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单位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31页.docx
《路基单位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3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单位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31页.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单位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31页
禹亳铁路许昌东至豫皖省界段、
三门峡至禹州段工程
施工总承包项目二标段
太鹿段路基单位工程施工方案
(DK155+900-DK164+400)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
河南禹亳铁路工程总承包部
2017年5月
批准:
审核:
编制:
1编制依据
(1)《河南禹亳铁路太鹿段路堤设计图》(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咨询图);
(2)《河南禹亳铁路太鹿段施工图路基工程设计详图集》(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
(3)《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4)《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
(5)《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
(6)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7)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
2编制原则
(1)确保结构安全,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的原则。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满足客货共线标准的质量要求,并满足列车开行的高安全性和舒适度的要求。
(3)确保施工机械配备先进性的原则,组织机械化、专业化施工。
(4)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质量百年大计的安全施工原则。
(5)贯彻执行ISO9000(2000版)质量保证体系、OH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保护自然生态及施工环境。
3工程概况
工程总概况
本单位工程为禹亳铁路太康至鹿邑段路基工程,施工范围为太康至鹿邑正线新建线路DK155+900-DK164+400段,施工地区为周口市鹿邑县境内,线路长。
其中挖方立方米,填方立方米,水泥搅拌桩13980根(71610米)。
基床结构及有关要求:
(1)路基基床由表层和底层组成。
正线及进出站线路路基表层厚、底层厚,总厚度;
站线路基基床表层厚、底层厚,总厚度。
站内正线或进出站线路路基标准与区间正线相同。
(2)路基基床表层:
正线、道岔区应填筑厚的A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当缺乏A组填料时,经济比选后可采用级配碎石。
其它站线路基应填筑厚A组填料。
填料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mm。
(3)路基基床底层:
正线应填筑厚的A、B组填料。
其它站线路基应填筑厚的A、B、C组填料,当采用C组填料时,塑性指数不得大于12,液限不得大于32%。
填料颗粒粒径不得大于200mm或摊铺厚度的2/3。
2、基床以下路堤
(1)基床以下路堤采用A、B、C组填料。
当选用D组填料时,应采取加固或土质改良措施;严禁采用E组填料。
(2)路堤浸水部位,应采用渗水土填料。
(3)使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堤时需分层填筑,且每一层以同一种填料填筑。
当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层顶面设向两侧的4%人字排水坡;上下两层填料的颗粒大小相差悬殊时,需在分界面铺设厚度不小于30cm的垫层。
(4)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00mm或摊铺厚度的2/3。
4施工作业准备
内业技术准备
路基筑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及研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核对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外业技术准备
(1)进行原地面复测,计算清表量、填方高度及总填方量。
(2)地基和原地面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5路基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试验段施工
根据填料的不同分别在区段选取不小于150m的路基做试验段,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试验内容包括:
各组填料和路、涵过渡段的填筑试验,通过试验取得填筑各组土压实工艺,以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试验段填筑按~松铺系数进行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以校对室内试验结果,确定摊铺、压实机型选型、最佳填层厚度、最佳经济压实遍数、振动频率、振幅、土方量变化率、合理的工艺流程等施工工艺参数和施工方法。
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在大规模填筑中按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工艺施工。
路基工程施工工艺
路基施工工艺见图5-1。
坡面防护
路堤填筑
路基成型
总结试验数据
完工
施工临时设施
施工放样
批准开工
地基处理
机械、人员进场
征(租)地拆迁
开工准备
清理场地、基底处理
图纸审核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
图5-1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土方路堤填筑施工方法
1.一般土质路基填筑施工
为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路堤填筑采用“三区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三阶段:
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阶段
四区段:
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八流程:
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鉴定—路基面整修。
见图“填土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
填土路堤
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
整修验交阶段
填土区段
平整区段
碾压区段
检测区段
施工准备
基底处理
洒水晾晒
分层填筑
摊铺平整
振动碾压
检验签证
验收
路基整修
图5-2填土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2.取土场取土
取土前清除地表杂物和不良土料,平整场地,形成工作平面,并挖设外围排水系统,如在开挖工作面上设置截水沟,将工作面的汇水引入临近的排水沟,使水尽量少流经开挖面。
取土利用挖掘机与自卸汽车配合使用,侧向开挖的作业方式,运输道路设置在反铲斗的回转半径内,汽车在挖掘机一侧及机后两个位置装土。
取土过程中用推土机配合,将工作面遗留或挖不到的土,推到挖土斗能挖到的范围,并及时平整挖土通道和运土车辆装土位置的地面,为挖掘机前移及运土车辆的倒车行驶创造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挖掘机在取土场边缘取土时,自行按1:
放坡,取土坑底应平顺,并有向外的排水坡。
取土完毕及时进行场地清理。
如果取土坑土质层次不一致时,将按试验结果分层取用、分别填筑,特别是对路基基床部分要按A组填料要求选用。
3.路基基底处理
基底处理工作,是确保路基填筑质量的关键工序。
工程开工前,由分部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参与施工的人员成立“路基施工现场状况调查小组”,对本施工范围地形、地貌、地质状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做好详实记录,建立档案。
针对不同地段、不同地质状况的基底,遵照规范及设计要求分别制订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方案,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送报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审查,批准后据以实施。
(1)一般地段路堤基底处理
一般无水地段,先将路堤征迁范围内的树木砍伐清理,并将原地面的种植物、地表附着物、草皮等杂物全部除掉,挖树根,清除深度不小于,同时做好排水设施。
对于基底为耕地或松土地段,根据具体情况将土翻松、打碎,分层碾压,并用推土机将腐质土清至界外集中堆放,用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
原地面纵向坡度陡于1∶5的地段开挖搭接平台,进行台阶处理,搭接平台的宽度不小于2m;地面横坡缓于1:
5的地段清除草皮;地面横坡为1:
—1:
时,原地面开挖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对基岩面上较薄的覆盖层,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地面横坡陡于1:
地段的陡坡路堤,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得小于,否则设置支挡结构。
地基为松土时,如厚度小于,将原地面夯压密实;当松土厚度大于时,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碾压密实,或上报监理工程师以确定采取其它加固措施。
(2)地基处理方式为挖除换填A、B、C组填料、冲击压实和振动碾压及水泥搅拌桩等。
4.土方填筑本体施工
施工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
中线、两侧边线;四度即:
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
施工期间在三线上每隔20m插一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
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层底的密实度;控制密实度以确保路基的压实质量及工后沉降不超标;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在下雨时路基上不积水。
在路基中心线每50m处设一处固定桩,随填筑增高。
在固定桩上标出每层的厚度及标高。
路基填筑时在路基两侧每间隔50m(局部可加密到20m)同步设置一道临时泄水槽,临时泄水槽与路基外排水沟相连,确保在雨季路基上的水从泄水槽中排出,避免雨水冲刷边坡。
①分层填筑
按横断面全宽水平分层填筑压实。
分层的厚度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数据控制,路堤每20m设一组标高点,填筑松铺厚度一般为30cm左右,地形起伏时由低处分层填筑,边坡两侧压实宽度加宽50cm,软基地段再加宽30cm,以方便机械压实作业,保证完工后路堤边缘的压实质量。
自卸车卸土时,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层厚均匀。
②摊铺整平
填土区段完成一层填筑后,先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终平,控制层面平整、均匀。
摊铺时层面做成向两侧倾斜4%的横向排水坡,以利雨天路基面排水。
③洒水、晾晒
路堤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3%之间。
当含水量超出最佳含水量的+2%时,采用取土坑内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在路基上摊铺、松土晾晒相结合的办法,降低填料的含水量。
当含水量低于-3%时,洒水润湿,洒水可采用取土坑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基上洒水搅拌相结合的方法。
④机械碾压
碾压时由路基两侧开始向中心纵向碾压,按照初压、复压、终压三步骤进行。
初压宜低速,复压宜中速、终压应快速。
压路机按S形走行,相邻两行碾压轮迹至少重叠40cm,保证不漏压。
压路机碾压走行线路如图所示。
图压路机碾压走行路图
施工过程中用环刀法和核子密度仪联合跟踪检测路堤实际压实度。
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可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应进行补压后再做检查,一直达到合格为止。
含水量适宜的填料及时碾压,防止松散填料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含水量损失难以压实。
含水量不适宜的填料应进行调整处理后方可碾压。
⑤断面控制
填方断面边坡线按每侧超填宽度50~80cm进行控制,为保证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无误,直线段边桩设置间距20m,曲线段边桩设置间距10m。
每隔20~50m用标杆和红色施工线绳做成标准几何断面,路基横断面控制如图示意。
图路基横断面控制示意图
⑥路基整形与边坡压实
路基整修应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经完成并在回填之后进行。
整形前应恢复各项标桩,并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
带线控制边坡坡度,直线段每隔20m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曲线段每隔10m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
并用坡度尺实时检测实际坡度。
边坡坡度尺检查见图5-5。
锤球
对准线
图5-5边坡坡度尺检查示意图
两侧超填的宽度应予切除,采用挖掘机和人工联合整形。
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
如填补的厚度很小(100~200mm),而又是非边坡加固地段时,可用种草整修的方法以种植土来填补。
边坡用液压振动夯或牵引式机械振动碾压实。
边坡压实见图。
图
5-6边坡压实示意图
基床施工工艺和方法
1.填料
(1)基床表层:
路基基床表层:
正线、道岔区应填筑厚的A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当缺乏A组填料时,经济比选后可采用级配碎石。
其它站线路基应填筑厚A组填料。
填料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mm。
。
(2)基床底层:
正线应填筑厚的A、B组填料。
其它站线路基应填筑厚的A、B、C组填料。
2.基床施工方法
基床表层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施工
(1)施工准备
基床底层施工前,做好路段中线、水平的测量,不符合规定者先进行处理的准备工作。
(2)基床底处理
基床底平整、坚实并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的地点。
在基床底的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采取挖开晾晒、换土等措施。
(3)基床底层施工
基床底层填筑A、B组填料,A、B组填料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7。
a、填料的室内试验
①室内试验主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