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5157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与基础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地基与基础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地基与基础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地基与基础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地基与基础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基与基础监理实施细则.docx

《地基与基础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与基础监理实施细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基与基础监理实施细则.docx

地基与基础监理实施细则

奔达金银丝线(中国)有限公司3#厂房、1#宿舍工程

桩基与基础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批:

厦门协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011年09月

桩基与基础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

奔达金银丝线(中国)有限公司3#厂房、1#宿舍工程

工程地点:

永春县

建设单位:

奔达金银丝线(中国)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

3#厂房总建筑面积17505㎡,占地面积3470㎡,建筑层数5层,建筑高度23.7m;1#宿舍地上总建筑面积17955㎡

结构形式:

3#厂房上部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1#宿舍上部结构体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6.0度;主体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均为50年;3#厂房建筑防火分类多层工业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三级;1#宿舍建筑防火分类二类高层,耐火等级为二级;3#厂房功能布局1~5层均为生产车间,1#宿舍功能布局一层为员工活动室,二层至九层为员工宿舍;3#厂房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一道防水设防;1#宿舍防水等级为Ⅱ级,二道防水设防。

3#厂房材料选用:

±0.000以下为190厚MU10.0水泥承重空心砖砌筑,M5.0混合砂浆砌筑;外墙及梯间墙采用190厚Mu10.0粘土多孔砖砌筑,M5.0混合砂浆砌筑;内墙采用120厚Mu10粘土多孔砖砌筑,M5.0混合砂浆砌筑;电梯四周及消防箱处墙体均采用190厚Mu10.0粘土多孔砖砌筑,M5.0混合砂浆砌筑;生产车间、卫生间、楼梯间地面均采用彩色耐磨混凝土面层;生产车间、卫生间、楼梯间顶棚均采用乳胶漆粉刷;屋面采用一道防水层3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钢门窗采用90系列,配5厚无色玻璃,固定窗采用厚度﹥8.0㎜玻璃;

1#宿舍材料选用:

梯间、内墙、消防栓位置的墙体采用190厚MU7.5粘土多孔砖,M5水泥混合砂浆砌筑;埋入地下墙体和电梯井墙体均采用240厚混凝土实心砖;外墙采用190厚MU7.5粘土多孔砖,M5水泥混合砂浆砌筑;分户墙采用190厚MU7.5粘土多孔砖,M5水泥混合砂浆砌筑;内墙采用90厚MU7.5粘土多孔砖(卫生间采用混凝土实心砖),M5水泥混合砂浆砌筑;屋顶、露台的女儿墙采用190厚MU7.5混凝土实心砖,M5水泥混合砂浆砌筑;楼地面活动室采用彩色水磨石楼地面,走廊、卫生间采用防滑地面砖防水楼地面,楼梯、电梯厅、一层出入口采用花岗石板楼地面,宿舍采用面砖地面;走廊、楼梯间采用板底刮腻子喷涂顶棚,除此之外采用白色乳胶漆顶棚;屋面采用二道防水设防,防水层采用平屋面1.2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50厚细石混凝土;外门窗气密性九层(含九层)以下为3级,十层以上为4级,水密性能分级为三级,隔声性能分级为三级。

设计单位:

福建华合现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

监理单位:

厦门协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2、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2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三、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奔达金银丝线(中国)有限公司3#厂房、1#宿舍工程桩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及验收的监督和管理。

四、内容

(一)、桩基工程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审查施工单位填报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附执照、资质、安全生产许可及专业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相关证件等资料)。

2、主持桩基施工图的设计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督促施工单位完善《设计图纸会审纪录》;在图纸会审会上,应对成桩技术指标予以明确,包括:

锤重、落距、贯入度,是否带桩入土,是否试桩等。

作出书面结论,是否与桩基的设计要求符合。

3、审核施工单位的桩基施工方案、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

施工方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桩位编号图,预计桩长一览表,打桩顺序流程图。

并对桩的堆放、拖动、起吊、对中、打桩、接桩、送桩、终桩、打桩设备型号(桩基手册)、人员配备及上岗证、安全、工期、场地整平及排水、地下与空中障碍处理措施等。

4、审查施工单位填报的打桩机械、设备进场报审表,了解所采用的成桩机械、设备的型号、性能及有关检测、鉴定情况,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5、审查施工单位填报的桩基测量定位成果报验表,并现场复验和确认桩位测量放线图。

包括《基线复核签证单》,《单位工程座标定位测量记录表》。

抽查复核10%的桩数,要求测得的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20mm。

6、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开工报审表,并对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及桩基施工人、材、机等开工准备情况进行检查落实;

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每批进场的管桩实行报验制度,审查施工单位填报的管桩进场报验表;每批管桩必须注明生产日期、规格、数量,提供出厂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并现场对其规格、型号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2、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和管桩的外观质量要求按《预应力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98)表3.0.3和表3.0.4要求抽查。

