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5153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docx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docx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

昆虫属:

真核域,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人属:

真核域,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昆虫的基本特征:

体躯分为头、胸、腹3段,2对翅膀,3对足。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我们是蛛形纲的1.蜘蛛(AranⅢdiadema) 2.蜱[Dermacentorsp(♀)]3.棉红蜘蛛(Tetranychuscinnabarinus) 4.蝎子(Buthussp.,我们的体躯分成头胸(头不明显)、腹2段;无触角;4对足。

你们一定要记住我们不是昆虫纲的昆虫(6条腿)。

我们是唇足纲(Chilopoda)的1蜈蚣、2钱串子,体躯分头、胴2段。

有1对触角。

我们有很多条腿,不象昆虫只有6条腿。

一、古老的无虫时代

地球大约诞生在46亿年前(宇宙年龄约为130至140亿年)。

在地质学上,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地层形成的顺序,把地壳的发展历史划分为若干个自然阶段,叫做地质年代。

“宙”、“代”、“纪”、“世”分指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是宙,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

冥古宙:

就是地球刚刚形成,生物(指数量比较多的生物,不特指最早出现在数量较少的原核生物——细菌)还没有出现的时期,距今约45.7亿年到38.0亿年前。

冥古宙按先后顺序又分为:

隐生代、原生代、酒神代、早雨时(海)代。

隐生代:

地球刚刚形成的时期,大约距今45.7亿年到41.5亿年前,在地球上,还没有生物(包括最早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菌也没有出现)出现的一段时间。

初生的地球,在围绕太阳不断地旋转和凝聚物质的过程中,由于本身的凝聚、收缩和内部放射性物质(如铀、钍等)的蜕变产生了热,温度不断增高,其内部的温度甚至于达到了炽热的程度;于是,初生的地球上的重物质,就沉向了内部,形成了地核和地幔;而较轻的物质,则分布到了表面,就形成了初生地球的地壳。

初生的地壳非常薄,而地核的温度又很高。

因此,初生地球上的火山就不断爆发,从火山喷发出来的气体,又构成了地球的大气层。

当时的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

水是原始大气层的最主要成分,原始的地球的地表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当时地球上的水,都是以水蒸气的形态存在于原始大气层中。

当时,地球的地表在不断地散热,温度下降,水蒸气就又被冷却,还原成了常见的水的形态。

又过了一段漫长的时间,地球内部的温度逐渐降低,地面温度终于降到了水的沸点以下,于是倾盆大雨从大气层中回到了地表,并在地球表面的低处不断的汇集,就形成了当时地球上的江、河、湖和海洋。

原生代:

距今约41.5亿年到39.5亿年前的。

原生代,就是以出现了最早的生物——原核生物——细菌,为名的。

酒神代:

距今约39.5亿年到38.5亿前。

当时就已经出现了古细菌(同为原核生物,是细菌的进化生命体)。

在酒神代,地球地表不断地降温,原始大气层中充满了“水蒸气”的常温体——小水珠(也就是“水蒸汽”),有一点像酒不断地挥发出酒精中含有的水一样,就被称为了“酒神代”。

早雨时(海)代:

距今约38.5亿年,到38.0亿年前。

在这个时候,大气层中的水不断地从天而降,地球上出现了海洋和其他的水,故名“早雨时代”。

始太古代:

在距今约38.0亿年,到36.0亿年前这一段时间。

古太古代:

在距今约36.0亿年,到32.0亿年前,在这一段时间中,就出现了最早的大型生物——蓝绿藻。

中太古代:

在距今约32.0亿年到28.0亿年前

新太古代:

在距今约28.0亿年到25.0亿年前。

在这其间出现了地球上的“第一次冰河期(具体年代没得到公认)”。

 

 

元古宙:

距今约25.0亿年到5.42亿年。

元古宙又分为了始元古代、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

距今8亿年到6亿年前)。

始元古代:

距今约25.0亿年到18.0亿年前,包括成铁纪、层侵纪、造山纪。

当时大量出现了蓝藻、细菌。

成铁纪:

