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复习资料.docx
《矿床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床学复习资料.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床学复习资料
第二章基本概念
一组:
矿产
矿产是地壳中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天然)物质资源。
根据矿产的工业用途和性质分为:
1、金属矿产
(1)黑色金属——Fe、Mn、Cr
(2)有色金属——Cu、Pb、Zn、W、Sn、Mo、Bi
(3)轻金属——Al、Li
(4)贵金属——Au、Ag、Pts
(5)放射性金属——U、Th、
(6)稀有稀土金属——Nb、Ta、Be、Rb、Cs、Zr、Hf、REE
2、非金属矿产
冶金辅助原料
化工原料
工业制造原料
压电光学原料
陶瓷玻璃工业原料
建筑水泥原料
宝石工艺美术原料
3、可燃有机矿产
固体矿产——煤、石煤、油页岩、地蜡、地沥青、可燃冰
液体——石油
气体——天然气
4、水气矿产
地下水
卤水
矿泉水
碳酸气
中国矿产资源特点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矿产资源大国,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
资源总量大,矿产资源总量占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种类齐全,配套程度高,但资源结构不尽如人意;
二组:
矿床(OreDeposit/MineralDeposit)
1、矿床是地壳中矿产的集中产地,是矿化集中区的最小单位。
包含有用地质体(矿体)及其赖以产出的地质环境。
矿床不是一个地质体。
成矿域>成矿省>成矿带>成矿亚带>矿田>矿床‖>矿体‖>矿石>矿物>元素
P2:
矿床是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产地。
它是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2、同生矿床(syngenetic)——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例如:
沉积矿床/岩浆矿床
3、后生矿床(epigenetic)——矿体明显地晚于围岩形成的矿床。
不属于同一地质作用过程。
例如:
沉积作用形成围岩//热液作用形成矿床
4、叠生矿床(diplogenetic)——由两次或两次以上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
例如:
黑色页岩型多元素矿床
沉积赤铁矿床受到岩浆侵入,在接触带形成磁铁矿床
5、内生矿床(endogenetic)——由内力地质作用在地下深处形成的矿床。
6、外生矿床(exogenetic)——由外力地质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形成的矿床。
三组:
矿体
1、矿体——由地质作用形成的,通常情况下由矿石和脉石组成的,具有确切的形态、边界和规模的地质体。
矿体形态:
一向延长——柱状
两向延长——板状、层状
三向延长——囊状
矿体的产状
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侧伏向、侧伏角、倾伏向、倾伏角
侧伏向——矿体走向与矿体最大延伸成锐角的一侧的方向。
侧伏角——在矿体延伸面上,矿体最大延长线与走向线的夹角。
倾伏向——矿体最大延伸线所指的空间方位。
倾伏角——矿体最大延伸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与其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矿体与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关系。
矿体的埋藏情况(露天的/隐伏的)
2、围岩(wallrock,countryrock)——包围矿体的岩石。
3、母岩(motherrock,parentrock)——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
4、主岩(hostrock)——矿体寄宿的岩石。
5、矿源岩(sourcerock)——初步富集某种或某些成矿元素,并为后期热液成矿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
