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讲 生物的进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1144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docx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讲 生物的进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docx

第23讲生物的进化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1.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

1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3,4,5,6,7,8,9,10

3.共同进化

11

4.综合考查

12,13,14,15

一、选择题

1.结膜炎可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性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

下列有关引起该病的细菌和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B )

A.结膜炎细菌可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而结膜炎病毒不能

B.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组成两者的化合物中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

D.两者都不含有染色体,但都能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

解析:

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只能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因此结膜炎病毒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细菌和病毒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真核生物才有染色体(质),病毒和细菌都不含有染色体,但和其他生物一样都能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

2.(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下列选项哪一项的叙述与达尔文的观点保持一致( B )

A.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变异广泛存在并能遗传给后代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解析: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均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达尔文未能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达尔文认为:

变异是不定向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变异广泛存在并能遗传给后代;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的观点。

3.(2018·广东广州月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一定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达尔文认为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C.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历隔离

D.在无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解析:

若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则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若仅仅是由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则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达尔文未能提出种群、基因频率的有关观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提出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自然选择、突变都可以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4.(2018·河北沧州质检)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B.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也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抗生素的使用诱导细菌产生了抗药性,使细菌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非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抗生素的使用对细菌产生的不同抗药性个体进行定向选择,使细菌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5.(2018·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在麦维尔角地区有一种独特的壁虎(甲),其尾巴像叶片一样宽大、体色较斑驳,双眼非常巨大,还有一种较为普通的壁虎(乙),两者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差异。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麦维尔角地区所有壁虎一定能构成一个生物种群

B.若两种壁虎能够交配,则表明这两种壁虎是同一个物种

C.这两种壁虎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D.两种壁虎形态的差异是在不同自然选择下不定向进化的结果

解析:

如果在麦维尔角地区独特的壁虎(甲)与普通的壁虎(乙)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则两者不是同一物种,也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种群,因此麦维尔角地区所有壁虎不一定能构成一个生物种群;若两种壁虎能够交配,并且产生的后代是可育的,则表明这两种壁虎是同一个物种;这两种壁虎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不完全相同,有的相同,有的不同;两种壁虎形态的差异是在不同自然选择下定向进化的结果。

6.(2018·河南开封一模)如图是一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生物及其标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①③⑥的差异属于遗传多样性

B.①~⑩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种群基因库

C.⑥~⑩某时期内无新基因产生,但该种群基因频率却可能发生变化

D.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和称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析:

①③⑥是不同物种,不同物种的差异属于物种多样性;同一种群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而①~⑩包含不同物种,所包含的全部基因不能称为基因库;⑥~⑩在一段时期内没有产生新的基因,但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等因素也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和称为生态系统,但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7.(2018·广东深圳中学测试)经调查发现,某地区青菜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青菜虫使用农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使用农药导致青菜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青菜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通过选择导致青菜虫抗药性不断积累

D.环境是造成青菜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解析:

青菜虫的抗药性变异并非由使用农药导致的,而是生物本身就存在的,农药只是选择有利变异;青菜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选择的结果;通过选择导致青菜虫抗药性不断积累;连续多年对青菜虫使用农药是造成青菜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8.现有一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无自然选择。

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由于人类干扰使种群中AA个体30%死亡,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 C )

A.24%B.56%C.75.2%D.60.8%

解析:

依题意,在人类干扰之前,该种群的基因型AA的频率为80%×80%=64%,Aa的基因型频率为2×80%×20%=32%,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20%=4%,人类干扰使AA个体30%死亡,该种群的AA∶Aa∶aa=64%×(1-30%)∶32%∶4%=11.2∶8∶1,所以A的基因频率为(11.2×2+8)÷[(11.2+8+1)×2]×100%≈75.2%。

9.(2018·甘肃天水月考)下图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它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的基因库与原来物种的基因库完全相同

D.d表示地理隔离,但有些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解析: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形成,基因库与原来发生很大差异;多倍体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

10.(2018·河北沧州质检)如图表示一个亲代种群由于地理隔离(河流和山脉)形成了两个新的种群,逐渐进化为两个新物种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地理隔离导致种群1、2与亲代种群之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B.种群1、2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相互间无影响

