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3199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docx

《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docx

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

构建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的目标

构建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是为了在中新合作建设生态城过程中落实“三和”、“三能”,并运用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的新理念,建设“生态、环保、节能、自然、宜居、和谐的人居环境”,使中新天津生态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旨在节地节水、节能减排、生态宜居等规划理念和建设标准方面实现突破,通过对生态城规划的引导,将生态城建设成体现“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城市的典范。

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通过指导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促进以下主要目标的实现:

(一)建设环境生态良好、充满活力的地方经济,为企业和创新提供机会,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就业岗位;

(二)促进社会和谐和广泛包容的社区的形成,社区居民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

(三)建设一个有吸引力的、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四)采用良好的环境技术和做法,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更好的利用资源,产生更少的废物;

(六)改善居民的总体生活状况;

(七)为中国其它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管理、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参考。

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1)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在设计指标体系时,要考虑理论上的完备性、科学性和正确性,即指标概念必须有明确的科学内涵,数据选取应客观、真实,计算与合成等要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托,同时又要避免指标间的重叠和简单罗列。

指标还应具有可操作性,既要有可取性(具有一定的现实统计基础),又要有可测性(所选的指标变量必须是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测量得到或通过科学方法聚合生成的)。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衡量生态城的指标要尽可能地量化,但对于一些在目前认识水平下难以量化且意义重大的指标,可以用定性指标来描述。

(3)特色与共性相结合原则

一方面指标体系要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综合指标,以便全面反映生态城建设涉及的各个领域,并利于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比较和推广;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区域自身生态环境特点,突出区域特色。

(4)可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

指标体系要考虑目标的近期可达性和远期的前瞻性。

一方面指标要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在近期是可实现的。

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在构建过程中,本着以上原则进行指标选取及指标值确定工作。

在指标选取上,主要采取通用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内外有生态特色的城市指标,结合中新天津生态城选址区域的实际,力求突出区域特点。

在指标值确定上,参考及类比了国际和国内先进地区、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建设等相关政策和研究中的指标值以及国内外先进生态城市的现状值,向相关领域专家咨询后,结合本区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后确立。

在指标计算方面采用国内外通用的计算方法,力求指标科学、可靠。

生态城控制性指标

自然环境良好

·区内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

指标值:

好于等于二级标准的天数≥310天/年(相当于全年的85%),在此基础上,要求SO2和NOX好于等于一级标准的天数≥155天/年(相当于达到二级标准天数的50%)。

时限1:

即日开始

国内对比:

全国“十一五”规划针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目标为:

全国75%的主要城市在2010年前全年有292天以上须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指标解释:

指区内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有关功能区标准要求,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现行标准执行。

数据来源:

环保部门

·区内地表水环境质量2

指标值:

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现行标准IV类水体水质要求

时限:

2020年之前

指标解释:

本指标体系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现行标准为依据,对区内地表水体按其使用功能进行水质监测考核。

区内景观娱乐用水,应同时满足《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现行标准要求。

数据来源:

环保部门

·水喉水达标率3

指标值:

100%

时限:

即日开始

指标解释:

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现行标准,同时满足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规则》现行标准的水喉水水质达标率。

数据来源:

城建部门、水务部门

·功能区噪声达标率

指标值:

100%

时限:

即日开始

指标解释:

环境噪声达标区,指在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现行标准中适用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对工业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进行强化管理,综合治理,达到规定要求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指在建成区内建成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环境噪声达标区的总数及面积。

数据来源:

环保部门

·单位GDP碳排放强度

指标值:

150吨-C/百万美元

时限:

即日开始

指标解释:

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即单位GDP经济活动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折算成碳的数值。

与常规同等规模城市相比,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能源结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产业结构、环保建材的使用等,可以保证规划建设实施后二氧化碳少排80%。

其中45%来自于能源结构的贡献,24%来自绿色交通的实施,5%来自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同时,按照规划建设实施的生态结构,其中的绿地、屋顶绿化和水面还可以进一步实现二氧化碳的吸收,折算成少排碳的比率为6%。

根据生态城碳少排的潜力,以2004年全国平均碳排放强度为基准,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指标值定为150吨-C/百万美元,该值低于加拿大同期的排放强度,与美国接近。

数据来源:

环保部门、统计部门

·自然湿地净损失4

指标值:

0

时限:

即日开始

国内对比:

《国家林业“十一五”规划》目标为9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和50%的自然湿地及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比例不足1%。

国外对比:

美国湿地保护政策中规定自然湿地零净损失原则

指标解释:

指湿地都应该尽可能受到保护,转换成其它用途的湿地数量必须通过开发或恢复的方式加以补偿,从而保持甚至增加湿地资源基数。

数据来源:

