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降低单位GDP能耗的路径与措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6590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降低单位GDP能耗的路径与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我国降低单位GDP能耗的路径与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我国降低单位GDP能耗的路径与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我国降低单位GDP能耗的路径与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我国降低单位GDP能耗的路径与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降低单位GDP能耗的路径与措施.docx

《我国降低单位GDP能耗的路径与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降低单位GDP能耗的路径与措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降低单位GDP能耗的路径与措施.docx

我国降低单位GDP能耗的路径与措施

作者:

陈海明

   当前我国能源供求矛盾日显突出、降低能耗成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能耗正成为国际贸易中新的“绿色壁垒”、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且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降低能耗这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当前我国已步入重工业化阶段,投资拉动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同时我国正处于以住房、汽车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升级和正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阶段,能源消费需求强劲,而且与处于同阶段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经济重型化更为明显,因此我国降耗任务较为艰巨。

..尽管未来我国降耗任务较为艰巨,但并不是高不可攀,当前我国单位GDP能耗,尤其是我国工业和主要耗能产品都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因而存在着较大降耗空间和潜力。

  由于生产部门、工业、制造业,尤其是金属冶炼等高耗能行业仍是目前我国主要耗能部门,因而它们将是未来我国降耗的重点领域。

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1000家耗能大户则是未来我国降耗的主力军。

..一直以来,效率提高,尤其是工业等生产部门的效率提高是导致我国能耗下降的最主要因素,而近年来结构调整,尤其是工业、制造业等生产部门的结构调整逐渐成为我国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径。

我们认为,上述趋势未来仍将持续。

  未来管理层可能采取包括设立综合性的能源职能管理部门,强化组织领导,推动政策措施的实施、建立并完善节能降耗法律法规体系,加大依法实施节能降耗管理的力度、加大节能降耗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加强节能降耗信息传播和服务、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降耗的激励约束政策,建立节能降耗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和实施促进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等政策措施来降低能耗。

  考虑到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我们认为,降耗将对那些能耗成本较高且成本转嫁能力偏弱的行业,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以及那些高耗能、高污染、技术落后、规模较小的行业和企业将带来不利的影响。

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高效节能型家电和照明器材行业、节能设备、节能材料以及新能源行业等未来可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十一五”规划所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有两个重要量化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早已习惯了GDP翻番指标的人们,面对后一个指标,或多或少地会为之一振,因为将降低能耗目标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中,并与经济增长目标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尚属首次。

与此同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列入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质量、内涵、结构的综合性目标,降低能耗已经成为一个未来我国与经济增长同等重要的中心任务。

那么,为什么现阶段我国要特别强调降低能耗?

未来我国降低能耗的空间和潜力到底有多大?

未来我国可能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以及这些政策措施对相关行业和企业又有何影响?

等等。

这些问题已成为市场目前关注的热点。

本报告将就上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投资者有所裨益。

  1降低能耗,我们别无选择

   1.1能源供求矛盾日渐突出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进入到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我国能源消费量呈现出明显上升势头。

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速一改1997年以来连续3年负增长的趋势,当年较上年增长0.1%,2003年更是实现历史最快增速,达到15.3%,2005年为12.7%,甚至大大超过同期GDP增速,从而使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自2002年以来都维持在1以上(见图1)。

而且随着能源消费剧增,从1992年开始,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超过了国内生产总量,到2000年供求缺口达到历史最高点,为-233.1百万吨标准煤,而且总体上我国能源供求缺口呈现出扩大之势(见图2)。

  另外,从国内外能源消费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来看,通常在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前(按购买力平价PPP计),伴随着一国人均GDP规模的扩大,其能源消费需求还会持续较快地增加(见图3),这意味着未来我国能源供求矛盾还将更为突出,这对我们提出了进一步降低能耗的迫切要求。

   1.2降低能耗成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能源是产品成本的一部分,有些还占较高的比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费的能源越多,成本越高,获利空间越小,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也就越小。

我国一些产品,尤其是高耗能产品的能源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较高,如在我国钢铁行业中,这一比例为20%-30%,部分建材产品的比例为40%-50%,有的化工产品该比例甚至高达70%以上。

