C、震撼激射(hàn)为火所焚(wéi)鲸波万仞(rèn)

D、僦赁看幕(lìn)雾凇沆砀(tāng)都护(d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出了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朝技艺。

B“自即望以至十八日”指的是农历十六日到十八日。

C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D登临吴蜀横分地,徒倚湖山欲暮时。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译文: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不要说您傻,还有比您傻的人呢!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到院中散步。

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5.下面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代

B、《观潮》——周密——宋代

C、《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

D、《归园田居》——陶渊明——唐代

6.诗句填空。

(1)《归园田居》这首诗从遣词造句中描写作者愉悦的心情,同时表达了他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决心,以及

归隐后悠然自得的生活。

文中这样的句子是。

(2)《使至塞上》一诗描写大漠独特之美的诗句是:

,。

(3)《渡荆门送别》一诗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7.在下面语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幅对联。

A、黑发不知勤学早a、水性淡泊是我师

B、无边落木萧萧下b、白首方悔读书迟

C、四面荷花三面柳c、不尽长江滚滚来

D、竹直心虚乃吾友d、一城山色半城湖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8.解释文中下列字的意思。

(1)肃:

(2)属:

(3)引:

(4)阙:

9.第二段中写江水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后来唐朝的李白有两句诗与此处的意思相近,李白的两句诗是:

10.文中”清荣峻茂”一句写了_______个对象,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2.古人常用“三”形容多,如文中“猿鸣三声泪沾裳”。

请再举两个含“三”、其含义也是表示“多”的成语或诗句。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以下各题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

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3.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16.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花之迷

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

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

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

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①”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

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花一样不受污染,永保鲜艳色彩。

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

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

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

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

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

沉睡了近千年的古莲子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

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

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死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注】①效应:

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17.文中说到“荷花效应”。

根据有关文字对“荷花效应”作出解释。

18.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是什么?

19.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性的爱抚

①这是个不大的小镇。

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

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

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②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

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

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

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

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无异样。

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③“你要买点什么?

”他不失时机地问。

④“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人:

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⑤“你到底有什么事?

”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⑥“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敏:

“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⑦“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年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⑧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

“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

”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⑨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

“孩子,坐下来,弹一曲吧。

”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

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

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

⑩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

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

男人有些不耐烦了:

“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

(11)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

“……我在去那家店铺

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

其实,不瞒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

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12)“是的,”他说。

“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爱抚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

(选文有删改)

20.开头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21.第⑩段中那位老师说他当时“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他当时有过“邪念”?

22.文中两次描写店铺女主人的作用是以女主人的反衬男主人的。

23.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第⑧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2)第⑩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

24.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围绕“当今社会需要‘人性的爱抚”’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见解深刻,

理由充分,字数不超过100字)

三、写作

25.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时的欢笑……

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

请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用深情的笔触描绘这一幕幕画面。

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校名。

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C2.C3.C4.B5.D6.

(1)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A--bB--cC--dD—a

8.

(1)冷寂

(2)动词,连接(3)延长(4)通“缺”9.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10.4水树山草11.

(1)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2)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12.示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令五申13.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4.

(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3)睡觉(4)只是15.

(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16.

(1)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月色(月夜)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7.荷花效应:

荷花花瓣表面毛糙却不受污染。

18.第一问:

莲子中有一种酶,能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

19.三个特点:

不受污染、能自身加热、有旺盛的生命力。

20.为下文写店铺男人打盹,年轻人伺机行窃作铺垫。

21.

(1)年轻人向里面探头探脑地张望,被人发现后又突然退了出去。

(2)当店主人正要继续打盹的时候,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3)当店主人问他买什么的时候,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22.刻薄(多疑冷漠)友善(信任温和)

23.

(1)年轻人的意思是说他家境贫困,无力求学,想通过给人弹琴来赚取学费。

(2)这个年轻人确实是一个学琴的孩子,而且琴技高超,他前面所说的话都是真的。

24.见解深刻,理由充分,语言通顺流畅即可。

25.按照第一单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