每批抽查数为10%。

抽查检验合格方能进入现场。

不合格或未经监理人员签字认可,一律不准在本工程中使用,并在监理工程师规定的时间内运离现场。

三)、打桩过程的质量控制点

1、检查桩基手册。

2、管桩正式施工前宜进行试打桩,并会同建设、施工、设计等单位共同分析场地地质、持力层、承载力、桩规格、锤大小及落距等情况,确定打桩收锤控制标准。

3、检查打桩施工顺序是否合理,分析和观察打桩对邻近建筑物、基坑及边坡的影响,必要时要求施工单位设点观测并采取有效加固、防护措施。

4、督促施工单位对桩机进行日常安全维护保养,特别对机械行走、起落、安全限位装置及用电设备加强检查。

5、桩机行走场地应事先平整压实,并做好排水工作,保证地耐力不小于83kPa,坡度不大于1%,且严格按打桩操作规程及桩基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6、管桩在吊运过程中应轻吊轻放。

单节管桩可用专用吊钩钩住管桩两端内壁直接进行水平起吊。

7、管桩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别堆放。

叠层堆放时,外径400mm的管桩不宜超过五层,外径500mm的管桩不宜超过四层;且应选用耐压长木枋或枕木在垂直于管长方向的地面上设置两道垫木(距桩端各0.2倍桩长处),底层最外缘管桩垫木处用木楔塞紧以防滚动。

8、打桩取桩时,叠层堆放超过两层的管桩应采用吊机取桩,叠层堆放不超过两层的管桩可采用拖拉取桩,拖拉取桩时管桩拖地端应采用废轮胎等弹性材料保护。

9、打桩机桩架应与柴油锤相匹配。

筒式柴油锤应根据工程地质、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桩的规格、入土深度等因素并遵循重锤低击原则综合考虑后选用。

10、打桩时桩帽、桩锤、送桩器与管桩匹配,彼此之间应设弹性衬垫,施打时彼此应保持同一中心线(垂线)。

11、打桩前应对桩位进行统一编号,对测放的桩位进行复核,其偏差不大于20mm。

桩身上应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

12、打桩顺序应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周边建筑物、桩的规格、长度、场地状况及高、低层的关系、单、群桩情况综合合理确定。

13、桩的垂直度控制:

第一节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宜用长条水准尺或其他测量仪器校正;必要时,宜拔出重插。

管桩施打过程中,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

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

14、打桩宜将每根桩一次性连续打到底,尽量减少间歇时间,并尽量避免在接近设计深度时进行接桩。

15、接桩质量控制:

采用焊接法施工,焊接接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的有关规定。

1)检查焊工上岗证,严防冒名顶替上岗。

2)管桩需接长时,入土桩段的桩头宜高于地面50mm,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大于2mm。

上下端板表面清刷干净,坡口圆周对称点焊后再分层由两位焊工对称施焊。

焊接层数不少于两层,内层焊渣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

焊缝须连续饱满,焊接宽度和堆高及施焊过程应符合规范要求。

3)接桩焊接完成后,必须经监理、施工和建设方有关人员检查合格后,经自然冷却8min后方能继续施打,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

4)管桩的接长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任一单桩的接头数量不宜超过4个;

(2)持力层标准贯入击数大于50时,不宜利用截桩余下部分作接长之用;

(3)管桩的接头抗弯性能不得低于77KN*M(Ф400桩);

(4)管桩的连接应符合《预应力砼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98规定。

16、终桩验收控制:

打桩的最后贯入度控制在2cm,并应在桩头完好、锤击正常、桩锤、桩帽、送桩器及桩身中心线彼此重合、桩帽衬垫厚度正常等条件下,在打桩结束前立即测定(送桩的最后贯入度参考同条件下不送桩时最后贯入度予以修正);每条桩在承建单位自控自检认为达到收锤标准后,必须由监理、施工和建设方有关人员在场,进行现场签定和确认:

检查在规定落距内最后三阵锤的贯入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参考地质资料估计桩尖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是否达到本细则第二条“桩基的设计要求”。

并检查桩的总锤击数是否超过2500锤,最后1米沉桩锤击数是否超过300锤。

管桩的成桩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1%;

(2)、截桩后的桩顶标高允许偏差±10mm;

(3)、桩顶平面位置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值(mm)

柱下单桩

80

单排或双排桩条形桩基

a.垂直于条形桩基纵向轴的桩

b.平行于条形桩基纵向轴的桩

 

100

150    

承台桩数2-4根的桩

100

承台桩数5-16根的桩(周边桩)

承台桩数5-16根的桩(中间桩)

100

d∕3或150之大者

承台桩数多于16根的桩

a.   周边桩

b.   中间桩

 

150

d∕2

符合要求以后监理代表在“管桩施工记录表”上签字。

17、与施工方一同定期观察已打完的桩上浮情况,并做好记录。

四)、质量事故处理控制

遇下列情况之一应暂停打桩,并及时会同设计单位和地勘单位等研究处理。

1、贯入度突变。

2、桩头混凝土剥落、破碎。

3、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4、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

5、总锤击数超过2500,最后1m沉桩锤击数超过300。

五)、终桩检测制度

全部桩完工后,必须对桩基进行检测,检测数量和方法由设计及检测部门确定,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法采用低应变法及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要求按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2及国家、行业现行标准执行;如发现检测不合格桩,必须由设计部门拟定补救措施,经查明确实是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由承建单位无条件进行施工,不能追加工程投资,除非业主批准许可。

