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智库消毒知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7938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智库消毒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最新智库消毒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最新智库消毒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最新智库消毒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最新智库消毒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智库消毒知识.docx

《最新智库消毒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智库消毒知识.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智库消毒知识.docx

最新智库消毒知识

消毒知识讲座

消毒工作的意义

医疗卫生

食品工业

日化行业

养殖与畜牧业

公众场所与家庭生活

……

消毒及其关联概念

卫生处理或清洁(sanitization)

将物体上细菌污染的数量,降低到公共卫生规定的安全水平以下的过程。

常指清洁无生命的物体,主要指清洁操作,有时清洗和抗菌相结合。

消毒(disinfection)

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传播感染水平上的处理过程。

灭菌(sterilization)

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无活微生物存于的处理过程。

灭菌是最彻底的消毒。

防腐(antisepsis)

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杀灭或清除或抑制无生命有机物内的微生物,防止其腐败的处理。

杀菌效果(germicidaleffect,GE)和杀灭率(killingrate,RT)

GE用消毒后菌数比消毒前(或对照组)菌数减少的对数值表示;RT用消毒过程中杀灭微生物的百分率表示。

消毒的方法

物理方法:

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清除病原及其它有害微生物。

化学方法:

利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称为化学消毒剂。

物理方法:

干热法(包括焚烧、灼烧、干烤):

相对湿度于20%以下的高热消毒;

湿热法(包括蒸煮、巴氏消毒、流动蒸汽消毒、压力蒸汽灭菌):

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

微波:

波长1~1000mm的电磁波,频率为2450MHz和915MHz两种;

红外线:

波长0.77~1000um的电磁波;

紫外线:

波长范围为200~275nm,最佳波长为253.7nm;

电离辐射:

辐射源包括60Co的γ射线、高能电子束射线、X射线;

超声波:

频率为20~200kHz的声波;

纳m光催化:

纳m半导体材料配合紫外线照射;

等离子体:

由电子、离子、原子、分子和自由基等组成的聚合体;

过滤吸附:

主要用于液体和气体物质的洁净消毒处理;

自然通风:

利用风力稀释微生物浓度。

化学消毒的主要特点

使用方便,无需特殊设备;

适用范围广,各种物品、空气、水、人体和环境等均可使用;

节约,一次性投资少;

使用方法多样,可浸泡、擦拭、喷雾、熏蒸以及与物理因子协同等;

存于毒性、腐蚀性、有污染环境的可能性。

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按作用水平分)

高水平(高效)消毒剂: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结核杆菌、亲水病毒、亲脂病毒(戊二醛、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等);

中水平(中效)消毒剂:

除不能杀灭细菌芽孢外,可杀灭其他各种微生物(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等);

低水平(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亲脂病毒,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结核杆菌和亲水病毒(季铵盐类消毒剂、双胍类消毒剂等)。

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按化学性质分)

醛类:

甲醛、戊二醛等;

醇类:

乙醇、异丙醇等;

酚类:

苯酚(石炭酸)、甲酚皂溶液(来苏儿)等;

含氯消毒剂:

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等;

含碘消毒剂:

碘伏、碘酊等;

氧化型消毒剂:

臭氧、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

杂环类消毒剂: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

季铵盐类消毒剂:

苯扎氯铵(洁尔灭)、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

双胍类消毒剂:

氯己定(洗必泰)、聚六亚甲基胍等;

其他消毒剂:

高锰酸钾、三氯生、乳酸、强氧化高电位酸性水等。

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

微生物污染程度(种类、数量)

处理剂量(浓度、时间)

作用温度和相对湿度

pH值

有机物

化学拮抗物质

理想消毒剂的标准

杀菌谱广,效果可靠,作用快速;

性能稳定,便于贮存和运输;

无毒无味,无刺激,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易溶于水,不着色,易去除,不污染环境;

不易燃易爆,使用安全;

受有机物、酸碱和环境因素影响小;

使用浓度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消毒剂选择的原则

消毒剂的固有特性;

消毒对象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存于状态;

消毒对象的理化特性和使用价值

合格供方及供应商评价。

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敏感性

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细菌繁殖体,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真菌,如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等;

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分枝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

细菌芽孢,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

朊毒(感染性蛋白质)。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具有强大的氧化能力,依靠其氧化能力杀灭微生物,大多可作为灭菌剂;

可分解为无毒成分,无残留毒性;

易分解,不稳定;

对物品有一定的漂白和腐蚀作用;

