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治燥剂.docx
《第十四章治燥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治燥剂.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四章治燥剂
第十四章治燥剂
一、含义
凡以轻扬宣散药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成,具有轻宣外燥,或滋润内燥的作用,用于治疗燥证的方剂,统称治燥剂。
《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润之”是其理论依据。
二、适应范围
燥证有外燥、内燥之分。
外燥系感受秋季燥邪所致。
初秋夏季暑热未尽,燥与热合而伤人,症见发热口渴,咽痛鼻干,干咳无痰,舌红脉数,此为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邪,燥与寒合而伤人,症见恶寒头痛,鼻塞嗌干,咳嗽痰稀,苔白脉浮,此为凉燥。
故外燥有温燥与凉燥之分。
内燥多因嗜食辛辣,或攻伐太过,吐利亡津,或房劳太过等因素,导致体内阴液耗伤,脏腑失其濡润所致。
因其病变脏腑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从发病部位上,内燥有上燥、中燥、下燥之分。
从病变脏腑来说,有肺、胃、肾、大肠之分。
一般上燥在肺,以干咳气逆为主;中燥在胃,以呕逆食不下为主;下燥在肾与大肠,以消渴大便燥结为主。
三、分类
燥证的治疗虽总以“燥者濡之”为主,但由于燥证有外燥、内燥之分;外燥又有温燥、凉燥之别,内燥有上燥、中燥、下燥之异,所以具体治法又有所区别,大体外燥宜轻宣,内燥宜滋润;温燥宜清宣,凉燥宜温宣。
因此本类方剂按治法相应分为轻宣外燥和滋阴润燥两类。
四、组方大法
燥者润之是治疗燥证的总原则,无论外燥或内燥,治疗均以濡润之品为主组成。
温燥之证,多因秋阳以曝,燥热伤肺,治宜清宣燥热,佐以润肺止咳、生津止渴之品,使温燥得以宣散凉润;凉燥之证,多发于晚秋气候偏凉之时,治宜辛温宣散祛邪,佐以理气化痰和宣肺止咳药。
对于内燥,常用甘寒和咸寒滋润之品为主,但应分辨燥邪偏盛的部位,上燥在肺,治宜滋阴润肺药为主,中燥在胃,治以生津养胃药为主,下燥在肾,以补肾养阴药为主。
五、使用注意
使用本类方剂时,首先宜辨明病证,分清燥证的内、外、温、凉及上、中、下证型,然后根据病证准确立法处方。
同时人体内外,脏腑之间是相互联系,病理上每多相互影响,以致内外相兼,上下互见,治法亦相互配合使用,但用时要分清主次。
治燥剂因以甘寒滋腻为主组成,易于助湿碍气,妨碍脾胃运化,故对素体多湿者,脾虚便溏者,气滞痰盛者均应慎用。
治燥剂用药时宜注意少用苦寒或辛香温燥之品,以防再伤津液。
第一节轻宣外燥
轻宣外燥剂是适用于秋季外感燥邪,耗伤津液之证。
由于秋季气侯有温凉的差异,故又有温燥与凉燥的区别。
凉燥为燥与寒合,侵犯肺卫,常见恶寒发热,鼻塞咽干,咳嗽痰稀,苔白脉弦。
温燥为燥与热合,伤及肺阴,常见身热头痛、干咳少痰、或气逆喘急、心烦口渴,脉浮数。
对于外燥治宜轻宣,选用轻宣润燥之品为主组方。
凉燥用辛温发散药如苏叶、豆豉、生姜,配伍宣肺化痰止咳的杏仁、前胡、桔梗、贝母等组成。
若痰多声重者,可配半夏、茯苓;气滞者可配陈皮、枳壳等。
温燥用辛凉解表药如桑叶、薄荷、连翘等,配伍宣肺止咳的杏仁、前胡、瓜蒌以及养阴润肺的沙参、梨皮、麻仁、麦冬、阿胶等为主组成。
燥热偏重者,加清热泻火药如石膏、知母、栀子等;兼咳血者,加白芨、白茅根、侧柏叶等;伤及肺气者,加西洋参、太子参、人参等。
代表方剂有杏苏散、清燥救肺汤。
杏苏散
(《温病条辨》)
【组成】苏叶(6g)杏仁(9g)半夏(6g)茯苓(8g)前胡(9g)枳壳(6g)
陈皮(8g)桔梗(6g)甘草(4g)生姜(3g)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凉燥证。
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方解】本方主治为外感凉燥,肺气失宣所致。
