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心理学自考《环境心理学》复习串讲笔记.docx
《北大心理学自考《环境心理学》复习串讲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心理学自考《环境心理学》复习串讲笔记.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大心理学自考《环境心理学》复习串讲笔记
环境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环境是作用于一种生物体或生态群落上,并最后决定其形态和生存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综合体。
2、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互相作用和互有关系学科。
环境心理学更多强调物理环境,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互相性:
一方面强调人们如何受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关注人类对环境影响和反映。
3、环境心理学学科特点:
环境心理学将环境-行为及其关系作为一种单元整体来研究。
②环境心理学研究,相对缺少这种应用和基本理论区别,它是问题指向。
③环境心理是一门交叉学科。
④环境心理学家采用综合和折衷办法,环境心理学研究自变量,往往是其她学科研究中需要控制和消除“环境”,研究办法除常规程序之外,尚有些特别之处。
4、透镜模型
布伦斯维克透镜模型以为建构环境知觉时,主体起着非常积极作用。
尽管咱们从世界上接受原始信息经常有缺陷或被误导,但当咱们把得到感觉信息与过去经验结合起来时,就会导致对环境真实状态评估。
5、生态心理学:
勒温两个学生巴克和怀特在自然状态下,通过对普通居民寻常行为研究,从这个工作中也逐渐开始了一种新领域,即生态心理学,它是环境心理学前身之一。
强调物理情境在整合人类行为中作用,兴趣集中在物理环境对生活在这一环境中人影响。
6、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才浮现。
美国医院联合会会议(1964)上正式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
1970年,第一本环境心理学教材出版。
1981年欧洲成立了“国际人类及其物理环境研究学会,开办了环境心理学杂志。
1978年正式成立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
国际应专心理学联合会。
7、环境心理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新研究成果关注居住环境、工作场合、医院、学校、监狱、大型社区环境特点。
①更多研究是在现场而不是在实验室进行,②注意研究工作持续性,③工作所用多重办法,涉及各种情境和多样人群,特别涉及不同文化背景被试,跨文化比较和整合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焦点,④多学科间合伙越来越多。
8、不同国家环境心理学家使用同样研究办法和技术,但她们兴趣和研究问题特点不同。
随着社会发展,全球化进程推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往往面临共同问题。
第二章环境心理学研究办法
1、环境心理学研究以物理环境作为关注中心,这是其她学科研究中普通要消除和控制因素。
2、心理学研究中基本概念:
主试与被试;
变量;
高限效应;
低限效应;
额外变量;
3、收集数据测量技术(需要记住几种测量技术名称,涉及自我报告中所包括三种详细办法名称):
①观测;②自我报告;③档案检索
4、环境心理学中研究袭击实验范式叫“假装电击”
第三章环境心理学理论
1、叶克斯-多德逊定律,操作最佳状态是中档唤醒水平。
当唤醒高于或者低于最佳水平点时,操作行为都会越来越差。
此外,唤醒和操作任务复杂限度之间关系,可以用一种倒U形曲线来表达:
对于复杂任务,偏低唤醒水平是操作最佳状态;简朴任务则需要较高唤醒水平才有助于任务操作。
2、刺激负荷理论又称为环境负荷理论或刺激过载理论。
按刺激负荷理论观点,负荷过载导致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到行为。
定向注意疲劳症状(长时间高度注意某个目的,导致注意削弱)
3、行为局限理论
