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句练习试题和答案大全.docx
《缩句练习试题和答案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缩句练习试题和答案大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缩句练习试题和答案大全
缩句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一缩句,就是去掉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等“主干”。
具体来说,“的”往往充当定语,“地”往往充当状语,“得”往往充当补语。
在缩句时,“的”、“地”、“得”都是“枝叶”,都应删掉。
句式如下:
的+名词或代词+〔〕地+动词+的+名词或代词的+名词或代词+动词+得习题:
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8、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9、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
10、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11、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12、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13、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1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
15、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
16、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17、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
18、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
19、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
20、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
21、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
22、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
23、洪亮的钟声在空中经久不息地回荡。
24、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25、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
26、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
27、宽阔的钱塘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
28、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
29、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
30、绿油油的牧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31、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
32、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
33、每当夜幕降临,八角楼上的灯光就亮了起来。
34、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地停泊着乡村里来的敞口船。
35、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36、六班的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37、山沟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38、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39、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40、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41、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很多货物。
42、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背影。
43、喊我的是和蔼可亲、头发花白的房东大娘。
48、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
44、新开发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45、高大挺拔、叶子油绿闪亮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
46、9月的一个傍晚,我带着猎狗在镇外的葡萄园散步。
47、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长期艰辛努力的结果。
二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一般采用问答法,即提出问题,找出答案,再把问题和答案连成句子。
问答法又分两种方法,一是“谁干什么”法,二是“什么怎么样”法。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例如:
“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
“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类似的如“公园里的月季花像孩子那欢快的笑脸”中的“月季花”和“月光照进了我的办公室”中的“月光”等。
2、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例如:
“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
如果缩成:
“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只能例如:
“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能缩成“革命不能低下头”。
如果缩成“革命者低下头”则意思完全相反了.同理,“真正的共产党员不能出卖为人民服务的权利”只能缩成“共产党员不能出卖权利”,若缩成“共产党员出卖权利”则意思相反了。
4、”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例如: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阳光挡住了”,应该缩成“枝叶把阳光挡住了”,而不能缩成“枝叶挡住了”。
又如“奔腾的黄河水被拦河大坝拦住了”,应该缩成“黄河水被大坝拦住了”,而不能缩成“黄河水拦住了”。
5、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应保留“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
“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若缩成“旧围裙里兜火柴”,是以前兜,还是现在兜不明白。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
“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若缩成“张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如:
“我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若缩成“我游览香山”,是正在游览。
还是曾经游览不清楚。
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
6、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例如:
“他们自己认真地进行了一年一度的考核”应缩成“他们自己进行了考核”。
若缩成“他们进行了考核”或“自己进行了考核”意思都不完整。
7、表示方位的词组作壮语时应该完整地去掉例如:
“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就缩成“骏马奔驰”,不能缩成“骏马在奔驰”,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8、关于补语的处理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
如:
“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应缩成“雪花落在头发上”。
若缩成“雪花落”则意思不明了。
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
如“中奖后的老王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老王高兴”。
第一组:
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原句: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
A:
灯照耀着建筑。
B:
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C:
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
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原句说的是“广场上”怎么样,而不是“灯”怎么样,A句改变了主语,当然也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确,但缩得过分简略;B句是正确的。
第二组:
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原句:
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
A:
老人们钓鱼。
B:
夏天,老人们爱钓鱼。
C:
夏天,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分析:
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
