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关于保护环境的论文五篇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12061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环境日关于保护环境的论文五篇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世界环境日关于保护环境的论文五篇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世界环境日关于保护环境的论文五篇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世界环境日关于保护环境的论文五篇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世界环境日关于保护环境的论文五篇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环境日关于保护环境的论文五篇汇总.docx

《世界环境日关于保护环境的论文五篇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环境日关于保护环境的论文五篇汇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环境日关于保护环境的论文五篇汇总.docx

世界环境日关于保护环境的论文五篇汇总

  世界环境日关于保护环境的论文五篇

  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人类就会面临灭亡;如果不保护环境,不仅是人类,地球也会逐渐走向灭亡;以下是关于环保的论文1500字,欢迎阅读。

  环境保护论文1

  文摘:

人类经过长期的奋斗,在改造自然、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同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二合一、二合一的任务。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

它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满足当代需要的发展,而且不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重要内涵:

第一,需求,即满足人类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以基本需求为重点;第二,涉及人类发展和需要的限制应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以地球上资源的可负担性来加以限制。

为了协调和制约发展,我们应该限制环境满足当前和未来需要的能力,以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没有对发展的限制,这将是不可持续的。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迫在眉睫。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人类对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来自环境保护。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类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生存。

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一直在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通过消费大量不可再生资源来维持较高的消费水平。

  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各国都存在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退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发展不平衡等社会矛盾。

可见,可持续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发展和良好的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这不仅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和命运,而且关系到发展高消费、高增长、不考虑自然承受能力的消费经济模式,通过消耗大量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

它导致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和谐。

可持续发展是自然界物质不朽和能量守恒的普遍规律,它应用于人与自然环境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满足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中心。

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人类必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更少的输入和输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的情况下相互协调的系统,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同时,人们需要利用尽可能少排放消耗时,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

  环境功能与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孤立地进行。

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频繁条件之一。

  环境保护论文2

  【论文摘要】

  笔者分析了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途径,即环境教育在领导决策层,环境教育在基层。

  【论文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

  中华民族诞生在黄河流域。

追溯历史,这里必有其生存条件,先民才在此定居下来,繁衍生息。

我国古乐诗: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就是黄河流域自然景观的写照。

那么为什么后来却出现“一方水土不足以养一方人呢”?

虽同在一块天,同在一块地,今天和当年先民们生存环境条件已大不相同,环境问题已非常严重。

当支撑人类文明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消失了,文明也将消失,如古巴比伦王国的衰亡,地中海文明的衰落,虽然中华文明是一种延续下来的文明,但随着环境的变迁,中华文明的中心已从古代的黄河流域逐渐东迁南移。

  一、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因素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低。

  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人口是第一位的。

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与人口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口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源,人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人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为自己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排放废物污染环境。

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限制其无节制的开发活动,以各种灾害施加报复,人口增长过快已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再加上,人口剧增,教育跟不上,人口的文化水平低,环境保护意识差,法制观念薄弱,也造成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冲击和破坏。

  法制不健全,人治代替法治。

  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缺少配套的实施细则,不足以成为执法部门的依据。

某些地方的经济规划、资源开发、工程项目上马等重大决策,仍然由少数官员做出,缺乏专家论证、缺乏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如果再加上这些官员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就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对生态规律缺乏认识,经济活动决策失误。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甚至现阶段的某些经济活动中,决策人员没有充分认识生态规律,未能从环境的区域性、整体性和生物资源的潜在价值出发,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统筹安排。

有些工程项目,只顾近期或眼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没有认真考虑其生态效益,违背了生态规律,结果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

  生产技术落后,环境资源过渡消耗和浪费。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水平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不强,管理混乱,因而资源利用率低,废物的排放量大,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面对我国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现实,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深刻反思传统的发展观、价值观、环境观和资源观,重新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走出全球生态危机的困境,消除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困惑。

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而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社会经济的进步都离不开人,适当数量的高素质人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左右着人们的行动,环境意识是调节、引导和控制人们环境行为的内在原因,因此必须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才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途径

  环境教育在领导决策层

  

(1)政府部门

  工程上马等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通过政府部门的统筹决策而付诸实施的,所以强化领导决策层的环境意识尤为重要。

必须使环境保护意识扎根于他们心里,所想所做都是从环境出发,切忌“说起来重要,计划中重要,实施中不要”的环境意识倾向。

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环保政策,要从决策源头控制住环境问题的产生。

  

(2)环保部门

  首先明确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中的职责,然后加大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的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起环保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权威性;再次要加强对环保工作人员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提高环保工作的自觉性和重要性。

对于那些能为地方带来财政收入、创造就业机会的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决不能视而不见。

  环境教育在基层

  