深秋季节气候干燥且冷,因人起居不慎,感而得之,故有人称其为小寒之气。
邪自外入,伤及肌表,卫阳被遏,故见恶寒无汗,头微痛等表证。
凉燥伤肺,则宣降失司,津失输布,故症见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浮弦,均为外感凉燥之象。
治宜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方中苏叶味辛微温,疏散燥邪,开宣肺气;杏仁苦辛温润,宣降肺气,润肺止咳。
二药配伍,既解卫表之邪,又开肺气之郁,共为方中之君药。
前胡疏散表邪,祛痰下气,内外兼顾,加强君药解表宣肺,化痰止咳之力;桔梗升宣肺气,祛痰止咳;枳壳理气宽胸,药性下行,三味为方中臣药。
半夏、陈皮、茯苓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助群君臣药物化痰止咳之力,;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利解表,上五味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药性,为佐使药。
全方配伍,苦辛温润同用,使凉燥祛除,肺气宣降,燥者得润,则寒热痰嗽诸证自愈。
配伍特点:
本方轻宣凉燥解表与温润化痰止咳并用,表里兼顾而以治表为主,乃苦温甘辛之法。
君
臣
佐
凉
燥
外
袭
凉燥束表
肺失宣降
津郁为痰
肺气郁遏-鼻塞咽干
恶寒无汗
头痛
咳嗽痰稀
脉弦
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前胡
桔梗
枳壳
疏风散邪
降气祛痰
半夏
橘皮
茯苓
生姜大枣
燥湿化痰
使
调和诸药
外感
●凉燥证
苏叶
发表散邪
宣利肺气
杏仁降气止咳
升降结合
理肺化痰
调和营卫
甘草
方义表析: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凉燥的代表方剂,亦常用于治疗外感咳嗽。
临床应用以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恶寒重者,加葱白、豆豉、甚至羌活以散表邪;头痛重者,可加川芎、蔓荆子以祛风止痛;痰多气喘,肺气闭郁较甚者,加紫菀、杷叶以化痰润肺;痰不多者,去半夏、茯苓。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属凉燥袭肺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只宜于凉燥犯肺或寒邪犯肺的咳嗽,若咳嗽属风热或温燥袭肺,或内伤咳嗽均不宜用本方治疗。
【方歌】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桑杏汤
(《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一钱(3g)杏仁一钱五分(4.5g)沙参二钱(6g)象贝母一钱(3g)香豉一钱(3g)
栀皮一钱(3g)梨皮一钱(3g)
【用法】水二杯,煎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现代用法:
水煎顿服)。
【功用】轻宣温燥,凉润止咳。
【主治】外感温燥证。
头痛,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
【方解】本方主治温燥轻证。
系邪在肺卫,肺失清肃,津液受损所致。
温燥乃初秋之气,邪犯肺卫,其病轻浅,故头痛,身热不甚;燥邪为患,肺先受之,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故见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口渴咽干鼻燥;舌红,苔薄白而干为温燥邪气在肺卫之征;右脉候肺,温燥伤肺卫,类似风热表证,故脉浮数而右脉大。
针对本证病机,治宜辛凉清宣以解表,润肺化痰以止咳。
方中桑叶轻清宣散,长于疏散肺经及在表之风热,且甘寒清润,故解温燥之表最为适合;杏仁苦温润降,善于肃降肺气而止咳,共为君药。