距今大约25.0亿年到23.0亿年前。

当时是地球上形成特大型铁矿,出现硅铁建造的主要时期。

(此时在中国大陆,没发育硅铁建造。

),期间蓝藻、细菌繁盛。

层侵纪:

距今约23.0亿年到20.5亿年。

期间蓝藻、细菌繁盛。

造山纪:

距今约20.5亿年到18.0亿年。

期间蓝藻、细菌繁盛

古元古代:

距今约18.0亿年到12.0亿年前,包括固结纪、盖层纪、延展纪3纪。

期间蓝藻、细菌经过了几亿年的进化,终于进化出了大型宏观藻类。

固结纪:

距今约18.0亿年到16.0亿年前。

期间蓝藻、细菌繁盛。

盖层纪:

距今约16.0亿年到14.0亿年前。

期间蓝藻、褐藻经过了近十亿年的进化,终于,出现大型的宏观藻类。

延展纪:

距今约14.0亿年到12.0亿年前。

期间蓝藻、褐藻发育,出现大型宏观藻类。

中元古代:

距今约12.0亿年到6.3亿年,包括狭带纪、拉伸纪、成冰纪3纪,当时已经出现大型的具刺疑源类和大陆板块。

狭带纪:

时间为距今约12.0亿年到10.0亿年。

期间蓝藻、褐藻发育,出现大型宏观藻类。

拉伸纪:

距今约10.0亿年到8.5亿年。

期间首次出现大型具刺凝源类(指亲缘关系不明的具有机质壁的单细胞微体化石),形成了古大陆(罗迪尼亚古大陆)。

成冰纪(覆冰纪):

距今约8.5亿年到6.3亿年。

期间出现全球雪球事件,为生物低潮。

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

距今约6.3亿年到5.42亿年,已经出现了多细胞生物了。

在地球生命历史中,已知最古老的宏体真核生物组合是“埃迪卡拉生物群”,其中,产自加拿大北部距今5.79-5.65亿年的“阿瓦隆生物群”(Avalonbiota)出现的年代最早。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袁训来等专家研究发现,距今6.35亿—5.8亿年的“蓝田生物群”是地球上迄今最早的宏体生物。

这一发现将地球上多细胞“高等生命”的起源向前推进了近2000万年。

显生宙:

指“看得见生物的年代”,距今5.7亿年前直到现在。

从寒武纪始,生物逐渐向较高级的发展阶段进化,动物已具有外壳和清晰的骨骼结构,故称显生宙。

显生宙以来发生的生物进化事件主要是以多细胞动、植物出现为开始;在显生宙的生物进化舞台上的主角,已经不再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主要指细菌和澡类植物)的天下,在显生宙的初期(古生代)就出现单细胞的真核生物。

因此人们又把多细胞动、植物等真核生物出现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显生宙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又可分为:

寒武纪5.70亿年至5.10亿年前,奥陶纪5.10亿年至4.38亿年前,志留纪4.38亿年至4.10亿年前,泥盆纪4.10亿年到3.55亿年前,石炭纪3.55亿年至2.90亿年前,二叠纪2.90亿年至2.50亿年前,六个时期。

埃迪卡拉纪时期,地球上已出现一些身体构造较复杂、不具外壳的生物;到了寒武纪,生物界出现明显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硬壳生物的出现;我们可以推测,进入寒武纪后,为了对抗外界的冲击并保护身体,它们开始具备了由几丁质、石灰质形成的外壳。

