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画》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19712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画》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诗《画》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诗《画》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诗《画》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诗《画》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画》教学设计.docx

《古诗《画》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画》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画》教学设计.docx

古诗《画》教学设计

古诗《画》教学设计

古诗《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儿”。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学习生字,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学习中掌握识字方法,同时,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获得感悟,感悟诗的语言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美读,培养学生感受的能力,陶冶良好的审美情趣,同时通过同桌以及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个小组一份全诗的字卡。

  3、学生每人一张山水画。

  教学重点:

  1、对生字的掌握。

  2、对诗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难点:

  对诗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过程: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来背诵其中的一首: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

  生:

是双手!

  师: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谜语诗,老师相信,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的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师:

a、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b、远处的是什么?

近处的呢?

  2、范读课文

  师:

大家观察的真仔细!

你喜欢这幅画中的情景吗?

有位诗人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作了一首诗,大家想听吗?

(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随音乐范读)

  3、自学,读通全诗

  师:

a、这么美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下来吗?

  b、我们已经学习了拼音,下面请拼音朋友帮忙,用你的小手指着读一下,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准确的.读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那咱们就开始吧!

(巡视)

  c、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在认真的练习,那位同学敢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读的对不对!

(抽生读,随时评价)

  d、很多同学都想读,下面你就读给你的同桌听,你如果发现你的同桌有不会的,你就当小老师教教他。

看看,哪对同桌合作的最好。

  e、同学们练得真仔细,哪对同桌愿意读给大家听?

(抽读随时评价,纠正读音)

  f、他们合作的多棒呀?

咱们大家一起合,试试看?

(齐读)

  4、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1)去掉拼音读全诗

  师:

大家看,团结的力量就是大,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读的又准确又流利。

同学们认字认的真棒!

现在,拼音朋友都不见了,你还能读下这首诗吗?

(多媒体课件展示整首诗,去掉拼音)生练读

  师:

哪位同学起来试着读读看?

(抽生读,随即鼓励评价)

  

(2)在诗中认生字

  师:

现在老师来变个魔术(生字变红)你能认出这些红色的字娃娃吗?

哪位同学起来当小老师?

他读对了,大家就跟读两遍。

(让学生随文识字)

  (3)脱离诗句认字。

  师:

同学们真棒,这次生字娃娃从诗句中跳出来,想考考大家。

这次你还认识他们吗?

  (4)打乱顺序认字

  师:

这次,生字娃娃跑的到处都是,看大家还认不认识他们了?

请看!

同桌俩先练读一下,一会看谁能当小老师领读。

  师:

哪位同学能当小老师领大家读?

他读的时候大家听好了,他读对了,我们就读两遍,读错了我们就给他纠正过来。

  (5)选字组词、说话、背儿歌或古诗。

  师: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把这些生字记下来了,谁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字组词、说话或者背一首诗?

(生回答,适时评价)

  (6)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子上拼出这首诗。

  师:

现在组长拿出老师发给你的字卡,和组员一起用这些字卡拼出这首诗,组长先看看怎样才能摆的最快?

哪个小组愿意到黑板上摆摆看?

好,现在开始吧!

刚才,老师发现各个小组合作的方式都不一样,咱们请第一个摆完的小组交流以下他们的做法,好吗?

  小结:

看来,同学们要学会分工合作,这样做起事来才会又快又好!

这次摆的慢的小组下次一定要吸取教训,做得更好。

  三、美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1、师:

这么美的诗,同学们想不想美美的读一下?

下面你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诗美美的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一句。

  4、创设情景,美读全文。

  (多媒体展示整首诗加画面,播放古典音乐)

  师:

你能试着把这首诗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吗还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生边表演边诵读)

  师:

同学们练习的那么认真,哪位同学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

  师:

很多同学都想读,那就请想读的同学站起来,我们一起读,还可以加上你喜欢的动作。

  四、在美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师:

同学们读的真美!

这么美的诗,你想不想把它背下来?

你先自己试着背一下!

  a、生自由练习;b、抽生背;c、四人小组开火车背;d、齐背。

  五、装饰山水画,再现诗的意境。

  师: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把诗背下来了,老师奖励同学们一幅画!