淡豆豉助桑叶轻宣发表;象贝母润肺化痰止咳,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以上三味合而为臣。
梨皮甘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栀子苦寒,质轻而入上焦,清泄肺热,因热在表,故用皮以散之,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成清宣凉润之功。
配伍特点:
轻宣凉散与生津养液并用,清宣温燥而不伤津,凉润肺金而不滋腻。
方中诸药用量较轻,是“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意。
方义分析
外感温燥
邪伤卫分
温燥伤肺
宣降失职
温燥伤津
身热不甚
口渴咽干鼻燥
君
桑叶
杏仁
清宣燥热
降气止咳
臣
豆豉—
宣散燥邪
佐
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干咳无痰
痰少而粘
温燥伤人
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
外感温燥邪伤肺卫
沙参
养阴生津润肺止咳
清泄肺热
生津润燥止咳化痰
栀子——
梨皮
—
—
【运用】
1.运用要点本方是治疗温燥初起,邪袭肺卫的代表方。
临床运用以发热不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右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发热恶寒较重,可加薄荷、荆芥以加强疏表发汗之效;若咽干而痛者,可加牛蒡子、桔梗以清利咽喉;若鼻衄者,加白茅根、旱莲草以凉血止血;皮肤干燥,口渴甚者,加芦根、天花粉以清热生津。
3.现代运用本方现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温燥邪犯肺卫者。
4.使用注意本方主治乃温燥轻证,若温燥重证,邪入气分者,当用清燥救肺汤,如误投本方,必延误病情。
本方意在轻宣,故药量不宜过重,煎煮时间也不宜过长。
【类方鉴别】
方名
异同
杏苏散
桑杏汤
桑菊饮
组成
同
杏仁
异
苏叶、前胡、桔梗、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枳壳
桑叶、豆豉、贝母、栀子、梨皮、沙参
菊花、连翘、薄荷、桔梗、芦根、桑叶
甘草
功效
同
宣散外邪
异
温宣凉燥,宣肺化痰
清宣温燥,养阴润肺
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主治
同
均治外邪侵袭肺卫
异
凉燥袭肺,症见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苔白,脉弦
温燥犯肺,发热不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右脉浮数
风热犯肺,症见身热,头痛,咽痛口渴,咳嗽,舌红脉浮数。
【方歌】桑杏汤中象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身热干咳口咽燥,清宣凉润温燥医。
清燥救肺汤
(《医门法律》)
【组成】桑叶经霜者,去枝、梗,净叶三钱(9g)石膏煅,二钱五分(7.5g)麦冬去心,一钱二分(4g)阿胶八分(3g)人参七分(2g)杏仁泡,去皮尖,炒黄,七分(2g)枇杷叶一片,刷去毛,蜜涂,炙黄(3g)胡麻仁炒,研,一钱(3g)甘草一钱(3g)
【用法】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现代用法:
水煎,频频热服)
【功效】清燥润肺益气养阴。
【主治】外感温燥,气阴两伤证。
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方解】本方主治为温燥袭肺,气阴两伤之证。
外感温燥,邪伤卫分,故见身热头痛;燥热伤肺,气阴耗伤,使肺失濡润,宣降失司,故见干咳无痰,气逆而喘,鼻咽干燥,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为燥热偏盛,气阴两伤之象。
治宜清燥润肺,益气养阴。
