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8027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ocx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ocx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第一讲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主讲人:

中央党校哲学部马哲教研室主任、教授毛卫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

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掌握其方法论,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一、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产生及发展

马克思说过: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也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是社会生产力超常发展的时代,是资本主义的矛盾开始激化的时代。

关于生产力及社会的超常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由此,整个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

”在此基础上,人类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社会的认识,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这些,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人类认识史上的根本变革奠定了基础。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开始激化,革命斗争开始兴起,对科学理论的创造,提出了迫切要求。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形态。

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矛盾开始表现为激烈的对抗。

在经济领域,十年左右一次的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极大破坏和人民生活的贫困;在政治领域,阶级矛盾开始激化,1831、1834年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是这种矛盾激化的突出表现。

困境中人们要寻找原因和出路;斗争中人们要寻求支持和指导。

然而,当时思想理论界的状况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社会历史领域依然是唯心主义的一统天下,不用说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连存在不存在规律都是个问题,作为未来社会理想的社会主义只存在于空想之中。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马克思恩格斯以崇高的社会责任心投入了理论创造活动,并首先将理论创造的重点放在了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前无古人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阐明辩证唯物主义,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根本变革。

这一根本变革主要体现在实践观点的确立和随之而来的唯物史观的创立。

马克思在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

实践观点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过去一切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观点。

正是立足于实践观点,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这一变革还体现在:

从阶级性方面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公开承认这种阶级性;从哲学的功能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明确宣布哲学不仅是要解释世界,更主要的是要改变世界;从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哲学不再代替具体科学去研究世界的各个领域而成为包罗万象的体系,而是根据科学的发展,揭示世界的一般本质和一般运动规律;从哲学的理论形态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统一,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也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这不仅表现在它的创立时期,更表现在它后来的发展过程中。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目前在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但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1、实践观点

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点的确立,也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在《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

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由此可见,是否懂得实践的意义,是新旧唯物主义、新旧世界观的根本性区别。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唯物论

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首先必须对世界的本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关于世界本质的重大问题。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二元论者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个彼此独立的本原。

恩格斯指出: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

与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相联系,恩格斯指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它们都统一于物质。

后来,恩格斯又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和论述了哲学基本问题,明确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

二十世纪初,在概括科学革命成果的基础上,列宁提出了明确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个定义,与将哲学的“物质”概念和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相混淆的旧唯物论区别开来,与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出的将实践纳入“对象、现实、感性”范围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3、辩证法

适应当时的需要,恩格斯着重指出了辩证法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并在此基础上对辩证法作了这样的界定:

“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明确提出了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指出,辩证法“实质上可归结为下面三个规律:

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

”这三个规律都曾被黑格尔阐述过。

黑格尔的错误在于,他颠倒了思维规律与自然、历史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颠倒再颠倒过来,把辩证法奠定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为后人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辩证法奠定了基础。

恩格斯论述了辩证法的三种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的辩证法、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合理的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批判地吸取了前人辩证法思想的积极成果,并把它奠定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使之成为科学的世界观。

恩格斯还强调了辩证法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它正确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由于它正确地反映了客观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因而具有方法论的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不是体现在它的证明作用,而是体现在它“是探寻新结果的方法,由已知进到未知的方法。

后来,列宁进一步明确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他说: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

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对立统一规律作了系统的、创造性的阐述和发挥。

4、认识论

马克思在《提纲》中将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他说: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并强调:

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后来列宁明确指出: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认识论的实践观点及认识的辩证过程作了系统的阐述。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过程中,比较集中地阐述了认识的辩证法,他指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

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

”“绝对地认识着的思维的无限性,也是由无限多的有限的人脑所组成的,而人脑是彼此并立地和相继地从事这种无限的认识的,会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做蠢事,从偏斜的、片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循着错误的、弯曲的、不可靠的道路行进,往往当正确的东西碰到鼻子尖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它”。

“因此,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受到双重困难的困扰,并且按其本性来说,只能通过一个无限的渐近的前进过程而实现。

真理是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统一。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排斥相对的绝对真理论时指出:

“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

强调认识的社会性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在《自然辩证法》中,在论述意识的产生时,恩格斯说:

“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

尔后,“由于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又增添了新的因素——社会,这种发展一方面便获得了强有力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又获得了更加确定的方向。