行为局限理论中“局限”,是指环境中某些信息限制或者说干扰了咱们但愿去做事。
环境提供信息超过了个体控制能力范畴,从而对认知活动产生了干扰。
环境对行为限制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①察觉到对环境控制丢失②阻抗③以及习得无助感。
*
4、适应水平理论
5、环境应激理论
前面提到几种理论都可以纳入应激理论构造体系中。
例如,刺激过载可以看作是应激成果;唤醒水平提高是构成应激一某些;最佳适应水平是应激反映最后成果;行为局限是应激标志。
应激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噪音、污染等环境刺激对人行为影响。
6、生态理论:
在环境设计中生态理论运用最多。
第四章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
1、环境知觉是从对环境中个别刺激加工开始。
普通会通过刺激察觉、刺激辨别、刺激再认和刺激评估这些过程。
2、汉尔森(1978)提出环境知觉涉及认知(思维)、情感(情绪),解释和评价成分。
(填多选)
3、环境知觉理论:
(1)格式塔理论;
(2)功能主义理论强调有机体对环境适应,这种理论也称为生态学观点,强调知觉反映先天性;
(3)学习理论以为;
(4)概率功能主义,即布伦斯维克透镜模型,它是布伦斯维克用数学来描述个体知觉过程一种模型。
当对包括多维度刺激大环境作判断时,咱们会给不同刺激线索赋予不同概率值(权重),并对一系列散在环境信息过滤,重新结合成有序统一知觉。
个体运用也许歪曲信息对环境真实特性做一也许性判断。
强调知觉是一种概率计算过程,受到个体差别影响。
4、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基本上,产生于头脑中,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模型。
5、研究认知地图办法:
⑴画草图:
⑵图示反映:
⑶再认任务:
⑷距离预计
6、影响认知地图因素:
(1)环境熟悉限度;
(2)社会阶层;(3)在个体差别。
7、认知地图成分和维度:
五种核心维度:
途径、边界、区域、结点及标志。
(填空.4)
8、认知地图获得
对环境认知地图获得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随着个体成长发展,个体认知地图发生过程;另一种是个体在一种新环境中,如何获得其认知地图。
小朋友大概7岁左右开始具备了与成人差不多认知地图。
小朋友对环境发展出认知地图要经历4个持续发展阶段,即①注意并记住路标,②构建路标之间途径,③对某些路标形成组块、群集,
这些组块、群集再与其她特性一起整合进总体认知地图框架中。
成人到了一种新环境,发展出认知地图过程与以上四个阶段基本一致。
不同之处在于成人还会运用出版地图,协助自己对环境摸索,从而有助于不久建立起对新环境认知地图。
9、认知地图在脑中记忆表征形式有两种,一是类似于外界环境心理图像或意象;另一是命题式。
10、寻路是非常复杂活动,涉及筹划、决策、信息加工,所有这些都依赖于理解空间和心理控制能力,这种能力即为空间认知能力。
11、增进寻路情境特性:
三方面情境特性可以增进寻找途径,它们是:
①不同地点和位置可区别性,②视觉接近限度,③空间规划复杂性。
12、原则指路地图各方面还是客观,不能任意添加、减少、歪曲。
而认知地图是主观,诸多主客观因素会影响它精确性和对客观环境吻合限度。
【掌握指路地图特点(P57),以便问答题中和认知地图相区别。
认知地图也许错误(p50-51)】
第五章气候与行为
1、周边环境是指咱们周边摸不到、看不见某些稳定环境特性,例如声音、温度、气味和照明。
周边环境对行为影响是通过情绪作为中介变量产生。
*
2、环境负荷指是环境给个体传递信息量。
环境负荷有三个特性:
环境信息强度、新颖性、复杂性。
环境负荷可以分为高负荷环境和低负荷环境。
高负荷环境指环境输入感觉信息量多;低负荷环境指周边环境输入信息量少。
在其她条件相等状况下,高负荷环境导致更高激活水平。
3、对气候和行为之间关系有三种不同观点:
①气候决定论,②气候也许论,③气候概率论。
气候决定论以为,气候决定了行为范畴。
气候也许论以为,气候对行为有一定制约作用,它限制了行为也许变化范畴。
气候概率论则以为,气候不是导致某种行为产生决定性质因素,但是它决定了某些行为浮现概率比另某些大。
4、温度与行为
(1)温度可以分为周边温度与有效温度。
周边温度是指周边环境或大气温度,是实际客观温度;有效温度是指个体对周边温度知觉,是个体主观感受。
(2)对周边环境知觉在一定限度上依赖于身体温度调节。