C.种群1、2承受不同的选择压力,适应环境的个体被保留

D.种群1、2、3中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一个基因库

解析:

图中地理隔离导致种群1、2与亲代种群之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由于环境条件差异,种群1、2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相互间无影响;种群1、2承受不同的选择压力,适应环境的个体被保留;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组成一个种群,图中种群1、2、3生活在3个不同的区域内,属于3个不同的种群,每一个种群内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一个基因库。

11.(2018·全国卷高考模拟)下列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不利,但有利于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B.生物均在不断进化中,而共同进化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

C.基因多样性与基因突变有关,物种多样性与生物进化有关

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但不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

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数为被捕食者中的年老、病弱的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共同进化也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家禽、家畜是人工培育的物种,城市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可见人类越来越多地影响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12.(2018·山东实验中学月考)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B.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古老地层中没有复杂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可能有简单生物的化石

D.共同进化的生物之间不存在地理隔离,因此共同进化不能形成新的物种

解析:

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进化的,因此古老地层中没有复杂生物的化石,在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但是也有低等的。

因此在新近地层中,可以找到简单生物的化石。

共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会形成新的物种。

二、非选择题

13.(2018·全国Ⅰ卷)回答下列问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        。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 

                 。

 

(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        

                      。

分解者通过                      

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解析:

(1)猎物和捕食者通过捕食活动相互影响,自然选择有利于猎物种群中跑得快的个体生存,也有利于捕食者种群中跑得快的个体生存,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协同进化)。

(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是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

分解者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答案:

(1)共同进化(或答协同进化)

(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呼吸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

14.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

如图为插入外源基因S的显性突变蚊子(AABB)的染色体及其局部放大。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中A、B基因位于    (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

已知只有A基因而无B基因的幼虫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得F1再自由交配,则F2群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a基因频率是    。

 

(2)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    ,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                       

                      。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由共同祖先进化形成不同物种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

 

解析:

(1)分析图示,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为AaBb,AaBb自由交配得F2为9A B ,3A bb、3aaB 、1aabb。

又由于只有A基因而无B基因的幼虫(A bb)致死,所以F2中纯合子比例为3/13。

a基因频率为7/13。

 

(2)获得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

转基因成功说明S基因在受体内成功表达,即产生相应的mRNA和蛋白质。

(3)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形成。

答案:

(1)非同源 3/13 7/13

(2)受精卵 S基因、S基因转录形成的信使RNA、S蛋白

(3)自然选择和隔离形成

15.(2018·湖北武汉月考)如图1所示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图,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过程的实质是               , 

其直接作用对象是          。

 

(2)图2中在    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在T点时    (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3)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种群甲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则此时A基因频率为    。

现假设种群甲所生存的环境发生一种新的变化,使得生存能力AA=Aa>aa,其中aa个体均为每年减少10%,而AA和Aa个体均为每年增加1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的aa的基因型频率约为    。

 

(4)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某个时间点统计

甲种群中XAXA个体占42%、XAXa个体占6%、XaXa个体占2%,XAY个体占45%、XaY个体占5%,则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    。

 

解析:

(1)图中a表示地理隔离,b表示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自然选择的直接作用对象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

c表示生殖隔离。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图2中QR段种群基因频率不断增大,此时不断进化。

OQ段和RT段种群基因频率不变,所以不发生进化。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图中不能得出T点时生物是否与原种群生物具有生殖隔离,所以不能得出是否形成了新物种。

(3)A基因频率=AA频率+1/2Aa频率=10%+1/2×30%=25%。

现假设甲种群共有100个个体,则AA、Aa和aa的个体数依次是10、30、60个,依题意,下一年aa减少10%,AA和Aa个体均为每年增加10%,则种群中AA、Aa和aa的个体数依次为11、33、54个,因此aa的基因型频率=54÷(54+11+33)×100%=55.1%。

(4)根据题中数据,a的基因频率为(2%×2+6%+5%)÷(42%×2+6%×2+2%×2+45%+5%)=10%。

答案:

(1)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生物个体的表现型

(2)QR 不一定

(3)25% 55.1%

(4)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