国土管理部门、市政园林部门

---------------------------注----------------------------

1.时限分为三大组别:

a.即日开始(从生态城动工的之日起);

b.2013年之前(一期三平方公里起步区的竣工预期);

c.2020年之前(生态城的竣工预期)。

2.污水库是否2020年前达到上述指标要求,依据试验和研究的结果确定。

3.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现行标准规定,同时满足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规则》现行标准的要求。

4.自然湿地净损失是指任何地方的湿地都应该尽可能受到保护,转换成其它用途的湿地数量必须通过开发或恢复的方式加以补偿,从而保持甚至增加湿地资源基数。

本区内自然湿地是指蓟运河故道、河口湿地及其缓冲区范围等。

(正在进行生产的盐田、鱼塘不计在内)。

人工环境协调

·绿色建筑比例

指标值:

100%

时限:

即日开始

国内对比: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比例不足1%

国外对比:

新加坡规定建筑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的新建建筑100%为绿色建筑

指标解释:

为生态城特色指标,是指区内绿色建筑占建筑物总数的比例(临时建筑除外)

数据来源:

城建部门、环保部门

·本地植物指数

指标值:

≥0.7

时限:

即日开始

国内对比: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规定为0.7

国外对比:

国外许多国家均采取措施保护本土植物种类数量

指标解释:

指区内全部植物物种中本地物种所占比例

数据来源:

农业部门、园林部门

·人均公共绿地

指标值:

≥12平方米/人

时限:

2013年之前

国内对比: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规定不低于12平方米。

《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为2010年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天津2020年规划要求不低于12.6平方米。

国外对比:

新加坡为8.0平方米

指标解释:

是指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共绿地的面积。

公共绿地:

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化用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综合性公园、纪念性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公园和居住区小公园等用地。

数据来源:

城建部门、园林部门

生活模式健康

·日人均生活耗水量

指标值:

≤120升/人·日

时限:

2013年之前

国内对比:

2006年天津市为130.4;2007年北京为110~130

国外对比:

新加坡为157

指标解释:

指每人每日生活用水平均耗水量

数据来源:

城建部门、统计部门

·日人均垃圾产生量

指标值:

≤0.8千克/人·日

时限:

2013年之前

国内对比:

根据2007年统计数据,北京为1.18,天津为0.82,宁波为1.2

国外对比:

新加坡为0.89,日本为1.1,法国为0.96

指标解释:

指每人每日生活垃圾平均产生量

数据来源:

环保部门

·绿色出行所占比例5

指标值:

≥30%

时限:

2013年之前

指标值:

≥90%

时限:

2020年之前

国内对比:

香港公交出行率达到90%

国外对比:

巴西库里蒂巴75%以上通勤者乘坐公共交通;德国埃尔兰根市自行车使用率达到30%;纽约、东京等公共交通所占出行比例达到60%以上。

指标解释:

为生态城特色指标。

绿色交通是指为了减轻交通拥挤、降低污染、促进社会公平、节省建设维护费用而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

该系统是指通过低污染的、有利于城市环境的多元化的城市交通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交通运输系统。

绿色出行方式是指区域内人的出行选择除小汽车以外的污染小的交通出行方式,如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

绿色出行所占比例是指选择以上绿色出行方式的人数占总出行人数的比例。

本指标只统计生态城区内的出行,对区外的出行不列入统计范围。

数据来源:

统计部门、交通部门

---------------------------注----------------------------

5.绿色出行包括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出行。

基础设施完善

·垃圾回收利用率

指标值:

≥60%

时限:

2013年之前

国外对比:

新加坡2006年垃圾整体回收利用率达到51%,2012年达到60%

指标解释:

指回收利用垃圾量(含资源化处理垃圾量)占垃圾总量的百分比

指标来源:

环卫部门、环保部门

·步行500米范围内有免费文体设施的居住区比例

指标值:

100%

时限:

2013年之前

国内对比:

《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规定为100%

国外对比:

美国的普雷亚维斯塔新城、格伦达城市中心居住区内均拥有步行可达的免费文体设施

指标解释:

指区内步行500米可达范围内拥有免费文体设施的居住区占居住区总数的比例

数据来源:

城建部门

·危废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指标值:

100%

时限:

即日开始

国内对比:

基础必备指标7

指标解释:

指区内无害化处理的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的量占危险废物及生活垃圾总量的百分比

数据来源:

环卫部门、环保部门

·无障碍设施率

指标值:

100%

时限:

即日开始

国内对比:

《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规定为100%

国外对比:

发达国家无障碍设施率一般为100%

指标解释:

指区内公共建筑、道路车站、文教医疗、园林广场等公共设施中,拥有达标无障碍设施的公共设施所占百分比。

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参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数据来源:

城建部门

·市政管网普及率6

指标值:

100%

时限:

2013年之前

国内对比:

基础必备指标7

指标解释:

市政管网包括供排水管网、再生水管网、燃气管网、通信管网、电力电缆、供热管网等,市政管网普及率指以上管网的普及率。

数据来源:

市政部门、城建部门

---------------------------注----------------------------

6.市政管网包括供排水管网、再生水管网、燃气管网、通信管网、电力电缆、供热管网等。

7.基础必备指标:

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科教、社会保障、社区居民交流等设施、信息管理平台、城市安全、生态文化、生态科研成果的展示基地等诸多方面均为基础必备指标,在本建设指标中均不一一列出,本建设指标中的15、17两项按新方要求列入本层次建设指标。

管理机制健全

·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占本区住宅总量的比例

指标值:

≥20%

时限:

2013年之前

国内对比:

《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划的目标为:

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型住宅比例占到15%~20%

指标解释:

指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具有保障性质的住宅占本区住宅总量的比例

数据来源:

城建部门

经济发展持续

·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指标值:

≥20%

时限:

2020年之前

国内对比: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标为:

到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争取达到15%

国外对比:

德国计划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达到20%;欧盟计划2010年22%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目前,瑞典的可再生能源已经达到33.3%。

指标解释:

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等可在自然界再生的能源。

数据来源:

市政部门、电力部门

·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

指标值:

≥50%

时限:

2020年之前

国外对比:

目前新加坡已经达到50%以上

指标解释:

指除新鲜用水之外的非传统水源(包括再生水、海水淡化水、雨水等)在生态城用水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为生态城的特色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

数据来源:

市政部门、水务部门

科技创新活跃

·每万劳动力中R&D科学家和工程师全时当量

指标值:

≥50人年

时限:

2020年之前

国内对比:

根据2005年统计数据,中国为14

国外对比:

日本2003年为101,美国2002年为92,德国2003年为68,法国2003年

指标解释:

每万劳动力中参加R&D项目、以及R&D项目管理和直接服务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按全时人员折算的人年数。

是反映从业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的比例和从事研发活动时间的综合指标

科学家与工程师是指科技活动人员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职务)的人员和不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职务)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

研究与发展(R&D)活动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进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数据来源:

科技部门

就业综合平衡

·就业住房平衡指数

时限:

≥50%

时限:

2013年之前

国内对比:

为保障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指标

指标解释:

是为了测算本地居民就业人口中有多少同时在本地就业,是衡量居民就近就业程度的指标。

就业住房平衡指数越高,说明就近就业比重越高,对外出行交通的需求就越少。

此处本地指中新天津生态城。

计算公式如下:

数据来源:

统计部门

------------------------------注-----------------------------

8.22项控制性指标分为长远目标型和近期操作型(刚性指标)两类指标,长远目标型指标用于对长期或阶段性成果进行考核;近期操作型指标在规划制定阶段直接采用,同时在后期进行考核,包括6、9、14、16、18、22共六项指标。

生态城引导型指标

区域协调融合

·自然生态协调☆

二级指标:

生态安全健康、绿色消费、低碳运行

指标描述:

考虑区域环境承载力,并从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角度出发,保持区域生态一体化格局,强化生态安全,建立健全区域生态保障体系。

·区域政策协调

二级指标:

创新政策先行、联合治污政策到位

指标描述:

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合作,贯彻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保障区域政策的协调一致。

建立区域性政策制度,保证周边区域的环境改善。

·社会文化协调

二级指标:

河口文化特征突出

指标描述: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均有保障。

·区域经济协调

二级指标:

循环产业互补

指标描述:

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带动周边地区合理发展,促进区域职能分工合理、市场有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均衡,职住比平衡。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指标解释

1.区内环境空气质量

指标解释:

指区内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有关功能区标准要求,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现行标准执行

数据来源:

环保部门

指标值:

好于等于二级标准的天数≥310天/年(相当于全年的85%)在此基础上要求SO2和NOx好于等于一级标准的天数≥155天/年(相当于达到二级标准天数的50%)。

2.区内地表水环境质量

指标解释:

本指标体系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现行标准为依据,对区内地表水体按其使用功能进行水质监测考核。

区内景观娱乐用水,应同时满足《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现行标准要求。

数据来源:

环保部门

指标值:

2020年之后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现行标准Ⅳ类水体水质要求

3.水喉水达标率

指标解释:

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现行标准,同时满足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规则》现行标准的水喉水水质达标率。

数据来源:

城建部门、水务部门

指标值:

100%

4.功能区噪声达标率

指标解释:

环境噪声达标区,指在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现行标准中适用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对工业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进行强化管理,综合治理,达到规定要求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指在建成区内建成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环境噪声达标区的总数及面积。

数据来源:

环保部门

指标值:

100%

5.单位GDP碳排放强度

指标解释:

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即单位GDP经济活动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折算成碳的数值。