另一个明显变化是生物种类的剧增。

埃迪卡拉纪时期,地球上只有一个大都覆盖着厚厚的冰、气候寒冷的冈瓦纳陆地(Gondwanaland)。

在古生代初期,冈瓦纳古大陆开始分裂,而且随着气候变暖,分裂后的各大陆间形成浅海,扩大了生物的活动栖所,因而引起生物的“大爆发”。

现今已知,寒武纪中期至少约有一万种以上的动物,动物分类学上的各门(phylum)动物几乎都已出现了,昆虫所属的节肢动物门也有多种动物在此时出现。

由于这时期生物界产生了明显的进化与多样化,被称为“生物寒武纪的大爆发”。

从寒武纪经奥陶纪再到志留纪,是三叶虫、笔石等海栖无脊椎动物最为繁荣的时期,奥陶纪还出现了原始型的脊椎动物。

到了志留纪、泥盆纪,软骨、硬骨鱼的祖先们也都大致到齐,因此这时期又叫做“鱼类时代”。

古生代的另一件大事是生物的登陆。

虽然在奥陶纪,所有的动、植物都在水中生活,但到了奥陶纪末期,一些植物开始将发育场所扩大到陆地,原先的裸地逐渐被盖上绿色的植物。

步植物登陆之后,一些无脊椎动物也开始登陆,被认为是最原始型昆虫的弹尾虫,就是这个时期进军陆地的。

到了泥盆纪末期,从鱼类进化的两栖类,也开始迈向陆地。

到了石炭纪,不开花的木本羊齿植物《蕨类植物(Pteridophyte):

大都为草本,少数为木本,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之分,不具花,没有种子,以孢子繁殖,世代交替明显,无性世代占优势。

》形成了巨大的森林,一些已具翅膀的昆虫(如翅膀展开达80厘米的巨型古蜻蜓等)在羊齿森林中四处飞翔。

而裸子植物也大致在此时开始出现。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外层没有果皮包被。

被子植物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

二、虫族发迹与恐龙时代

到了古生代的末期二叠纪,地球在地形上发生了大变化,即原来分成数块的陆地再度并合,形成一个大陆,叫做泛大陆(PangeaIsland),因而造成海域面积的扩大,加上石炭纪末期以来温度再度下降,促使冰河面积扩大、海平面变低,生物的活动范围更加缩小,以致引起大量及多种生物的灭绝,高达90%的海栖生物在此灾难中绝迹,包括三叶虫。

这种现象不只发生于海域,巨型古蜻蜓也是在这次大变动中绝迹的,至于侥幸存活的动物则在接下来的中生代迈入了繁荣期。

过了大灭绝期的二叠纪,即进入中生代(2.50亿年至6500万年前)。

这时期又可分为:

三叠纪2.50亿年至2.05亿年前,侏罗纪2.05亿年到1.35亿年前,白垩纪1.35亿年至6500万年前

在古生代末期形成的泛大陆,自侏罗纪至白垩纪再度分裂,形成现在的大西洋。

欧亚大陆的东边,自三叠纪至侏罗纪不断地发生陆块的离合,形成现在欧亚大陆的轮廓,虽然二叠纪是冰河发达的寒冷时期,但进入中生代后气温再度转温。

中生代又名为“爬虫类时代”,爬虫类是由石炭纪末期的两栖类进化而来。

虽然在三叠纪,自古生代延续下来的哺乳类型爬虫类仍是主要物种,但不久恐龙即取代了主角的地位。

自侏罗纪至白垩纪,陆地成为恐龙的活动场所,同时翼龙、鱼龙也进入空中、水中称霸,直到白垩纪末期,再次发生多种生物的大灭绝,其中也包括陆栖的恐龙。

中生代的昆虫,仍是从古生代就已出现的蝉、椿象等半翅目昆虫、甲虫类、蝇、虻类的繁荣期。

蜂类是进入中生代后出现的,蜂类也与甲虫、蝇、虻一起进入新生代,继续繁荣。

到了中生代后期,螳螂、白蚁、跳蚤之类也开始陆续出现。

新生代”(6500万年前至现在),其中6500万年至160万年前又叫做“第三纪”,此时气温逐渐降低。

第三纪还可细分为:

“古第三纪”(6500万年至2300万年前);“新第三纪”(2300万年至160万年前),新第三纪以后,欧亚大陆的东部开始激烈的隆起,形成了现在的西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