原句是说“夏天”怎么样,“老人们”爱好干什么,“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A句把主语“夏天”改成了“老人们”;把谓语“爱”改成了“钓鱼”,明显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个句子是说老人们爱好什么,并不是说他们干什么。
B句把“到树阴下”误认为“钓鱼”的状语压缩掉了,其实“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
C句是正确的。
第三组:
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原句:
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
A:
鸬鹚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
B:
鸬鹚站在船舷上。
C:
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
分析:
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如果原句是复句,压缩后应当还是复句。
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
A句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把后面分句的主要动词“像”压缩掉了,把“等待命令”的主体“士兵”换成了鸬鹚,不符合原句意思;B句把原句砍掉了一半,当然更不行;C句没有把后面分句的意思表达完整,“等待命令”不能压缩掉。
正确的缩句应当是:
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
第四组:
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原句:
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
缩句A:
海棠树上开满了花。
B:
海棠树开花。
C:
海棠树开满了花。
分析:
句子陈述的对象,有的是人或事物,有的是某个处所,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却不一样,如“学校”和“学校里”。
缩句时不能因为意思差不多就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
有一些补语和动词结合得很紧密,特别是那些短小的、甚至只有一个字的补语,缩句时不宜缩掉。
原句主语的中心词是“海棠树上”,而不是“海棠树”;谓语动词“开”后面有一个简短的补语“满”。
A句合乎这类句子缩句的要求;B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使句子失去了确定的时态,压缩后的句子意思很不确定,表达不出“海棠树上开满了花”的意思;C句改换了主语。
第五组:
缩句不应当缩掉必要的简短补语原句:
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
缩句A:
柳树上挂满了冰条儿。
B:
柳树挂满了冰条儿。
C:
柳树上挂冰条儿。
D:
柳树挂冰条儿。
E:
树挂冰条。
分析:
这组句子同第四组相仿,简评如下:
A句,正确;B句,改换了主语;C句,缩去了不应当缩掉的简短补语“满”;D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缩后句子意思很不确定;E句,过分简略,既不像句子,也不像短语。
第六组:
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原句:
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
A:
鲸是鱼类。
B:
鲸不是鱼类。
分析:
原句是否定句,缩句时要保留否定词。
如果把否定词压缩掉,句子的意思就变了。
A句不妥,B句正确。
一、把字句和被字句在缩句中不能删掉,应保留其最简内容。
例:
柔软的淤泥把高大的黄河象陷了下去。
若按照一般地缩句原则,就缩为“淤泥陷了下去”,这明显不合情理和不符原句意思;若缩为“黄河象陷了下去”,从语意上看似乎恰当,但在原句中,“高大的黄河象”只是受事体,而施事体则是“柔软的淤泥”,在缩句中,施事体、受事体都是句子的主干,应保留。
因此,例句的正确缩句是:
淤泥把黄河象陷了下去。
由此可见,把字句在缩句中应保留“把+受事体”的内容。
同样道理,被字句在缩句中也应保留“被+受事体”。
如:
美丽的琥珀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卷到岸边。
缩句应为:
琥珀被大海卷到岸边。
二、“地”和“得”两个助词在句中的结构成分不同,缩句时应辨清。
在缩句中,大家对“+地”的成分比较容易把握,对“得+”的成分把握就难的多了,往往出现误改。
按照一般的语法结构,“+地”往往充当状语成分,“得+”往往充当补语成分。
在缩句中,状语、补语都是“枝叶”,都应删掉。
例:
“听到了这个消息,他激动地跳起来。
”就应缩句为:
“他跳起来”;“听到了这个消息,他激动得跳起来。
”这个句子的缩句为“他激动”。
三、缩句应合情理、应符合句子原意。
在缩句中,我们不应硬套方法进行缩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合情合理进行缩句。
例:
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
若不细心理解句子原意的话,就可能会缩成“小演员滑倒”,而原句的意思是“差点儿”滑倒,并没有真的“滑倒”。
在这里,“差点儿”虽是修饰成分,但不能去掉,因此,例句的正确缩句应是:
小演员差点儿滑倒。
在缩句中,有的句子带有双谓语,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
如:
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
很多学生都把这个句子缩成“老人们喜欢钓鱼。
”或“老人们去钓鱼。
”这两个句子都没有正确理解句子原意,忽视了双谓语。
正确缩句应是:
老人们喜欢去钓鱼。
练习1.这句话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
2.我爱那一位胖乎乎的、披着金光闪闪头发的伦纳德夫人。
3.灰蒙蒙的天上飘着鹅毛般的雪花。
4.他俩蹑手蹑脚地走下台阶。
5.含羞草悄悄地开出了一朵朵圆的、粉红色的花朵。
6.粉红色的花慢慢地谢了。
7.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
8.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
9.春末夏初,板栗树上盛开着一串串毛茸茸的淡黄色的花。
小学缩句练习题及答案在小学中,缩句时一种常见的语文基础题。
缩句,就是去掉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等“主干”。
具体来说,“…的”往往充当定语,“…地”往往充当状语,“得…”往往充当补语。
在缩句时,“…的”、“…地”、“得…”都是“枝叶”,都应删掉。
句式如下:
1的+名词或代词+〔〕地+动词+的+名词或代词的+名词或代词+动词+得[b]缩句练习[/b]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8、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9、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
10、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11、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12、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13、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1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
15、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
16、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17、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
18、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
19、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
20、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
21、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
22、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
23、洪亮的钟声在空中经久不息地回荡。
24、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25、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
26、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
27、宽阔的钱塘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
28、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
29、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
30、绿油油的牧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31、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
32、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
33、每当夜幕降临,八角楼上的灯光就亮了起来。
34、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ahref=“target=“_blank”class=“keylink”>说赝2醋畔绱謇锢吹某诖/p>35、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36、六班的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37、山沟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38、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39、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40、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41、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很多货物。
42、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背影。
43、喊我的是和蔼可亲、头发花白的房东大娘。
48、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
