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现状与对策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8815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现状与对策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现状与对策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现状与对策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现状与对策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现状与对策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现状与对策2.docx

《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现状与对策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现状与对策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现状与对策2.docx

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现状与对策2

 

甘肃电大行政管理(本、专科)专业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标题

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现状与对策

 

分校工作站: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

分校教学点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行政管理

一次指导

指导时间:

2013.4.23

指导内容:

选择题目,确定写作方向

第二次指导

指导时间:

2013.4.28

指导内容:

以本县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进行论述,加入本土的实际情况。

指导时间:

2013.5.5

指导内容:

内容太空,不够具体,结构要进行调整

指导时间:

2013.5.20

指导内容:

加入表格,完善内容。

指导时间:

2013.5.23

指导内容:

指导时间:

2013.5.31

指导内容:

定稿,上传终稿

选题好,写作思路清楚,语句通顺,方法奶灵活,抓住了要点,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初评成绩75分

指导教师(签名)

2013年5月31日

答辩主持人

答辩小组成员

秘书

答辩日期

2013.5.31

答辩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情况

1.如何农村经济发展

正确

2.怎样提高农民收入

正确

3.怎样改善基础设施

正确

4.如何加快科技教育发展

正确

5.“新农村”的内涵

 

正确

6.如何扩大基层民主

正确

7.如何改善民主法制

正确

答辩小组评语

 

经答辩成绩评定为:

75分

 

答辩主持人(签名):

2013年5月31日

答辩成绩

70

答辩主持人(签名):

2013年5月31日

电大分校初审意见

 

同意

 

分校专业负责人(签名):

2013年6月1日

 

省级电大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此表由工作站或教学点(班)自行复制,一式两份

目录

摘要………………………………………………………………1

提纲………………………………………………………………1

前言………………………………………………………………1

一、贫困山区建设的现状………………………………………2

(一)、新农村背景…………………………………………………

(二)、新农村的内涵………………………………………………

(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四)、新农村存在的……………………………………………

二、新农村建设的对策…………………………………………3

(一)、坚持发展生产促进农民致富………………………………

(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

(四)、争取国家优惠政策的倾斜……………………………………

(五)、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六)、加强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法制建设………………………………

()、加强培训教育工作……………………………………………7

参考文献…………………………………………………………8

 

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

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现状与建议

写作目的:

通过对贫困地区农村基本情况的探讨与研究,寻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途径和方法

论文结构:

一、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内涵

二、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三、我乡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现状

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2、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3、移民新村初具规模,畜牧产业得以提升

4、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5、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有效耕地面积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2、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3、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期发展阶段

4、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

5、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6、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四、如何全面推进贫困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坚持把发展生产,促进农民致富放在第一位

(二)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三)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实现农产品信息网络体系

(四)争取国家投入向贫困山区倾斜,给贫困山区更加优惠的政策

(五)保护环境,协调发展

(六)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七)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八)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现状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

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与发达地区相比,建设新农村难度要大一些,困难要多一些,如何破解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难题,我们认为:

作为贫困山区,首先要在坚持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前提下,把建设新农村与发展新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处理好农业、农村、农民三者的关系,结合乡情,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一、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内涵

“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这是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

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

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

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

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乡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为农民进城打工提供方便。

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

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

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地方特色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贫困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

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全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时,我乡的农村社会生产力素质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的安定。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农村生产力发生了大的转移,逐步从农村走向城市,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较大进步,山区农民一直盼望的“屋上屋下,青砖红瓦”,都成了现实。

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

这是在回顾贫困历史、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乡农村的发展的实际而提出来的。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

从总体来看,目前我乡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

二是基于我乡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化初具规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油路通乡、公路通村、乡村互动的基础交通条件,形成了药材、亚麻、洋芋、劳务各种产业互补的产业链条。

这对于建设我乡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乡村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

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建成移民新村和整村推进的成果,提高新建项目的整合力度。

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的客观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通过整合增效益,积极建立起既符合本乡实际现状,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农村建设机制。

三、我乡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乡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一)新农村建设现状

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省市县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做为一个有26000余人的贫困山区乡镇,去年,我乡粮食总产量达到90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3元。

 

2、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全县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乡积极争取县上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乡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3、移民新村初具规模,畜牧产业得以提升

从2005年开始,我乡积极争取项目,先后在何川、何柳两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和整村推进养羊项目。

乡党委、乡政府在总结项目取得效益的基础上,经过分析论证,在2006、2007、2008、2009四年,整合项目资金,在焦湾、王下、颉崖三村,创造性的实施易地搬迁与舍饲养牛、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项目建设,带动了项目区人饮、道路、农电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新发展,取得了预期效果,达到了既定目的。