与常规同等规模城市相比,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能源结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产业结构、环保建材的使用等,可以保证规划建设实施后二氧化碳少排80%。

其中45%来自于能源结构的贡献,24%来自绿色交通的实施,5%来自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同时,按照规划建设实施的生态结构,其中的绿地、屋顶绿化和水面还可以进一步实现二氧化碳的吸收,折算成少排碳的比率为6%。

根据生态城碳少排的潜力,以2004年全国平均碳排放强度为基准,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指标值定为150吨-C/百万美元,该值低于加拿大同期的排放强度,与美国接近。

数据来源:

环保部门、统计部门

指标值:

150吨-C/百万美元

6.自然湿地净损失

指标解释:

指湿地都应该尽可能受到保护,转换成其它用途的湿地数量必须通过开发或恢复的方式加以补偿,从而保持甚至增加湿地资源基数。

数据来源:

国土管理部门、市政园林部门

指标值:

0

7.绿色建筑比例

指标解释:

为生态城特色指标,是指区内绿色建筑占建筑物总数的比例(临时建筑除外)

数据来源:

城建部门、环保部门

指标值:

100%

8.本地植物指数

指标解释:

指区内全部植物物种中本地物种所占比例

数据来源:

农业部门、园林部门

指标值:

≥0.7

9.人均公共绿地

指标解释:

是指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共绿地的面积。

公共绿地:

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化用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综合性公园、纪念性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公园和居住区小公园等用地。

数据来源:

城建部门、园林部门

指标值:

≥12平方米/人

10.日人均生活耗水量

指标解释:

指每人每日生活用水平均耗水量

数据来源:

城建部门、统计部门

指标值:

≤120升/人·日

11.日人均垃圾产生量

指标解释:

指每人每日生活垃圾平均产生量

数据来源:

环保部门

指标值:

≤0.8千克/人·日

12.绿色出行所占比例

指标解释:

为生态城特色指标。

绿色交通是指为了减轻交通拥挤、降低污染、促进社会公平、节省建设维护费用而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

该系统是指通过低污染的、有利于城市环境的多元化的城市交通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交通运输系统。

绿色出行方式是指区域内人的出行选择除小汽车以外的污染小的交通出行方式,如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

绿色出行所占比例是指选择以上绿色出行方式的人数占总出行人数的比例。

本指标只统计生态城区内的出行,对区外的出行不列入统计范围。

数据来源:

统计部门、交通部门

指标值:

≥90%

13.垃圾回收利用率

指标解释:

指回收利用垃圾量(含资源化处理垃圾量)占垃圾总量的百分比

指标来源:

环卫部门、环保部门

指标值:

≥60%

14.步行500米范围内有免费文体设施的居住区比例

指标解释:

指区内步行500米可达范围内拥有免费文体设施的居住区占居住区总数的比例

数据来源:

城建部门

指标值:

100%

15.危废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指标解释:

指区内无害化处理的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的量占危险废物及生活垃圾总量的百分比

数据来源:

环卫部门、环保部门

指标值:

100%

16.无障碍设施率

指标解释:

指区内公共建筑、道路车站、文教医疗、园林广场等公共设施中,拥有达标无障碍设施的公共设施所占百分比。

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参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数据来源:

城建部门

指标值:

100%

17.市政管网普及率

指标解释:

市政管网包括供排水管网、再生水管网、燃气管网、通信管网、电力电缆、供热管网等,市政管网普及率指以上管网的普及率

数据来源:

市政部门、城建部门

指标值:

100%

18.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占本区住宅总量的比例

指标解释:

指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具有保障性质的住宅占本区住宅总量的比例

数据来源:

城建部门

指标值:

≥20%

19.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指标解释:

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等可在自然界再生的能源。

数据来源:

市政部门、电力部门

指标值:

≥15%

20.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指标解释:

指除新鲜用水之外的非传统水源(包括再生水、海水淡化水、雨水等)在生态城用水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为生态城的特色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

数据来源:

市政部门、水务部门

指标值:

≥50%

21.每万劳动力中R&D科学家和工程师全时当量

指标解释:

每万劳动力中参加R&D项目、以及R&D项目管理和直接服务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按全时人员折算的人年数。

是反映从业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的比例和从事研发活动时间的综合指标。

科学家与工程师是指科技活动人员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职务)的人员和不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职务)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

研究与发展(R&D)活动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进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数据来源:

科技部门

指标值:

≥50人年

22.就业住房平衡指数

指标解释:

是为了测算本地居民就业人口中有多少同时在本地就业,是衡量居民就近就业程度的指标。

就业住房平衡指数越高,说明就近就业比重越高,对外出行交通的需求就越少。

此处本地指中新天津生态城。

计算公式如下:

数据来源:

统计部门

指标值:

≥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