44、新开发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45、高大挺拔、叶子油绿闪亮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
46、9月的一个傍晚,我带着猎狗在镇外的葡萄园散步。
47、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长期艰辛努力的结果。
缩句练习答案:
1、漂亮的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花园里洋溢着笑声。
2、任性、冷酷的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冬季。
——巨人度过了冬季。
3、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痕迹。
——草地上有痕迹。
4、小井的周围有许多小树。
——周围有小树。
5、金色的阳光照遍了美丽的田野。
——阳光照遍了田野。
6、在祖国南海湛蓝的海面上,撒着几十个绿宝石般的珊瑚岛。
——海面上撒着珊瑚岛。
7、每当春天来临,小园里那嫩绿的菜秧纷纷从土里钻出来。
——菜秧钻出来。
8、当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获得金牌的喜讯传来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激动。
9、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游泳池里游泳。
——同学们游泳。
10、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颐和园是公园。
11、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的画。
——横槛上有画。
12、离开祖国四百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游子回到了怀抱。
13、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我们登上了海塘大堤。
14、万里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长城是奇迹。
15、学校操场北边的墙上满是嫩绿的爬山虎。
——墙上是爬山虎。
16、小小的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木匣里盛着东西。
17、山上的果树在春风中欢快地摆动着细小的枝叶。
——果树摆动着枝叶。
18、颤颤巍巍的母鸡顺着墙根,扯长了如怨如诉的声音。
——母鸡扯长了声音。
1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太阳照射着树林。
20、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
——风摇撼着梧桐树。
21、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山挡不住风。
22、狡猾的狐狸一直盯着乌鸦嘴里的肉。
——狐狸盯着肉。
23、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
——附近长着野蔷薇。
小学语文常见缩句练习题及答案在小学中,缩句时一种常见的语文基础题。
缩句,就是去掉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等“主干”。
具体来说,“的”往往充当定语,“地”往往充当状语,“得”往往充当补语。
在缩句时,“的”、“地”、“得”都是“枝叶”,都应删掉。
句式如下:
1的+名词或代词+地+动词+的+名词或代词的+名词或代词+动词+得如:
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
缩句时,去掉“清晨的”、“柔和地”、“一望无际的”,剩下的主干是“阳光抚摸着土地。
”在缩句时,把字句在缩句中应保留“把+受事体”的内容,被字句在缩句中也应保留“被+受事体”。
如:
美丽的琥珀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卷到岸边。
缩句应为:
琥珀被大海卷到岸边。
在缩句时,“着、了、过”应保留在谓语后面。
在缩句中,我们不应硬套方法进行缩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合情合理进行缩句。
例:
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
若不细心理解句子原意的话,就可能会缩成“小演员滑倒”,而原句的意思是“差点儿”滑倒,并没有真的“滑倒”。
在这里,“差点儿”虽是修饰成分,但不能去掉,因此,例句的正确缩句应是:
小演员差点儿滑倒。
在缩句中,有的句子带有双谓语,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
如:
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
很多学生都把这个句子缩成“老人们喜欢钓鱼。
”或“老人们去钓鱼。
”这两个句子都没有正确理解句子原意,忽视了双谓语。
正确缩句应是:
老人们喜欢去钓鱼。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
“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
”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
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
缩句后就成为:
“老奶奶等待灵车。
”又如:
“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
”我们可提问:
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
缩句后就成为:
“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
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
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缩句应注意的地方缩句时,要注意三条: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例如:
“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
”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
“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留必要的成分例如:
“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
如果缩成:
“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着”、“了”、“过”要保留“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
“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
“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
”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
”若缩成“赵老师上课。
”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如:
“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
”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
”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
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4.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例如:
“我们应当遵守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
”应当缩成“我们遵守自己的诺言”。
若缩成“我们遵守诺言。
”意思是不完整的。
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例如:
“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
”应当缩成“我们游泳。
”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6.补语的处理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
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
.不改变句子的语气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他想睡吗”一、缩句练习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8、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9、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
10、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11、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12、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13、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1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
15、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
16、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17、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
18、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
19、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
20、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
21、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
22、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
23、洪亮的钟声在空中经久不息地回荡。
24、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