周边环境知觉重要影响因素涉及湿度和风力。
5、与操作行为:
长时间在热环境中会妨碍智力型任务操作;在热环境中时间稍短某些,完毕机械操作会受到干扰,担是对警觉性任务则也许产生干扰,随后得到增进。
6、热与社会行为
(1)高温减少人际吸引,特别是当热与拥挤相随着时。
在某些情境中,热对人际吸引影响具备“分享效应”,与否与她人在同样温度条件下,是影响人际吸引一种重要因素。
当与她人分享同样环境遭遇时,高温不会减少人际吸引,相反,高温会减少人际吸引。
(作为热与人际吸引一种特例解释)
(2)热与袭击性行为关系可以用“悲观情感逃离模型”来解释:
悲观情感也许是热和袭击性一种中介变量,它们关系可以用一种倒U形曲形来表达。
在U形某一段区间内,悲观情感增长了袭击性行为,但是超过这一种区间,袭击性随悲观情感增长而下降,由于此时尽快消除不适感成为个体急需解决首要问题(P74页第二段)。
(3)热与利她行为:
热使利她行为减少。
7、冷与行为
8、大气压变化对医疗、情绪和行为影响
9、风与行为
第六章 光照、颜色、气味与行为
1、光心理意义
(1)光照普通比无光使人愉悦,从而使人更乐意做出利她行为。
(2)如在阳光明媚条件下,向路人征集实验志愿者,报名人更多;同样光照条件下,餐馆侍应生得到小费也要多。
2、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如何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
人类是昼行动物,光照增长唤醒水平。
阳光有助于减少瞌睡和抑郁感。
如秋冬日照时间缩短,某些人会抱怨、瞌睡、疲劳、嗜食碳水化合物,体重增长,情绪不高等,这种人为光饥饿者。
光饥饿问题女性多于男性。
由于这些问题与季节关于,也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
季节性情感障碍是光照局限性导致,因而,如果对人进行有效光照补偿,可减轻甚至消除上述症状。
清晨和傍晚予以光照、戴在头上日光帽,可有效地缓和季节性情感障碍。
3、什么是最佳光环境?
光环境设计不应只局限于满足照度原则这一种方面。
光环境设计应具备①明亮、②舒服 ③具备艺术感染力三个层次。
4、颜色有三个心理特性分别与光物理特性相相应:
①色调与其物理刺激光波波长相相应;②饱和度与光纯度物理特性相相应;③明度与光物理刺激强度相相应。
5、按人们主观感觉,彩色可以分为
①暖色:
指刺激性强引起皮层兴奋红、橙、黄色;
②冷色,指刺激性弱,引起皮层抑制绿、蓝、紫色。
非彩色白、黑也给人不同感觉。
6、颜色对行为影响:
(1)色彩影响咱们情感,这与人个性密切有关。
(2)蓝色和绿色是大自然中最常用颜色,也是自然赋予人类最佳心理镇定剂。
可使:
①皮肤温度下降,②脉搏减少,③减少血压,④减轻心脏承担⑤自杀人数下降。
(3)粉红色给人温柔舒服感觉,①具备息怒;②放松;③镇定功能。
当犯人闹事后来就将其关进粉红色禁闭室,10多分钟后,犯人就会打瞌睡。
(4)画廊墙及地毯颜色会影响参观者运动和停留时间。
宜采用亮米色。
(5)给家庭主妇试用不同颜色颗粒状洗涤剂,当颗粒颜色从白色换成红色时,主妇反映是这种洗涤剂使手变得粗糙了,烧手。
当颗粒颜色从白色换成黄色时,主妇们大多抱怨洗不干净衣服。
当白色换成蓝色时,洗涤剂效果较好。
(6)病人房间:
①淡蓝色可使高烧病人情绪稳定,②紫色使孕妇镇定,③赭色则能协助低血压病人升高血压。
总之,最抱负色彩莫过于大自然环境中植物绿色和水与天蓝色。
它们是大脑皮层最适当刺激物,能使疲劳大脑得到调节,并使紧张神经得到缓和。
7、气味与行为
有六类基本气味,依次为花香、果香、香料香、松脂香、焦臭、恶臭。
香与臭是一种主观评价,香味使人感觉舒服,因人而异。
不同人对一种气味有不同感受,因而就有不同评价,甚至同一种人在不同环境、不同情绪时对一种气味也有不同感受和评价。
第七章 噪音与行为
1、声音属性:
声波有频率、振幅和频谱三种物理属性。
声波频率决定了音高;振幅决定了响度;频谱,即不同频率、不同振幅声波合成复合音决定了音色。
2、噪音,决定噪音对人行为影响变量
(1)就人对声音感受效果而言,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
①普通比较和谐悦耳声音,称为乐音。
②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声音,无规律组合在一起,则变成噪音。
等强度所有频率声音组合而成声音叫做白噪音。
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给噪音下定义,可以说,人们评价为不想要听声音都是噪音。
(2)噪音对人行为影响取决于三个重要变量:
音量、可预测性、知觉可控制性。
① 噪音音量越大,越有也许干扰人们言语交流,会引起个体生理唤醒和应激,注意力分散等。
②不可预测、无规律噪音比可预测、持续噪音更让人厌烦。
③如果噪音超过了人们控制能力,那么,它产生干扰要强于可以控制噪音。
(3)以上三个变量能以任何形式组合,但当噪音音量很大、不可预测、不能控制时,导致干扰是最大。
3、噪音种类及其特点
(1)噪音分交通噪音和职业噪音
(2)职业噪音特点:
都为宽带噪音,具备广泛性和音量都很大。
(3)听力损伤。
涉及两种状况:
①暂时阈限变化:
听力损伤为暂时阈限变化患者可以在噪音消除后16小时内恢复到正常阈限;
②永久性阈限变化:
当听力损伤为永久性阈限变化时,则在噪音消除后一种月或更长时间听力都还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4.噪音对健康影响:
5.噪音是通过某些中介变量引起心理疾病。
在噪音环境中,会使个体知觉到控制感削弱,以及产生无助感;这些心理反映会更容易引起心理疾病。
6、噪音与操作关系
(1)噪音呈现期影响:
个体忍受性(敏感限度)和人格特点等。
实验研究发现,噪音为90dB~100dB,并且是有规律发出时,对简朴运动任务和心理任务不会有干扰。
但是,当噪音是不可预测(无规律发出),会对需要高警觉性任务、记忆任务和复杂任务产生干扰。
个体敏感限度不同、性格不同,受噪音影响也是不同样,某些外向个体更喜欢在有恰当噪音环境下工作。
年龄、性别和个体其她特性都也许会影响对噪音不同感受。
(2)噪音过后产生影响要不不大于噪音呈现时影响。
添加p104第一段
(3)噪音也许对小朋友认知有损伤。
对于长期处在噪音环境中小朋友会引起其长时间应激,也会损伤其认知操作能力。
7、噪音对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1)噪音与人际吸引:
噪音使人们规定有更大个人空间,减少了人际吸引。
居住区周边交通噪音使邻里间交往减少。
噪音使人注意范畴缩小了,因而人们只注意观测周边环境很小一某些。
因此,在对其她人知觉便受到了影响,导致极端或不全面负性判断。
(2)噪音与袭击性:
噪音增长了唤醒水平,也应当会增强袭击性,特别是对于具备袭击性倾向人。
不可预测噪音带来有害影响更多。
噪音不直接增强袭击性,只有当个体被激怒或情绪不佳时,噪音才对袭击性产生影响
(3)噪音与利她行为:
噪音会减少利她行为。
个体助人行为在积极情绪状态下比在悲观情绪状态下要多。
由于噪音会导致悲观情绪,因此噪音会影响到助人行为。
此外某些心理学空则用环境负载说来解释。
噪音分散了个体某些注意力。
8、如何控制噪音?
(1)对噪音控制一方面是对噪音源要严加控制;
(2)另一方面可以从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上采用隔离、屏障等保护办法;(3)通过变化家具摆设也可以削弱噪音;(4)积极减少音量;(5)采用新技术。
第八章 灾害、污染与行为
1.自然灾害特性:
突然、有力、无法控制、引起破坏和混乱,普通很短暂,有最低点,有时可以预报。
2、影响人们对劫难知觉重要因素涉及危机效应、堤岸效应以及适应。
(1)危机效应指是在事件刚刚发生时,人们对它意识和注意最为深刻,但是,不久在下次劫难到来之前就消失了。
(2)堤岸效应是指:
一旦采用某种办法来避免灾害,人们总是倾向于采用此前方案。
(3)适应,就像咱们适应噪音和气味同样,咱们也对威胁和劫难产生适应。
3、自然灾害影响
(1)劫难影响行为和精神健康方式有各种(能列出几种即可):
①劫难会带来实质性创伤和精神障碍;
②绝大多数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可以自我调节;
③由劫难引起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
④有些劫难整体影响也许是正面,由于它也许会增长社会凝聚力;
⑤劫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2)自然灾害会引起压力、焦急、压抑以及其他情绪和知觉问题。
在洪水、龙卷风、飓风以及其他自然灾害过后,受害者体现出恶念、焦急、压抑和其他情绪问题。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一种极度劫难持续效果,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经历了创伤后来,持续、不必要、无法控制无关事件念头,强烈避免提及事件愿望,睡眠障碍,社会退缩以及强烈警觉焦急障碍。
4、霍布富尔提出资源保存理论:
人们损失资源以及减少资源损失能力,将决定人们与否能经受压力。