今年,又申请颉崖、凡庙、孙沟、杨宋、王下五村做为2013年项目整合建设规划,并把农村沼气能源列入了建设内容,进而扩大了整合范围。

可以说,我乡的新农村建设已创出了独具盘安特色、适合本乡发展的新路子。

4、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乡逐年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全乡农村投资的重点。

与此同时,各村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

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利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据统计,2010年,我乡共举办各类科技、法治培训8期,培训农民群众8000余人(次)。

5、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我乡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

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虽然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村社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有下列因素制约着我乡农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有效耕地面积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我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农民收入近80%来自农业。

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加之人们思想仍较陈旧,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

与此同时,我乡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几乎为零,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2、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尽管我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还不足。

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虽然在道路和人饮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个别行政村仍然交通闭塞、用水设施严重老化,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3、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目前我乡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重复时有发生,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

4、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

我乡位于关山林缘区,除移民新村及个别村庄外,大部分村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

农户住宅一半是普通砖瓦房,一半是年久的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

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

整个村巷卫生很差,秩序很乱,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5、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

突出表现在:

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

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止目前,我乡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0%以上,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不够高,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还时有发生。

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

  

6、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1)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

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在我乡农村是空白,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

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药品价格反映强烈,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2)科技文化投入不足,教育负担加重。

尽管近年来农民科技和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总体来看,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

(3)社会保障难以保证。

虽然我乡社会保障体系已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已建成,但由于投入不足,需要救助面还相对较广,部分对象仍未享受到优惠政策。

四、如何全面推进贫困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坚持把发展生产,促进农民致富放在第一位

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没有充足的粮食做保障,就没有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更谈不上新农村建设。

因此,坚持保护耕地制度,坚持改田置地,坚持水土治理,坚持普及新品种、新技术,坚持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保证粮食与食品安全,在贫困山区仍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工作。

要在发展生产基础上,千方百计地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首先,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

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市场,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量,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其次,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

我乡由于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和传统生产等,许多农畜产品如优质洋芋、亚麻、畜牧等在全县极具优势。

因此,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尽快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提高本乡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如果继续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拴在土地上,农民就根本无法富裕。

因此,必须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城镇化步伐,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城市转移,在今年多次组织赴东南沿海务工的同时,抓住时机,进一步减少本乡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方面要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另一方面要增强培训力度,组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树立起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如防止拖欠工资,改善劳动环境,保障农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实现农产品信息网络体系

目前,我们都已认识到:

调整农业结构,种植或养殖养市场上畅销的农畜产品,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但具体到某个地方、某个农户、每个地块,到底应该种什么、养什么,群众往往束手无策。

其根本原因是人们缺乏对农业科学技术及农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消费心理等信息的了解,缺乏有关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及其分析和判断。

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体系,通过各种渠疲乏道搜集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变动趋势的信息,定期向农民发布相关的信息,真正使农民的农业生产与外界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使农产品的生产更好地适应市场的消费需要。

(四)争取国家投入向贫困山区倾斜,给贫困山区更加优惠的政策

在目前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情况下,山区农民要致富,必须依靠更多的国家投入与更多的优惠政策,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对农村公益服务入手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

事实上,在国家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情况下,山区发展农作物生产经济效益已经十分有限,山区农民完全依靠自身种养致富很难实现。

作为一个贫困乡镇,我们应该从保护生态、逐步致富角度考虑,积极争取各种优惠政策,争取更多的支持,继续实施移民与整村推进相结合的项目发展路子。

(五)保护环境,协调发展

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要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工作,加大林业综合开发力度,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为广大农村长远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条件。

(六)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一是尽快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制度。

这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功能就是稳定农村社会和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缓和农村的各种社会矛盾,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能依法有序地进行,为农村人口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

二是多渠道筹措农村统筹基金及养老基金。

采取向上争取一点、村上筹集一点、农民拿出一点的方式,将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带入实质性运行轨道,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存状况,使乡村更加协调发展。

三是对农村统筹基金及养老基金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及使用。

   

(七)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二是结合“五五”普法,狠抓农村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培育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充分利用骨干培训、新闻媒体、法律工作者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办事和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的能力。

三是实行村民自治,规范建章立制。

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让群众自我教育,干部自我约束。

以村务大事民主决策制度为突破口,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提高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加强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

要加大对农村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

要齐抓共管,共创共建,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搞好农村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

(八)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建设新农村,经济发展是前提。

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

只有经济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财富,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在创建活动中,我乡始终把加快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劳务转移输出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群众投劳出资,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群众参与是基础。

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只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才能有效推进。

盘安乡在建设新农村中,扎扎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以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整村推进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饮水工程建设、修桥修路等具体工作吸引群众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使群众既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者,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从而有效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参考资料: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

2、《发展》杂志

3、《中国国情国力》杂志2010年第八期

4、《“十一五”规划》读本

5、《庄浪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

5、《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