(1)构筑公众参与的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成功管理自然资源的关键之一是鼓励公众参与,但是公众有时并不清楚他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权利。

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管理机构要充分认识到公众参与的必要性,设立专门的人员和预算,使公众获取到清晰易懂的信息,同时增强公众的环境知识,环保意识,使环保宣传社会化、环保意识全民化,形成环保事业人人参与、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环境保护工作局面;另一方面通过新闻自由及信息法律自由使他们有条件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承认他们有权代表自己的成员作出决定。

公众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义务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使环境保护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充分发挥公众的能动性,切实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2)环境教育在学校

  环境保护教育要从小抓起,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求知欲强,好学上进,对周围自然界充满好奇心,他们的环境意识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环境保护的发展。

在中小学校有计划地增设和开展一些环境保护课程和宣传教育活动,使他们从小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余谋昌.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世界环境,199

  陈双基.环境教育发展走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10.

  杨振强,孙铭明.环境意识教育[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

  薜纪恬.关于生态环境意识的若干思考[J].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

  环境保护论文3

  1建设生态园林的意义

  园林生态环境建设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不断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对于人们生活城市的布局也起到重要作用,要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园林建设的指导思想,提高园林建设中植物多样化的特征,满足园林设计的需求,对于植物进行合理的分布,更好的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效益为一体的城市绿地生态建设系统。

生态园林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对于城市建设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气候,更好地优化环境,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美化度,对于城市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绿化建设要适应生态园林建设的思想,通过对环境的改善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建设,城市绿化建设也就是生态园林建设的衡量标准,生态园林建设对于环境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生态园林建设的发展,不仅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更好的落实了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园林建设中我们重要的方向也就是要以生态建设为基础,更好的保证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增加历史的责任感,更好的加强生态园林工作的指导工作,可以有效的设计园林方案,保证园林的实际意义,可以让园林生态建设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积极的引导生态园林建设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目标发展。

  2生态园林建设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改善环境质量

  现代园林中的植物在应用的时候种类繁多,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还是植物与其他的园林要素共同构成的为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方式上,园林植物都表现出空间景色的特色和风格。

城市人口相对密集,人们呼吸与工业生产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交通工具的使用排放了大量的氮氧化物等各种污染物,城市空气污染十分严重。

因此可以通过利用植物吸收某些特定污染物的能力,能有效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并改善空气质量。

  2顺应地势,割划空间

  相应的植物空间规划中,我们主要就是要顺应地形,根据地形的特点进行相应的配置,将城市的水源和规划进行有效的设计,提高相应的变化的规律,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欣赏的要求,对于城市的地形规律也不能全面保存,也不能过分的进行设计,主要就是要保证景物与地形更好的融合。

现代园林空间的设计主要就是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出发,更好的提高园林的植物与自然相融合,对于植物的多样性也是十分的重要,配置的时候要根据景物的特点,空间的大小进行设计,保证人们生活的质量。

  3模拟群落结构安全保护

  园林植物配置的空间无论是从平面还是立体面看,都要根据植物的形态和高低以及大小等性质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根据植物的绿叶、色彩和质地进行了解,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

群体的配置要充分发挥不同园林植物的个性特色,有效的突出主题,在园林植物绿化建设中既要开朗中有封闭,还要以无形之虚造有形,体现自然的环境之美。

植物对城市绿化建设中讲求林冠线和曲折回荡的林缘线,植物的空间设计主要就是根据植物的特点进行,对于平直弯曲的植物进行有效的规划,更好的保护环境,在对道路的配置的时候要以整齐为美,同时风景也就要以自然唯美,对于一些相应的开阔的地方要更好的满足人们的视野,还要讲究其风韵之美,对于一些弯曲的植物进行景观的设计的时候,我们要保证植物的使用的价值,对于固态建筑的设计的时候,也就要根据植物四季的变化,让其四季都具有美感,让生活更加自然和谐。

  3生态园林建设中园林植物的应用

  1彩叶植物的应用

  园林植物建设是对园林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考查。

园林植物建设中,彩叶植物因在生长季节内能呈现出鲜艳的色彩而备受人们的欢迎,彩叶植物具有成景快、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等特点,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地被植物的应用

  所谓地被植物也就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大面积的裸露在地表,生长在阴湿的树林和树林孔隙之间。

比如人们生活中最为熟悉的草坪和草本花卉植物。

地被植物能可以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同时还可以减少城市灰尘的污染,净化空气减少城市噪音,对于环境保护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3攀缘植物的应用

