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知日本征文优秀范文.docx
《品书知日本征文优秀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书知日本征文优秀范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书知日本征文优秀范文
品书知日本征文优秀范文
我们在了解日本的时候,往往是在一本书开始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品书知日本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
品书知日本
《日本人》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和外交家赖肖尔(EdwinO.Reischauer,1910.10.15–1990.09.01)于1977年出版的大作。
赖肖尔不仅出生在日本,后来还娶了一个日本女人为妻,是美国公认的日本问题专家。
他的著作有《日本的过去和现在》、《需要一个亚洲政策》、《美国和日本》,还和费正清合著了《东亚:
伟大的传统》。
在60年代初,因修改日美安保条约而导致日美两国关系紧张,他在这种情况下出任美国驻日大使(1961—1966年),他利用对日本社会的深刻了解、通过自己的日本友人和自己的学者身份与日本的各界人士进行接触,以便于美国推行更灵活的对日政策。
1966年他执意辞职回到哈佛,继续他的学者生活,直到去世。
日本与美国在近代的交集甚多,发生过战争、被美国占领过,以及战后紧密的经贸合作,但与此同时美国人却常常对日本人感到迷惑不解,所以《日本人》这本书写作的目的就是帮助美国人和世界其他民族了解日本人。
此书和日本《列国志》一样,语言朴实,但却饱含深情。
从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社会情况、政治制度和外部环境来分别介绍日本的概况。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文字性说明,而是加上作者对日本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写出来的。
日本所处的相对孤立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大部分历史时期里都与世隔绝。
[1]这也就造就了日本人孤立、孤独而独特的性格。
本书通过对日本孤立状态的描述,突出了日本人在文化上的独具一格,孤立状态驱使其创造出可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类似民族还要多的、并更具有自己显著特征的文化,日本在如文字、语言、饮食和天皇的存在等方面都与众不同。
虽说在如今,日本的独立状态早已不存在了,已与世界连为一体,但日本的特殊性仍一直存在。
日本人孤立、孤独而独特的性格,使得日本人特别强调集体的重要性。
大多数日本人在穿着、举止、生活方式,甚至思想上都符合集体的准则,“面子”在日本人心中占有很大的份量,但他们最关心的则是自己在本团体其他成员面前的“面子”。
[2]公司的员工把自己看成是整个公司的一员,而不是某个行业的一员。
日本的农村从古代开始就有“村八分”的制度,就是与村里不合群的村民绝交,不让其参加除了“丧”、“娶”之外的活动。
日本人经常会担心由于自己的不争气而让家庭和社会蒙羞,并由此会产生有罪的心理,而不是羞耻的心理。
即使是社会的反叛者,通常也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小团体中的成员,而不是一个孤立的或行为古怪的个人。
[3]
日本人孤立、孤独而独特的性格虽说带来了日本人的合群倾向和相对主义的伦理道德观,但这并不是说日本人就是顺从、没有个性、墨守成规的民族。
他们的文学作品、艺术的表现都表明日本人是非常有活力,且富有创造力的民族。
这就是说日本人在从属于集体的同时,更多地保留自己的个性。
如日本的枯山水、花道、茶道,此外还有日本的传统艺术(能、歌舞伎、相扑)等都体现出了日本人的创造力。
日本人孤立、孤独而独特的性格在日本与外界的接触中,则是一种累赘。
日本人自己拥有的与众不同的强烈意识及其严密的社会组织,是他们与外界社会交往时的障碍。
例如他们独特的语言,使日本人显得与众不同。
日语的局限性使得日本在与外界世界之间交往时,存在着巨大的语言障碍。
由于日语和世界其他语言之间的差别很大,这就增加了外国人学**日语和日本人学**外语的难度。
而日本在世界上的重要性远未受到广泛的重视,外国读者在很大程度上对日本的兴趣不大。
[4]而绝大多数日本人生活在自己的语言圈子里,他们很少意识到这方面所存在的缺陷。
虽说现在日本人学**外语的人数增多,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增大了,但由于日语和世界其他语言的差异很大,加上历史因素,日语几乎不可能成为国际上通用的主要语言。
