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6742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docx

《广东省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docx

广东省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化、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

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同。

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不同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

在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趋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

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根脉。

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

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

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

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正因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企图让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化。

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

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

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

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

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人民日报》2018年03月14日07版,作者刘焕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济、科技的全球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这是“文化全球化”产生的背景。

B.通过交流互动输出物质、文化产品是“文化全球化”的欺骗性危害性的体现。

C.“文化全球化”将趋同消融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它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全球化。

D.西方国家借助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鼓吹“文化全球化”,以攫取更多利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阐述了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思想渗透下中国应持有的立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B.文章着重从经济与文化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并阐述文化全球化推行的欺骗性危害性。

C.文章采用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有力,逻辑严密,体现作者深度思考。

D.文章从产生背景、影响、本质、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一伪命题作了细致的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风俗习惯时,这个民族等于失去了灵魂。

B.西方国家极力宣扬“文化全球化”是基于利益的驱使,并力图使它成为整个世界的共同尺度。

C.世界应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如果以单一文化为取向,不能兼容反而消融其它文化,那将是灾难性的。

D.如果我们能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自主性,就可以有效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暮色中的炊烟

迟子建

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

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黑的烟道后,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飘渺。

炊烟总是上升的,它的气息天空是最为熟悉的了。

但也有的时候气压过于低,烟气下沉,炊烟徘徊在屋顶,我们就会嗅到一种草木灰的气息,有点微微的涩,涩中又有一股苦香,很耐人寻味。

这缕涩中杂糅着苦香的气息,常让我忆起一个与炊烟有关的老女人的命运。

在北极村姥姥家

居住的时候,我喜欢趴到东窗去望外面的风景。

从东窗,还能看见她家的木刻楞房屋。

这座房屋的主人是个俄罗斯老太太,我们都叫她老毛子。

她是斯大林时代避难过来的,她嫁了个中国农民,是个马夫,生了两个儿子。

那个在北极村的儿子为她添了个孙子,叫秋生,秋生呆头呆脑的,他只知道像牛一样干活,见了人只是笑,不爱说话,就是偶尔跟人说话也是说不连续。

秋生不像他的父母很少登老毛子的门,他三天两头就来看望他的奶奶。

除了他,老毛子那里再没别人去了。

那时中苏关系比较紧张,苏联的巡逻机常常嗡嗡叫着低空盘旋,我方的巡逻艇也常在黑龙江上徘徊。

不过两国的百姓却是友好的,我们到江边洗衣服或是捕鱼,如果看见界河那侧的江面上有小船驶过,而那船头又站着人的话,他们就会和我们招手,我们也会和他们手。

那时村中的人很忌讳和她来往,因为一不留神,就会因此而被戴上一顶“苏修特务”的帽子。

她也不喜欢与村中人交往,从不离开院门,只呆在家里和菜园中。

她个子很高,虽然年纪大了,但一点也不驼背。

她喜欢穿一条黑色的曳地长裙,戴一条古铜色三角巾。

她的皮肤非常白皙,眼窝深深凹陷,那双碧蓝的眼睛看人时非常清澈。

我姥姥不喜欢我和她说话,但有两次隔着栅栏她吆喝我去她家玩,我就跃过栅栏,跟着她去了。

我至今记得她的居室非常整洁,北墙上悬挂着一个座钟,座钟下面是一张紫檀色长条桌,桌上喜欢摆着两个碟子,一只装着蚕豆,一只装着葵花子,此外还有一个茶壶、一个茶盅和一副扑克牌。

这些东西展现了她家居生活的情态,喝茶,吃蚕豆,嗑瓜子,摆扑克牌。

她把我领到家后,喜欢把我抱起,放在一把椅子上。

我端端正正地坐着的时候,她就为我抓吃的去了。

蚕豆、瓜子是最常吃的,有的时候也会有一块糖。

与她熟了后,她就教我跳舞,她喜欢站在屋子中央,扬起胳膊,口中哼唱着什么,原地旋转着。

她旋转的时候那条黑色的裙子就鼓胀起来了,有如一朵盛开的牵牛花。

北极村的很多老太太都缠过足,走路扭扭摆摆的,且都是小碎步;而老毛子却是个大脚片子,她走起路来又稳又快。

我那时把她爱跳舞归结为她拥有一双自由的脚,并不知道一双脚的灵魂其实是在心上。

那些不上她家串门的邻居,其实对老毛子也是关心的。

他们从两个途径关心着她:

一个是秋生,一个就是炊烟了。

人们见了秋生会问他:

秋生,你奶奶身体好吗?

