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9497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案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案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案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案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

《教案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

教案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3)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4)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2、过程与方法:

(1)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通过循循诱导,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跟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2)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材分析:

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

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教学时请教师组织学生看影片《列宁在1918》片段,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苏俄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环境,从而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内容:

1918年9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轨道,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年形成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这种经济体制进一步强化。

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和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②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国家不仅将大型企业,也将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

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

④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教材分析了它的弊端和效果;工业国有化政策,分配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作用及评价:

①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粉碎敌人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建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提供的材料,抓住列宁引言中的关键词“战争条件”和“基本正确”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而说明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日益严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维克党领导人不得不正视现实,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

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战争使2000多万人丧生,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战前1913年的一半。

日用物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

政治危机:

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

生活的困苦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特别是农民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

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在乌克兰、顿河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区,农民暴动频繁发生。

一直是布尔维克党可靠基地的喀琅施塔得驻军发生反政府兵变。

叛乱虽然被平息,但形势的危急使苏维埃政权不得不思考克服危机的办法。

2、实施: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

①农业: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额比余粮收集额低,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还可把余粮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或换需要的工业品,允许农民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允许市场的存在,这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工业:

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这项措施有利于苏俄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恢复和发展本国工业。

列宁对美国青年企业家哈默说: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③商业:

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市场繁荣。

④分配:

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之处:

“战时共产主义”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苏维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T9h7cR,来提高生产力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新经济政策是对小HMF2sc$N农经济占主要形式的情势下解决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政策。

4、作用: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社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25年,苏俄的粮食作物产量超过战前(1913年)的水平。

③它探索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

【合作探究】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形势严峻

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时间

1918年----1921年

1921年——20年代末

目的

最初:

为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

后来: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直接:

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根本:

最终“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工业全面国有化

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

分配

实行配给制

废除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其它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是在战时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评价

①使国内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

②但国内战争的结束,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它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它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①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

②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在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和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苏联的成立:

1922年12月30日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斯大林在会上作关于成立苏联的报告。

列宁因病未出席大会,被推为大会的名誉主席。

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

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南高加索、乌克兰和自俄罗斯等4个加盟共和国。

1925年,中亚地区新建的土库曼和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

1929年,由于原属乌兹别克共和国的塔吉克自治共和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被升格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31年成为苏联的第七个成员国。

1936年苏联新宪法对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作了具体规定,根据新宪法,俄罗斯联邦的哈萨克自治共和国及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中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符合了加盟共和国的条件。

上述五国于1936年12月5日新宪法生效之日,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南高加索联邦建制被取消。

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7个发展到11个。

二次大战爆发后,为了防御德国。

早在德波战争期间,苏联即着手建立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防备德国进攻的所谓东方战线,企图通过扩大西部疆域加强防御德国侵略的战略地位。

1939年11月苏联入侵芬兰。

翌年3月苏芬和约将列宁格勒附近苏联国境线向北推移150千米,苏联将获取的4.1万平方千米领土并入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又将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升格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然后接收为第12个加盟共和国。

1940年6月,苏联以立陶宛政府违反苏立互助公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组成反苏军事联盟为由,出兵占领波罗的海沿岸3国。

8月初,三国被迫加入苏联。

斯大林对当地民族不满者采取了罕见的“集体惩罚”措施,或流放或驱赶到国外,受害者达数十万人。

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此从12个发展到15个。

但此后数十年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始终存在谋求脱离苏联独立的斗争,使历代苏联领导人不安。

它们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率先独立绝非偶然。

1940年6月,苏联以国际形势要求用最快速度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为由,出兵占领罗马尼亚管辖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

后将比萨拉比亚并入1924年建立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从而建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的第16个加盟共和国。

1956年,苏联政府以“以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形式出现的我们共和国的目前结构已不符合居民人口的民族构成”为根据,将其降格并入俄罗斯联邦。

这一行动不仅损害了卡累利亚民族的自主权,而且在其他少数民族中造成了很不良的影响。

其他民族担心会在某个时候遭到和卡累利亚族同样的命运,从而增强了它们对联盟中央的离心倾向。

至此,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数量固定为15个。

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1922年12月中旬列宁中风瘫痪。

1923年3月列宁再次中风丧失语言能力。

1924年l月21日下午5时30分,列宁的病势突然加重,进人昏迷状态,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6时50分逝世。

列宁的逝世在国内外引起很大震动,为了表示对列宁的怀念,俄共(布)中央决定将彼得格勒改名为列宁格勒,并将列宁的遗体永久保存,安放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中供人瞻仰。

