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学能手评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要点小抄.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8192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教学能手评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要点小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市教学能手评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要点小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市教学能手评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要点小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市教学能手评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要点小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市教学能手评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要点小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教学能手评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要点小抄.docx

《市教学能手评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要点小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教学能手评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要点小抄.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教学能手评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要点小抄.docx

市教学能手评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要点小抄

市教学能手评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要点

《教育学》考试要点

【1.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第一阶段:

学科萌芽阶段。

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

第二阶段:

学科初步形成阶段。

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

第三阶段:

学科发展阶段。

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

第四阶段:

学科现代化阶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2.了解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

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遗传:

是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是人发展的自然或生理前提。

②环境;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预定的制约作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③教育:

规定中人大发展方向④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青少年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必须遵循其发展的规律。

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既具有顺序性,又具有阶段性

(一)顺序性(生理\心理)

从量变→质变从低级→高级

例如:

婴儿动作的发展

认知的发展

(二)阶段性——年龄特征六阶段划分

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12岁)

少年期(12―15岁)青年期(15―18岁)

(三)教育上的要求

1.顺序性——教育工作的顺序性2.阶段性——区别对待“年龄特征”3.衔接性与连续性

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发展的不均衡性

(一)连续性(生理\心理)

每一阶段既是前一阶段的连续,又是后一阶段的准备。

例如: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二)不均衡性(速度)

1.同一年龄阶段,身心发展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均衡性;

2.不同年龄阶段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

(三)教育上的要求

1.连续性——“循序渐进”“积极促进”

2.不均衡性——把握“最佳教育时机”

三、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

(一)稳定性:

指身体发展的某些自然属性外,在社会和教育无根本性改变的条件下,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与顺序,以及各阶段的发展速度与年龄特征等,大体上是相同的。

(二)可变性:

指在不同的社会条件和教育下,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速度、水平、内容和特点等又会有所不同。

(三)教育上要求

既要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每个阶段较稳定的共同特征,又要把灵活多样的教育与传统教育很好的结合起来。

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共同性,又具有个别差异

(一)共同性:

指青少年发展的基本阶段是共同的,每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年龄特征是基本相同的。

(二)个别差异性:

指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个人身心发展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某些个别特征。

(三)教育上要求

1.面向全体学生。

2.因材施教。

【3.理解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简述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教育受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所制约,同时教育也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

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素的重要因素(4)教育可生产新科学知识

2.教育和政治的关系

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5)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二、教育对政治的促进作用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4)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A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特定的背景;B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文化的传递

(2)教育对文化的选择(3)教育对文化的发展

【4.理解教师的劳动特点,掌握教师的职业素养、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1.复杂性。

表现:

(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2)教学任务的多样性;   (3)劳动对象的的差异性。

2.创造性。

表现:

(1)因材施教;

(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

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词解释)教育机智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的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

可以用四个词概括:

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1.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2.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对待事业: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做到:

(1)依法执教,严谨治教;

(2)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2.对待学生:

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

教师热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原因是:

(1)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

(2)师爱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

热爱学生要求教师做到:

(1)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3)要全面关怀学生;(4)要关爱全体学生;(5)理解和宽容学生;(6)解放学生;(7)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3.对待集体:

团结协作

(1)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2)严于律己,宽以待人;(3)弘扬正气,摒弃陋习。

4.对待自己:

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

(1)高度自觉,自我监控;

(2)身教重于言教。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1)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3)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4)教师还要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1)这是科学知识日益融合和渗透的要求

(2)这是青少年多方面发展的要求(3)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2.教育教学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四)职业心理健康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高尚的师德;2.愉悦的情感;3.良好的人际关系;4.健康的人格。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教师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2)教师领导方式;(3)教师的智慧;(4)教师的人格因素。

2.学生方面3.环境方面 

(二)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1.教师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5)发扬教育民主;(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2.学生

(1)正确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老师。

3.其他因素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

(2)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地学习,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

   【5.了解学制的历史沿革,掌握现代学制的类型。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沿革中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中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

1.1902年的“壬寅学制”(未实行)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亦称“壬寅学制”。

“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

2.1903年的“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

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另外,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

3.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进行修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明令禁止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

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该学制缩短了3年普通教育,同时,在实业教育之外,增设了补习学校。

“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1922年的“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

由于是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此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壬戌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

(二)新中国的学制沿革1.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1951年10月1日,新中国政务院公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2.1958年的学制改革195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该指示指出“为了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动员一切积极因素”。

1958年的学制改革,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众办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干扰,存在急躁冒进现象。

3.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

但是,教育不适应新形势的情况依然存在,如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统得过死,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教育结构不合理等。