  在对园林设计中,更好的保护环境主要就是要根据园林的特征来选择植物,更好的运用较少的面积提高巨大的绿化作用,所以我们这时候要充分的利用攀缘植物进行垂直绿化是拓展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量、提高整体绿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如爬山虎的作用主要是绿化,尤其是垂直绿化,同时还有吸附灰尘、净化空气、减缓墙体表面风化、降低噪声污染、降低楼房室内温度、增加湿度等许多优点,而且对被吸附物没什么伤害。

  4竹类植物的应用

  我国很早之前也就具有“竹子王国”的称号,相应的种类十分多,分布的地区也是十分的广泛,我国具有历史悠久的竹子文化,所以园林设计的时候要更好的运用竹子的优点,根据相应的地址的特色,对竹子进行有效的设计。

竹子具有形态美和风格美的特点,而且竹子生长快,成材早,一次栽植成功就永续利用,对于竹子的生长具有个很好的适应性,能很好的使应环境,同时对于竹子的枝叶茂盛,根系发达,竹鞭纵横交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土防冲,防风减灾等良好功能,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

  4结束语

  园林植物在生态园林建设中十分重要,选择适合的植物,结合地质的远近,对园林进行设计。

生态化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和城市功能也将越来越多地受到居民的关注。

园林设计师应有较全面的修养,坚持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才能高起点、大视野、全方位地把握生态园林的建设,从而营造健康、美观、和谐的城市环境。

  环境保护论文4

  摘要:

本文概略讨论了生态文明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基本意义。

文明可以视为文化进化的一种存在状态,而生态文明表明了文化的观念状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最终将增进文化的观念系统的生态化取向。

这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应当按照生态文明的思想及其多样性的、循环的和共生的原则发展。

  关键词:

文化;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发展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关注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人类在不同的时期总会遭遇到不同的社会发展问题。

从一个广泛的背景上看,人类所面对的问题总是与其自身活动的范围、强度以及认识能力等诸多因素有关。

人类在当代所遭遇到的生存问题要远比历史上曾经面对的问题严重得多,因为随着全球的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从自然环境中攫取资源的速度和规模都是以往的任何社会所无法比拟的。

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这与以前受到的环境压力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这种环境压力正在迫使人类不得不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调整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行动方式。

正是在这样的紧迫背景下,我们看到,“生态文明”作为一种试图从根本上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战略抉择,正在成为当前社会努力倡导和普遍化的一种主流意识。

本文仅就生态文明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基本意义进行概略性的讨论。

  我们首先从如何理解“生态文明”的意义开始讨论。

一般而言,人们在使用“文化”和“文明”这两个术语时,通常在含义上并不作特别的区分,或者说,这两个术语经常是可以互换的。

这种状况或许源自著名的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第一个所给出的“文化”的定义。

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的开篇说:

“文化或文明,在其广泛的人种学意义上,是人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

”显然,在这个定义中,泰勒是把“文化”和“文明”这两个术语并列使用的,这就是说,“文化”等值于“文明”。

然而,泰勒在他的另一部重要的著作《人类学》中,把“文化”划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三个大的阶段。

泰勒认为,蒙昧阶段属于石器时代;野蛮阶段开始于人从事农业生产的时期;而文明阶段则是从人发明书写技巧开始的。

无论这种划分是否恰当,我们都可以看到,泰勒在这个划分中明确地把“文明”定位于人类的文化发展的某个特殊的阶段。

毫无疑问,泰勒的这个划分将“文明”包含在“文化”中,只不过此时的“文明”属于文化的高级阶段。

  鉴于自泰勒以来的人类学家,在人类学的研究中总是以“文化”作为一个独特的标志来区分人类与非人类生命,特别是如人类学家怀特(LeslieA.White)所说的那样,人是唯一的一个以文化的方式而存在的动物。

由此可见,“文化”这一术语是人这一物种所具有的一个最普遍的属性,因而它也就是一个涵盖最广的概念。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还是在“文化”和“文明”这两个术语之间作一区分为好,确切地说,我们可以把“文明”看成是“文化”的一种存在状态。

但是,这种界定不同于泰勒所说的始于书写技巧意义上的那种文明。

人是一个文化的物种,并依赖文化而进化。

因此,人的发展过程,可以视为一个文化的发展过程。

而人的文化进化的每一个不同的大的阶段,无论人们如何采用何种评价的标准,它都代表或反映了人类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存在状态即文明的状态。