六)、与桩承台连接施工

1、打桩完毕后,在进行基坑土方开挖时,要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管桩发生位移和倾斜。

机械开挖时,应制定对已完工程桩的保护措施。

2、管桩桩顶的构造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填芯砼强度C30,灌注深度1.2m,且应灌注饱满。

桩顶嵌入承台深度100mm,桩插筋(4ø20)伸入承台内的锚固长度35d,插入填芯砼中1.2m。

七)、施工技术资料控制

管桩基础应在全部管桩施打完毕并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桩基验收,验收时有关文件和资料应按现行《广东省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市建设局、档案局有关要求整理准备。

督促施工单位整理或做好管桩基础工程的验收资料:

1、桩基设计文件和施工图;

2、图纸会审纪要;

3、设计变更工程通知书;

4、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5、经审定的桩基施工方案;

6、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基线复核签证单、单位工程座标定位测量记录表;

7、管桩出厂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

8、管桩施工记录表汇总,包括桩位编号图、现场绘制的管桩收锤回弹曲线;

9、成桩质量检查报告;

10、单桩承载能力检测报告;

11、打桩工程竣工图;

12、质量事故处理资料。

(二)、土方工程

1)、施工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

修整槽边清底

2)、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

应分段、逐片的分期完成。

雨季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

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边支撑。

同时应在坑(槽)外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支撑、土堤等的检查。

 

3)、监控要点

序号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防治方法

1

基底超挖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过是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2

基底未保护

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米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3

施工顺序不合理

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4

开挖尺寸不足

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处,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

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先考虑。

5

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

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三)、机械挖土

1)、施工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边坡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

2)、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

深度大于1.5米,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槽)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3)、开挖基坑(槽),不得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同人工挖出。

暂留土层:

一般铲运机、推土机挖土时,为20CM左右;挖土机用反铲、正铲和拉铲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

4)、监控要点

序号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防治方法

1

基底超挖

同上

2

基底未保护

同上

3

施工顺序不合理

同上

4

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同上

(四)、人工回填土

1)、施工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

夯实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2)、回填土应分层铺摊。

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

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3)、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

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4)、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层的铺土。

5)、监控要点

序号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防治方法

1

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

a、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

b、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结论及试人员签字。

c、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活和复试结果。

2

回填土下沉

a、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

b、坑(槽)底有有机杂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

c、严禁采用“水夯”法。

3

回填土夯压不密实

a、夯压时应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

b、夯压时洒水过多,造成回填土太湿呈现“橡皮土”现象。

此时应挖出“橡皮土”,重新换上好土予以夯实。

(五)、机械回填土

1)、施工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

夯实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2)、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面上树根、垃圾等杂物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3)、填土应分层铺摊。

厚度及压实遍数按设计要求执行。

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其行驶速度一般不应超过以下规定:

平碾:

3km/h;羊足碾:

3km/h;振动碾:

2km/h;

4)、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动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打密实。

5)、监控在点

序号

应注意质量问题

防治方法

1

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实

同上

2

回填土下沉

同上

3

回填土夯压不密实

同上

4

填方基土为杂填土

a、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基;

b、妥善处理基底下的软硬点、空洞、旧基以及暗塘等。

(六)、混凝土基础工程

1)、施工工艺流程

基坑开挖浇注砼垫绑扎钢筋,预埋管线及铁件,安装模板

浇筑混凝土基槽隐蔽验收基坑回填

2)、注意基坑开挖后的支护方式。

3)、浇筑槽底及模板应先浇水润湿。

独立基础浇筑混凝土时,应按顺序直接将混凝土倒入模中;如甩槎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要求处理。

若用塔机吊半直接卸料入模时,其吊半出料口距操作面高度以30~40CM为宜,并不得集中一处倾倒。

4)、振捣应沿基础梁浇筑的顺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捣法,振捣棒与水平面倾角为300左右。

棒头朝前进方向,插棒间距以50CM为宜,防止漏振。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出气泡为准。

5)、监控要点

序号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防治方法

1

缺棱、掉角

砼配合比不准,搅拌不均匀或拆模过早,养护不够。

2

蜂窝、露筋

模板拼接不严,混凝土漏浆;振捣不按工艺操作,造成振捣不密实,甚至漏振。

3

偏差过大

模板支撑、卡子、拉杆间距过大或不牢固;混凝土局部浇筑过高或振捣时间过长,都会造成混凝土胀肚、错台、倾斜等缺陷。

4

插铁钢筋位移

插铁固定不牢固,振捣棒或塔吊料斗碰撞钢筋,致使钢筋位移。

(七)、其它

监理工程师(监理员)每日将监理工作经要记录于《监理日记》中。

对施工监理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应及时指出,予以纠正。

有必要时,应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并在整改后予以确认。

对需专项说明的事项或需确认存证事项,以《监理备忘录》报送相关单位。

.

 

厦门协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011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