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0926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0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专题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

一、中考诗歌鉴赏题考点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诗歌的特点:

丰富的想象:

超越时空,以象言情;凝练的语言:

巧于修辞,工于炼句;

奇特的构思:

风骚并举,虚实相生;深挚的情感:

景情交融,物我同化;

深邃的意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多样的风格:

豪放雄奇,婉约沉郁。

而在中考之中,也是围绕这些特点分别来命题。

考查要点如下:

1.考查学生对诗段或诗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2.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或情感的理解归纳能力。

3.考查对诗句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

4.考查学生扩充性描写的能力,再现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

5.考查学生在原诗基础上举一反三的领悟力及对诗中句式、修辞的仿写能力。

诗词鉴赏类的考题一般放在阅读理解或积累运用部分,一般一首诗两个小题,所占分值4分左右。

考试的内容以赏析诗词的内容、主题、表达技巧为主,也有适当拓展,如考查学生的模仿运用能力。

总之,要做好此类题,需具备一定的鉴赏技巧和表达能力。

自中考诗歌鉴赏主观题的出现,对考生来讲无疑是增大了解题的难度。

但无论如何变化,都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其思想内容,而在应考复习中,我们应该“舍远求近”,充分利用中考题,熟识各个常见作家的不同时期的写作风格,写作题材,以应对现有的变化。

按照“精练-精讲-矫正”的思路训练。

精练就是选题要典型,可以适当选一些近年的中考题。

“精讲”在于得法,了解考点所在,学生失分所在,对症下药。

“矫正”至关重要,针对学生弱点反复操练。

二、方法指导

1.概括内容主旨、感悟诗人情怀。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

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

古人云“诗言志”,这里的“志”主要指诗人的情怀。

诗人的情怀有直接抒发和间接抒发两种,但诗贵含蓄,所以,考思想感情绝大多数考那些耐人寻味的情怀。

如:

连云港市陆游的《游山西村》: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南通市《春雪》:

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无锡市杜甫《绝句》:

最后两句诗人写自己漂泊在外,归期遥遥,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黄冈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的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在备考中应注意选用从不同角度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诗词材料,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

2.把握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的巧妙使用。

表达技巧的鉴赏,一方面指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即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另一方面指各种表达方法的运用,因为诗词的形象、感情、思想往往借助于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示,比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衬托对比、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

如昆明市的李白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请对本诗后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简要赏析,就涉及到拟人的修辞手法。

由于被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3.理解整首诗意、体味意象意境。

任何作品都会表达一定的主题或情感,而诗歌中主题或情感的表达,则大多依赖于意象、意境的营造。

所谓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如杨柳、明月、梅花的表意物象;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其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巧妙结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内在情思的统一。

这类题型往往要求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和形象,体会作品的情景、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

如盐城市《游山西村》:

品读诗歌,展开想象,描绘诗人初来农家时见到的情景;温州市《送友人》: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什么样的景象?

4.体会炼字炼句,品味语言特色。

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诗是语言的艺术,“语不惊人死不休”道出了炼字炼句追求的最高境界。

品味语言类试题主要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领悟等,要求学生能体味诗词语言的精妙。

如无锡市杜甫《绝句》:

诗人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怎样的特点?

湖北恩施市赵师秀《约客》:

第四句诗(“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

为什么?

同样是陆游的《游山西村》赏析,徐州市从炼字入手:

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而连云港市则从炼句入手:

简要分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的哲理。

黄冈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这一问没有规定回答问题的角度,考生需要从语言欣赏、情感体悟、内涵探究这三方面中的任两方面作答。

这类试题命题常见的角度有:

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领会诗词中某个词的表达效果、欣赏其中最有意味、最具特色的一句或一联。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

【真题呈现)

【2016年中考湖南郴州卷】古诗鉴赏(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月下飞天镜”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图。

(2分)

10.“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答案】

9.比喻水中映月

10.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解析】

9.