自中生代至新生代,动物界又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中生代繁荣的恐龙、菊石(ammonite)等,在白垩纪末期已灭绝,但在三叠纪还不起眼的哺乳类动物,趁着恐龙的消失,取得了地球舞台上的主角地位,因此第三纪又有“哺乳类时代”之称。

以大象来说,现在只有非洲象与亚洲象(印度象)两种,但在第三纪,除澳洲以外,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着象群,至今已发现近四百种大象的化石。

到了约170万年前开始的第四纪(人类纪),人类在这个时期出现,并且发展出社会结构。

第四纪又称为“大冰河时代”,气温以数万年的间隔反复升降。

在气温下降、冰河地形发达的冰河期,与气温上升、冰河消退的间冰期,海平面落差竟达100米以上;平均海深只有三、四十米的台湾海峡,在冰河期时,由于海平面的下降,除特深的地方形成湖沼留下海水外,中国大陆与台湾岛之间竞出现了广大的陆桥。

三、昆虫的超级进化

目前所知的昆虫,最早出现于古生代的泥盆纪(弹尾虫)。

在进入中生代前又出现多种昆虫,而且大致已具备了现有的体形。

因此,进入新生代后,尽管哺乳类等脊椎动物有着明显的进化、演变,昆虫的身体却已不再发生明显的变化。

现今已知的昆虫达180万种,占整个动物种类的75%~80%;据昆虫学家的估计,若更详细地调查昆虫的种类(尤其在热带雨林),将高达数千万种。

那么,经过近四亿年的进化过程,昆虫为什么能得天独厚地昌盛繁荣?

其原因虽多,但主要是因为它们在进化过程中,经过以下的三大革命性阶段。

第一阶段:

获得翅膀。

昆虫的大祖先弹尾目是没有翅膀的,但到了石炭纪初期,已出现具有翅膀的蜻蜓、蜉蝣的祖先,虽然它们的翅膀构造较简单,只能向一侧伸出或向上方竖立,但在翼龙、鸟类未出现的古生代,它们得以在没有竞争者的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扩展生活范围。

第二阶段:

“新翅类”出现。

新翅类昆虫的翅膀构造渐趋复杂,停止不用时翅膀可向后方折叠,以防破损。

最早出现的新翅类昆虫是蟑螂之类,后继出现的蝉、椿象之类,也具备如此功能的翅膀。

除蜻蜓、蜉蝣以外,所有的有翅昆虫都属于新翅类。

第三阶段:

完全变态类昆虫出现。

在第二阶段中出现的蟑螂、蝉、椿象,是自卵孵化为若虫,经过数次蜕皮长大,再经最后一次蜕皮后变为成虫(卵→若虫→成虫),发育期间并未经过蛹的阶段,叫做“不完全变态类”。

但此后出现另一类昆虫,若虫长大到一定程度后蜕皮化蛹,经过蛹期而羽化变为成虫(卵→幼虫→蛹→成虫),也就是所谓的“完全变态类”昆虫。

由于完全变态类昆虫的若虫,具有与不完全变态类的若虫完全不同的特征,为与之区分,称之为幼虫。

最早出现的完全变态类昆虫,是草蛉、姬蛉等脉翅目昆虫,以后再出现甲虫、蝶、蚁、蜂、蝇等我们较熟悉的昆虫。

完全变态类的昆虫,在幼虫期的身体构造适合取食而发育,在蛹期又能完全改变身体外观及内部构造,变成适合繁殖活动的身体,如此功能上的分工合作,使它们更能发挥高效率的生殖能力,进而建立繁荣的基础。

昆虫从古生代以来,历经了这三阶段的大革命路线,坚固了它们的生活基础。

也因此,当中生代及新生代,其他脊椎动物正历经明显的进化时,昆虫已不必再大幅改变基本生活模式,延续着古生代以来的生活方式,便已足以应付现实环境了。

四、向空中发展

生物开始陆栖生活,乃四五亿年前之事,此后往空中发展,只花了一亿年。

相较于最早在水中诞生的生命体,从水域迈向陆地生活,花了约三十三亿年,如此看来,昆虫向空中发展可说是相当地迅速。

在石炭纪,由于当时大气中氧气浓度升高到接近现今的程度,诱发昆虫首次向空中发展,当时森林中便能见到古蜻蜓飞翔;不过,到了约两亿年前,氧气浓度又降低到只有现在的五分之一,遂中断了昆虫向天空拓展的事业。