如果具有这种功能的岩石是地层——矿源层。
(……的层状岩石。
)
四组:
矿石(ore)
1、矿石——所含有用物质(元素、化合物、矿物)达到工业要求的矿物集合体。
矿石是一种特殊的岩石
矿石通常由有用矿物和无用组份组成。
矿石是一个物质概念,是不可数名词,不能论个数,一定要加上量词(块、吨、车…)。
2、脉石(gangue,gang)——矿体中不能利用的物质。
岩块、矿物、夹石。
3、夹石——矿体中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
如果这种岩石超过一定的规模(厚度),就要从矿体中剔除,这个规模限度称为“夹石剔除厚度”。
4、矿石结构(texture)——矿石中矿物的形态、大小及相互嵌布关系所构成的图案。
粒状、片状、柱状结构
粗粒、中粒、细粒、隐晶质结构
自形、半自形、它形结构
5、矿石构造(structure)——矿石中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和相互关系所构成的图案。
致密块状、浸染状(稠密、中等、稀疏)、条带状、梳状、晶洞状、斑点状、斑杂状、角砾状等。
6、矿石组构(fabric)——矿石结构与构造的统称。
五组:
品位
1、矿石品位(grade)——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单位含量。
有用组分计量:
元素——多数金属矿床
化合物——WO3、P2O5等
矿物——金刚石、石棉、云母等
品位单位表示:
ωt%、g/t、g/m3、Kg/m3、克拉(1克拉=0.2克)
2、边界品位(cutgrade)——区分矿石与岩石的有用组分的最低要求。
对于单样品而言。
3、工业品位(paygrade)当前能供开采的矿体或矿段的最低平均品位。
矿石品位处于下降趋势,因素:
需求的增加、高品位矿石竭尽、回收的工艺水平提高。
Cu:
10%———2%———0.3%
Au:
3g/t——5g/t-----------1g/t——3g/t
同一矿种不同矿床的工业品位可能是不一样的,取决于:
矿床规模——Mo大矿0.06%———小矿0.2%-0.3%
综合利用价值大小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Ti钛铁矿(>8-10%)//金红石(>3-4%)
4、有益组分——矿石中能作为副产品回收利用的、能够改善主产品性能的、能改善矿石冶炼工艺的组分。
5、有害组分——矿石中对产品性能和选矿冶炼工艺流程产生不良影响的组分。
6、矿石品级(grade)——根据矿石品位、有益有害组份和其他技术指标划分的矿石质量等级。
六、矿物
1、矿石矿物(oremineral)——矿石中可以被利用的矿物。
即有用矿物。
2、脉石矿物(ganguemineral)——矿石中不能被利用的矿物,即无用矿物。
注意:
矿石矿物-脉石矿物
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不能交叉搭配使用
七、成矿过程
(一)成矿旋回
不同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多个成矿过程。
如:
同生沉积成矿旋回—变质成矿作用旋回
同生沉积旋回—热液叠加改造成矿作用旋回
(二)成矿期
成矿期是指一个长的成矿过程。
标志:
两个成矿期之间有较大的时间间隔,如岩浆岩的侵入;
物理化学条件明显不同。
(三)成矿阶段(矿化阶段)
成矿阶段是指一个较短的成矿过程,代表成矿热液的一次脉动,形成一套矿物组合。
标志:
1、不同脉体的穿插关系
2、晚阶段产物胶结早阶段产物
3、普遍的交代关系
(四)矿物生成顺序
同一个成矿阶段中,不同矿物的先后晶出顺序。
主要从结构上反映出来。
八组:
矿床类型
1、矿床成因类型——根据矿床形成的成矿作用和地质条件划分的矿床类型。
如:
风化矿床、沉积矿床、岩浆矿床、接触交代矿床、斑岩型、黑矿型……
2、矿床工业类型——在某种矿产中具有重要工业意义、作为主要找矿对象的矿床成因类型。
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因素:
1、矿床自身的性质(品位高低、储量大小、伴生组分情况、埋藏情况……)
2、经济地理条件(交通、能源动力、劳动力、水资源…)
3、国防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三章成矿作用总论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壳
大陆地壳
大洋地壳
地幔
上地幔——正常型、富集型(交代作用)、亏损型;积极参与成矿作用(金刚石、Cr、Ni、Fe、Ti、Pts等)。
下地幔——相对比较均匀(了解的不多),近年来有人认为超级地幔柱可能起源于下地幔。
地核
外地核
