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马甲鱼繁殖手记现场直播.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0526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珠马甲鱼繁殖手记现场直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珍珠马甲鱼繁殖手记现场直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珍珠马甲鱼繁殖手记现场直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珍珠马甲鱼繁殖手记现场直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珍珠马甲鱼繁殖手记现场直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珍珠马甲鱼繁殖手记现场直播.docx

《珍珠马甲鱼繁殖手记现场直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珠马甲鱼繁殖手记现场直播.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珍珠马甲鱼繁殖手记现场直播.docx

珍珠马甲鱼繁殖手记现场直播

珍珠马甲鱼繁殖手记(现场直播)。

养鱼会有许多乐趣,也会遇到很多困惑。

让一种自己以前未曾繁殖过的鱼在自己创造的环境中传宗接代,是每个养鱼人的期盼。

当一种新鱼繁育出了小宝宝,养鱼人会比那对产卵的亲鱼更加激动和快乐,这是对养鱼人的最高肯定和奖赏,是养鱼人层次提升的证明书,是养鱼人信心和勇气的源泉。

然而,在最终的快乐迸发之前,养鱼人却常常要在失败、困惑中进行漫长的摸索。

一些小小的经验,在过来人看来是不值一提,但对众多尚未成功的朋友来说,却可能是黑暗中的灯塔,指引新人们少走弯路,快速奔向成功。

这种感觉我的体验是很深的。

当我繁殖一种‘新’鱼时,真是太渴望能有高人场外指导了,太希望能有系统、具体、详细、直观的资料了。

我肯定,每个养鱼人,无论他已进入了多高的层次,只要他在向一个自己未曾涉足的领域挺进,就一定会有和我同样的渴望。

我算不上过来人,一年多来,也仅仅在探索中繁殖了孔雀、斑马、虎皮、曼龙、珍珠、燕鱼、黄金鳉等入门级品种,但这些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它们为我今后探索更多更难的品种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这些经验值得总结和宣传,特别是对众多急需这方面知识的新生代养鱼人,系统、直观的资料一定有雪中送炭之效。

网上、论坛上,尚未见到对每种鱼繁殖的系统、具体、详细、直观的资料,因此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填补这方面资料的不足;而自己的经验在大家的补充和修正下,一定会更加完善,这是对人对己都有利的事。

在这个帖子里,我通过直观的图片和一些文字,介绍一下珍珠马甲繁殖的全过程。

珍珠马甲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繁殖的热带鱼品种之一。

我认为,初学者过了最简单的斑马关后,需要通过的第二关就应当是珍珠马甲(或者是蓝曼龙)。

珍珠马甲繁殖对水质几乎无要求,无需做水,中小型繁殖缸,裸缸,水温27度,无需加氧和过滤,繁殖条件不高。

珍珠马甲(或者是蓝曼龙)的繁殖包括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亲鱼产卵;第二阶段是仔鱼养成。

第一阶段相对容易,第二阶段则相对较麻烦。

这主要是因为,虽然珍珠马甲产量大(通常在1,2千粒,多时可5000以上),但鱼卵小,仔鱼小,仔鱼成活率低,提高成活率是繁殖这种鱼的难点(这个问题我解决的并不好,以前繁殖成活率也就60%左右吧,希望在这里能得到大家的指点)。

下面,我的直播开始。

——————————————————————————————

鱼缸:

珍珠马甲产卵不需要很大的缸,中小缸即可;但仔鱼孵化最好用比较大的缸。

我使用的是50*30*30cm的繁殖缸,比较大,产卵和养仔鱼都够了。

见下图。

需说明:

繁殖珍珠应用裸缸。

我这个缸本来是要养短鲷的,只是由于一朋友送来一对珍珠让我繁殖,这才临时决定做珍珠繁殖缸的。

由于这几天有事,没来得及把里面的东西(底砂、水妖精、水草等)取出来,等以后逐渐取吧。

——————————————————————————————

种鱼:

选择种鱼是第一步。

当然要有公鱼和母鱼了。

不同种类的鱼,使用的公鱼/母鱼的比例是不一样的,珍珠马甲的比例是1:

1。

以下三张图是一个朋友6月10日送的公鱼,照片摄于6月11日。

下面是母鱼,肚子比较大了。

6月11日把公鱼放入前面的大繁殖缸,6月12日早上把母鱼放入另一个小缸中。

两个缸紧靠在一起,这样两条鱼可以相互看得见,酝酿一下感情。

公鱼颜色变得更鲜艳,母鱼好像没什么反应。

12日晚,将母鱼捞入大缸,和公鱼放在一起。

6月13日,公鱼开始吐泡,位置是缸的中间部分。

6月13日,公鱼维护它的泡巢的样子:

6月13日,公鱼开始追逐母鱼。

在这张照片中,还可以看到12日两鱼隔缸相望时的两鱼缸的位置情况。

6月14日上午,发现公鱼把泡巢位置转移了,转移到了鱼缸的右角,这个位置更利于观察,呵呵。

似乎公鱼愿意把巢选在比较安静而又比较明亮的位置。

13日和14日早上,我曾用报纸把缸子的正面挡住,所以这个位置比较安静。

6月14日中午开始,两鱼开始交配。

交配过程是:

公鱼在泡巢下面,母鱼主动游过来,两鱼缠绕,在泡巢下产卵。

然后公鱼将母鱼赶跑,自己清理战场,把散落的鱼卵收集起来,放到泡巢下面。

这种交配从中午12点多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左右,差不多每10几分钟一次,总共大概有二十几次。

每次少则10几粒,多则上百粒。

交配场面1:

母鱼主动游过来、公鱼张开身体,摆好最佳姿势、公鱼缠绕母鱼

交配场面2:

这2张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母鱼的尾巴坏了。

这是两天来被公鱼咬的。

这属于正常现象,以后会逐渐长好的。

交配场面3:

看到卵了吗?

产卵的间歇,公鱼不断修理泡巢,下面欣赏一下它的泡巢。

公鱼在修理泡巢。

这是13日喂鱼的一团线虫,到14日仍然一点没少。

珍珠繁殖时,公母鱼都完全禁食,这样可以专心产卵,亲鱼不会吃掉鱼卵。

我认为这应该是鲈型目的鱼进化上较鲤型目(如斑马鱼)先进的一个证据。

鲈型目的鱼的脑神经系统中多了一道管理食欲的‘门’,在繁殖时,这道门自动关闭;而鲤型目的鱼则没有这道门,它们只要饥饿就要吃东西,不管自己是不是在产卵。

这说明鲈型目的鱼的神经系统比鲤型目的鱼更复杂,更先进。

早上(6月15日),发现公鱼已经把昨天靠右下角的泡巢移动到了里面的左上角处,那里更安全些。

中午11点左右,发现多数小鱼均已孵出,从产卵到出小鱼,不到24小时,这跟我的水温高(29度)有关系,若水温低的话,可能需36小时才出小鱼。

下面是已经垮掉的泡巢,和里面许多的小鱼。

现在看来,小鱼数量不算太多,但也不算少,大概有2,3千吧。

如果母鱼肚子足够大的话,达到6,7千都是可能的。

可以看到有一些没受精的白卵,现在看来不算太多,属于正常范围。

目前小鱼还不会自由游动,只能偶尔在水面上窜动。

小鱼有一个大大的卵泡,肚子朝天。

小鱼大概还需要36~48小时才能起飞,那时就要喂开口食了。

仔鱼养成缸还要使用这个产卵缸。

仔鱼饲养不需要底砂,而且鱼缸缸壁已经很脏,不利于观察,于是中午决定趁小鱼起飞之前,把鱼缸刷一下。

具体步骤是:

1.把仔鱼用塑料吸管吸到两个微波炉塑料盒中,注意,一定要使用原缸水;

2.把公/母鱼捞到别的缸中;

3.把原缸水临时转移到盆中;

4.去掉底砂,刷洗鱼缸;

5.把原缸水倒回到刷完后的缸中,并加入四分之一左右的新水;

6.在缸中放入水妖精、加热棒、水草;

7.把两个微波炉盒放在缸中过水,同时加热棒打开加热到28度,一个小时后把小鱼倒入大缸。

※※注意:

此步骤是我根据我缸目前的特殊情况而临时决定的。

小鱼最好不要移来移去的,而且最好在产卵缸中直接养成。

我是为了以后观察方便才临时决定把缸子刷一下的,这个步骤存在一定的风险,我原则上并不推荐这么做。

原缸水有些混,但问题不大,这水比较安全,而且里面的一些微小悬浮物对小鱼有益,太清的水对小鱼并没什么好处。

目前水妖精暂时不开,等2天后小鱼起飞了再开。

小鱼在整理好后的缸中过水1小时,然后倒入大缸中。

这是晚上灯光下的鱼缸,和昨天产卵时相比,已经派若两缸啦。

仔细看,小鱼们都漂在水面上。

借这张照片想说明2个数据:

一个是水温,一个是水深。

水温我认为28度比较好,太高太低都不好。

水深度我认为不要太深,目前我这缸是16cm深,比水妖精的出口低2cm左右。

水太深小鱼不爱到缸底,导致许多在底层的食物它们无法吃到。

这大概是因为水太深对小鱼会产生压力吧。

将来随着小鱼的长大,可把水逐渐加深。

(6月16日),小鱼还不会自由游动,仍漂浮于水面上。

等到明天上午,小鱼孵出满48小时,到时候小鱼将全部起飞,应该是比较壮观的场面:

-)

不过今天也不能闲着,要考虑小鱼的食物问题。

小鱼起飞才标志着仔鱼养成阶段的正式开始,这个阶段要比前几天产卵阶段困难得多,面临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食物问题,特别是头几天,食物问题若处理不好,后果会非常严重!

由于珍珠的仔鱼小,开口只能吃非常细小的东西,目前可供选择的只有两种食物:

1.洄水、2.蛋黄水。

昨天,买了些洄水,放在三个小缸子里。

虽然买到了洄水,而且洄水比蛋黄水更有营养,但实际上我并不倾向于大量依赖洄水,相反,我认为蛋黄水对于珍珠这样的仔鱼来说可能更实际些。

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洄水难以大量稳定供应,而蛋黄水则不存在此问题。

得到洄水,要么去买,要么自己养。

现在是夏天,买洄水比较容易,但冬天怎么办?

即使在夏天,一旦下雨也很难买到洄水,所以依赖洄水有种靠天吃饭的感觉,赌的性质更多谢,没有自由。

买到的洄水看着挺多,可要天天喂饱数量庞大的仔鱼,则是杯水车薪,谁也不太可能天天坐车跑市场买洄水。

自己养洄水倒是个办法,但那只适用于仔鱼数量少的情况,象珍珠这样一下子出好几千,养再多也不够吃。

我去年冬天繁殖一窝曼龙,同时养了6盆洄水,结果还是不够吃!

与此相反,蛋黄水的数量则无限的,用起来也非常非常的方便。

蛋黄水有两个缺点,一个是容易坏水,一个是营养不如洄水丰富。

对于坏水问题,其实只要投喂量上掌握的好,问题并不太大,少食多餐,让每次沉到水底的蛋黄碎屑尽可能少,并且每天坚持刮掉缸底的碎屑,同时保证水妖精工作,则水不会坏掉。

至于营养问题,蛋黄水的确不能长时间用,但在最初3天内的效果还是基本等同于洄水的。

若能在第4天强制升级到丰年虾,则蛋黄水在营养上的问题几乎可以忽略。

2.洄水不利于小鱼的食物升级。

据我的经验,蛋黄水中的微粒比洄水要大一些,这样从开始就可培养小鱼尽可能吃比较大的食物。

这对第四天向丰年虾升级是有帮助的。

若喂洄水,我感觉小鱼张大嘴,卯足劲吞掉大块食物的意识丧失了,洄水和丰年虾的体积差距太大,让小鱼在第4天转食丰年虾的难度会更大。

无论是用洄水还是蛋黄水,都要时刻保持一个意识,那就是要尽可能早地将食物升级到丰年虾(或很小的蹦蹦虫),洄水和蛋黄水可以连续喂10几天,可那样鱼会越来越虚弱,最后大批挂掉。

其实,从第四天起这些东西的营养就不够小鱼发育用的了,小鱼体质开始走下坡路,而这时小鱼体形已可以吃丰年虾了,所以养小鱼的一个很重要的动作就是在第4天投喂丰年虾。

这是我的经验。

下面看看今天缸里的小鱼。

它们还不会游,漂在水面上,遇到惊动会到处窜动。

小鱼用卵泡可以再支撑24小时不吃东西,再过24小时,挑战才真正开始!