秋生嘿嘿地笑,人们就知道老毛子是硬朗的。

而我姥姥更喜欢从老毛子家的烟囱观察她的生活状况,那炊烟总是按时按晌地从屋顶升起,说明她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很有规律。

大家也就很放心。

老毛子在冬季时静悄悄地死了,她是孤独地离开这个冰雪世界的。

那几天秋生没过来,人们是通过她家的烟囱感觉她出了事的。

住在她家后一趟房的人家,每天早晚抱柴生火时,总要习惯地看一眼老毛子的烟囱,结果她连续两天都没有发现那烟囱冒出一缕炊烟,知道老毛子大事不好了,于是喊来她的家人,进屋一看,老毛子果然已经僵直在炕上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暮色苍茫的时分看到过那幢房屋飘出炊烟,尽管村子里其它房屋的炊烟仍然妖娆地升起,但我总觉得最美的一缕已经消逝了。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题目“暮色中的炊烟”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与事件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烘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也凸显了老人悲苦的命运。

B.北极村人勤劳、善良、友好,对老毛子关心,在中苏关系比较紧张的时候,还能与邻国百姓友好相处,但也有一些谨小慎微。

C.人们很忌讳和老毛子来往,因为一不留神,就会被戴上一顶“苏修特务”的帽子,这些象征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更显真实可信。

D.文章写得优雅诗性,故事娓娓道来有条不紊,描写诗意细腻要言不烦,语言雅致清新蕴含真情,充分彰显了迟子建的散文特点。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

(6分)

6.文章结尾说“尽管村子里其它房屋的炊烟仍然妖娆地升起,但我总觉得最美的一缕已经消逝了”,结合全文,具体分析作者这样表达的原因。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智慧医疗是一种以患者数据为中心,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医疗服务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数据获取、知识发现和远程服务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知识发现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远程服务则由云端服务与轻便的智能医疗终端共同提供。

以产检为例,孕妇怀孕期间需要进行数次产检,通常需要反复从家里到医院检查,实际上,孕妇的大部分常规检查,如宫缩、胎心、胎动等都可以借助仪器完成如果采用智慧医疗模式,该孕妇只需要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快生产时去医院产检即可,其余可以在家里通过终端设备自助完成,并将信息传输到医院,再由医生给出检查报告。

香港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倪明选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相比,智慧医疗具备多个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

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市场,电信运营商多在积极向这一领域扩张,将其视为全新的盈利增长点。

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目前仍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政策及规范也有待完善。

现行政策按医院审批和监管模式进行,不利于智慧医疗的发展,同时目前还存在对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保护的缺失。

 (摘编自《中国证券报》戴小河《智慧医疗产业步入启动期,细分领域龙头初现》)

材料二:

 

 

 

材料三:

不久前,在孙逸仙纪念医院精准肿瘤外科治疗中心,医生利用三维可视化系统,为一个7岁小女孩成功切除了一个巨大的肝母细胞瘤。

因肿瘤与周围脏器紧密纠缠,手术的难度非常大。

“切多了,孩子很可能大出血,下不了手术;切少了,短期内肿瘤就会复发。

”中心副主任陈亚进说,现有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MIO扫描技术,都只能表达某一界面的解剖信息,医生们只能凭经验由多幅二维图像去“构想”病灶与其周围组织的三维几何关系。

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医生完整切除病灶,病人也从中获得更多信息。

最后,陈亚进为这名女童切下了一个直径为15厘米、重达1.4公斤的肿瘤,出血少于200毫升,达到精准微创的效果。

(摘编自新华社《未来大家会怎么看病?

告诉你些医疗“黑科技”》)

材料四:

8 月19日,在湖南某大学举办的第20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一款被称为“大超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惊艳“亮相”:

100份病历的导入和批量诊断总共只需要4.8秒,单个病例仅需0.05秒,“大超人”利用“临床大数据+超级计算+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IPAD和病人交互,根据症状描述开具检查单,检查结果出来后,系统自动出具诊断结论,给出最佳治疗方案,一线临床医生要做的只是对结论予以确认,最终人工智能和医生的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98%。

456 分!