列宁逝世后,苏联领导层的斗争进一步趋于激化。

l924年5月召开的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批准了党的第十三次代表会议决议,会议前夕举行的中央全会在宣读克鲁普斯卡妮移交的列宁《给代表大会的信》的同时,决定不按照列宁的建议撤换斯大林,而是再次选举斯大林担任党的总书记。

1925年l月26日,苏维埃中央执委会主席团解除托洛茨基陆海军人民委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接下来,斯大林与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的矛盾开始凸现。

1925年4月召开了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会议,决定继续按照新经济政策的方针进一步放宽农村政策。

会后,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表示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不同看法,认为新经济政策可能助长忽视富农危险的倾向,并导致党的蜕化。

他们也不同意斯大林在会议报告中提出的可以在一国范围内建设社会主义的论点。

同年10月召开的中央全会上,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索柯里尼柯夫、克鲁普斯卡妮联名致信党中央,正式亮出自己的观点,要求重新讨论党的方针政策,这一行动被认为形成了"新反对派"。

"新反对派'与斯大林为首的中央主流派的斗争在1925年12月举行的党的十四大上全面展开。

斯大林在会上作了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支持"新反对派"的列宁格勒代表团不赞成这个报告,他们推举季诺维也夫向大会作副报告,于是,会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论。

十四大后,托洛茨基和"新反对派"逐步接近,形成了反斯大林的政治联盟(通称"托季联盟',)。

1926年7月召开的联共(布)中央联席会议上,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等13名反对派分子联合发表声明,对党内外重大问题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份声明被认为是托季联盟的政治纲领。

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对托季联盟的活动进行了严厉打击,在这次会议上,季诺维也夫被解除政治局委员和共产国际的领导职务。

接着,10月中央全会决定,解除托洛茨基的政治局委员和加米涅夫的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并对其他反对派分子提出了警告。

11月7日,托季联盟的一些支持者借十月革命纪念日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举行反斯大林的游行示威,此举立即被指控为反党政治事件。

11月14日,中央联席全会决定,把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开除出党。

随后,对其他反对派分子也采取了严厉的组织措施。

1927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凡参加反对派和宣传其观点的人都不能留在党内。

按此精神,大会决定把加米涅夫、皮达可夫等75名托季联盟的骨干分子开除出党。

至此,列宁逝世后爆发的党内斗争暂告一段落,斯大林确立了自己在党和国家领导层中的最高地位。

为了防止被打倒的反对派东山再起,斯大林对最危险的对手托洛茨基采取了专政手段,1928年1月,托洛茨基被流放到中亚的阿拉木图,1929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将托洛茨基驱逐出境,1940年8月,托洛茨基在流亡地墨西哥遇刺身亡。

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皮达可夫等其他反对派分子在向党中央承认错误后,于1928-1929年间陆续恢复了党籍。

但不久之后,他们全都在30年代的"大清洗"中遭到镇压。

2、表现: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备课资料】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与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确定,不仅对苏联,而且对其它一些国家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产品只占国家全部产品的l/3,农业产品则占国家全部产品的2/3。

1914年沙俄的工业产品只占世界工业产量的2.46%。

如果按人口平均计算,当时俄国的工业产品产量和落后的西班牙不相上下。

俄国不仅在经济技术上要依赖于工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要从国外输入大量的机械设备等。

一战后,1920年,工业产品只有战前的14%,农业状况更加严重,其产量只及战前的60%。

列宁在《论粮食税》这一著作和他的合作社计划中,在阐明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时,都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5年12月,在苏联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必须把国家变为经济上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国的迫切任务。

他强调指出:

“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能自力生产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这就是我们总路线的实质和基础”。

第十四次党的代表大会,批准了党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方针。

在整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的过程中,苏联党和政府,正是遵循这一方针,规划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

在计划中规定的重工业增长指标都是较高的。

比如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中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发展速度之比为1.85:

1,即重工业增长241%,轻工业则增长130%,以后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和阻力,产生各种错误和问题,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方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工业化开始的头两年,工业中的社会主义部分,从1924—1925年的81%增长到1926—1927年的86%。

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到1932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同1913年相比增加近二倍,工业产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五年计划初的48%增加到1932年的70%,制造生产资料的工业比重,从1928年的43%上升到1932年的53.3%。

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就工业发展速度来讲,苏联已占世界第一位;就工业产量来说,苏联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同样地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加了1.2倍,比1913年几乎增加了五倍。

重工业在全部:

工业中占57.8%。

和资本主义世界相比,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产量比1913年增长44.3%,而苏联在同一时期则增长了7.5倍,比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快了14.3倍。