所以,人类所处的工业时代是一种文明,而石器时代也同样是一种文明。

我们不能因为人在一个时期比另一个时期的存在状态显得原始和落后,我们就可以认为它不属于文明的范畴。

  如果我们可以用“文明”表示人类文化进化的任何一个不同的阶段,那么,这就意味着,此阶段的“文明”便代表着人类的文化在这一时期的整体的存在状态。

具体讲,根据泰勒的关于文化的系统观[4-5],“文明”在整体上总是对应着一个由“技术系统”、“社会系统”和“观念系统”这三个相互作用的亚系统所构成的文化系统。

这样,我们当前所讨论的“生态文明”在时间上就对应着文化进化到今天的一种特定的存在状态,尤其是这种特定的存在状态是以“生态”为其根本标志的。

“生态”表明了人的智力活动发展到当代,人对自身与整个环境的关系及在其中的位置有了一个合乎理性的确认。

这种确认并不只是我们在科学事实方面所作出的一个判断,同时也更是在价值方面所作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判断。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确切地说,“生态”作为今日文明的一个核心标志,它的意义首先表现在构成我们的文化的“观念系统”正在发生着一个革命性的变化,或人的社会发展的整个价值体系及其取向正在发生变革。

这一革命性的变革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发展将以一个逐渐“生态化”的价值体系来指导我们的行动。

  从生态化的文明语境上讲,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我们事实上面对着两个具体的基本问题:

一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另一个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由此产生两者的关系问题。

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协同发展正在成为今天人类关注的一个最重要的全球性问题。

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丝毫不亚于我们在历史上经历过的任何一种困难。

正如有的科学家指出的那样,为了人类的福祉,我们需要一个千年生态系统的评价体系,因为我们对地球生态系统维护与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我们还缺乏把生态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动力学进而与生态系统支持的人类福祉联系起来的理论基础。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讲,或从整体主义的生态学思想看,由于我们同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处在一种高度紧密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人的社会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这个系统强有力的支持,因此,为了人类福祉,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讲,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这首先依赖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那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确切地说,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显然具有不容置疑的优先性。

因为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如果不能够可持续发展,那么,毫无疑问,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只能是一句没有任何意义的空话。

  因此,在我们考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个重大问题时,从哲学上讲,重要的首先不是去寻找在技术的或操作层面上的进步(尽管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是首先要解决我们在观念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因为只有一个适宜的人与自然的观念,才能引导我们真正走出一边发展一边破坏环境的怪圈。

我们知道,20世纪以来,人类的生存环境之所以遭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

一句话,这种态度表现为一种本能或动物式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和行动方式。

正如我们可以在西方哲学和文化的思想发展中看到的那样,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到了近代人们更是高举着征服自然的旗帜,向自然宣战。

自然在人类的观念中,成了僵死的、无生命的东西;成了可以随意宰割和驱使的对象,成了人们可以随意倾倒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垃圾场所;成了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餐桌”。

事实证明,我们人类关于自然的这些观念已不再成为支持我们的社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思想了。

  幸运的是,人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哲学开始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可以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哲学中出现的“环境转向”或“生态转向”,是人类理性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一转向使生态学的思想从一个狭小的生物学的分支学科的范围内突现出来,开始上升成为一种普遍的哲学意识。

哲学的“生态转向”表明了生态学的思想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一种极其重要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

哲学中发生的这种变化,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

这一转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求我们在观念系统的层面上更加深入、全面和科学地反省和审查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调整和改变人对自然的态度。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的是一个正确指导人的行动的观念,一旦一种观念能够在最广泛的范围内为人们所接受,它就会转化成为人的正确行动的指导原则。

所以,把那种适合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转化成为我们绝大多数的人的行动的原则,在今天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如果说我们今天的文明是以“生态化”作为其价值取向的,那么,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最终也都不可避免地将“生态化”作为最基本的指导原则。

对于这个基本原则,笔者认为它可以进一步地具体化为如下原则:

多样性原则、循环原则和共生原则。

  

(一)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在地球范围内是一种普遍的自然和生命现象。

多样性中的每一种类型在我们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从时间的角度看,多样性是地球自然长期演化的结果,它们的生成、变化和消亡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空间的角度看,多样性成为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和谐与稳定的基础。

离开了多样性,我们这个世界就会从根本上丧失生命的活力和动力。

我们知道,人作为一种生命形式,对自然的使用是必然的,因为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前提,但是,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使用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

正如理查德?

道金斯(RichardDawkins)所说:

“当我们这个行星上的生命具有领悟和理解自身存在的能力时,它才算真正成熟。

”而人之所以能够走向成熟,就在于我们能够对自己的行动及其后果进行不断的反思。

我们逐渐会在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自然和对待自然。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多样性原则它所要求的是,我们应当在保持自然的多样性这个根本前提下进行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

多样性原则是我们合理地或科学地使用自然的一个正确的法则。

我们不能以牺牲自然的多样性作为代价来满足现实的需要。

因为多样性中的每一种事物不仅是独特的,而且一旦消失也是不可恢复的。

自然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维持它的平衡或稳定,就在于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