因此,1985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2)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地方承担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决定》还提出制定《义务教育法》。

(3)中等教育改革主要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4)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是改革高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5)对学校实行分级管理,加强领导,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4.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是:

(1)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简称“两基”“两全”“两重”。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3)改革办学体制。

(4)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

(5)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

 ★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学制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与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所构成。

横向划分可分为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类型,纵向划分可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阶段。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我国20世纪初从西方引入的现代学制,总体上是单轨学制。

这是因为我国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政治、管理人才和少数专业人才,而不是培养大批为生产和经济服务的各级各类人才。

因此,它是现代生产尚未充分发展条件下的单轨学制。

随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对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大和越来越迫切,我国的单轨学制必然要走向分支型学制。

为此,1951年参考前苏联分支型学制制定的我国的新学制,在总体上是正确的和进步的。

近三十年来,我国学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重建和完善分支型学制,即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学制,再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

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这一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提出了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中长期规划》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在学制方面,《中长期规划》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学制方面的发展任务。

主要有:

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二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六是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七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

⑴现代学制是由两种结构所构成的,一种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另一种是横向划分的学校系统。

前者叫做双轨学制,后者叫做单轨学制。

⑵双轨学制以西欧各国为代表,单轨学制以美为为代表。

介于上述两种学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属中间型,叫做分支学制。

①双轨学制:

双轨学制是以18~19世纪特定历史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学校系统为基础形成的。

该学制系统分为两支,即由中世纪学校演变而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群众性现代学校。

双轨学制的两轨,一轨自上而下的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来发展为与初中相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

这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最初甚至也不对应。

②单轨学制:

美国在独立以前,多数地区都曾沿用欧洲双轨学制。

在19世纪后半叶的教育发展过程中,美国学制的变化与欧洲不同。

原来双轨学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却被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淹没,由此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

该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

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各级学校形成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八四、六六、四四四等多种模式。

这种学制形式有利于逐级普及教育,有更大的适应能力,因此被世界许多国家采用。

③分支型学制:

这是前苏联创造的一种学制形式。

在十月革命前帝俄时代实施的是传统的欧洲双轨学制。

十月革命后,建立了单轨的社会主义统一学校系统,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又部分恢复了帝俄时代文科中学的某些传统和职业学校单设的做法,由此形成了动工有单轨学制特点,又有双轨学制的某些因素的分支型学制。

这种学制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连,有其优点。

④三种类型学制的比较及其发展趋势:

以上三种类型的学制在不同时间、地点的条件下形成起来,各有其深刻的原因。

但同时,三类学制的产生和发展又是有一定的历史顺序的,即从系统占优势向阶段占优势发展,由双轨学制向分支型学制、再通过高中综合化向单轨学制的方向发展。

美国最初普采用过双轨制,但还没定型就被单轨学制压倒,从而超越了分支型学制阶段。

前苏联原来的学制是双轨学制,十月革命后形成了分支型学制,由于高中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后移趋势,分支型学制有向单轨学制发展的倾向。

西欧的双轨学制则正在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逐步并轨,小学和初中已基本并轨。

这就使原先的双轨学制演变成了分支型学制,即下段单轨,上段多轨。

近年来欧洲高中有向综合高中发展的明显趋势,说明这种单轨化的趋势还在继续发展。

可以说,欧洲学制的发展变化显示了现代学制发展的完整轨迹。

【6.了解课程的类型,理解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含义,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4.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5.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6.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一、课程计划

(一)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程开设顺序)、课时分配(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其中,开设哪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课程计划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依据,不经上级批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强制性;2.普遍性;3.基础性。

二、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准的概念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二)课程标准的结构1.前言;2.课程目标;3.内容标准;4.实施建议;5.术语解释。

对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使使用者能更好理解与实施标准。

(三)课程标准设计的原则1.课程标准关注的对象是学生,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要求。

2.课程标准涉及的范围是学生综合的发展领域,如指出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态度的规定”。

3.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所有学生基本要达到的要求,而非最高要求。

4.课程标准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而不仅仅是应付某一事件。

5.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三、教材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教材可以是印刷品,也可以是声像制品。

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新课程将教材视为“跳板”而非“圣经”。

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为教学活动预留了充分的空间,视教材为案例,开放教材,鼓励教师充实并超越教材。

教师应将教材视为教学活动的“跳板”,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

 

★四、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4.理论与实践统一;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7.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3.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4.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1.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联系)

(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

(2)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3)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1)从传授知识的内容上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

(2)从传授知识的量来看,一定时间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不能过多;(3)采用启发式教学;(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4.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像形式教育论者那样,只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忽视知识的传授,也不能像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