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特征.docx
《生命的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的特征.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命的特征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要求
1、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所要求的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主要分支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熟练掌握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2、要求考生充分理解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相关的大学生物学内容,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某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目前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3、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这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具备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一些基本教学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
三、考试内容
1、分子与细胞
细胞的分子组成: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细胞的结构: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结构模型;物质的跨膜转运;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连接。
细胞的代谢: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影响酶活性的因素;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光合作用及其认识过程;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及其原理的应用;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
细胞的增殖: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的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植物的繁殖。
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分化;胚胎干细胞;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与恶性肿瘤的防治;衰老和凋亡;细胞融合、细胞重组与克隆。
2、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细胞基础:
细胞的减数分裂与配子的形成过程;受精过程;试管婴儿及其伦理问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DNA的分子结构与复制;重组DNA技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表达调控;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数量性状遗传;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伴性遗传。
生物的变异: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人类遗传病: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生物的进化: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的微观与宏观进化;生物的系统发育;人类的进化过程;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3、稳态与调控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其它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植物的营养与土壤;不良环境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的抗逆性研究。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动物形态结构、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动物行为的生理和遗传学基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脑的高级功能;动物激素的调节;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不良环境对动物的影响以及动物的耐受性研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稳态的生理意义;激素与稳态;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人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抗原与抗体;补体系统;免疫系统的组织、器官与细胞;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与应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免疫调节;感染免疫与疫苗;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种群和群落:
种群的增长模型;种群的空间格局;种群繁殖策略;种内与种间关系;控制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种群的特征;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与演替;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设计并制作生态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调查或探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环境保护: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环境保护意识。
4、生物技术实践
土壤微生物的利用: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微生物生长及其研究方法;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与环境保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用土壤浸出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微生物的利用;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酶的应用:
酶工程;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探究利用苹果匀浆制成果汁的最佳条件;检测果胶酶的活性及其对果汁形成的作用;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固相酶的制备和应用;酶制剂的生产过程。
食品加工:
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发酵工程;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利用酒酵母由果汁制酒,再利用乙酸菌由酒制醋;分析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及其影响因素;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现代生物技术:
植物的组织培养;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用某一DNA片段进行PCR扩增。
5、生物科学与社会
生物科学与农业:
农业生产中繁殖控制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技术;动物疫病的控制;绿色食品的生产;设施农业。
生物科学与工业:
发酵与食品生产;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工程技术药物和疫苗的生产原理。
生物科学与健康: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器官移植;避孕的原理和方法;人工受精与试管婴儿及其伦理问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生物性污染;生物净化的原理和方法;日常生活中有利于或者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行为;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工程的原理与实例。
6、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诞生;基因工程的原理、技术与应用;DNA的提取和鉴定;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
克隆技术:
植物的组织培养;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克隆技术的社会意义;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细胞工程。
胚胎工程:
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胚胎干细胞的移植;胚胎工程的应用。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7、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课程: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发展;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分析;高中生物学教科书。
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
科学的本质与特征;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念转变理论;STS教育;科学学基础。
基本教学技能:
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
生物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原理;生物教学设计的特征与要素;生物课程的教学设计;教案与案例;说课与评课。
生物学教学方法与策略:
讲授式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生物课程的教学策略。
中学生物学实验: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作用和类型;生物学实验的准备;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演示性实验。
科学探究的方法:
观察;分类;测量;数学方法;表达交流;预测;推理;时空关系;假设;控制变量;下操作性定义;实验;解释数据;模型。
生物学教育评价:
生物教育评价概述;生物知识的评价;过程技能的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命题、阅卷和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
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与专业素养的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四、考试形式
1、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
150分钟。
3、考试分数:
试卷满分为100分。
五、试卷结构
1、试卷内容结构:
生物科学知识、技术与实验约60分,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约40分。
2、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综合分析题、教学设计题。
六、参考试卷与答案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生物学科试卷
(实考题型、题分可能变化,以实考为准)
姓名考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合计
得分
签名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
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热中受到破坏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热使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加热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2、我国政府为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在北京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绿化工程。
绿色北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调节()
A北京地区的气温B北京地区的湿度
C北京地区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D北京地区的地面热辐射强度
3、即使在电子显微镜下我们也看不到细菌的是()
A细胞壁B核膜C细胞膜D细胞质
4、有人设计实验探讨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
该实验设计缺少()
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
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5、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B腺嘌呤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
6、有人在清除果园虫害时误喷了一种除草剂,使果园中的某些灌木叶片枯死、脱落。
你认为这种除草剂最可能含有()
A生长素B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D乙烯
7、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时,观察到小液滴下降现象,这说明()
A植物组织水势等于外界溶液水势B植物组织水势高于外界溶液水势
C植物组织水势低于外界溶液水势D无法判断
8、曼陀罗的花夜开昼闭,南瓜的花昼开夜闭,这种现象属于()
A光周期现象B感光运动C睡眠运动D向性运动
9、某男孩O型血,母亲A型,父亲B型。
他妹妹与他一样血型的概率是()
Al/16Bl/8C1/4D1/2
10、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肽链中最多含有肽键()
A16个B17个C62个D63个
11、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不同(表1),造成这种分解率差异的非主要影响因素是()
表1枯枝落叶的分解速率
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
温带草原
北方森林
冻原
分解达95%所需时间(年)
0.5
2
14
100
A光B微生物C湿度D温度
12、水稻的某3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
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
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A1种B4种C8种D16种
13、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灌溉,容易导致农作物萎蔫。
其主要原因是
()
A叶片蒸腾剧烈,水分散失快B植物体温度下降,气孔关闭
C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减少D根系渗透吸水下降
14、2007年7月,大阪大学松永幸大等研究人员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B在减数分裂两次分裂的间期ASURA都可能大量合成
C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
D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的变化与ASURA密切相关
15、分化中的两栖类细胞核中,RNA的合成非常旺盛,但移植到去核卵细胞后,RNA的合成立即停止。
下列对这一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移植的核基因结构改变了B卵细胞内含有阻抑基因表达的物质
C卵细胞内缺少合成RNA聚合酶的细胞器D实验中丢失了RNA合成的模板
16、激素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殖发育等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表2表示人体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人体代谢活动的影响。
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时,两种激素对人体代谢的调节为()
表2激素对人体代谢活动的影响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耗氧量
+++
+表示增加程度
0表示无变化
0或+
血糖
+++
0或+
肌肉血流
+++
0或-
心输出量
+++
0或-
A两种激素的作用相同B肾上腺素的调节处于主导地位
C去甲肾上腺素的调节处于主导地位D两种激素都不起作用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18、下列有关循环的一些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循环的最主要的直接动力是日光能
B碳循环中,推动碳进入群落的直接动力是日光能,推动碳在群落中流动的直接动力是化学能
C碳和氮的循环属于气体型循环,而磷和硫的循环则属于沉积型循环
D物质循环是需能量推动的,其能量的最终来源是ATP
19、调查某湖泊的水质污染状况,在注入湖泊的四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并镜检水样中的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
①号水源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②号水源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的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大;③号水源水样中未见任何动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④号水源水样中浮游动植物均有发现,但数量不多。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该湖泊的污染源中污染的严重性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
A③①②④B③①④②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
20、下述催化的反应不属于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
A磷酸甘油酸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丙酮酸激酶D琥珀酸辅助A合成酶