今天就这些内容。

从明天起,挑战真正开始!

我的计划是(从明天<6.17>开始算):

第1~3天:

洄水和蛋黄水混合喂3天,

第4~6天:

开始喂丰年虾,并辅助以洄水和蛋黄水,丰年虾为主;

第7天以后:

喂蹦蹦虫。

大概在上午10点左右,开始投入了一些洄水,作为小鱼的开口第一餐。

下面是小鱼开饭之前的照片。

进食前的小鱼:

下面是缸中投喂了洄水后的整体情况。

这次洄水下多了,它们有趋光性,聚集在明亮的地方。

小鱼进食洄水。

看看吃了第一餐后的小鱼状态。

今天天很热,虽然用报纸包着鱼缸,但下午缸仍然达到了31度,上午喂的洄水基本都死光了,因为洄水怕高温。

水也明显比昨天绿了。

晚上清了一遍缸底,并换了六分之一的水。

晚上喂了一点蛋黄水。

下面是蛋黄水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

从熟鸡蛋黄上取下一小块放于杯中;

第二步:

倒入温水搅拌;

第三步:

静置10分钟,用吸管吸取悬浮的蛋黄微粒,均匀撒在鱼缸的水面上。

今天是开局第一天,总体上看一般,主要是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1。

水温太高,下午达到了31度,影响鱼的状态;

2。

水质有所下降。

洄水喂的偏多,死掉的洄水有损水质,虽然不太明显。

而且水明显变绿。

中午只照了2个小时的太阳就这样了,现在的阳光太强,明天准本完全用报纸挡起来,禁止任何直射光。

3。

没有实现食物组合。

今天基本只喂了洄水,仅晚上喂了一点蛋黄水。

明天准备以蛋黄水为主,洄水辅助。

4。

现在看来,这个缸子似乎有点小,鱼在里面显得挤,过几天长大一些,这个问题会很严重,现在就要考虑分缸问题。

(6月18日),是小鱼开口第二天。

按照计划,继续喂蛋黄水和洄水。

上午8点~12点:

喂3次蛋黄水;

下午1点~8点:

喂3次洄水;

晚上9点~11点:

喂蛋黄水和洄水各一次。

目前洄水比预计的要充足一些,所以多用了一些,不用过几天也会死掉的,浪费了。

不过总有点担心后天转丰年虾时小鱼会适应不了。

对水质仍有所担心,故今日加了10毫升的硝化细菌,还扔进去5,6个红螺来帮助清理缸底。

水妖精一直开着,到晚上,水似乎比上午稍稍清了一点。

准备明天再换六分之一的水。

小鱼的游动能力大大提高了,总是跑来跑去,很难对焦准确。

没办法,只好用小光圈大景深,拍一群鱼,再从中挑比较清楚的。

先看看进食第二天鱼群的整体情况。

仔细看,多数鱼的肚子都有点颜色,那是吃的洄水的颜色。

不知为什么,这次买的洄水的颜色是粉红色的,不知是品种原因,还是它们所在的水体的原因。

下面在离近些,看看今天小鱼的样子。

和昨天比,能看出它们已经长大了些。

以下三张是上午喂蛋黄水后,喂洄水前的样子。

喂洄水后的样子。

放大后,已经能看清小鱼的眼睛了。

再过1,2天,不用放大也应该能看清鱼的眼睛了,那时候就应该喂丰年虾了。

明天是开口第3天,后天是第4天,在第4天上午,就要开始喂丰年虾了。

由于丰年虾孵化需要30个小时左右,故应在今天晚上开始孵化,才能保证后天早上能用。

这里有一点想和初学的朋友交代一下:

目前市面上的丰年虾卵分大号和小号的2种,大号的虾卵孵出的丰年虾和蹦蹦虫差不多大,不能喂珍珠这样的小鱼,小号虾卵孵出的虾稍小些,喂小珍珠比较合适。

即使用小号丰年虾,到时候也不是所有小鱼能吃得下它们。

下面的图是大号和小号丰年虾卵的比较。

左侧淡灰色的就是我们需要的小号虾卵,右侧紫红色的是大号虾卵。

下面再简单介绍一下丰年虾的孵化方法:

第一步:

在水槽中加入适量的大粒盐;

第二步:

加入水将盐融化,并在小盒中放入适量的虾卵;

第三步:

将盒子静置30小时左右,丰年虾苗可孵出。

利用虾苗的趋光性,将水槽的小盒部分盖上,在另一侧留下一个透光的缝隙,虾苗即可远离虾壳,集中在缝隙一侧,从而实现虾苗与虾壳的分离。

(6月19日),是小鱼开口第三天。

因是周日,去市场转了一圈,又买到一些洄水,至少可以再用两天。

由于目前洄水比较充足,故蛋黄用的少了,仅早上用过一遍,全天其他时间均喂洄水,喂了四、五次吧。

今天,小鱼的状态总的来讲还不错,肚子吃得鼓鼓的。

小鱼和昨天比,又长大了一点,仔细看已经能看到金色的眼圈了。

明天是开口第4天,按照计划,明天将开始喂丰年虾,这是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只有开口吃了丰年虾的那些仔鱼,才真正见到了存活下来的希望。

根据鱼今天的状态,我对明天小鱼吃丰年虾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由于没有额外的光源,小鱼的对比度又差,再加上小鱼不断游动,使得很难对焦,特别是鱼群,照起来很困难。

勉强挑几张相对好一点的,贴出来,能说明个意思也就行了。

先看看今天鱼缸的整体状况吧,水质还可以,所以没换水,只是在中午时补上了一碗新水,拟补蒸发量。

如果你眼神好,应该能隐约看到里面的小鱼。

下面是小鱼的一些特写。

照片上看好像和昨天的差不多大,实际上它们已经比昨天大一些了。

虽然现在鱼的状态还可以,但随着鱼的长大,洄水的营养越来越不够,除非有非常非常充足的洄水长期供应(最少7,8天吧),否则小鱼的体质会因食物不足,以及缺乏营养而走下坡路。

所以,要趁现在小鱼状态还不错的时候,尽早把食物升级到丰年虾。

明天是将食物升级到丰年虾的第1天,这是很关键的一天,明天能开口吃虾的小鱼,最终成活的概率就相当大了,不吃虾的则会比较危险。

不同的小鱼大小和体质是有差异的,较大的鱼可能会开口吃虾,而较小的则还需要吃一段时间洄水。

故明天的食物升级并不是说要一下子改过来,而是先投丰年虾,再补充洄水,二者兼用,各种体质的鱼都要照顾到。

(6月20日),对这次繁殖来讲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日子,因为今天小鱼的食谱将实现重大升级,由细小、缺乏足够营养,且难以稳定、大量供应的洄水,升级到大型的,营养丰富的丰年虾。

对小鱼来讲,今天能否顺利改口吃丰年虾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它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否存活下来;对我来讲,此次食物转型是否顺利,将基本决定我本次繁殖工作是否成功。

从早到晚,一直在密切观察,结果是----多数小鱼均已开口吃丰年虾,今天的食物升级总体来讲是顺利和成功的。

早上,为让小鱼有足够的食欲去吞食丰年虾,没有喂任何东西。

到上午十点半左右,才正式开始投喂丰年虾。

这是孵化盒中已孵出的丰年虾。

这是我昨天孵的另外一盒丰年虾。

两盒交替,保证稳定供应。

现在天热,不到24小时就孵出来了。

上午十点半左右,正式向缸中投喂丰年虾,以下是虾在缸中的情景。

这是刚投入水中的样子。

多数丰年虾呆在水底,少量往上游。

这是一对往上游的难兄难弟。

小鱼刚开始似乎还不敢吃虾,毕竟这种新东西比它们的眼睛还要大。

可不久,就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小鱼追逐、吞食丰年虾的情景,1小时后,就可见到不少小鱼的肚子鼓起来,红起来了。

这是让人感动的一幕。

向小鱼们致敬!

中午12点左右,又喂了一次丰年虾,继续有小鱼吞食。

一个小时后,很多小鱼肚子里都有了丰年虾的颜色,这是它们的成功,也是我的成功!