资源指是一切可以协助人们实现目的实质性东西。
涉及金钱、社会家庭支持以个人资源。
损失资源或者资源受到损失威胁会加剧应激。
5、技术劫难特点
(1)是人为,而不是自然作用产物,它普通是由人类错误引起。
技术劫难持续时间是不一定,它们也许非常激烈而突然。
(2)使咱们控制世界感觉受到威胁。
技术劫难是由于失去了咱们本觉得应当拥有控制,它们动摇了咱们将来继续保持对事物控制信心。
(3)会削弱咱们对控制感觉,从而导致应激。
(4)相对不常发生,但其潜在影响却往往更加广泛。
(5)也许主线无法预测。
技术劫难则没有明确最低点。
(6)有其正面后果,可以增强凝聚力,提高社会归属感。
人为事故似乎不是这样,它也许引起更多冲突。
技术事故受害者也许会有更长期痛苦。
6、技术劫难影响
当技术劫难影响持续时间增长时,技术劫难和自然劫难之间就没什么不同了。
技术劫难效果更加持久,复杂。
劫难明显后果是强制性念头和记忆。
劫难许多情绪影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关于。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最常专心理问题。
强制性念头也许是劫难后果中最致命方面,它还也许影响到人们谋求治疗和协助。
7、两种有毒物质泄漏:
(1)工作泄漏,发生于工作场合;
(2)发生在家里或附近。
8、大楼综合症症状:
只是感到不适,却没有什么真正疾病,症状某些特性显示它有心理来源。
9、严重空气污染至少影响三种社会行为:
①娱乐行为、②人际关系、③袭击。
第九章领地与个人空间☆
1、动物领地性
(1)动物领地性指动物个体或群体占领一定地区,以保卫它不被侵入一种倾向或特性。
(2)动物领地性功能:
①繁殖功能:
雄性动物会以占据领地作为一种争夺配偶方式,与种内其她个体展开争斗。
②保护功能:
动物多会占据那些周边有食物源地方作为自己领地,领地性不但有助于动物寻找食物,也有助于保护食物;③减少冲突功能:
“优先居住效应”,动物在自己占据领地上有优先于其她个体支配性。
在人类领地性中也有优先居住效应现象。
2、人类领地性:
人类领地性:
指建立在对物理空间拥有权知觉上,由一种人或一种群体体现出一套行为系统,它是个体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规定占有和控制特定空间范畴一套行为习性
(1)人类领地性种类:
①重要领地:
指被个体或群体完全拥有和控制,并受使用者和她人共同确认领域,它是建立在长期使用基本之上,是使用者生活中心。
②次级领地:
不是使用者生活中心,使用者对它控制力较弱,没有明确归属。
如酒吧、教室里座位等。
③公共领地:
是指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极为暂时领域,人一旦离开就对它失去了控制。
不是使用者生活中心,使用者也不会由于她人占用而采用强硬办法。
人类重要领地标记形式多为物理标记,次级领地和公共领地标记形式,比较多体现为某些精细行为或简朴直接方式,如放置某些物品等。
(2)人类领地性功能:
①保护、调节私密性:
个体可以拥有一种可以调节私密性和自由控制支配地方,对维持身心健康和正常功能是十分重要。
如果个体发现自己没有能力维护自己领地,也许产生压力和其她严重心理问题。
领地性强人对未经容许入侵人极为敏感,她们对门铃反映要更快。
②组织功能
与动物不同,人类领地性重要功能不在于维持生存,更多地体现出来是组织作用。
这里组织是多方面,涉及:
A.组织寻常生活:
使生活可预测、有条理和更稳定;B.提供稳定社会组织,维持和发展社会组织;C.此外,领地还是地位象征。
对群体而言,人类领地性行为也有与动物领地性行为相似一种作用,就是社会组织功能。
可以支持和清晰地划分社会角色,调节人际关系并减少冲突发生。
③优先居住效应:
类似于动物减少冲突防卫功能。
在体育比赛上也体现出优先居住效应,它可以称为“主场优势”,在自己运动场或国家进行比赛,要比在其她地方比赛发挥更好,在主场赢机会更多。
3、动物和人领地性作用区别:
在动物重要是关系到生存和繁殖;在人类重要是组织功能,固然,它还能增长个体安全感。
除了领地性,个体尚有个人空间和私密性需求。
4、举例阐明领地性对环境设计启示(不限于书上例子)。
P153-154
5、个人空间与领地区别:
(1)个人空间是无形、不见边界、可移动、以个人为中心、调节与自己进行交互对象远近距离;
(2)领地是可见、划分好、相对静止、以家为中心或居住地为中心、调节与自己进行交互作用对象是谁。
(3)个人空间是指环绕在咱们周边,不见边界、不容她人侵犯,随咱们移动而移动,并根据情境扩大和缩小领域。
6、Hall是如何划分人际距离?