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第三个五年计划头两年计划的实施,在苏联已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940年,苏联的生铁已达到1500万吨,钢达到1830万吨,煤达到1亿6千万吨,石油达到3100万吨,商品谷物达到3830万吨,棉花则为270万吨。

这就是伟大卫国战争前,苏联所拥有的物质基础。

当然,在苏联实行工业化的过程中,也产生过严重错误。

由于指导思想上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在实践中就造成了轻工业与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对于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

②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备课资料】苏联农业集体化

苏联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

引导农民走向集体经济:

1918年1月苏俄通过的《土地社会主义化》法令,提出在农业中发展集体经济的任务。

1923年1月,列宁发表了《论合作制》一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合作社的性质,具体地规定了改造小农经济的途径。

集体农庄的初期形式:

初期,苏联的集体农庄有三种形式:

①农业公社。

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公有,实行“按需分配”,实际上是平均分配。

②共耕社。

社员在播种、中耕、收获时共同劳动,生产资料(除土地外)仍归社员私有。

③农业劳动组合。

基本生产资料为集体所有(土地属国家所有,但拨给农业劳动组合永久使用),加入劳动组合的成员从事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同时允许农民保留一定数量的宅旁园地,经营家庭副业。

但直到全盘集体化运动前夕,苏联的集体农业仍为数甚少。

据统计,1929年7月,苏联有各种形式的集体农庄57000个,参加农户只占农户总数的3.9%,在各种形式中,共耕社占60.2%,农业劳动组合占33.6%,农业公社占6.2%。

全盘集体化:

20年代后期,苏联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实施,开展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工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建立在个体劳动基础上的、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越来越不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26年以后,出现了粮食危机。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1927年12月2日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作出了尽快发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

1929年11月联共(布)中央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的速度,向各州提出了全盘集体化的任务。

随后,对各类地区规定了完成集体化的期限:

主要产粮地区(北高加索、伏尔加河中下游),要求在1931年春季基本完成;其他产粮区(乌克兰、中央黑土区、西伯利亚、乌拉尔、哈萨克斯坦),要求1932年春季基本完成;其他地区(中央非黑土地带、白俄罗斯、中亚、南高加索),则要求在1933年末基本完成。

于是集体化速度大大加快了。

1929年10月,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7.6%,1930年为23.6%,1931年为52.7%,1932年为61.5%,1933年为65.6%,1934年达71.4%。

苏联在1934年宣布农业集体化基本实现。

集体化的政策:

在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实行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消灭富农的政策。

规定没收富农财产,转为集体农庄公积金,作为贫雇农入庄费(共约4亿卢布),并把富农驱逐出本区、州(边疆区),不准加入集体农庄。

苏联农业集体化是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实现的,在全盘集体化运动期间,富农杀害牲畜、纵火、暗杀、组织

动等等破坏活动屡见不鲜。

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把广大劳动农民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地位。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在缺乏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的情况下实现的,曾走过一些弯路。

例如,要求过急,强迫命令,出现违反自愿原则、侵犯中农利益的过火行为;对富农不给出路;在开展全盘集体化运动时确定农业劳动组合是集体农庄的基本形式,组织形式比较单一,等等。

因此,在全盘集体化期间曾经出现了农业生产严重下降的情况,在此期间,农业总产值下降了23%,其中牲畜头数减少了50%。

【备课资料】斯大林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在指称苏联形成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及其社会全方位特征时,斯大林模式和苏联模式这两个概念都广为运用。

但与斯大林模式相比,后者涵盖的时空间太广阔,指称的对象前后有所变化,因此,用前一概念应该是更贴切的。

斯大林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在斯大林模式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体现。

从形成途径看,斯大林模式是通过极端行政手段采用“自上而下的革命”建成的,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论有着根本区别。

从体制建构看,斯大林模式虽然在表面上创建起高纯度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但其指令性和国家所有制性质与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设想有着内在的差异;政治上,在“建成”社会主义之后,斯大林模式过分强化国家政权的做法,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时期之后国家镇压职能弱化的论述是有差别的;在人的解放方面,苏联社会也远未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至于分配上的按劳分配和组织上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斯大林模式中也都未得到全面的贯彻。

概言之,斯大林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不完整的运用。

在生产资料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途径上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在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上实行工资加奖金;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上实行苏维埃制。

3、特点:

(1)生产资料所有制: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2)管理体制:

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取代市场调节,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

4、成就:

(1)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国的崛起》:

“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

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

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

‘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

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2)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5、弊端:

(1)经济发展不均衡,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