二、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多选少选不给分,共20分)
1、下列两种激素之间存在明显拮抗作用的组合是。
()
A甲状腺激素和去甲肾上腺素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
C胰岛素和肾上腺素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
A尿液B胃液C汗液D唾液
3、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人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非编码区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不可缺少
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用,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
4、向5只试管分别加入2mL0.5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表3)。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表3不同条件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试管编号
1
2
3
4
5
加入物质
1mL唾液
锈铁钉
生土豆块
冰冻土豆块
生土豆块和稀盐酸
实验结果
几乎无气泡
少量气泡
大量气泡
少量气泡
少量气泡
A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的是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
B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2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
C4号试管和5号试管的实验说明在这两种条件下酶均失活
D4号试管和5号试管实验说明酶的催化效率受温度、溶液酸碱度的影响
5、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表4。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表4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
溶液
Ⅰ
Ⅱ
Ⅲ
Ⅳ
质量变化率(%)
+8
-6
-4
0
AⅠ的浓度最低BⅡ的浓度较Ⅲ低CⅣ的浓度最高DⅣ可能是蒸馏水
6、下列属于细胞凋亡的生命现象是()
A哺乳动物趾间的细胞发生凋亡,形成正常的脚掌
B细胞凋亡的标志是膜流动性降低,致密体增多
C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质膜及膜系统破裂,DNA随机降解
D在大脑发育及神经网络构建中,有神经元发生凋亡
7、已知豌豆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
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
如以基因型ggyy的豌豆为母本,与基因型GgYy的豌豆杂交,则母本植株所结子粒不会出现的表现型是()
A全是灰种皮黄子叶B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C灰种皮黄子叶,灰种皮绿子叶,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D全是白种皮黄子叶
8、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
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
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
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9、据CCTV-1台2007年1月8日报导,哈佛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从怀孕妇女胎盘的羊水中发现的干细胞在实验室培养后生成了多种人体器官细胞,如骨骼、血管、肌肉、神经以及肝脏等,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B从羊水中提取的干细胞与由其生成的肌肉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不一样
C这些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的形成是细胞分裂与分化的结果
D这些干细胞可以生成更多种类、更有价值的人体细胞,将有助于更多的医学用途
10、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脂等为原材料制成的燃料。
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烧后SO2和颗粒物质排放很少,特别是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11%—53%。
使用生物柴油的优点是()
A减少空气污染B缓解温室效应C不可再生D减少酸雨危害
三、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2、简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3、说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4、为了了解废电池含有的重金属离子铜对蚯蚓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请你完成以下的实验设计。
供试毒物为硫酸铜(CuSO4),供试蚯蚓为赤子爱胜蚓。
(1)探究的问题:
重金属铜对蚯蚓的急性毒性
(2)你的实验假设是:
(3)假设中重要变量的操作性定义是:
(4)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不变量是(至少写出3个)。
(5)实验步骤:
把赤子爱胜蚓洗净放入烧杯中清肠24小时。
清肠后仍然健康的赤子爱胜蚓作为正式试验用蚓。
取符合实验要求的培养皿六个,标上A、B、C、D、E、F。
培养皿A加2.0毫升蒸馏水,其余培养皿分别加入300mg/L、600mg/L、900mg/L、1200mg/L、1500mg/L的硫酸铜溶液2.0毫升。
在每个培养皿里各放30条大小一致健康的蚯蚓,用塑料薄膜封口并用针扎孔。
置于20℃的恒温箱中。
重复1次。
处理24、48小时后观察蚯蚓的中毒症状与死亡状况,并做好记录。
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支持先前的假设。
写出实验报告。
四、综合分析题(1小题,共14分)
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对某地区的人类遗传病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发病率较高,患甲病的家族中存在连续几代均患病的现象;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则较低(表5)。
表5某地区人类遗传病的调查结果
性别
有甲病无乙病
(人)
无甲病有乙病
(人)
有甲、乙病
(人)
无甲、乙病
(人)
合计
男
279
250
6
4465
5000
女
281
16
2
4701
5000
合计
560
266
8
9166
10000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简要说明理由。
2、如果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什么措施?
3、图1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族谱系,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Ⅲ-1和Ⅲ-2结婚,请你给他们进行遗传咨询:
图1两种遗传病的家族谱系
①请写出Ⅲ-2的基因型。
②如果Ⅳ-?
是男孩,Ⅳ-?
患有甲病和乙病两种病症的几率为;患有甲病但没有乙病的几率为。
③如果Ⅳ-?
是女孩且患乙病,请简述理由。
五、教学设计题(1小题,共22分)
“细胞的分化”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1中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请据此教材内容设计1课时(45分钟)的教案。
参考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1分)
1.C2.C3.B4.B5.D6.A7.C8.B9.C10.A11.A12.C13.D14.B15.B16.B17.C18.D19.A20.B
二、多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BCD2.BD3.ABC4.ABD5.BCD6.AD7.ACD8.ABC9.ACD10.ABD
三、简答题(24分)
1、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教学;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6分)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
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有: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等。
(6分)
3、说课是授课教师以口头的形式,向同行系统地阐述自己对某一节课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说课的重点是要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其主要内容有:
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过程。
(6分)
4、
(2)硫酸铜溶液处理会引起蚯蚓中毒死亡。
(1分)
(3)硫酸铜溶液是指300mg/L、600mg/L、900mg/L、1200mg/L、1500mg/L五种浓度;蚯蚓死亡是指尾部对机械刺激无反应。
(2分)
(4)自变量:
硫酸铜浓度。
因变量:
蚯蚓中毒状况。
不变量:
温度、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