与爬行方式比较,在同一时间内,飞翔所消耗的热量是爬行的几十倍,因此需要更多的能源—糖分与氧气,这也就是大气中氧气浓度的升高,成为诱发物种向空中发展的主因。

从另一角度看,飞翔可大幅缩短移动时间,移动同一距离时所需的总热量,和爬行比较,节省不少;尤其对昆虫这类小型动物而言,差距更是显著,轻松飞翔一下便可从一棵树的叶片迁移到另一棵树的叶片,若是爬行,爬下树干后,再爬上另一棵树,所花的时间和热量都相当庞大,而且这期间也不能忽略可能遭受天敌攻击的风险成本。

因此,飞翔被认为是昆虫为了方便在森林中移动而进化的。

动物们第二次向天空发展,起于氧气浓度再升的侏罗纪至白垩纪。

此时氧气浓度升高到现在的1.5倍,天空中出现了翼龙、始祖鸟,昆虫更是大规模地往空中发展,它们的飞翔用肌肉更为发达,逐渐超越了过去的滑翔式飞翔,而发展出利用升扬力的飞机型飞翔方式,从此,在即使缺乏上升气流的大气中,也能自由决定飞翔方向了。

一、植物王国的崛起

在人虫大战中,植物看来不是主角,却是绝对重要的配角,没有它们,戏是演不下去的。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相当复杂,尤其如果没有农作物,人们便无法生活。

然而,昆虫与植物的关系,可能更复杂且密切,除了少数以昆虫为食的食虫植物外,多数昆虫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此外,传播花粉的蜜蜂、花虻等,长期以来还与植物建立了共生的关系。

因此,认识植物的进化,对了解人虫大战的战况演变,绝对必要。

据推测,四十六亿年前,地球形成后,经过六亿年大致完成地壳构造,才诞生所谓的生命体。

此后漫长的三十亿年岁月,是嫌气性细菌占据地球的时代,此时空气中氧气浓度大约只有现在的万分之一,它们只能生活在海洋中。

不过,由于嫌气性细菌进行光合作用后,排出的氧气蓄积于大气,逐渐制造出代谢效率较高的好气性细菌(蓝藻类)。

虽然这些生物的细胞还不具细胞核,但到了十八亿年前,开始出现具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接着又出现由两个以上细胞构成的多细胞生物。

此时出现的多细胞生物,以后走上细胞外围坚化与柔软化的两条演化途径,前者后来进化为植物,后者变成动物。

植物型多细胞生物,随着细胞分裂而增殖的新细胞贴附于原细胞周围,细胞数增加后,外观的变化虽大,但体内的基本构造仍维持单纯。

到了五亿四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初期,由于大气中的氧气浓度已提升到与现在略同.引发多种动、植物的陆续出现。

到了四亿年前的奥陶纪,脊椎动物的祖先出现,多种植物也开始登陆,原来没有生物的陆地自此逐渐被盖了绿色植物。

到了木质羊齿植物形成巨型森林的石炭纪,裸子植物也开始出现。

现在我们使用的煤炭,就是由此时期的羊齿、裸子植物的化石所形成,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森林的规模是如何的庞大。

巨型羊齿植物在二叠纪的“大灭绝期”中消失,后起的苏铁、银杏、针叶树等,从二叠纪后期至白垩纪中期进入繁荣期,因此该时期又有“裸子植物时代”之别称。

三叠纪开始出现的被子植物到了白垩纪后期也急速繁荣,形成“被子植物时代”。

早期出现的多种被子植物后来都已绝迹,但新生代出现的被子植物仍呈现在我们面前。

裸子植物大都为风媒花,随着被子植物的进化,虫媒花占的比率愈来愈大,由于虫媒花利用昆虫的吸蜜习性与飞翔能力,正确地把花粉送到同种另一朵花的雌蕊上受精、结实,因此,第三纪是植物、昆虫建立起密切关系的时代。