内地核
二、元素的分布
地壳中天然存在的92种元素并非平均分布,其中Si、Al、Fe、Mg、K、Na、Ca和O就占到99.34%,其他的84种元素总共占0.66%。
元素的分布量遵从原子序数的偶数规则、4倍规则和4Q+3规则,以及随原子量增大而趋于减少等规则。
三、元素的共生规律
常量元素在地壳各圈层、各种岩石中的分配也有很大差异。
如火成岩:
成矿元素常常表现出与某些岩石类型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亲疏关系——岩石的“成矿专属性”
由于岩石与成矿元素之间存在着专属性,导致了在矿田、矿床范围内成矿元素的共生(共同富集)。
如Fe矿石中富集V、Ti、Cr…,作为有益的伴生组份,可以单独回收,也可以作为天然合金矿石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
为了说明元素的共生规律,曾有多种关于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
戈尔德施密特分类——依据地球层圈结构、原子体积和电子层结构:
亲铁元素、亲硫元素、亲石元素、亲气元素
上个世纪60年代皮尔逊提出了软硬酸碱理论来说明元素在成矿作用中的共生规律。
认为只要表示出元素的亲合趋势就够了。
能给出电子对的离子或离子团都叫做碱。
酸——金属阳离子
碱——阴离子/中性分子
硬酸——半径小、电价高、变形性小的阳离子
硬碱——电负性大、难变形、不易被极化的阴离子
倾向于与硬酸结合成络合物能力的顺序:
O>>S>Se>Te
F>Cl>Br>I
倾向于与软酸结合成络合物能力的顺序:
O<
F四、元素的迁移
成矿作用的本质是元素的迁移,并导致有用元素的富集或无用物质的分散和迁出。
(1)导致元素迁移的原因
(2)衡量元素迁移能力的标志
表示元素迁移的性质——集中/分散
表示该元素成矿的难易程度
五、元素聚集成矿的方式
(1)结晶作用——在封闭的物理化学体系中,所形成的物质来源于流体自身。
岩浆中:
铬铁矿、磁铁矿、金刚石等
热液中:
Fe2++CO32-=FeCO3(菱铁矿)
Sn4++O2-=SnO2(锡石)
Hg2++S2-=HgS(辰砂)
地表水:
Na++Cl-=NaCl(石盐)
气体中:
S(气)S(固)
2H2S+O2=2S+2H2O
(2)交代作用
交代作用——开放体系中流体携带的组分对岩石矿物成分的全部或部分代换。
新矿物的形成与旧矿物的消失同时发生
交代前后体积基本保持不变
A保持原矿物晶格类型的交代作用
CaCO3+Fe2+=Ca2++FeCO3
Si4++Na++CaAl2Si2O8=Ca2++NaAlSi3O8+Al3+
可以叫做“离子交换作用”
B原矿物被分解,部分组分保留
矽卡岩型矿床中:
钙铁榴石®磁铁矿+透闪石
Ca3Fe2(SiO4)3Fe3O4Ca2Mg5Si8O22(OH)2
C主成分没有联系的交代作用
石英脉中石英被黄铁矿交代:
SiO2®Si4++O2
Fe2++2S=FeS2
这两个反应同时进行。
磁铁矿直接交代大理岩(方解石):
如铁山铁铜矿床:
CaCO3®Ca2++CO32-
Fe2++2Fe3++2O2®Fe3O4
这两个反应同时进行。
(3)吸附作用
粘土颗粒、胶粒、微生物,由于具有很大的比表面而具有吸附性,可以选择性吸附不同的成矿元素离子或离子团,在适宜的条件下沉淀下来,富集成矿。
黑色页岩型矿床——Mo、V、Co、Ni、Mn、P、U、Au、Ag、Cu…
粘土风化壳中REE矿床
原生铜矿氧化带
(4)胶体聚沉作用
胶体的性质之一是带电性,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
吸引和排斥力保持平衡,胶体溶液稳定,其中的成矿物质得以搬运;
一旦力的平衡被打破,胶粒的碰撞就会导致矿质的沉淀。
地表水中:
Fe(OH)3、Al(OH)3、Mn(OH)4、SiO2、粘土
中低温热液中:
胶状黄铁矿、铁碧玉等。
(5)生物-化学作用
A生物、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B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环境,导致成矿
C生物遗体的堆积、分解,成矿
六、成矿流体:
是指在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具有溶解并携带成矿元素能力的汽水热液。
含矿岩浆
气水热液
地表水
火山喷气
塑性流动的岩石
流体获得成矿物质→含矿流体
(一)成矿流体类型(来源)
1、岩浆水——岩浆中原始的水和与岩浆成分达到平衡的从围岩中汲取的水。
花岗岩含水5-10%,基性岩含水1-5%。
极端情况,花岗质岩浆可达25%。