药液未分解前对人有一定的刺激性或毒性;

臭氧、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

臭氧(Ozone,O3)

1785年,德国人于使用电机时,发现于电机放电时产生一种异味;

1840年德国科学家舒贝因(Schonbein)于向幕尼黑科学院提出的方案里宣布发现了臭氧。

1866年,臭氧开始用作消毒杀菌剂;

1870年,美国首次用臭氧去除城市下水道的臭味和有害气体;

1906年,法国尼斯市建起世界上第一座臭氧处理自来水厂;

1973年,国际臭氧协会(IOA)成立。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由三个氧原子构成,常温高压下是一种不稳定的淡蓝色气体,很容易分解成氧气;

臭氧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07V,仅次于氟,具有极强的氧化性;

半衰期短,臭氧水溶液4℃时半衰期为132min,10℃时为128min,20℃时为27min,30℃时为6min;

于水中的溶解度比氧大13倍,比空气大20倍;

遵守亨利定律(溶解度与体系中的分压和总压成比例);

于空气中含量极低,分压也极低,迫使水中臭氧从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逸出,使水中臭氧浓度总是处于不断降低状态。

杀菌机理:

以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实现

杀菌作用。

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构成成

份受损伤而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臭氧继续渗透穿

透膜而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

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

对细菌繁殖体的杀灭作用

臭氧含量0.28ppm,30min可杀灭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9.97%,0.25ppm,15min可杀灭空气中自然菌91%;

臭氧气体对物体表面上的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358mg/m3,作用5min,对物体表面的大肠杆菌可杀灭99%,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98%;

臭氧的水溶液有良好杀菌作用,浓度为1.0mg/L的臭氧水作用0.5m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100%。

对真菌的杀灭作用

真菌对臭氧的抗力比细菌繁殖体强;

8.0mg/L的臭氧水作用1min可完全杀灭水中的白色念珠菌;

12.5~23mg/L的臭氧气体熏蒸,作用20~30min,可杀灭黑曲霉、桔青霉、桃色拟青霉、蜡叶枝孢霉等真菌。

对细菌芽孢的杀灭作用

常温条件下,相对湿度70%,臭氧浓度5.67mg/L,作用60min,可杀灭空气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99.10%;

12mg/L的臭氧水作用20min,可杀灭水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99.9%之上。

对病毒的杀灭作用

国内外近年研究证明,用56.7mg/m3的臭氧作用20min可破坏HBsAg;

于血清中含臭氧4mg/L即可灭活其中的HIV;

0.25~0.38mg/L浓度的臭氧气体可完全灭活空气中的流感病毒和疱疹病毒,同时可灭活表面上的轮状病毒和甲肝病毒。

对原虫的杀灭作用

臭氧对原虫及其卵囊有很好的灭活作用;

研究表明,臭氧对病原性原虫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且且其作用比氯强50~100倍;

臭氧水能快速杀灭天然水中的兰氏贾第鞭毛虫、微小隐孢子虫及其虫卵,用10mg/L臭氧作用5min,可以灭活90%微小隐孢子虫卵。

应用

室内空气消毒

物体表面消毒

水消毒(自来水、瓶装饮用水、医院污水等)

果蔬、餐饮具消毒

影响臭氧消毒效果的因素

浓度是决定臭氧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臭氧对微生物的杀灭程度与其浓度有关,与接触时间关系不大,对于病毒和细菌芽孢,当余臭氧浓度达不到灭活剂量时,延长时间也不能提高杀灭率;

湿度当臭氧消毒空气时,相对湿度较高,杀菌效果较好,相对湿度小于35%时,即使臭氧浓度较高,对空气中细菌的杀灭率也很低,臭氧对干燥表面的细菌较难杀灭。

温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臭氧的杀菌作用增强,但温度升高会使臭氧于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反而会影响消毒效果;

有机物可显著减弱臭氧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臭氧消毒可因有机物对微生物的保护作用而达不到要求的消毒效果。

臭氧的使用安全

臭氧的毒性主要来自对蛋白质和脂肪酸的氧化,从而损伤机体组织,吸入臭氧后,可引起呼吸加速、变浅、胸闷等症状,进而脉搏加速、头痛,严重时可发生肺气肿,甚至死亡,我国卫生部规定大气中臭氧最高允许质量浓度为0.2mg/m3;

人对空气中臭氧的可嗅知浓度为0.02~0.04mg/m3,动物试验表明,臭氧毒性的起点浓度为0.3mg/m3;