方中桑叶轻宣肺燥,透邪外达,重用为君药。
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而无伤津之弊;麦冬滋阴润肺,兼清燥热。
二味为臣药。
君臣相伍,宣中有清,清中有润,使邪有出路,肺得清润。
石膏虽沉寒,但用量较轻,当不碍君药之轻宣;麦冬虽滋腻,仅用一钱二分,自不妨桑叶之外散。
阿胶、胡麻仁养阴润燥,加强麦冬滋阴润肺之力。
人参、甘草补气生津,既补已伤之肺气,益气和中,培土生金,杏仁、枇杷叶肃降肺气,平喘止咳。
以上均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全方配伍,清宣滋润,使燥热除,气阴复,逆气平,则诸证自愈。
配伍特点:
轻宣与清润同用,清润而不碍宣透;清宣之中兼以滋补降气,邪正兼顾,标本同施;治肺同时,兼以和中,体现培土生金之法。
方义表析:
外感温燥
邪伤卫表
肺失清肃
气阴两伤
身热头痛
温燥伤肺气阴两伤
咽喉干燥
心烦口渴
舌干红无苔
脉虚大而数
桑叶—清宣温燥
臣
佐
清燥润肺气阴两伤
石膏—清泄肺热
麦冬—养阴润肺
杏仁
杷叶
阿胶
胡麻
人参
甘草
肃降肺气
滋阴润燥
益气生津
气逆而喘
胸满胁痛
干咳无痰
君
甘草—调和诸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温燥伤肺重证的代表方剂。
临床应用以头痛身热,气逆而喘,干咳无痰,咽燥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痰多而稠,加贝母、瓜蒌、天花粉以润燥化痰;痰中带血者,加白及、侧柏叶、仙鹤草以止血;阴虚血热者,加生地、丹皮、女贞、白芍以养血清热;热甚者,加犀角、羚羊角、牛黄等以凉血止血,镇惊安神;燥结便秘者,加肉苁蓉、桃仁、郁李仁以润肠通腑。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加减治疗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皮肤病等属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偏于滋腻,若脾胃虚弱者应慎用。
原书石膏煅用,现代一般多生用,其用量宜根据病情轻重并参考原书用量比例酌定,以免重伤肺脏。
【方歌】清燥救肺参草杷,桑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堪夸。
第二节滋阴润燥
滋阴润燥剂适用于脏腑津液亏损的内燥病证。
内燥有上、中、下之分,燥在上者,病多在肺,见症以干咳少痰,咽燥咯血,或咳嗽气喘为主,治宜养阴润肺;燥在中者,病多在胃,见症以肌热易饥,嘈杂不安,口渴咽干为主,治宜生津益胃;燥在下者,多在肾与大肠,见症以消渴咽干、面赤烦躁,或大便干结为主,治宜养阴滋肾或润肠通便。
所以本类方剂常以养阴润燥药为主组成。
但因病位有侧重,药效有专长,具体处方用药当随证而异。
大抵肺胃阴伤者,以百合、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善于滋养肺胃之阴药物为主;肾阴虚者,以熟地、女贞、生地、玄参等善于滋补肾阴药为主;肺肾阴虚者,以两类药物配合使用。
同时根据不同兼证配伍相应药物:
如兼气虚者,配伍人参、党参、黄芪、山药、甘草等益气药;兼有里热者,配伍石膏、知母、天花粉、丹皮等清热药;兼喘咳者,配伍贝母、桔梗、半夏等祛痰止咳药;兼有外邪者,配伍薄荷、连翘、牛蒡子等疏散外邪的药物;病涉营血者,配伍白芍、丹皮、当归等和营之品。
代表方剂有麦门冬汤、增液汤等。
麦门冬汤
(《伤寒论》)
张某某,女,47岁。
因家庭口角,赌气之下服农药乐果百余毫升,幸救及时才免一死,然而农药灼伤食管及胃,再加洗胃创伤,月余乃觉胃脘痞闷灼热,嗳气嘈杂,时而呃逆。
口干咽燥,吞咽觉胸痛透背,自上而下,不思饮食。
经纤维胃镜检查见:
食道粘膜充血,下段米粒样糜烂3处,胃大部分红斑充血水肿,大弯处散在多处糜烂,分泌物增多。
诊为食道、胃慢性炎症伴糜烂而来院求诊。
刻下症:
面色少华,肌肤干瘦,嗳气欲呃,胸腔烦热,咽干口燥,吞咽食物自上而下疼痛,不思饮食,大便干结难解,舌红无苔,脉细数。
处方:
麦门冬汤重用麦冬至30g,加公英、大黄。