试题分析:

阅读本句即可判断出“镜”是比喻水中之月,根据诗句内容点明其景象的形态填答。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

1.第一个方法:

看题目。

比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诗,一题目中有“送”字,一题目中有“忆”字,抓住这两个关键词句,这两首诗的情感就容易把握了。

分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再如,《春夜喜雨》这个题目中可以紧紧抓住“喜”这个字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可以了解到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2.第二个方法:

抓作者。

也即知人论世。

具体说就是要了解诗人、词人的生平与经历,更好的把握其作品的写作角度。

如《观沧海》一诗中,如果了解作者曹操的生平与经历,我们自然要以理解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作者想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再如学李白的诗,要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李白(701-762),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诗人,他生于思想解放的盛唐时代,自幼百家杂学无不接触,因而未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另一方面,他又处于一个危机四伏的矛盾时代,经历政治生活的几次重大挫折,因而造成了极其矛盾的思想性格。

他的诗歌基调是积极反抗、昂扬进取的,同时又夹杂着消极颓废,交织着痛苦的矛盾,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其作品的中心主题有:

(1)表达对理想政治的热烈追求,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然也有集中表现他追求和幻灭,希望和失望相交织的矛盾斗争的,如《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

还有部分诗歌表现出蔑视权贵、强烈反抗封建秩序与道德的叛逆精神,如“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强烈要求摆脱羁绊,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

在其山水诗、游仙诗和饮酒诗中表现的最充分。

(3)还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同情,如,《塞下曲》六首则热情歌颂边疆将士抗敌御侮的战斗精神,是一组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但直接表现普通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为数不多。

总之,李白是以清新飘逸为基本风格的。

3.第三个方法:

明意象。

意象:

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

“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

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诗中抓住“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几个意象表现了秋天郊外凄凉之景,烘托作者的愁思之情。

如:

《天净沙·秋思》《渔家傲·》

小技巧:

归纳古诗词中一些特定的景物表达特定的情感。

菊-高雅莲-高洁柳-惜别月光-思念落日-惆怅春风-得意浮云-飘零落叶-失意秋雨-忧愁流水-叹惋松:

坚贞高洁梧桐:

凄凉悲伤杜鹃鸟(子规):

凄凉哀伤鸿雁:

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吹笛、笙箫:

离别之苦,乡思之情,内心孤独。

课时作业☆能力提升

一、【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22~23题。

(4分)

十五夜望月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2.诗题中“十五夜”应指什么时间?

从诗中何处可知?

(2分)

【答】

23.说一说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答】

【答案】

22.即中秋夜。

“地白”言月明,“桂花”暗指月宫,又是中秋时令花。

第三句更寓怀人、团圆之意。

23.中秋夜思亲怀乡。

【解析】

22.

考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3.

试题分析:

诗词赏析一般可以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受诗歌的主题。

此题应该从诗歌内容上来体会主旨。

考点: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泰山初级中学、安宜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苏堤春晓【清】阮元

北高峰上月轮斜,十里湖光共一涯。

破晓春天青白色,东风吹冷碧桃花。

【注释】这首诗写于嘉庆六年,作者刚任浙江巡抚,在海上剿匪游击战中面临困难与考验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整首诗的内容。

(3分)

(2)请赏析“东风吹冷碧桃花”一句中“冷”字的作用。

(3分)

【答案】

(1)一轮明月固定在北高峰上,洒下淡淡月光。

湖光显山色,明暗成对比,十里西湖引向深远处。

春天的破哓时刻天空呈现青白色,一阵东风吹来,乍暖还寒,但鲜艳的桃花已经报告春天醒了。

(3分)

(2)“冷”双关语(1分),既指外在环境的乍暖还寒的,又指作者面临的严峻复杂时考验内心的忧愁和感伤。

(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

抓住诗句中每个字词所描写的景物,拓展其内容,发挥想象,多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多个方面来描述景物的画面,突出其特点,形容这一画面给人的视觉感受。

考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考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山东省诸城市东南片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诗歌鉴赏(5分)

忆钱塘江

宋•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

读gòu。

②涵:

包含。

③水仙:

指水中女神。

这里喻指归帆。

9.这首诗描绘了时分的景色。

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一词。

(2分)

10.此诗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