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 浙科版生物的变异 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975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7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 浙科版生物的变异 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 浙科版生物的变异 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 浙科版生物的变异 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 浙科版生物的变异 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 浙科版生物的变异 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 浙科版生物的变异 单元测试.docx

《届 浙科版生物的变异 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 浙科版生物的变异 单元测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 浙科版生物的变异 单元测试.docx

届浙科版生物的变异单元测试

生物的变异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为某一遗传病的系谱图。

假设6号个体与一健康人婚配,则生育出患有该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

A.1/4B.2/3C.1/3D.1/6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1号和2号个体都患病,他们的女儿5号正常,可以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设控制该病的基因为A,正常的基因为a,则1号和2号个体的基因型都是Aa,6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其与一健康人(aa)婚配,则生育出患有该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2/3×1/2)×1/2=1/3,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系谱图和概率计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2.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B.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C.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D.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

【答案】D

【解析】A、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A正确;

B、基因重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B正确;

C、生物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所以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C正确;

D、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名师点睛】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在农业生产中最经常的应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进行杂交育种。

3.一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取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中基因型是aabbcc的个体为()

A.1/64B.1/16

C.1/8D.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aBbCc的植物产生abc花药概率为1/2×1/2×1/2=1/8,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abc,没有经染色体组加倍不能形成aabbcc,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4.下列有关染色体组和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①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

②一个染色体组应是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③一个染色体组应是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④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⑤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⑥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A.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

【答案】D

【解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而染色体组是由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不一定都是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因此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①正确,②错误;一个染色体组应是二倍体生物产生的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③错误;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也有可能是三倍体,④错误;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若是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一定是单倍体,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一定是二倍体,⑤错误;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因此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不是单倍体,⑥错误。

综上分析,A、B、C均错误,D正确。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没有真正理解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5.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中的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相连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上所携带的全部基因本应完全相同,但实际上却有不同的,其原因可能是()

A.复制时发生了差错B.联会时染色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该洋葱是杂合体D.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答案】A

【解析】细胞中的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相连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上所携带的全部基因应完全相同,但实际上却有不同的,原因有2种:

(1)细胞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6.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都有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B.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C.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不能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A

【解析】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正确。

基因突变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

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

7.下列育种方式中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

A.矮秆抗病杂交水稻和八倍体小黑安

B.“黑农五号大豆”和太空椒

C.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

D.高产青霉菌和抗虫棉

【答案】B

【解析】矮秆抗病杂交水稻利用的是基因重组,八倍体小黑安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

“黑农五号大豆”和太空椒利用的都是基因突变,B正确。

无子西瓜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无子番茄利用的是未受粉的雌蕊涂抹生长素,生长素能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C错误。

高产青霉菌利用的基因突变,抗虫棉利用的是基因重组,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常见遗传育种方式的不同点

方法

原理

常用方法

优点

缺点

代表实例

杂交

育种

基因

重组

杂交

操作简单,目标性强

育种年限长

矮秆抗

病小麦

诱变

育种

基因

突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等

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

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高产青

霉菌株

多倍

体育

染色

体变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操作简单,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品种

所得品种发育迟缓,结实率低;在动物中无法开展

无子西瓜、

八倍体小

黑麦

单倍

体育

染色体变

花药离体培养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技术复杂,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

“京花1

号”小麦

基因

工程

育种

基因

重组

将一种生物特定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细胞中

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

转基因

抗虫棉

8.下列育种或生理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图示育种方法是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图示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的部分过程,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没有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图示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发生了基因重组,C错误;图示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基因重组,D错误。

9.下表中育种方法与原理、优点都相符的是

选项

育种方法

原理

优点

A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

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

可以提高突变率

C

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

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茎秆粗壮,种子、果实等都比较大

【答案】B

【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优点是能将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上,但不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A错误;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优点是提高变异频率,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加速育种进程,B正确;C、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茎秆粗壮、种子、果实等都比较大,C错误;D、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错误

【考点定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生物变异的应用

10.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和过于明显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相同

B.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应选择中期的细胞观察,因为此时期能看到二倍体细胞变成四倍体细胞的过程

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可以用来作为《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材料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都用到盐酸,且盐酸的作用相同

【答案】A

【解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和过于明显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相同,A正确;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应选择中期的细胞观察,因为此时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B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可以用来作为《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材料,但不能用作《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材料,C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都用到盐酸,前者中盐酸是破坏膜的透性,后者中盐酸是解离细胞,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学基础实验。

11.如果某基因的中部替换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

A.无法形成翻译产物B.翻译在替换位置终止

C.翻译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减小D.翻译的蛋白质完全正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基因的中部替换一个核苷酸对,不会影响该核苷酸对之前序列的翻译,因此能形成翻译产物,故A错误;B、若替换位置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则翻译在替换位置就会终止,故B正确;C、若替换位置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则翻译在替换位置就会终止,导致翻译形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故C正确;D、若替换位置转录形成的密码子所编码的氨基酸与没有替换之前一样,则翻译的蛋白质完全正常,故D正确.故选A.

考点:

基因突变的特征;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基因的中部替换了一个核苷酸对,不会影响该核苷酸对之前序列的翻译过程,因此能形成翻译产物;若替换位置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则翻译在替换位置就会终止,导致翻译形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若替换位置转录形成的密码子所编码的氨基酸与没有替换之前一样,则翻译的蛋白质完全正常.

12.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A.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

B.同卵双胞胎由于成长环境不同身高出现差异

C.在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出现了白色的猕猴

D.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可遗传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故C正确;ABD都是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可遗传变异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通过对比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3.纳米科技是跨世纪新科技,将激光束的宽度聚焦到纳米范围内,可对人体细胞内的DNA分子进行超微型基因修复,把尚令人类无奈的癌症、遗传疾病彻底根除。

对DNA进行修复,属于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互换D.染色体变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激光等物理因子对生物的DNA分子进行超微型修复,是对其特定位点的基因内部碱基对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进行改造,实质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能修复基因;染色体变异是发生在染色体上的大范围的基因改变;故正确的选A。

考点:

基因突变。

点评:

试题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陌生的问题背景,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下列与基因突变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已分化的细胞不再发生基因突变

B.细胞癌变就是原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的结果

C.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原始材料

D.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