3剂,上述症状减轻。
7剂诸症俱除,乃去大黄减少沙参量为12g,加黄芪、白芨再进7剂以善后,经纤维胃镜检查只留部分胃粘膜充血,少量分泌物。
[郭本传.麦门冬汤临床新用体会.北京中医.2004;23
(1):
59]
【组成】麦门冬七升(42g)人参三两(9g)半夏一升(6g)甘草二两(6g)粳米三合(6g)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现代用法:
水煎服)
【功效】滋润肺胃降逆下气
【主治】肺痿。
咳逆上气,咳吐浊唾涎沫,口干咽燥,手心烦热,舌红苔少,脉虚数。
【方解】本方主治是因肺胃阴虚,虚热上炎,气机上逆所致。
肺胃阴虚,虚火灼金,使肺失宣降,炼津为痰,故见咳逆气急,咳吐浊唾涎沫;虚热内扰,津失濡润,故口干咽燥,手足烦热。
舌红苔少,脉虚数,亦为阴虚有热之象。
治宜滋阴清热,降逆下气。
方中麦冬入肺胃经,性味甘寒质润,滋阴养液,兼清虚热,重用为君。
人参补中益气,培补脾土,使脾胃气旺,则化水谷为精津,以上养肺金,使金生有源;人参合麦冬有益气生津的作用,增强麦冬滋补肺胃阴液的作用,为方中臣药。
半夏祛痰降气,开胃行津;小量半夏与大量麦冬同用,半夏可防麦冬滋腻碍胃之弊,而半夏得麦冬之滋润,温燥而无伤津之虑,两者燥润相济,动静结合,使滋阴而不碍胃,和中亦不伤津。
甘草、大枣、粳米甘平质润,养胃和中,加强培土生金作用。
以上俱为方中佐药。
使以甘草调和药性。
全方配伍,滋阴清热,祛痰降气,使阴液复,虚热清,逆气平,则诸证自愈。
配伍特点:
一是润中有燥,滋润而不碍胃,温燥而不伤津;二是培土生金,使脾胃气旺,则金生有源。
肺胃阴亏气火上逆
炼津成痰
咽喉干燥
咽喉不利
阴虚内热
咳唾涎沫
阴亏火旺之肺痿
君麦冬—养阴清热
臣人参—益气生津
佐
益气养胃
培土生金
使甘草调和药性
手足心热
苔红少苔
脉虚数
肺失清肃
咳嗽气喘
咽喉不利
虚火上炎
滋润肺胃降逆下气
粳米
甘草
大枣
半夏—降逆化痰
制约麦冬滋腻
方义表析: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原为治疗虚热肺痿的常用方剂,现代亦常用于治疗肺阴不足或胃阴不足的病证。
临床应用以咳唾涎沫,气喘短气,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阴伤甚者,加沙参、玉竹养肺胃,生津液;咳逆较甚者,加百部、款冬花、紫菀等润肺止咳;如有潮热者,加银柴胡、地骨皮等除虚热;呕吐较甚者,加竹茹、陈皮等以降逆止呕;食欲不振,加山楂、麦芽以消食和胃。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矽肺、慢性肺纤维化、慢性咽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糖尿病、干燥综合症等辨证属肺胃阴虚者。
4、使用注意:
若属虚寒肺痿者,忌用本方。
其次单纯脾胃气虚,或痰湿壅盛者,亦忌用本方治疗。
【歌诀】麦门冬汤人参草,半夏粳米与大枣,滋润肺胃降逆气,肺胃阴虚气火逆。
增液汤
(《温病条辨》)
产后大便难 李某,24岁。
1999年5月20日初诊。
产后4周大便燥结,数日不解,口苦咽干,烦热少寐,腹胀满。
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中医诊断:
产后大便难。
证属:
阴虚内热,肠道燥结。
治以滋养阴液,润燥通便,兼清虚热。
处方:
增液汤加味:
玄参、麦冬、生地各15g,火麻仁12g,枳实6g,大黄8g(后下)。
水煎服,1d1剂。
1剂后大便解,4剂后痊愈。
[李渭阳,等.增液汤临床运用举隅.陕西中医.2002;23(7):
654]
【组成】玄参一两(30g)麦门冬连心,八钱(24g)细生地八钱(24g)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现代用法:
水煎服)。
【功效】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
大便干结,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细无力。
【方解】本方主治乃温病过程,热伤阴液所致。