这一关终于平稳地走过来了,我和小鱼都看到了希望。

今天喂食的安排情况是:

上午、中午、下午共喂丰年虾大约5次;全天喂洄水2次。

明天打算仍然按今天程序办理,坚持就是胜利!

(6月21日),是小鱼开口第5天,也是吃丰年虾第2天。

上午遇到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昨天孵化丰年虾时,在盒中加入了些新水,并补充了些盐。

结果今天发现,丰年虾在孵出1,2个小时后就成了下图的样子---大部分都沉底死掉了!

以我的经验,这是盐分太高所致。

昨天加盐时,确实感觉稍微多了点,当时也没太在意,结果成了这个样子。

(说到这,那就介绍一下我孵丰年虾的一点经验,和大家分享:

孵丰年虾,关键是盐分的控制,虽然丰年虾对盐浓度的适应范围挺宽的,但实际孵化中,还是经常会超出它们的适应范围,不是太浓,就是太淡。

我就总也掌握不好应该到底加多少盐,仅是凭感觉,大概齐,以前已经出过好几次类似今天的情况了。

根据浓度的不同,丰年虾孵化的状态大概是:

1。

浓度特别低,接近淡水,则丰年虾可以孵出来,但马上就死掉了,几乎是原地死亡;

2。

浓度太高,超过海水很多,则丰年虾也可以孵出来,但几个小时后会死掉,就是我今天遇到的情况;

3。

浓度特别特别高,接近饱和盐水,则丰年虾根本不孵化,还会保持卵的状态。

判断盐的浓度,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用比重计,但,我要告诉大家一个更直接的方法,那就是---尝尝:

-()用小手指蘸一点水,舔一下(呵呵),稍微有点咸味,就OK,如果感觉很咸,那就是盐多了,人受不了,丰年虾也受不了。

今天虽然遇到了以上的问题,但好在还有少数没死的丰年虾,而且昨天孵的虾也还剩一些,再加上目前还有一些洄水,故把今天挺过去是没有问题的。

上午喂1遍丰年虾和一遍洄水,下午一遍丰年虾,晚上一遍丰年虾,一遍洄水。

今天小鱼的总体状态正常,比昨天似乎又长了点。

先看看今天缸的整体状态。

今天(6月22日),是小鱼开口第6天,也是吃丰年虾第3天。

今天上午,洄水已经没有了,昨天剩下的丰年虾也很少了,而昨天下午重新孵化的丰年虾还没孵好,所以整个上午什么也没喂。

小鱼的状态已经很稳定,活动能力越来越强,遇到惊扰,就会集体乱窜,甚至能把缸底的脏东西搅起来。

仔细看,尾巴上的分叉已经能够看出来了,说明小鱼又长大了一点。

中午,丰年虾孵好了,开始喂今天的第一餐,群鱼疯抢,不像珍珠,象鲨鱼,呵呵。

投入的一点丰年虾没3分钟就吃个精光。

又投了几次,也是很快就吃光。

发现现在鱼的食量大增,我现在用两个容器分别孵虾,现在开来是不够了,需要增加更多的容器!

天哪,这鱼缸要变成无底洞了!

按照我以前的计划,从明天起,食物要进一步从丰年虾升级到蹦蹦虫层次。

事实上,现在小鱼已经能吃刚生的小蹦蹦虫了,今天早上我就看到一条小鱼吃掉了一个。

前几天喂洄水时带进缸了少量蹦蹦虫,现在它们已经长大,但却不见小蹦蹦虫的出现,缸里总是那老哥几个,这说明它们生的小蹦蹦虫(每只每天大约生6,7个)都已经被小鱼给吃掉了。