同学们看,这幅画美吗?

请同学们给这幅画涂上你喜欢的颜色,看谁涂得最美!

  六、美字练习:

  师:

刚才同学们动手装饰的山水画美极了!

咱们再比比看,谁的小手写的字最美!

(出示人、儿)同学们说一下,“人”怎样写?

老师想把这两个字写的美一点,应该注意什么?

(找准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顿笔)

  生练习书写,注意写字姿势。

写完展示,让学生进行评价。

  七、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还背下了这首诗,收获可真不少。

回家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看他们能不能猜出谜底,如果猜对了,你就把自己装饰的这幅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下节课,我们开个谜语竟猜会!

古诗《画》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走之、斜到头2个偏旁:

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认识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教师出谜: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指名猜。

  2、真聪明,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谜语诗,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认真听: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出示课件:

山水画

  4、这幅画美吗?

请小朋友按从上往下的顺序观察,说说画中有什么景物?

(板书山水花鸟)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师:

想读一读这首古诗吗?

请小朋友打开课本67页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

字音读准了,再把古诗连来起来读一读。

  2、画一画:

教师利用展台带领学生用圆圈圈画课文中的生字,然后齐读两遍。

  3、同桌互读古诗。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现在读给同桌小朋友听,一人指读,一人听,听同桌字音读得准不准,不准确请帮他纠正过来。

开始吧!

  4、检查自学情况师:

瞧,生字娃娃集合了,排起了整齐的队伍,戴上了拼音帽子,等着你们读出他们的名字呢!

  

(1)教师出示有拼音的生字:

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来

  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读?

指名小老师领读。

师生正音。

齐读,齐读前问:

读这些字时,你有没有要提醒大家的?

提醒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读音。

  

(2)生字分类,认清字形师:

生字娃娃要分小组做游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同桌悄悄地分一分。

  a、指名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翘舌音:

声、春

  前鼻音:

人、春、近

  后鼻音:

声、听、惊

  整体认读音节:

无、远

  b、师:

小朋友们真能干,生字娃娃高兴地笑了,老师的心里感到很惊讶,课件出示:

远认识“辶”谁能给远组个词?

  c、奖励小朋友们两个字谜:

“三人日下去春游”,“米上加横竖出头”。

出示:

春?

来?

小朋友们也可以尝试用编字谜的方法记生字,聪明的小朋友能给“春”和“来”组词吗?

  d、生字娃娃呀,可喜欢和偏旁交朋友了:

还近远,认识:

“辶”谁有好办法能分清这三个字?

认生字的本领真高。

  e、出示课件,点兵点将指名去掉拼音帽子读生字。

  5、指名读古诗、同桌合作读古诗,齐读古诗。

读通读顺,指导标画停顿。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三、诵读古诗,想象体验

  1、谈话:

刚才我们从课件里欣赏了美丽的山水画,现在来一句一句地学懂课文中的古诗吧!

  2、出示课件,请离黑板最远的同学说说,远远地看画上的山是怎么样的?

出示:

远看山有色。

理解实意:

远看画上的山,清楚地看到有各种颜色。

因为是画上的山。

  3、出示课件,请离黑板最近的同学走到课件的幕布前,侧耳倾听画上瀑布的流水声。

问他听到了流水声了吗?

为什么?

出示:

近听水无声。

理解意思:

走到近处,听不到流水的声音,因为是画上的水。

  4、指导朗读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5、出示课件,请一位学生当老师,叫一位离黑板较远的同学上来摘画上的花,又叫一位离黑板较近的同学用手赶画上的鸟。

然后提问:

“为什么你们摘不下花,也赶不走鸟呢?

”让学生回答后依次出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你能找出这句诗中的反义词吗?

来———去

  6、读懂诗句,理解意思,尽量启发学生说出来。

  7、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8、连起来朗读一遍古诗。

  9、这首诗讲的就是一幅山水画,画美诗也美,让我们一起面对着这幅画再来背背吧!