阴津不足,肠失濡润,传导失司,以致大便干结不行,甚至下之不通,此即吴氏所谓“无水舟停”。
说明本证以阴虚为主,热结较轻。
阴液亏乏,不能上承,故见口渴。
舌干红、脉细数为阴虚有热之象。
治宜滋阴增液,润燥通便。
方中重用玄参,滋阴降火,软坚润下,为君药。
臣以麦冬甘寒质润,滋阴润燥,生地甘凉,滋阴清热,二药为臣。
三味合用,重剂而投,大补阴液,润滑肠道,通利大便,且可借三药滋润之寒凉以清热,从而使诸症得解。
配伍特点:
滋阴增液,润肠通便,以补药之体为泻药之用,寓泻于补,以补为攻,既可祛实,又可防虚,是“增水行舟”治法的代表方剂。
方义表析:
阴液亏虚热病后期
增液润燥
玄参
生地清热养阴
肠失濡润
君
臣
大便干结
津不上承
口渴
阴虚有热
舌干红
脉细数或沉细无力
滋阴降火
软坚润下
麦冬滋液润燥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不但是治疗津亏肠燥便秘的常用方剂,也是“增水行舟”治法的代表方剂。
临床应用以便秘,口渴、舌干红,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津亏燥热较甚者,加生大黄、芒硝清热泻下;阴虚火炎牙痛者,加牛膝、丹皮、蜂房等泻火解毒;若胃阴不足,舌绛无苔,口舌干燥者,加沙参、花粉、石斛以养阴生津。
3、现代运用:
现代常用本方加减治疗习惯性便秘、慢性咽喉炎、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牙周炎、糖尿病及放疗后所致口腔反应等属阴津不足者。
4、使用注意:
若实热较重者,不宜单用本方治疗;使用本方时,方中药物用量宜重,一般多用20-30克左右,否则无增液通便之效。
【附方】
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玄参一两(30g)麦冬连心八钱(24g)细生地八钱(24g)大黄三钱(9g)芒硝一钱五分(4.5g)水八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功用:
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主治:
热结阴亏证。
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脘腹胀满,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
增液汤与增液承气汤均是吴鞠通治疗阳明阴亏,“无水行舟”而致便秘的方剂。
但增液汤是以滋润为主,为肠津大伤,燥结不甚者设;增液承气汤是润下合施,为肠津大伤,燥结太甚者设,故在增液汤的基础上又加入硝、黄二味,以增泻热通便之力。
两方缓急有别,择用当须斟酌。
【方歌】增液承气玄麦地,津亏肠燥便秘愈。
益胃汤
(《温病条辨》)
【组成】沙参三钱(9)麦冬五钱(15)冰糖一钱(3)细生地五钱(15)玉竹炒香,一钱五分(4.5)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渣再煮一杯服(现代用法:
水煎2次分服)
【功用】养阴益胃
【主治】胃阴亏虚证。
胃脘灼热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或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细数者。
【方解】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主受纳,其气以降为顺。
若热病消灼阴津,或过用吐下之剂,或胃病迁延不愈,每致胃阴亏虚,虚热内生。
胃阴不足,络脉失养,则见胃脘隐痛;若阴虚有热,可见胃脘隐隐灼痛;胃阴亏虚则受纳失职,故饥不欲食。
胃之阴津不足,上不能滋润口咽则口干咽燥,下不能濡润大肠则便结。
胃失濡润,胃气上逆,则见干呕、呃逆。
舌红津少,脉象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本证以阴津不足,胃失濡润为主要病机。
治宜甘凉生津,养阴益胃为法。
方中重用生地、麦冬,养阴清热,生津润燥,为甘凉益胃之上品,共为君药。