不过,现在自己手头没有过滤水蚤的网,还是觉得丰年虾比较方便。

所以现在把计划调整一下,接下来的几天继续喂丰年虾,直到小鱼能够吃大水蚤为止。

大多数小鱼能够吃大水蚤之日,就是本次繁殖算胜利完成之时。

(6月23日),是小鱼开口第7天,也是吃丰年虾第4天。

小鱼状态已经很稳定,相信只要给予足够的食物,现有的小鱼绝大多数都能养成。

小鱼间已经可以看出有大小上的差别了,大的差不多有6,7毫米长,小的大概3,4毫米长,但也能吃丰年虾了。

都吃丰年虾但鱼之间长的不完全整齐,这应该是先天因素造成的。

这几天一直没换水,只是偶尔补充少量蒸发的水,水位保持16厘米。

现在,缸里的水十分清澈。

这水是产卵时的原缸水,当时水还是挺混的,现在则完全可以隔缸看报了。

看来现在缸里的硝化系统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水妖精功不可没。

不过现在缸底的有许多不能被细菌分解的杂物,随着水变清,更加有碍观瞻。

于是今天把缸底处理了一下,把多数杂物都吸了出来。

鱼的大小和昨天区别不大。

现在鱼的抗逆性已经大大增强了,喂食不必象前几天那么严格,每天多一顿少一顿已经是无所谓的事了。

(6月23日),是小鱼开口第7天,也是吃丰年虾第4天。

小鱼状态已经很稳定,相信只要给予足够的食物,现有的小鱼绝大多数都能养成。

小鱼间已经可以看出有大小上的差别了,大的差不多有6,7毫米长,小的大概3,4毫米长,但也能吃丰年虾了。

都吃丰年虾但鱼之间长的不完全整齐,这应该是先天因素造成的。

这几天一直没换水,只是偶尔补充少量蒸发的水,水位保持16厘米。

现在,缸里的水十分清澈。

这水是产卵时的原缸水,当时水还是挺混的,现在则完全可以隔缸看报了。

看来现在缸里的硝化系统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水妖精功不可没。

不过现在缸底的有许多不能被细菌分解的杂物,随着水变清,更加有碍观瞻。

于是今天把缸底处理了一下,把多数杂物都吸了出来。

鱼的大小和昨天区别不大。

现在鱼的抗逆性已经大大增强了,喂食不必象前几天那么严格,每天多一顿少一顿已经是无所谓的事了。

(6月24日),是小鱼开口第8天,也是吃丰年虾第5天。

一切正常。

小鱼的体形差异更明显些,不过目前对小鱼生长还不够成问题。

过些天差异太大的话,需要考虑分缸。

今天上午、下午、晚上各喂2遍丰年虾。

(6月25日),是小鱼开口第9天,也是吃丰年虾第6天。

小鱼的状态和昨天差不多,全天喂4,5顿丰年虾。

前几天缸中的一些水蚤,今天已经完全消失了,说明最大的小鱼现在已经可以吃掉水蚤了。

但从现在鱼群的整体来看,多数鱼还吃不了蹦蹦虫,估计至少还得再过个3天左右,才有可能全体升级到水蚤。

今天还有一个重要发现:

许多体形较大的小鱼会由水下迅速冲到水面,吞一口气,再潜回来。

这说明,到今天,较大的小鱼们的迷鳃已经发育完全,已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氧了。

这是小鱼长大的又一个典型的标志。

现在,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是小鱼的体形差异日益悬殊。

目前,小鱼可分为A、B、C三个级别。

A级占多数,三分之二到五分之四左右,它们体形匀称,吃食很踊跃;

大概占剩下的三分之二左右是B级鱼,也可以吃丰年虾,但体形明显瘦弱,肚子小,每次吃的不多;

C级的鱼大概不到十分之一,它们体形很小,似乎还不能吃下丰年虾!

由于现在只喂丰年虾,所以C级鱼似乎总是处于吃不到东西的状态,和吃洄水阶段的大小差不多。

我目前比较为它们担心,如不进行抢救性处理,C级鱼最终很难活下来。

我目前的计划是:

明天或后天,另设一小缸,将C级鱼捞出来单独养,喂洄水,尽量挽救,这部分鱼是提高繁殖成活率的最大不确定因素,需格外用心才行。

以上都是A级鱼,但别忘了,缸里还有少量的B级和C级鱼。

C级鱼数量少,且个头太小,很难找到,照到。

下面主要是B级鱼,大家可以看出,它们明显比A级鱼要瘦弱许多。

下面听我讲讲今天缸里发生的‘虾戏小鱼’的故事。

(6月26日),是小鱼开口第10天,也是吃丰年虾第7天。

今日毅然决定---分缸!

将C级小鱼捞出来单养。

这是从大缸中捞出来的C级小鱼,体形很小,几乎没怎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