  四、布置课外实践

  回家找谜语诗,开展猜谜语活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复习诗句

  师:

画上的山、水、花、鸟画得栩栩如生。

还记得诗人是怎么写画中的山水花鸟的吗?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请仔细听,我说的是那行诗的意思,你就大声读出那行诗。

  2、复习生字词

  

(1)闯第一关。

出示生字完成“摘果子游戏”,然后齐读。

  

(2)闯第二关。

认读词语。

  3、背诵古诗:

指名背,齐背。

  二、游戏巩固

  

(一)比一比

  师:

有些生字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字长相差不多,很不容易分辨。

看谁有孙悟空的火眼睛睛,一下子就能认出谁是谁。

  出示形近字:

  近()声()?

听()色()

  

(二)学反义词

  1、找出反义词。

  过渡语:

这首诗很有趣,诗中还有几组反义词呢!

你能把它们用“———”画出来并说一说吗?

  2、拓展反义词

  

(1)师:

在这课书的课后练习中有一道题,说出这些词语的反义词,这可难坏了老师。

(课件出示)谁能帮帮老师,说出反义词呢?

  同桌互说、指名说、齐读

  

(2)拓展积累反义词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一组一组意思相反的词语。

事物的形状、人物的表情、感受以及时间、色彩等,你能试着再说出一组吗?

学生说后出示课件:

“积少成多”

  预设:

  冷——暖大——小多——少重——轻

  软——硬松——紧快——慢难——易

  三、指导书写,掌握生字

  

(一)指导写“水、去”

  1、出示生字:

水?

去读准字音,组词。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笔顺,学生书空笔顺。

  3、学生观察“水、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

  4、教师示范写,边写边指导,指出学生书写时的共性。

  5、学生独立探究,尝试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6、投影反馈,师生评议

  小朋友们,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给写得最好的字画一朵花,也可以上讲台来欣赏或者拿给同桌的小朋友看看,听听他的评价。

  

(二)指导写“不、来”

  1、教师板书:

不、来。

读准字音,组词。

  2、记忆字形,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指导书写。

  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什么?

  提示:

“不,第一笔横要长:

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长点收尾。

  “来”独体字字型左右对称,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过近;

  4、教师示范写,边写边指导,指出学生书写时的共性。

  5、学生独立探究,尝试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6、投影反馈,师生评议。

  四、布置作业:

练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趣味提示,指名背诵古诗。

  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1)师生搭档每人背一句。

  

(2)学生分小组在组内互相背诵。

  (3)男女生互相比赛背诵。

  (4)教师点名挑战背诵。

  (5)学生互相点名挑战背诵。

  二、自学生字

  1、指导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识记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导学:

拿出生字卡片,找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识记的,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1)“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土+厶=去”;“米+一=来”。

  

(2)色,上面是“W”,下面是“巴”。

可以用想象法识字:

尾“巴”顶戴个小帽子。

组词:

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

  (3)听,左右结构,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左边是“口”,右边是“斤”,合起来就是“听”。

组词:

听见、听到、听声、听说。

  (4)无:

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识记,“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竖弯钩”,“天”第四笔是“捺”。

也可以利用换一笔变新字的方法识记,“天”换一笔变成“无”。

  (5)远、还、近:

都有“辶”。

用偏旁归类法来识记。

“近”——“斤”加走之旁;“远”——“元”加走之旁;“还”——“不”加走之旁。

  (6)不:

猜谜语识字。

谜语:

“木不出头”。

组词:

不好、不用。

  (7)声:

上下结构的字。

组词:

声音、大声、声乐、声母。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偏旁“辶、W”。

  5、同桌之间互相考查识字。

  6、游戏:

识字大转盘。

(课件出示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让学生上来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巩固识字。

  三、指导书写

  1、呈现“水”“去”“来”“不”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逐字范写,学生书写。

  3、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水”的竖钩写在竖中线上,横撇从横中线起笔。

“去”的竖在竖中线上,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来”的竖要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注意“不”的竖要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点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在书上描红,对比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四、积累诵读

  1、教师导言:

(充满激情)这首诗可真有趣呀!

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

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吗?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3、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