2、地下水(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顺着岩石中的各种裂隙向下渗透,在深部受热(热异常区),增大从岩石中萃取金属的能力,成为含矿流体,循环成矿。
3、建造水(封存水/同生水)
——与沉积物同时保存的盆地水,存在于沉积物颗粒的间隙中(孔隙水)。
成岩后可以充填于裂隙中。
4、海水
海底火山喷气成矿环境,海水渗入到岩石中,受到深部岩浆热的作用,升温萃取成矿物质,循环成矿。
5、变质水
在变质作用过程中,随着温压条件的升高,含水矿物释放出来的水,它与变质岩的矿物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6、油田水
油田水也是一种建造水,由于它产生于富含有机质的环境,因此水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有机质溶液一般具有溶解成矿物质的能力,可以形成含矿流体。
判别成矿物质来源的方法:
1、地球化学示踪法
有关地质体的含矿性研究
地球化学异常的研究
2、年代学方法
3、稳定同位素方法
4、地质方法
(二)成矿物质的运移
1、简单卤化物——FeCl2
2、易溶的络合物——Na[AuCl4]
3、胶体溶液——许多金属在胶体中的溶度比其在真溶液中大百万倍。
但是高温下不稳定。
4、矿物微粒
(三)流体运移通道
1、导矿构造——一般为矿田边界的区域性深大断裂带,是含矿岩浆和矿液上升的通道。
2、配矿构造——成矿流体由导矿构造进入的次级断裂,一般于矿田中部。
3、容矿构造——配矿构造两侧的次级构造空间,即容纳矿体的构造。
主要为小型断裂、破碎带、层间剥离等。
导矿构造与配矿构造可统称为运矿构造。
导矿构造一般不容矿,配矿构造在成矿晚期可有矿体充填就位。
(四)成矿物质沉淀机制
1、温度降低
2、压力降低
3、pH值变化
4、Eh值变化(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反应强度的标志)
5、不同性质流体混合
6、与围岩反应
7、流体的沸腾
七、成矿作用
(1)内生成矿作用
成矿作用发生在地下深处
成矿条件是高温高压
能量来源——自能(放射性元素衰变能…)
(2)外生成矿作用
成矿作用发生在地表或近地表(几十到几百米深度)
常温常压
太阳能
风化物理风化成矿作用
外成矿化学风化成矿作用
生作用生物风化成矿作用
成
矿机械沉积成矿作用
作沉积蒸发(化学)沉积成矿作用
用成矿胶体沉积成矿作用
作用生物化学沉积成矿作用
(3)联生成矿作用
内生成矿与外生成矿的过渡
两类因素同时作用
成矿发生在地表—一定深度
(4)叠生成矿作用
两次及两次以上的成矿作用在同地重叠
内生+外生内生矿床的次生富集
外生+外生沉积矿床次生富集
外生+内生沉积改造矿床形成
内生+内生变质岩浆矿床形成
八、矿床成因分类
1、内生矿床(由内力地质作用在地下深处形成的矿产)
岩浆矿床
伟晶岩矿床
气水热液矿床
变成矿床
2、外生矿床(由外力地质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形成的矿床)
风化矿床(岩石风化矿床)
沉积矿床
机械沉积矿床(砂矿)
蒸发沉积矿床(盐类矿床)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3、联生矿床
火山喷流沉积矿床(热水沉积矿床)
火山沉积矿床
能源矿床
地热资源
4、叠生矿床(改造矿床)(由两次或两次以上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
沉积-热液改造矿床(层控矿床)
受变质矿床
原生矿床次生变化
(一)气水热液概念
存在于地下一定深度,处于较高温度(>50℃)和压力的气态、液态以及超临界状态的稀薄流体。
(二)气水热液的化学组成
载体成分——H2O
基本成分——阳离子:
Na+、K+、Ca2、Mg2+、Sr2+、Ba2+、Al3+、Si4…;阴离子:
Cl-、F-、SO42-、CO32-
成矿组分——各种成矿金属、非金属
气体成分——H2S、CO2、HCl…
其他——Li、Rb、Cs、Br、I、Se、Te…
(三)几种组分的重要性质
1、H2O
弱电解质:
H2O=H++OH-
(1)水解:
水对化合物的分解作用
FeCl3+3H2O=Fe(OH)3+3HCl(高温)
(2)水合:
将H2O或[OH]-结合到矿物晶格中
CaSO4+2H2O=CaSO4·2H2O
2、S
H2S解离
>400℃<400℃
H2+S2=H2S=H++HS-
HS-=H++S2-
S2-+Me=Sulfides
所以,气液矿床中,大量硫化物沉淀于中-低温阶段。
当溶液为碱性时,H+浓度降低,有利于硫化氢的分解,S2-的浓度增高有利于形成金属硫化物。
因此,金属硫化物在中-碱性溶液中产生。
氧化-还原环境对硫的价态的影响
还原增强←S2-—[S2]2—S0—S4+—S6+→氧化增强.