霍尔(Hall)对美国中产阶级白人进行了观测,得出人在社会交往中有四种距离:
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
(1)在0—45厘米范畴内称为密切距离:
这种空间距离只出当前特殊关系人之间,
(2)个人距离范畴大概在45—120厘米之间:
这个距离普通是与朋友交谈或寻常同事间接触空间距离。
(3)社交距离分为近距离社交距离和远距离社交距离。
较近社交距离是1.20—2.10米,较远社交距离为1.20—3.60米,普通正式公务性接触中是这种距离。
(4)公众距离范畴是在3.60—7.60米间:
它属于人际接触中正式距离。
处在该距离人,可以容易地采用躲避或防卫行为。
普通公众距离为单向沟通时采用。
7、个人空间功能
(1)非语言交流功能。
(2)边界调节功能:
边界调节可以维持个体或群体处在独处状态,满足个体和她人交往中需要保持空间范畴。
(3)平衡密切限度模型
①平衡密切限度模型,又称之为舒服模型。
②在诸多人际互动过程中,个人都想维持一种最佳密切距离。
如果个体间密切水平太高,平衡作用就会发挥它功能,个体采用各种补偿行为,如把身体移远某些、调节眼睛注视和脸方向;如果个体以为密切水平不够高,平衡作用会促使个体缩短个人空间距离,如更多眼睛接触等。
(4)保护功能:
①控制她人侵犯,保护自己免受情绪威胁或物理刺激威胁,减少压力。
②个人空间越大,就越能做好充分准备逃离危险刺激。
③可以调节感觉输入,即具备边界调节功能。
④可以作为身体缓冲区。
当处在过度密切、刺激量超负荷时,可以运用个人空间作为自我保护机制,提高私密性和防止过载刺激,以维持心理上个人所需要最小空间范畴。
(5)交往功能:
个人空间可以传达和调节人际交往中互相沟通。
她人传递给人体感觉信息,如气味、身体接触、眼神接触和言语信息,都决定了互动中个人空间距离。
8、测量个人空间办法:
实验室止步距离法,投射法,自然距离法。
9、影响个人空间情景因素和个体差别因素:
①情境因素涉及物理情境,互相吸引,互相作用类型;②个体差别因素涉及文化种族,性别,年龄,人格。
10、最适空间
(1)学习环境:
被试在个人距离下学习成绩最佳。
密切距离下教学效果最佳。
学生课堂参加和注意力都高于教室其她位置。
(2)小群体中最适距离:
在公共场合,非面对面座位设计阻碍了人际交往。
陌生人面对面而坐,能增长互相沟通次数,背向而坐会使人际互动产生阻隔。
11、私密性形式及其功能
(1)私密性:
指个体有选取地控制她人或群体接近自己。
个人或群体均有控制自己与她人互换信息质和量需要,私密性是个人或群体对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和何种限度与她人互相沟通一种方式。
(2)威斯汀把私密性分为四种形式:
独处、密切、匿名和保存。
①独处:
指个体把自己与其她人分隔开,或者避免被她人观测到状态;②密切:
指和某些个体相处时不肯受到干扰,如亲人、朋友或配偶密切相处时状态;③匿名:
指一种人隐姓埋名或乔装打扮,虽然在公众场合依然不被别人认出状态;④保存:
指个体需要隐瞒自己某些事,不乐意其她人理解。
保存经常通过运用个体周边建筑等来实现。
12、私密性功能可以划分为四种:
自治、情感释放、自我评价和限制信息沟通。
(记住形式与功能互相相应关系)
第十章 拥挤
1、密度:
指每单位面积个体数目客观测量,详细来说,它是指个体与面积比值。
密度可以在任何单位面积里进行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