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

以钢铁为例,国外现代化钢铁企业生产能耗成本一般不到其钢铁生产成本的20%,一些国际先进的钢铁企业更低,如日本新日铁公司,其能耗占生产总成本的比例仅为14%。

而我国最先进的钢铁企业----宝钢的能耗占生产成本的20%,高出6个百分点。

可以说,日本的钢铁、石化、汽车、船舶、家用电器等产品之所以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除了其质量可靠外,能耗较低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当然,尽管我国能源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较高,但目前我国一些产品还是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力成本较低,从而使得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一些产品,尤其是高耗能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成本剪刀差”(见图4)。

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人力成本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因此,为提高国内企业产品的竞争力,降低能耗是必然选择。

   1.3能耗正成为国际贸易中新的“绿色壁垒”

   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来看,关税将逐步下降,甚至取消,而非关税壁垒却在增加,尤其是能耗正成为新的“绿色壁垒”。

这突出体现在各国都纷纷建立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

据IEA统计,2000年美国、欧盟、日本、巴西、韩国等37个市场经济国家都已建立了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

而且这些制度覆盖的范围日益扩大,如2002年,美国的“能源之星”能效标识已覆盖38大类、1.3万种商品。

  在这种制度下,其他国家的耗能产品要进入其国内市场,必须达到其能效标准,并申请获得其能效标识注册。

这对于国内那些产品终端能耗达不到国外能效标准的企业,无疑是一道新的壁垒,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对我国降低能耗提出了更新要求。

  1.4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高耗能往往带来高污染,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有所加剧。

从图5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规模增长较快,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而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源消费还会快速增长,未来我国能源与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将更为突出。

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我们应制定适当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和污染。

   1.5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正如上述,由于国内能源生产不能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因此我国必须大量进口能源,从而使得90年代以来我国原油等能源的进口依存度明显上升(见图6)。

  我们知道,除了平衡和充足的国际能源生产以外,和平的国际环境也是进口能源安全保障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而目前诸多地区,尤其是中东地区仍存在着大量的不安定因素,存在发生冲突的可能,因此,近些年来,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降低能耗不失为解决或者缓解我国能源安全问题较好的策略和措施之一。

  2降低能耗任务艰巨,但并不是高不可攀

   2.1降耗任务较为艰巨

   首先,从我国“七五”规划以来单位GDP能耗下降情况来看,我国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都分别实现了总下降20%和年均下降4.4%的要求,尤其是“八五”期间,我国单位GDP能耗总下降达到近60%,年均下降16.5%。

然而,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十五”期间我国没有分别达到上述目标,分别仅为7.3%和1.5%(见图7)。

从具体部门来看,我国生产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生活部门在“七五”至“九五”期间总下降和年均下降均分别达到了20%和4.4%的目标,同样“十五”期间却没有达到上述目标(见图8、图9)。

  再从具体行业来看,几乎所有的行业在“七五”至“九五”期间总下降和年均下降均实现上述目标,而在“十五”期间除农业、采掘业、建筑业实现了上述目标外,其它各业都未达到上述目标(见图10、图11)。

可以看出,未来我国降低能耗的任务还是较为艰巨的,而且如果未来我国不采取更新、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仅依靠其自然下降,我国在“十一五”期间是不能实现单位GDP能耗总下降20%和年均下降4.4%的既定目标的。

   其次,从具体年份来看,图12清楚显示出,1985年以来不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具体行业,我国单位GDP能耗总体上都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如1985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8.554万吨标准煤/亿元,2005年下降为1.218万吨标准煤/亿元。

但进入90年代中后期,我国单位GDP能耗的下降速度有明显缓和的迹象,如1985-1995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12.9%,而1996-2005年年均下降仅为5.1%。

  而造成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9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进入重工业化阶段,投资拉动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加上正处于以住房、汽车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升级和正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阶段,能源消耗较大,单位GDP的能耗也相应较高。

另外,与处于同阶段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当前我国经济重型化更为明显(见图13),因而未来我国降耗任务更为艰巨。