所以,氧化环境中,生成硫酸盐;还原环境中,生成硫化物。
3、O2
(1)地壳表层有少量O2,溶于水成O2-,氧的含量与深度有关,一般浅部氧含量高,向下减少。
因此,一般规律是:
深部还原性增强,金属矿床深部以硫化物为主,浅部氧化性增强,以氧化物为主。
当然,还与局部性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分布有关,如有机质富集体等。
既有亲氧性,又有亲硫性的金属,既可以形成氧化物,也可以形成硫化物,取决于O和S作用的相对强弱。
比如Fe,可以形成黄铁矿、白铁矿;也可以形成磁铁矿、赤铁矿等。
Cu:
既可以形成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等硫化物;也可以形成赤铜矿(Cu2O)、黑铜矿(CuO)等氧化物。
4、CO2
CO2+H2O=H2CO3
H2CO3=H++HCO3-
HCO3-=H++CO32-
碳酸的离解在300℃以下更容易.
所以,碱性介质中有利于碳酸根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形成碳酸盐矿物。
因此,大量碳酸盐矿物在中低温碱性介质中产生。
5、Cl——最重要的矿化剂(MeCln),它们在热液中的溶解度一般都比较大。
(四)气水热液的物理性质
第四章岩浆矿床
一、岩浆矿床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岩浆矿床——在岩浆生成、运移和就位过程中,成矿物质通过分异、聚集,并在岩浆结晶阶段形成的矿床。
矿体是岩浆岩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称为岩浆矿床。
成矿作用在岩浆的固相线之上完成。
2.岩浆矿床基本特点
(1)岩浆矿床是同生矿床(矿体与其围岩同时形成)。
(2)矿体一般产于岩浆岩母岩体内。
(3)浸染状矿体与围岩多为渐变或迅速过渡关系;而贯入式矿体与围岩具有清楚的边界。
(4)矿石的矿物成分与母岩基本相同,主要的脉石矿物就是母岩的造岩矿物。
(5)成矿温度一般在岩浆结晶的温度范围内,而有些硫化物矿床形成温度甚至可低到300℃以下。
(6)除火山岩浆矿床外,岩浆矿床形成的深度多数在地下深处。
(7)形成于岩浆结晶分异早期的矿床一般不伴有围岩蚀变,而形成于岩浆结晶分异晚期的矿床可以伴有一定程度的围岩蚀变。
3、岩浆的成分和结构
基本成分——SiO2和K、Na、Al、Fe、Mg、Ca组成的硅酸盐。
挥发性组分——Cl、F、S、B、CO2等——矿化剂。
它们更多地倾向于与成矿金属结合成稳定的形态,可以影响岩浆中矿物结晶的时间和顺序。
硅酸盐岩浆是由不同的Si-O或Si-O-Al四面体组成的,是一种局部有序的结构——“群聚态组”,处于动态平衡。
群聚态组个体越大,岩浆的粘滞性就越大,不易流动,不利于金属的分异聚集。
群聚态组个体越小,对成矿金属的聚集越有利。
这就是为什么岩浆型金属矿床常常与超基性有关的原因之一。
二、成矿条件
(一)岩浆岩条件
1、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一定类型的岩浆岩产有相应类型的矿产。
二者间存在着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的关系。
(1)富镁质超基性岩:
m/f=8.02~11.52:
ΣPt(OsIr、Pt)-Cr-Fe矿床。
(2)镁铁质超基-基性杂岩:
ΣPt-Cu-Ni,m/f=5~7,m高则Cu低、m/f低则Cu高。
(3)富铁质超基-基性杂岩:
m/f=0.3~1.9:
V-Ti-Fe矿床。