在人类早期,由于社会化程度比较低,极大地制约了认识的发展。

如马克思所说:

“在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每天都在重新发明,而且每个地域都是独立进行的。

”结果进展缓慢,以致“人类已经古老了,但人始终还是幼稚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和全球化的进程,人类的认识突飞猛进。

认识的社会化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5、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结构

《提纲》中所论述的实践观点涉及认识论问题,但主要是与社会历史观相联系。

马克思揭示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得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重要结论;并指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人出发,对实践观点作了具体分析,指出,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当然是物质活动,一切其他的活动,如精神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取决于它。

”他们进一步指出:

“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

”正是在这样的实践观点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社会的结构,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以社会生产力为基础,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及社会结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明确指出了生产力在社会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

“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此作了更加明确、精炼的表述: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在这一段不长的论述中,分别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方式与社会生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相互关系作了精辟的说明,并从而显示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6、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与社会变革

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更加明确地指出: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马克思特别强调社会革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决不是随意造成的。

他说: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即具有客观必然性、规律性的过程,并指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马克思恩格斯还立足于人的发展过程划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指出,人类最终将走向能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发展阶段的探讨,在今天,对我们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7、群众与阶级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明确物质生产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决定意义的基础上,在《神圣家族》等著作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鲍威尔宣扬的“自我意识”决定历史发展的唯心史观,

科学地说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指出,英雄史观是一般哲学唯心主义在历史领域的表现。

在社会历史领域,精神和物质的对立表现为“代表积极精神的少数杰出人物与代表精神空虚的群众、代表物质的人类其余部分相对立。

马克思指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

人对物质世界的改造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

因此,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阶级及阶级斗争问题也是与生产相联系的。

马克思指出,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并不是他的功劳。

他的新贡献在于证明了“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把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根源追溯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并结合社会分工,系统地考察了阶级的起源和历史发展,揭示了阶级及阶级斗争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经济根源,从根本上说明了阶级、阶级斗争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要现象。

马克思恩格斯把希望寄托在工人阶级身上,也是因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说:

“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

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

”先进阶级应当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是唯物史观的必然结论。

三、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不但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而且具有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和运用。

1、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

在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首先遇到的问题是:

马克思主义还管不管用?

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了?

要弄清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状况进行分析。

在新近英国广播公司(BBC)关于“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调查中,马克思荣登榜首。

专家分析,其所以如此,“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

“马克思似乎对全世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

“他的很多思想现在看来都非常现代也很新鲜。

也许这些思想现在比他当年写作时更能引起共鸣。

例如关于全球化的论述,关于技术变化的速度以及这种变化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关系等等。

”“马克思主义现在仍处于一个延续不断的争论之中,这就使他更加可信并与当今生活密切相关。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一是对世界、特别是对社会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揭示;二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揭示;三是对未来社会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揭示;四是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分析及结论。

贯穿其中的是世界观、方法论。

就第一个层面的内容而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意义得到人们广泛承认。

比较而言,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更容易得到认同,有的已经成为常识。

就唯物史观而言,其真理性与普遍意义也得到充分肯定。

美国学者约翰·卡西迪在1987年发表的文章中说:

“它现在已被广泛接受。

当保守党人争论福利国家因窒息了私人企业而注定要灭亡时,或者说苏联的解体是因为它跟不上资本主义的效率时,他们使用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是人类发展的推动力的观点。

”这有似当年恩格斯形容的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影响:

“它甚至或多或少地感染了自己的敌手”,“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大量渗入了各种科学,也渗透了通俗读物和日报,而普通的‘有教养的意识’就是从这些通俗读物和日报中汲取自己的思想材料的。

在社会历史科学领域,唯物史观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有无法忽视的巨大影响。

在社会学领域,马克思的学说被公认为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三大源流之一;在历史学领域,英国著名历史学家E·J·霍布斯鲍姆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历史科学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在政治学领域,法国著名政治学家乔治·布尔多说过:

“马克思主义成为政治思想所不能脱离的某种普遍气氛。

它发挥着评价各种思想的品质所不可缺少的启示者的作用。

”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爵士甚至认为,不同凡响的“《资本论》面世100年后,……其他作品似乎都不该再出现了。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揭示占有极重的分量。

有的西方学者认为:

“马克思是研究资本主义的学者”。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揭示,是无人能替代的。

因此,“只要资本主义继续存在,他的著作就值得拜读。

”至于资本主义社会某些新现象的出现,并没有影响马克思对其本质的揭示。

正如卡西迪所说的那样:

“他在维多利亚时期看到的许多矛盾后来在改良主义政府得到了解决,但它们又如同突变的病毒一样,以新的形式出现了。

他写下的关于全球化、不平等、政治腐败、垄断化、技术进步、高雅文化的衰落、现代生存的萎靡不振的性质等动人的段落,现在的经济学家们又碰到这些问题,他们有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步马克思的后尘。

关于未来社会,马克思并没有作太多的具体描述,但他对未来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揭示,不但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开始得到证实,而且也在资本主义后来的发展中实际地得到了印证。

正如卡西迪所指出的那样:

“在马克思死后的一个世纪里,工业化国家的政府推行了许多旨在提高工人生活水平的改革:

劳动法、最低工资立法、福利救济、公共住房、公共卫生体制、遗产税、累进所得税等等。

在马克思的时代,这些改良措施会被贴上‘社会主义’的标签;他确实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许多这样的改革措施,没有这些改革,很难想象资本主义还会继续存在。

”尽管还没有实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实际上也在朝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方向发展。

马克思也有过失误,特别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对于这种局限和失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不难理解,也不难纠正。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都有过时的那一天。

但到底什么时候过时,为什么会过时,必须具体分析。

西方有学者认为:

“马克思主义将或者在资本主义的梦魇最终结束时消失,或者在一种民主的和自由的社会出现时消失,那样的社会将会产生其自己的哲学和生活方式。

如果马克思主义果真引发了上述过程,那么这种学说就会在愉快中宣布过时,马克思主义传统为之付出的磨难和奋斗终将得到补偿。

”即便从这样的“过时”观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以至很长时期内,都不是什么“过时”的问题,而正是需要它充分发挥作用之时。

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实际作用看,它不仅指导我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指针。

它的生命力已经得到并将继续得到实践的证明。

(略)

2、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正确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用”的一个前提,但要让马克思主义真正管用,还必须善于运用,善于联系实际,进行理论创新。

要进行理论创新,首先要善于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正确的取舍。

同样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时代,被关注和选择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根据当时的需要,关注和选择的重点是阶级斗争理论。

毛泽东回忆自己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情景时说:

“记得我在一九二零年,第一次看了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写的《社会主义史》,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

”但是,在那些马克思和介绍马克思的书中,并没有说中国革命该怎么搞,“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蒋介石和陈独秀”。

因此,毛泽东说,他读那些书,只取了四个字:

“阶级斗争”。

要弄清中国的事,还要“老老实实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

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则将注意力转向了生产力观点,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理解和概括。

他说: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理论是以生产力观点为核心来建构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

胡锦涛同志指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大精深,为满足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提供了可能。

但要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一要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深入和融会贯通的了解;二要有对实际情形和需要准确的把握,并善于把这二者结合起来。

在正确选择的基础上,还要有满足新的需要的新的理论创造。

同样是讲阶级斗争,在中国的讲法不同于外国;同样是讲发展生产力,在今天的讲法不同于过去。

这都需要由理论创新来解决,决不是照抄照搬所能济事的。

而要做到这一点,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3、必须变成自己的内在素质

要真正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挥作用,除上述条件外,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变成自己的内在素质,解决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头脑”的问题。

1949年10月,冯友兰给毛泽东写信,表示决心改造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准备于五年之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写一部中国哲学史。

毛泽东在回信中,一方面对他的进步表示欢迎,同时又说:

“不必急于求效,可以慢慢地改,总以采取老实态度为宜。

”当时冯友兰不理解这一点,甚至有点“反感”。

多年后,他才明白了,真正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变成自己的东西。

他说:

“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谈何容易”,“要想真正应用它到实际工作中去,那就非把它化为自己的思想的一部分不可”,而这,决不是三年五载所能解决的。

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经把人类知识的运用分为两类:

一类知识“可以完全是身外之物”便可很好地运用;而另一类则必须“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知识必须变成能力”,立场、观点、方法就是这样的知识。

要把知识变成能力,一方面要认真学习,融会贯通,真正理解;另一方面还必须经过在实践中的反复体验和证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