臭氧作为强氧化剂,对多种物品有损坏作用,可使橡胶和塑料制品变脆变硬,加速老化,使铜片出现绿色锈斑,使织物漂白、褪色等。

关联标准

CJ/T3028.1-1994臭氧发生器

CJ/T3028.2-1994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

GB/T18202-2000室内空气中臭氧卫生标准

过氧乙酸(PeraceticAcid)

早于1949年开始用于消毒,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合成且投入生产,70年代普遍推广使用;

过氧乙酸是一种酸性氧化剂,分子式C2H4O3,结构式CH3-CO-O-OH,分子量76.0518;

无色透明液体,呈酸性,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溶,比重1.226,沸点110℃;

不稳定,可自然分解,稀释(加水分解)、遇热(热分解、爆炸性分解)、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分解、催化分解)、碱性物质和有机物可加速分解。

杀菌机理

•氧化作用直接对细菌的细胞壁蛋白进行氧化使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破坏细胞的内外物质交换,致微生物死亡;

•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过氧乙酸分子进入细菌体内,直接作用于酶系统,干扰细菌的代谢,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酸性作用过氧乙酸的强酸性可改变细胞内pH值,破坏细菌的正常代谢作用.配合和增加氧化作用,直接损伤细菌,致细菌死亡。

消毒特性

高效广谱、杀菌快速;

用途广泛(可用于浸泡、刷洗、擦拭、喷雾和熏蒸等形式的消毒和灭菌,适宜对各种不怕腐蚀的物品的消毒处理);

符合环保要求(不残留有害物质,不污染环境);

于低温下仍具有强大的杀菌效力。

对细菌繁殖体的杀灭作用

过氧乙酸杀灭细菌繁殖体,需0.01%~0.5%溶液作用0.5~10min。

对真菌的杀灭作用

从大多数实验结果来看,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的过氧乙酸浓度,也能杀灭真菌;

1000mg/L过氧乙酸溶液作用1min可杀灭白色念珠菌,若用5000mg/L浓度,于5min内可杀灭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新生隐球菌及荚膜组织胞浆菌等致病性真菌。

对细菌芽孢的杀灭作用

过氧乙酸对细菌芽孢的杀灭作用比对细菌繁殖体差些,但试验证明,也有高效的杀芽孢作用;

试验表明,蜡状杆菌、脂肪嗜热杆菌、枯草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和破伤风杆菌五种芽孢中,蜡状杆菌芽孢是抵抗过氧乙酸最强的一种,但此种芽孢暴露于3000mg/L过氧乙酸溶液中,3分钟可被杀灭。

对病毒的杀灭作用

试验证明,2000mg/L过氧乙酸溶液4~5分钟可杀灭骨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3、4、7型)、B病毒、科萨奇病毒B-3、艾柯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

市售过氧乙酸的类型

二元包装;

一元包装;

“固体过氧乙酸”、“碱性过氧乙酸”(由四乙酰乙二胺与过碳酸钠二元包装组成)。

过氧乙酸通常的使用方法

浸泡(凡能耐腐蚀,可浸泡的小件物品或管道或人手均可采用此法消毒,一般使用浓度0.1%~0.5%);

喷淋:

使用浓度0.1%~0.2%,接触时间1min之上;

喷雾(空气消毒通常采用2%浓度的过氧乙酸溶液按8mL/m3气溶胶喷雾,作用60min);

熏蒸(按每立方m空间7mL计算,过氧乙酸原液置于玻璃或搪瓷容器内挥发)。

影响消毒作用的因素

浓度和作用时间:

过氧乙酸的杀菌作用随浓度的增高、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浓度减半,消毒时间需增至原来的2~5倍;

温度:

一般说来,温度越高过氧乙酸的杀菌力越强,于10~30℃间,湿度每升高10℃,杀菌作用增加1.2~5倍。

但温度降至零下20℃时,仍有明显杀菌作用;

湿度:

喷雾或熏蒸消毒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于20%~80%时,湿度越大,杀菌效果越好,湿度于20%以下时,杀菌作用很弱;

有机物:

有机物会降低过氧乙酸的杀菌作用,杀灭有20%血清保护的细菌繁殖体所需过氧乙酸浓度需增加4~15倍,而细菌芽孢需增加2~3倍。

浓度检测

原理

于酸性条件下,样品中含有的过氧化氢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计算出过氧化氢的含量;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样品中全部过氧化物(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的含量,减去过氧化氢的量,得到过氧乙酸含量。