(4)超基性-碱性岩——REE、Nb、Ta等。
(5)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金刚石。
2、岩体规模大对成矿有利(包括隐伏岩体)
3、分异程度高的杂岩体对成矿有利(同一岩浆作用旋回多种岩石先后侵入就位)
4、含有适度的挥发分有利
(二)构造条件
(1)造山带中的板块缝合带:
原矿产于洋中脊,或陆缘裂谷带。
是通达地幔的深大断裂带。
控制超镁铁成矿系列。
(2)陆内裂谷:
为陆板块内深大断裂拉张→挤压造山带。
1.大陆热点、裂谷及线性构造环境
大陆热点被认为是地幔柱引起的地壳中的地质异常点,相邻热点的连接可以发展成大陆裂谷和坳拉槽。
超基性杂岩、碱性玄武岩、霞石岩等碱性岩、金伯利岩和碳酸岩等。
金刚石、磷灰石、磁铁矿、锆石、红宝石、蓝宝石、橄榄石、铬铁矿、铜镍硫化物、钒钛磁铁矿等金属、非金属矿床。
2.洋隆及洋岛—海山链构造环境
大洋中脊构造环境——形成亏损型地幔——拉斑玄武岩系列和蛇绿岩套的岩石——纯橄岩—斜方辉橄岩中的豆荚状铬铁矿矿床。
大洋板块内的洋岛和海山链,可能反映大洋板块之下地幔热点或热点运动轨迹。
这些岛屿和海山发育碱性玄武岩,有可能形成与大陆热点类似的岩浆矿床。
3.洋壳俯冲带—岛弧环境
洋壳向大陆壳下俯冲带的构造环境包括外弧、岩浆弧和弧后岩浆带(图6-1)。
外弧——蛇绿岩及其中的豆荚状铬铁矿矿床。
岩浆弧有时可以形成特殊类型的岩浆矿床——与中酸性岩浆有关的铁矿床。
弧后岩浆带有时可以有碱性岩和碳酸岩就位,并可形成磷灰石、钛磁铁矿等矿床。
4.大陆间及大陆与岛弧碰撞带环境
缝合线带——蛇绿岩+塞浦路斯型铬铁矿矿床。
前陆冲断层带也可以形成某些岩浆矿床,如纳米比亚的Rossing岩浆型铀矿与一种白岗岩有关;巴基斯坦的与含铀烧绿石有关的碳酸岩也被认为产于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的前陆冲断层带的构造环境。
(三)围岩影响
岩浆在上升和就位过程中可以同化围岩,或与围岩发生混染作用,引起岩浆成分的变化,对岩浆成矿可能起促进作用或阻碍作用。
例如:
富铜的超基性岩浆同化碳酸盐岩,可以降低岩浆的粘度,有利于成矿物质的分异聚集;还可以使更多的成矿金属摆脱硅酸盐晶格进入硫化物熔体相。
富铬的超基性岩同化碳酸盐岩,钙的加入,使Fe游离出来形成磁铁矿,降低了铬铁矿矿石的Cr/Fe比值,起了不利的作用。
岩浆同化煤层,可以获得成矿物质,形成石墨矿床,如西藏。
三、岩浆成矿作用
(一)岩浆结晶分异作用与岩浆分结矿床
1、岩浆结晶分异作用
岩浆中矿物的顺序晶出,并在重力和动力作用下发生分异的过程。
影响矿物结晶顺序的因素:
矿物的熔点
成矿物质的浓度
挥发性组分含量
影响因素:
比重
矿物的粒度矿物自身性质
矿物的形态
岩浆的粘度
(2)火成堆积作用
岩浆中晶出的矿物在重力作用下向底部沉降,形成与沉积岩相似的堆积作用。
结果形成层状的侵入体——攀枝花、河北大庙。
(3)流动分异作用
岩浆中晶出的矿物在岩浆流动过程中发生局部集中的作用。
(4)压滤作用
岩浆结晶的晚期,存在于造岩矿物粒间的含矿残浆(矿浆),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汇聚,并充填于岩石裂隙固结成矿的作用。
2、岩浆分结矿床
(1)概念
岩浆分结矿床——通过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矿床。
早期岩浆分结矿床——有用矿物(矿石矿物)在岩浆结晶过程的早期晶出并富集而成的矿床。
晚期岩浆分结矿床——有用矿物(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