   2.2降耗空间和潜力较大

   尽管未来我国降耗任务较为艰巨,但并不是高不可攀,我们认为,未来我国降耗空间和潜力仍较大。

首先,与相同阶段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2003年我国单位GDP能耗达到1678吨标准煤/百万美元,远远高于同阶段的日本(1953年单位GDP能耗为66.9吨标准煤/百万美元)、中国台湾(1967年单位GDP能耗为11.0吨标准煤/百万美元)和韩国(1970年单位GDP能耗为28.1吨标准煤/百万美元)(见图14),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存在较大的降耗空间。

   其次,从同一时点来看,不论是按当期汇率,还是按购买力平价(PPP),我国单位GDP能耗都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见图15、图16),尤其是按当期汇率,2003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分别是日本的9倍,欧盟的近6倍,印度的1.3倍,甚至比世界平均水平还高近2倍,从这意义上说,未来我国降耗空间和潜力同样较大。

   第三,从具体行业来看,与欧洲经济委员会国家(ECE)相比,我国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能源效率明显过低,尤其是工业,2000年工业能源效率仅为49.6%,远远低于90年代初期ECE的65%水平(见图17),这说明我国工业等行业仍存在较大提高能源效率,或者说降低能耗的空间。

  最后,从部分高耗能产品的能耗水平来看,国内高耗能产品,如水泥、乙烯、合成氨、纸和纸板的综合能耗等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纸和纸板综合能耗、载货汽车油耗、建筑陶瓷综合能耗、乙烯综合能耗以及平板玻璃综合能耗均高出近50%,上述15种高耗能产品的能耗,国内水平平均高出国际先进水平46%以上(见图18)。

这再次反映出我国降耗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和潜力。

   另外,从日本降耗情况来看,图19反映了1965-1999年日本单位GDP能耗下降情况,可以看出,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随着各项节能降耗措施的出台和落实,日本单位GDP能耗水平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1977-1982年单位GDP能耗更是达到总下降21.9%,年均下降4.8%(见图20),而且日本取得上述良好降耗成绩还是在单位GDP能耗较低水平情况下实现的,而当前我国单位GDP能耗水平远远高于日本70年代初水平(见图21),考虑到降耗本身存在边际效应,即在能耗较低水平下降耗的难度高于能耗较低水平下降耗难度,因而相对而言,我国当前降耗任务的艰巨性还小于日本当年,换言之,如果我国未来也采取合理而有力的政策措施,同样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2.3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将是未来降耗的重点

   首先,生产部门、工业、制造业,尤其是其中的高耗能行业将是未来我国降耗的重点领域。

当前生产部门仍是我国最大的耗能部门,约占我国总能耗的80%左右(见图22),工业仍是我国最大的耗能产业,约占我国总能耗的近70%(见图23),其中,制造业又是我国工业中最大的耗能行业,约占整个工业总能耗的80%以上(见图24)。

而在制造业内部,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化学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七个行业的能耗又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2005年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约占整个制造业能源的27.5%(见图25),而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等七个行业约占我国总能耗的54%(见图26),是名副其实的高耗能行业,因此这些行业也将是未来我国降耗的重要领域。

   从国外情况来看,如日本在70年代初也是将生产部门,尤其是高耗能行业作为降耗的重点,并针对这些部门或行业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从图27、图28可以清楚地看出,日本取得的降耗成绩还是令人相当满意的,而且生产部门产值占GDP比重、金属冶炼等高耗能行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都与单位GDP能耗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说明这些部门或行业对日本降耗所作出的贡献还是相当明显的。

   其次,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1000家耗能大户将是未来我国降耗的主力军。

  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这十大工程包括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等(见表1)。

可以说,这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将对“十一五”期间实现总下降20%的目标起到关键作用。

另外,节能降耗还必须盯住耗能大户,为此,国家发改委在2006年正式启动了跟踪、监督1000家高耗能企业计划(这1000家企业主要锁定在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其能耗约占总能耗的40%-50%),对其加强耗能管理,定期监督检查,并要求其进行用能规划,提出节能降耗目标和强制性、超前性产品能耗标准及具体措施。

可以说,这1000家企业将挑起未来我国节能降耗的大梁。

   3未来我国降低能耗的主要途径和政策措施

   3.1效率提高和结构调整仍是未来我国降低能耗最主要的途径

   根据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因素都与单位GDP能耗的变化存在着相关性,如市场化程度、固定资产投资量等,但从根本上而言,单位GDP能耗变化主要取决于效率提高和结构调整这两个因素,其他因素实际上都是通过影响这两个因素来间接影响单位GDP能耗的。