11月6日晚,2017年度国家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的合格线一公布,某信息机器人“智医助理”以超出分数线(360分)96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我国甚至是全球第一个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评测的机器人。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医疗界的“阿尔法狗”真的来了》)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患者数据是智慧医疗服务模式的基础。

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依靠大数据处理技

 

术实现知识发现。

 

B.医疗界的阿尔法狗——“大超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不仅检查速度惊人,且和医生的

 

诊断结论几近一致。

 

C.三维可视化系统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弥补了以往医生只能凭经验构想病灶与其周围组

 

织几何关系的不足。

 

D.由“2010-2016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统计表”可知,中国医疗信息化资金规模逐年

 

扩大,增长率则逐年递减。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这说明中国的智慧医疗产

 

业模式目前仍没有成熟。

 

B.材料二说明,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资金规模逐年扩大,但各年增长率数据显示,中国医

 

疗信息化已进入低速发展阶段。

 

C.精准、微创一直是外科手术的追求,材料三说明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这

 

一目标在各类手术中能得到完全实现。

 

D.“大超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医生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98%,起决定作用的是临床数据,其次是超级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9.与传统医疗相比,智慧医疗有哪些显著优势?

请结合上述材料加以概括。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牛弘,字里仁,安定鹑觚人也。

弘初在襁褓有相者见之谓其父曰此儿当贵善爱养之及长须貌甚伟性宽裕好学博闻。

在周,起家中外府记室、内史上士。

开皇初,迁授散骑常侍、秘书监。

弘以典籍遗逸,上表请开献书之路。

上纳之,于是下诏:

献书一卷,赉缣一匹。

一二年间,篇籍稍备。

进爵奇章郡公,邑千五百户。

三年,拜礼部尚书。

奉敕修撰《五礼》,勒成百卷,行于当世。

六年,除太常卿。

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唯见弘未当不改容自肃。

素将击突厥,诣太常与弘言别。

弘送素至中门而止,素谓弘曰:

"大将出征,故来叙别,何相送之近也?

"弘遂揖而退。

素笑曰:

"奇章公可谓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

"弘在吏部,其选举先德行而后文才,务在审慎。

虽致停缓,所有进用,并多称职。

隋之选举,于斯为最。

炀帝之在东宫也,数有诗书遗弘,弘亦有答。

及嗣位之后,尝赐弘诗。

其同被赐诗者,至于文词赞扬,无如弘美。

从拜恒岳,还下太行,炀帝尝引入内帐,对皇后赐以同席饮食。

六年,从幸江都,卒,时年六十六。

帝伤惜之,赠甚厚。

归葬安定,赠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文安侯,谥曰宪。

弘荣宠当世,而车服卑俭,事上尽礼,待下以仁。

性宽厚,讷于言而敏于行,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

有弟曰弼,好酒而酗,尝因醉,射杀弘驾车牛。

弘来还宅,其妻迎谓之曰:

"叔射杀牛矣。

"弘闻之,无所怪问,直答云:

"作脯。

"坐定,其妻又曰:

"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

"弘曰:

"已知之矣。

"颜色自若,读书不辍。

(节选自《隋书•牛弘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弘初在襁褓/有相者见之/谓其父曰/此儿当贵/善爱养之/及长须/貌甚伟/性宽裕/好学博闻

B.弘初在襁褓/有相者见之/谓其父曰/此儿当贵善/爱养之/及长/须貌甚伟/性宽裕/好学博闻

C.弘初在襁褓/有相者见之/谓其父曰/此儿当贵善爱/养之及长/须貌甚伟/性宽裕/好学/博闻

D.弘初在襁褓/有相者见之/谓其父曰/此儿当贵/善爱养之/及长/须貌甚伟/性宽裕/好学博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里仁”中的“字”即“表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名字。

平辈之间不能称字,否则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

B.“太常”是官名,九卿之一,主管祭祀社稷、宗庙,掌管礼乐、朝会、丧葬事宜,祭祀充当主祭人皇帝的助手,历代沿置,设太常寺。

C.“突厥”是指公元6-8世纪在中国北方和西北建立突厥汗国的突厥族,突厥人以狼为图腾,后来分为东西两支,隋朝常受东突厥侵扰。

D.“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居东而得名,一般为太子所居之地,因此借指太子,又叫做“储宫”,意为国之储君所居之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牛弘痴心文献,规整礼仪。