浓度检测

试剂与材料

•硫酸溶液:

1+9;

•碘化钾溶液:

100g/L;

•硫酸锰溶液:

100g/L;

•钼酸铵溶液:

30g/L;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

c(1/5KMnO4)=0.1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

C(Na2S203)=0.1mol/L;

•淀粉指示液:

10g/L

分析步骤

1、称取约3g实验室样品(或称取相当于含过氧乙酸0.5g的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2g,于已盛有40mL水且冷却至10℃以下的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得试验溶液,置于10℃以下备用。

于碘量瓶中加人40mL冷却至10℃以下的水、5mL硫酸溶液和3滴钼酸铵溶液,再加人10.0mL试验溶液,10mL碘化钾溶液,水封瓶塞,轻轻摇匀,于暗处放置(5-10)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接近终点时(溶液呈淡黄色)加人I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且保持30s不变为终点。

记录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值。

于锥形瓶中加人40mL冷却至10℃以下的水、10mL硫酸溶液和3滴硫酸锰溶液,再加人10.0mL试验溶液,摇匀,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粉色,记录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值。

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X,数值以%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X=(V1C1-V2C2)M×100

m/10

式中:

V1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mL;

C1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mol/L;

V2为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mL;

C2为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mol/L;

m为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g;

M为过氧乙酸(1/2CH3C00OH)的毫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g/mmol(M=0.03803)。

使用安全

2%过氧乙酸水溶液属低毒消毒剂;用0.2%过氧乙酸水溶液喂养小白鼠,过氧乙酸总量达500mg/kg时,无死亡发生;

0.2%溶液对皮肤无刺激,但长期接触会使皮肤粗糙,用于皮肤消毒,浓度不得超过0.2%;

对碳钢、铜、铝等金属有腐蚀性,可使织物漂白或褪色;

慎用于地面消毒(对大理石和水磨石等材料地面有明显损坏作用);

高浓度药液具有强腐蚀性和刺激性,使用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溅到眼内和皮肤上,如不慎溅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确保使用浓度(不稳定,随用随配,防止过期使用)。

关联标准

GB19104-2003过氧乙酸溶液

GB/T19105-2003过氧乙酸包装要求

GB/T19108-2003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酸含量的测定

二氧化氯(ChlorineDioxide)

1811年,汉弗莱·戴维先生用硫酸将氯酸钾酸化制造了二氧化氯,且把这种黄绿色的气体称为优氯;

1843年m隆用盐酸将氯酸钾酸化获得了氯气和二氧化氯混合气体;

1944年美国NiagaraFalls水厂为控制水中由于藻类繁殖新产生的气味,率先采用二氧化氯获得成功,之后,迅速推广到全世界。

二氧化氯于常温下是黄色的气体,具有类似氯气令人不愉快的刺激性气味;

氯的分子量67.47,是自然界中几乎完全以单体游离基形式存于的少数化合物之一;

二氧化氯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二氧化氯于水中的溶解度是氯的5倍。

二氧化氯气体溶于水形成黄绿色溶液,作为溶解的气体保留于溶液中,于阴凉处避光保存且严格密封非常稳定。

二氧化氯具有易挥发、易爆炸的特点,不宜贮存,宜现场制取或制成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

二氧化氯中的氯是以正四价态存于,其活性为氯的2.63倍;

二氧化氯分子的电子结构是不饱和态,但于水中却不以二聚或多聚状态存于,这有利于二氧化氯于水中迅速扩散;

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和氧化能力。

杀菌机理

二氧化氯于水中几乎100%以分子状态存于,易透过细胞膜,二氧化氯于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电位高达1.5V,其ClO2分子结构外层存于一个未成对电子一活泼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通过强氧化性杀灭微生物;

通过渗入细菌及其它微生物细胞内,与细菌及其它微生物蛋白质中的部分氨基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氨基酸分解破坏,进而控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ClO2对细胞壁有较好的吸附和透过性能,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硫基的酶,终止微生物的代谢从而灭活微生物。

消毒特性

高效(可杀灭包括各种细菌繁殖体、真菌、结核分枝杆菌、细菌芽孢及各种病毒);

快速(对一般细菌繁殖体和病毒只需数秒钟即可杀灭,一分钟可杀灭细菌芽孢);

于水中不形成三卤甲烷,还能起到沉淀铁锰离子的作用;