这可从式

(1)清楚地看出,单位GDP能耗e主要取决于ie和iy,其中,ie实际上反映了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iy则反映了各产业的结构变化。

因此,对总体单位GDP能耗进行分析,首先应着眼于各产业能源效率变化和结构调整对单位GDP能耗影响的分析。

   其中,e表示单位GDP能耗

   E表示能源消费量

   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

   ie表示i产业的单位GDP能耗

   iy表示i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令

    en表示第n期的单位GDP能耗水平,e0表示基期的单位GDP能耗水平,则有

   为了分析效率变化和结构变化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份额,我们将en分解为nee和nse,其中,nee表示效率提高降耗,它是指受技术改进等因素影响,能源加工转换环节和终端能源利用环节效率的提高而导致的单位GDP能耗下降,其具体计算公式见式

(2)

   e表示结构调整降耗,它是指由于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转变所导致的单位GDP能耗下降,其具体计算公式见式(3)

   经测算,1986-2005年我国各部门和产业单位GDP能耗下降中的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具体情况见图29-32。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直以来,效率提高,尤其是生产部门和工业的效率提高是导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如从产业来看,2000-2005年效率提高对单位GDP能耗下降平均贡献了近83.5%,其中,又以工业的效率提高贡献度为甚(见图31、图32)。

且从趋势来看,我们认为未来上述趋势仍将持续。

   另外,我们发现,近年来结构调整,尤其是工业、制造业等生产部门的结构调整逐渐成为我国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径,如图29、图31都显示出,2002年以来,结构调整所起的效应都有明显增加,尤其是从工业内部来看,结构效应甚至超过了效率效应,即结构调整对降低单位GDP能耗的作用大于效率提高对降低单位GDP能耗的作用,如2004年工业内部中结构效应达到87.3%,这可能与2003年前后我国开始宏观调控,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有关(见图35)。

从贡献度来看,生产部门、工业、制造业等的结构调整对降低单位GDP能耗所作贡献较大(见图33、图34、图36)。

随着产能过剩问题凸显,我们认为,未来上述趋势将更为明显。

   3.2未来我国可能出台的降低能耗的政策措施

   3.2.1日本在1973年后采取的主要节能降耗的政策措施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

   作为一个工业发达、能源消耗大的国家,日本自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就把节能降耗放在首位,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如日本通产省在1974年便颁布了旨在开发新能源、减少石油使用量所谓的《阳光计划》;1978年又制定了发展节能技术的《月光计划》,1979年制定并于1993年修订了《关于合理使用能源的法令》,1993年又出台《关于合理使用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法规》,等等。

此外,日本还制定了各种实施细则,如《企业节能准则》(1993年)、《建筑节能准则》(1993年)、《汽车燃料消费标准》(1993年)等。

  政府对节能降耗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建立了完善的中介机构

   在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开始强化政府对节能降耗工作的管理,并以法律形式基本确定了由通产省牵头,建设省、运输省共同负责的节能管理体制。

在2001年初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后,日本改由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负责,对日本全国节能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并通过升格,扩大编制和增加预算等方式,加强对节能工作的管理。

  另外,日本还建立了比较健全完善的中介机构。

如1966年日本就建立了能源经济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经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研究;1978年又成立了日本节能中心,主要从事推进生活节能、工业节能(包括企业节能诊断、节能技术普及、能源管理士培训和考试)和调查研究等;在1980年又成立了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主要负责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开发研究推广。

  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宣传和教育培训,加强信息传播和咨询服务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节能降耗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除建立节能活动日(每月第1天)、节能活动月(每年2月)外,还规定每年8月1日、12月1日为节能检查日。