北沙参、玉竹为臣,养阴生津,以加强生地、麦冬益胃养阴之力。
冰糖养阴益胃,调和诸药,为佐使。
全方甘凉清润,清而不寒,润而不腻,药简力专,共奏养阴益胃之效。
方义表析: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滋养胃阴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饥不欲食,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汗多、气短,兼有气虚者,加党参、五味子以益气敛汗;食后脘胀者,加陈皮、神曲以理气消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糖尿病、小儿厌食等证属胃阴亏损者。
4、使用注意:
【附方】
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生山药一两生黄芪五钱知母六钱生鸡内金二钱,捣碎葛根钱半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水煎服。
功用:
益气滋阴,固肾止渴。
主治:
消渴气阴两虚证。
口干而渴,饮水不解,小便数多,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
琼玉膏(《申铁翁方,录自《洪氏集验方》》)人参二十四两,为末生地黄十六斤,捣汁白茯苓四十八两,为末白蜜十斤人参茯苓为粗末蜜用生娟滤过,地黄取自然汁,捣时不得用铁器,取汁尽去滓,用药一处,拌和均匀,入银、石器内封闭留用。
每晨二匙温酒化服,不饮酒者,白汤化之。
功用:
滋阴润肺,益气补肺。
主治:
肺痨肺肾阴亏证。
干咳少痰,咽喉咯血,肌肉消瘦,气短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以上三方均有滋阴之功,用治阴液不足之证。
但玉液汤主治消渴之气阴两虚证,以口渴尿多、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为主要表现,乃元气不升,真阴不足,故治以益气滋阴,固肾止渴,以黄芪、山药益气为主,配伍滋阴固涩之品;琼玉膏主治肺痨肺肾阴亏,以干咳咯血、气短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要表现,治以滋阴润肺、益气补肺,以生地黄滋阴壮水为主,辅以人参、茯苓益气健脾;益胃汤主治阳明温病,胃阴损伤证,以饥不欲食、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要表现,治以养阴益胃,以生地、麦冬等甘凉生津之品为主。
【方歌】益胃汤治胃阴伤,玉竹沙地麦冰糖。
养阴清肺汤
(《重楼玉钥》)
【组成】大生地二钱(6g)麦门冬一钱二分(4g)生甘草五分(2g)玄参钱半(5g)贝母去心,八分(3g)
丹皮八分(3g)薄荷五分(2g)炒白芍八分(3g)
【用法】水煎服。
一般日服一剂,重证可日服二剂。
【功用】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主治】阴虚肺燥之白喉。
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肿痛,初起或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脉数无力或细数。
【方解】本方原治白喉病。
白喉多因素体肺肾阴虚,复感疫毒所致。
喉为肺之门户,肾之经脉循喉咙系舌本。
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加之疫毒上犯,薰灼咽喉,以致喉间起白膜,且不易拭去,咽喉肿痛。
疫毒薰灼,气道受阻,肺阴耗伤,肺失清肃,故鼻干唇燥,呼吸有声,似喘非喘,或咳或不咳;脉数无力或细数,乃阴虚有热之征。
治宜养阴清肺为主,解毒利咽。
方中大生地甘苦寒,滋阴润燥,凉血解毒,标本兼顾,故重用为君。
麦门冬养阴清热,滋润肺燥;玄参滋阴降火,解毒利咽;白芍敛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