语言不通成为日本与外界的交流的障碍。
在全球化时代中,日本人孤立、孤独而独特的性格在对待其他民族的态度中显得格外明显。
虽说日本已融入世界,但日本人总是有强烈的意识,认为自己是日本人,而其他人则是“非日本人”。
日本人去国外,总是把自己看作是整个日本民族的象征,而不仅仅代表他们自己。
日本人的团结性和排他性观念在他们对待生活在日本本土的外国人的态度上尤为明显,他们认为外国人终究是外国人,也就是局外人。
所以久居日本的外国人一般很难找到归属感,这并不是因为日本人的优越感或者是轻视别人,而是因为日本人认为自己与其他人不同而已。
夸张一点说就是日本人认为自己是有别于人类的另一种动物。
[5]
总之,日本人孤立、孤独而独特的性格体现在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虽说现在处于地球村时代,日本与外界的交流也日益增多,但日本人固有的这种独特性格却始终保存至今,这是日本民族的核心。
我们在与日本交往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处理中日关系的时候,理应注意到日本的特殊性,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应该理解日本特殊性的前提下与之开展交往,只有互相理解,才能发展更好地、更理性的关系。
第二篇:
品书知日本
我第一次知道你的存在时,是你的女王——卑弥呼向我求助。
殊不知,我这边也一团乱麻,战乱纷争不止。
可我却还是说,好。
我也忘了,当时我会答应,是为了将你据为己有,还是为了多一个盟友。
无论如何,你完整了。
那个时候的我,被称之为南北朝。
不久后的我统一了,却伤痕累累,稚嫩的你前来觐见,口中说出的却是:
“你好,日落之国,我是日出之国的日本。
”我虽隐生怒意,却未大发雷霆,只道你是年少轻狂。
现在想来,你那菊与刀的性格,是否从那时起就已存在。
那个时候的我,被称之为隋。
后来,我迎来了自己的盛世,帝王因南北朝的混乱,生而混血的体质,且又宽宏大量,一时万臣来朝,其中自也不乏你。
现在想来,那兴许是我们相处最融洽的时光,我们之间的子民可以恣意来往,不用担惊受怕。
我毫不吝啬将我的一切传授给你,从文字的建筑,乃至茶道香道,孔孟老庄。
那时候的我们,说是亲兄弟也不为过吧,到底是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哦对了,那时候的我,被称之为唐。
纵使是最美好的一段过去,可牡丹与菊,终是无法同朝盛开。
已经忘了是什么时候,你来与我说,西方诸国发展势头迅猛,很是担心,而我当时似是毫不在意地说了句,随他吧。
我们的分歧,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
我猜,你以为你不过是弹丸小国,而我为泱泱天朝,应无所畏惧,不能知晓你的忧虑,可你却不知道...其实我,早已对战争这种东西,麻木了啊。
你还好吗?
我很想给你写封信,问问你的最近,我这边又开始打仗了,经历了五代十国和宋元两朝,乱极了。
听说你那边在进行着什么平安时代,幕府时代。
平安时代我懂,那时候你可虚心请教了。
可幕府时代...你能给我说说吗?
可这些话,只能咽在心里,一切就像杳无音讯,石沉大海,明明我们之间那么近,不过一海之隔。
可这些时日的事,我们在彼此的史书上,竟寻不到对方的身影,只言片语。
我抬头望去,城墙上的旗帜,写作“明”。
我曾无数次期待过我们的重逢,却没想到重逢的那一天,是那么的,一言难尽。
因你的子民,他们称之为倭寇的那群人,侵犯了我的家,我的亲人,你前来谢罪,语气是那么的客气,不复当年。
一如今日,你的礼貌令人称赞。
可我竟开始怀念起当初那个口出狂言的少年。
我们都不知该如何面对彼此,倭寇的事就这么不了了之,我们虽表面交好,可我却觉得总有一些,心照不宣。
我还记得那段时日,我在帮李氏政权统一发展朝鲜,一如当年助你...可后来,他们告诉我,你关上了家门。
再后来,我也关上了自己的家门。
可我们,明明什么都还没有解释清楚呢……
后面的故事……我想了很久要如何表达……
你说,当我看到你与那群强盗一同进来时的表情,是不是与当年,我帮朝鲜与你对战时,你的表情,一模一样呢?
有些事情,不知早在什么时候,随着时光,已悄然改变。
而如今。
我蓦地合上书,将自己从这段过往中挣扎出来。
而如今,我还未曾见过牡丹与菊同朝盛开的美景,却哀叹着梅花与樱那宛如参商的命运。
后记:
这一篇文章,与其说是我把自己比作中国在阅读两国历史时全程的心境,倒不如说是我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一次遨游吧。
一些自己的话,放在最后。
其实想写这些很久了,小的时候上历史课就会想,唐朝时我们关系那么好,为什么后来却刀刃相向?
所以去查阅了很多书……若说具体看什么书有感,可能就是二十四史和日本史了吧,太多太多……可是对这篇文影响最深的应当是井上清(亦作井上靖)教授的《日本史》,写的最中肯的日本史,不偏向中国也不偏向日本。
还有就是国人所写的《列国志之日本》,以及某不便透露的日本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