日本节能中心在中小学校开展了建立“节能共和国”等活动,积极开展节能宣传。

  另外,该中心每年2月还举办“节能环保设备与技术展览”活动,并由经济产业省定期发布节能产品目录,开展节能产品和技术评选活动。

  此外,日本节能中心还建立了节能信息网站、出版节能杂志和科普读物等向企业和公众提供和传播节能信息,并举办各种节能技术研修班和大型咨询会。

  制定强有力的限制性政策

   在80年代初,日本通产省就发布了燃料和热力合理利用、防止热损失等方面的标准,并依法对4000多家企业实施能源管理措施。

目前经济产业省共对1万多家指定企业实施能源管理措施,并且对其中那些不能完成节能目录或提出合理节能计划的企业,其有权向全社会公布,责令限期整改,并处以一定数额的罚金。

  另外,日本还建立了较严格的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如1979年日本就制定了家用电冰箱和单冷空调的能效标准,1994年又制定了冷暖空调、电视机、荧光灯、复印机等能效标准,随后又制定了包括自动售货机、变压器以及建筑物等产品在内的能效标准。

  制定有效的鼓励性政策

   一是对于使用节能设备和技术给予信贷方面的支持。

允许日本开发银行、中小企业公营贷款机关、人民公营贷款机关等政府专业银行对进行节能投资的企业给予低息优惠贷款;对于企业安装节能设备、建筑物节能、废热和用及热量有效利用设备贷款和节能技术开发项目,政府辅助金给予0.4%的贴息;对于企业安装节能设备、建筑物节能、节能技术开发、废热利用及热量有效利用设备贷款中向商业银行贷款的金额,政府的产业基础基金还可以为这些贷款项目进行贷款担保。

  二是对于使用节能设备给予特别折旧和税收减免优惠。

企业安装节能设备按节能设备的价格,相应地将所得税扣减7%,对于节能技术开发项目,将所得税扣减6%,除正常折旧外,还给予特殊的“加速折旧”政策,最大可获得相当于设备总价的30%。

  此外,为了使一些具有很高节能效果且投资也较多的节能设备和技术能顺利推广、使用,日本政府还对其中一些重要的节能技术开发、节能设备推广和示范项目实行财政补贴制度。

  3.2.2当前发达国家采取的节能降耗政策措施呈现出的一般趋势

   设立强有力的节能降耗管理机构,政府在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强化

   节能降耗除了具有市场推动的性质以外,还具有公共事业的性质,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

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节能降耗必须由政府来推动,设立专门负责节能降耗工作的机构,通过政府职能在节能降耗领域的不断强化,采用多种调控手段干预市场。

例如,美国能源部专门设立了国家节能办公室(现改为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办公室);日本的经济产业省由资源能源厅的节能新能源部专门负责节能事宜;澳大利亚政府设立了可持续能源署,在提高能源效率、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行使政府职能。

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有比较完善的节能降耗管理体系,一方而是在地方设有专门机构贯彻执行国家(联邦)及地方(州)的节能政策,另一方而通过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激励措施,充分发挥了能中介机构在政府和市场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节能降耗方面的法律法规成为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耗的重要保障

   大多数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瑞典、瑞士、意大利、韩国等国都以立法的形式制定了国家级及地方级的节能降耗方面的法律法规。

如日本早在1979年就制定了《关于合理使用能源的法令》。

另外,美国、欧盟、日本、巴西、韩国等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已建立了完善的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并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节能降耗法规形式。

这种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不但实现了限制高能耗产品、鼓励低耗能产品占领市场的目的,并且为节能降耗激励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定量指标和衡量指标。

  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支持节能降耗技术的研发和示范的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用于能效和新能源的投资预算逐年增加,2001年达到11.8亿美元,2003年增加到13.1亿美元;日本用于节能的公共财政预算也较多,2001年达到了4亿美元,这些资金都主要用于支持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1999年澳大利亚政府也安排了4.4亿美元用于节能和提高能效项目的实施。

  经济激励政策成为发达国家节能降耗政策中最重要措施和手段

   美国、日本、荷兰、丹麦等大多数国家都将经济激励政策作为最重要手段。

  这些政策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降低节能降耗投资成本促进节能降耗政策,如财政拨款、减免税收、优惠贷款、抵押贷款、加速折旧、现金补贴等,如美国对购买带有“能源之星”标识产品的用户实行一定的现金补贴。

另一类是增加能源使用成本促进节能降耗的政策,包括能源税、环境税等,如目前绝大多数欧盟成员国都已实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