对水中的酚类物质、地表水中的藻类物质破坏作用强,能消除水中的异味。

对细菌繁殖体的杀灭作用

实验室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表明,5mg/L浓度的二氧化氯水溶液,作用10min可完全杀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350mg/L二氧化氯溶液作用1min可完全杀灭污染于布片表面上的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

对真菌的杀灭作用

100~250mg/L浓度的二氧化氯水溶液,作用1min可完全杀灭水溶液中的白色念珠菌和毛癣菌;

350mg/L二氧化氯溶液作用1min可完全杀灭水溶液中的黑曲霉等霉菌。

对细菌芽孢的杀灭作用

实验室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表明,250mg/L浓度的二氧化氯水溶液,作用5min可完全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对病毒的杀灭作用

于清洁的水中加入2mg/L浓度的二氧化氯即可灭活水中的Polio病毒、柯萨奇病毒和F2噬菌体,250mg/L浓度作用5min可灭活HBsAg。

应用

二氧化氯被广泛应用于纸张和纤维漂白、饮用水消毒、食品加工、肉类水果蔬菜和水产品灭菌与保鲜、工业冷却水和废水处理、日化行业消毒灭菌、临床医疗中的消毒灭菌、卫生防疫消毒、油脂脱色及面粉和大m加工中的漂白和杀菌、水产养殖中的水体消毒和防病治病以及水厂杀藻和控制生物污染和管道淤塞等。

1985年,美国同意将二氧化氯作为食品加工设备消毒液;

1987年,广东省卫生监督部门批准二氧化氯可以用于食品消毒、保鲜、及食品设备、用具消毒等;

1987年,美国批准二氧化氯作为食品厂的环境消毒;

1988年,日本食品卫生法规将稳定性二氧化氯列入食品添加剂,作为面粉漂白剂用;

1988年,澳大利亚卫生部批准将二氧化氯列入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漂白剂用;

1990年,上海卫生管理部门批准二氧化氯可以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以及水产养殖;

1992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批准,二氧化氯可用于鱼类加工过程,控制杂菌、大肠杆菌等污染;

1996年,我国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将稳定性二氧化氯列入食品添加剂中作为防腐剂,使用范围为果蔬保鲜、鱼类加工;

《食品添加剂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化工行业标准(HG3669-2000)2000年6月批准颁布,2001的3月1日开始实施。

二氧化氯通常的使用方法

浸泡(凡能耐腐蚀,可浸泡的小件物品、瓜果蔬菜、管道、衣物、人手均可采用此法消毒,使用浓度10~200mg/L);

喷淋:

使用浓度250~500mg/L,接触时间30S之上;

擦拭:

不能浸泡的大件物品或物体表面,一般使用浓度250mg/L;

熏蒸:

空间消毒,使用活化后的原液。

应用举例

桶装水生产企业五加仑桶的消毒

生活饮用水消毒

食品加工企业管道、设备、容器的消毒

浓度检测

原理

用丙二酸与其中的次氯酸根反应,消除其对二氧化氯含量测定的影响。

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于酸性条件下释放出具有氧化性的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氧化碘化钾,使其释放出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反应析出的碘。

试剂与材料

•碘化钾

•硫酸溶液:

1十1

•丙二酸溶液:

100g/L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03)约为0.1mol/L

•淀粉指示液:

5g/L,使用期为两周

分析步骤

•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已预先加有50mL水的250mL碘量瓶中,加人3mL丙二酸溶液,混匀,反应3min。

加入2g碘化钾、3mL硫酸溶液,混匀,于暗处放置10min。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人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同时作空白试验。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二氧化氯(以CIO2计)含量(X)按下式计算:

X=C(V1-V0)×0.01349×100

W

式中:

V1-滴定试验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0-滴定空白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使用安全

质量浓度为548mg/L的二氧化氯,对小白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10000mg/kg,属于实际无毒类物质;

2001年,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ClO2最大允许剩余浓度为0.8mg/L,ClO2-最大允许浓度为1.0mg/L,ClO3-浓度不作要求;

2001年,中国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水中ClO2-含量不得高于0.2mg/L;

重庆市技术监督局于1997年发布了一个重庆市地方标准《二氧化氯消毒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DB50/2-1997)。

标准规定出厂水中二氧化氯残留量大于0.05mg/L,管网末稍水二氧化氯残留量大于0.02mg/L;

2005年,《城市供水水质标准》规定,用ClO2进行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