在做秘书监时,因文献典籍散失,他上表请求开民间献书之路,文献稍稍齐备,他又修撰《五礼》。

B.牛弘不攀权贵,善于选才。

他送别杨素大将时,到中门而止;他在吏部选举人才时,先看德行后看文才,所进用的人,大多称职。

C.牛弘备受皇恩,荣耀至极。

他深受皇帝青睐眷顾,隋炀帝几次赠送诗书,后来炀帝曾把他引到内帐,赐他与皇后一起同桌饮食。

D.牛弘笃志于学,宽厚待人。

他虽然职务繁杂,但仍手不释卷,弟弟醉酒射杀驾牛,无所怪问,只说做肉干,脸色不变,仍旧读书。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奉敕修撰《五礼》,勒成百卷,行于当世。

(5分)

(2)弘荣宠当世,而车服卑俭,事上尽礼,待下以仁。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

“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15.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周敦颐《爱莲说》中,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②作为与南海争议无关的域外国家,日本逢人说项,渲染紧张气氛,口口声声说要改善日中关系,却又四处渲染“中国威胁”,堪称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奇葩”。

③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④游国恩先生不问家事,自己躲进书房,钻入文学研究的世界,长吟短叹,目不窥园,不断地有新作发表,业内人士读了,赞叹不已。

⑤针对媒体热炒的“比飞机还要快的超级高铁”新闻,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认为铁路运行加速度有一定的科学限制,不能想入非非。

⑥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A.③④⑤  B.①②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防止传播二手烟,特别是劝阻有烟瘾的青少年戒烟,对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B.教育部近日下发文件,要求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C.上海上港集团为球队聘请了执教经验丰富的瑞典教练埃里克松,在短短一年内就凭借丰富的经验把上港队打造成了一支中超强队,为上港集团争得了不少荣誉。

D.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军事天地》推出“深度军情”版块以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复杂军事战略环境。

1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钱钟书与杨绛是一对把精神生活看得高过一切的夫妻。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后来生了小阿圆,又是一个小书痴,被称为“吾家读书种子”,两人对读就变成一家三口各自守着自己的书桌读书。

①这不禁让人想起赵明诚和李清照之间赌书泼茶的韵事

②两人在一起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对坐读书

③杨绛说,妥帖的字有黏性,忘不了

④一同背诗玩儿,如果都把诗句中的某一个字忘了

⑤怎么凑也不合适,那个字准是全诗中最欠贴切的字

⑥不同的是,钱、杨之间更为平淡相敬

A.⑥②④⑤③①                B.②④⑤③①⑥

C.①②④⑤③⑥                D.②④①⑤③⑥

 

20.下面是郑州市长途汽车总站的一则告示,请找出其中五处使用不当或不得体的语句并予以修改。

(5分)

 

敬告

 

由于清明期间去洛阳看牡丹的游客激增,郑州至洛阳4月5日~6日的车票已经告罄一空;本站将调拨客车增开加班车,请旅客及时察看本站公布的临时行车信息再购加班车票,由于该站扩建,北门暂时封锁,请旅客服从本站人员的指挥,从南门出入。

不便之处,敬请各位旅客谅解。

 

郑州市长途汽车总站

 

2018 年4月4日

21.下面是“素质教育冰山模型”图,请把这个模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6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个年轻人开车带母亲去邻城。

他们记得,过去来时要经过一座摇摇欲坠、弱不禁风的老旧大桥。

母亲十分焦虑,对儿子说:

“我认为那座桥开车根本无法通过。

”儿子回答:

“让我们到达那里时再下结论。

”母亲说:

“我确信,如果我们开车上桥,那桥一定垮塌。

”儿子告诉她:

“我不会冒然把车开上去,会先检查一下桥的承受力。

”母亲说:

“如果你出点儿什么意外,我可怎么向你父亲交代!

他肯定得责备我一辈子!

”这位母亲如此这般一直抱怨着,越抱怨心绪越烦乱。

一刻钟后,他们到达了大桥。

然而,那座旧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坚固、宏伟的新桥!

他们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