现今温带地区见到的煤矿,就是由七千万至八千万年前的第三纪初期繁荣的植物所形成的,其中不难发现樟树、杨梅等暖、亚热带植物的化石。

由此可知,当时的气候很温暖,使亚热带植物也能在高纬度地区繁荣,甚至形成大森林。

不过此后温度又逐渐下降,虽然在大约四千万年前,温度曾回升一段时期,但后来再度下降,进入第四纪的冰河时代。

2、植物与昆虫的初次交手

植物(尤其被子植物)的繁荣与昆虫有密切关系,昆虫也在植物的受益下繁荣。

现今的多种花粉传播昆虫(授粉昆虫)中.最早出现的是甲虫类,甲虫早在二亿八千万年前的二叠纪就已出现,并在侏罗纪繁荣,但靠虫授粉的被子植物却是在一亿年后的白垩纪才出现,那么,被子植物出现前,甲虫类如何生活呢?

先从与金龟子有亲缘关系的黑艳虫、锹形虫谈起吧!

它们的幼虫以朽木为食,较接近祖先型甲虫的长扁虫也以朽木为食。

后来为了提高消化效率,才开始取食腐殖质,之后,部分甲虫又把食谱转移到腐殖质上的菌类,发展出特有的生活方式,因此现今在菌蕈(菌蕈junxun指大型真菌)上仍能看到包括甲虫在内的多种昆虫。

虽然真菌的营养价值尚佳,但腐殖质的营养成分却不多,因此多数昆虫又把生活场所移到营养价值较高的其他动物的排泄物、尸体上,或直接捕食其他小动物。

其中,转移食性最大宗者,是以活体植物为食物的植食者,在侏罗纪末期,随着大气中氧气浓度的上升,多种昆虫发展出机动性的翅膀,提高了飞翔功能,而此时也刚好是被子植物的出现期。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最大的差异,就在心皮与胚珠的位置。

裸子植物胚珠裸露在外界,故有裸子植物之名;但被子植物的胚珠被心皮包住,受到保护而不外露,雌蕊由此伸出外界,藉由授粉动物的活动,附在雌蕊顶端的柱头上的花粉,从雌蕊的柱头伸出的花粉管,到达胚珠,如此完成被子植物的受精。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另一大差异是,前者为风媒花,后者则是虫媒花。

风媒花利用方向不定的风授粉,必须生产大量的微小花粉,才得以随风飘扬,因此森林中多种植物的花粉经常混在一起,再着落于各种植物的柱头上,导致裸子植物的受精率总是偏低。

再看被子植物,给予授粉昆虫适当的报酬,强化它的授粉动机,再加上被子植物的花朵依种类不同,发展出特有的形状、色彩、香味等,让授粉动物能辨别其特征,正确地将花粉送到同种的不同花朵上,受精率自然提高许多。

也因此,被子植物的进化和昆虫的飞翔活动,始终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得助于授粉昆虫的积极活动,被子植物出现后很快便形成森林,植物种类也增加到裸子植物时代的三倍,而且随着被子植物的进化及繁荣,昆虫世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另类多群的昆虫,其中之一便是膜翅目,也就是蜂类。

就像叶蜂,原始型的蜂类是以植物的茎、叶为食物的植食者;但到了白垩纪初期,出现了捕食其他昆虫的狩猎蜂;至白垩纪中期,又出现了花蜂。

花蜂取食花粉与花蜜,完全依赖被子植物维生,在八千万年前的化石中,竟发现无针花蜂的工蜂,由此可知,在八千万年前的白垩纪,花蜂类即已进化到经营社会性生活的阶段了。

不仅膜翅目如此,另一种代表性授粉昆虫—蝴蝶,也是因为被子植物的出现而进化形成的昆虫。

自从生命体出现以来的三十多亿年的岁月中,因各种因素从地球上消失的动、植物为数不少。

但整体而言,现在仍是生物最为多样性的年代,其原因就在于被子植物与昆虫的出现与繁荣。

一、永远的昆虫克星鸟类

四亿年前出现在陆地的昆虫祖先,先以朽木、腐殖质为食物而生活,之后又把食物范围扩展到植物活体,甚至出现捕杀活体动物的肉食者。

由于当时缺乏强力的竞争者,也没有把昆虫当食物的食虫者,昆虫的祖先们凭借丰盛的生活资源,发挥繁殖力,数量多到随处可见。

然而,食虫性动物出现后,昆虫的生活就开始大大受到威胁。

例如,水中有不少淡水鱼以昆虫为食物,陆上的青蛙、蜥蜴也是有名的食虫性动物,而哺乳类动物中也有食虫目(Insectivora)动物,灵长目动物的祖先就是由食虫目进化来的,哺乳类动物中,除了我们熟知的食虫目、蝙蝠等捕食昆虫外,在古代人类的排泄物化石(coprolite)中,也发现不少昆虫的遗体,显示当时的人也把昆虫当做主食之一。

不过,昆虫最大的敌人还是比昆虫晚一亿多年出现、但与昆虫同样拥有翅膀能飞翔的鸟类。

早在“人虫大战”开战之前,就有轰轰烈烈的“鸟虫大战”了,而且战事延续至今,未曾停歇。

据古生物学研究,具备明显鸟类特征的最早化石,被发现在约1.6亿年前的侏罗纪。

当时还未出现被子植物,巨型森林中的恐龙过着爬行生活,虽然某些小型恐龙及孵化不久的幼龙可能以捕食昆虫维生,但对于已具备翅膀的昆虫而言,爬行且行动迟钝的恐龙并不构成很大的威胁。

虽然翼龙也有翅膀,但翅膀没有羽毛,只是被盖薄膜,身体构造反倒类似现今的蝙蝠。

在恐龙中,最先具有鸟类特征的是始祖鸟(Archaeopteryx),生活在距今约1.55亿到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

它有乌鸦大小的身体、具备多枚锐齿、羽毛翅膀和长尾巴,从翅膀构造推测,它的飞翔能力还不够高明,可说是鸟类的元祖。

始祖鸟的食物,现今仍不详,但从它的小型锐齿来看,很像食虫性蜥蜴、蛇类的构造,食物可能也包含了昆虫。

此后陆续出现的鸟类中,有一群以昆虫为主食;然而,鸟类食性产生更大的变化是在约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三叠纪,随着被子植物的出现,演化出许多新类群的昆虫,而多种昆虫(食物)的增加,也诱发了多种鸟类的产生。

鸟类中,种类最多的燕雀类,便是在这昆虫的多样化与繁荣的刺激下出现的。

二、尔虞我诈的虫鸟大斗法

现今已知的鸟类共约一万种,与昆虫相比,虽不到它的1%,但鸟类出现后,不仅和昆虫同在陆地、淡水水域扩大活动范围,更进出昆虫未能征服的海域。

鸟类的出现,严重威胁着昆虫,因此,昆虫的许多抵御战术都是针对鸟类而发展出来的。

燕雀类是昆虫最大的克星,例如在美国常见的一种白头翁近缘种(commongrackle),平常取食植物的果实、种子及小型动物,属于杂食性鸟类,其中动物占总食物的30%,以昆虫为主。

它和麻雀一样,到了育雏期,会以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动物为主食,来养育小鸟。

据一次就130只白头翁雏鸟的解剖结果显示,在整个胃内容物中,绿草、果实、种子等植物质只占6.4%,砂粒占4.3%,以昆虫为最大宗的节肢动物占了89.3%。

鸟类为了更有效地捕食昆虫,发展出各种狩猎技术;昆虫为了自卫,也使出各种保命手段,最常见的就是保护色和伪装的战术。

由于鸟类想在有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