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站计算书污水处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8050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污水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污水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污水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污水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污水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污水处理.docx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污水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站计算书污水处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污水处理.docx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_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_污水处理

1.设计污水流量

1.1城市每天的平均污水量

Q=∑q1⋅N1+∑Q工

/d)Q----城市每天的平均污水量(m³

/(人·d)]q1----各区的平均生活污水量定额[m³

N1----各区人口数(人)

/d)Q工----工厂平均废水量(m³

0.08=250m³/d=2.89L/sQ=3125×

1.2设计秒流量

Q=Kz⋅Q1+∑Q工

Q----设计秒流量(L/s)

Q工----工业废水设计秒流量(L/s)

/s)Q1----各区的平均生活污水量(m³

Kz----总变化系数

Q=2.3⨯250⨯1000=6.655L/s24⨯60⨯60

总变化系数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2006)Kz=2.3

2.污水的一级处理

2.1格栅计算

设计中选择二组格栅,N=2,每组格栅单独设置,每组格栅的设计流量为0.0033m³/s

Qsinα0.0033⨯sin60o

n==≈5Nbhv2⨯0.010⨯0.05⨯0.6

2.2.1栅条的间隙数

过栅流量Q=0.0033m³/s

栅条间隙数

——考虑格栅倾角的经验系数

2.2.2栅槽宽度

B=S(n-1)+bn

S----栅条宽度

设计中取S=0.01m

0.01⨯(5-1)+0.01⨯5=0.09≈0.1m

2.2.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l1=B-B10.1-0.06==0.03mo2tan302⨯0.577

设进水渠宽B1=0.08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1=30o

l1----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m)

B1----进水明渠宽度(取1.0m)

α1----渐宽处的角度(°),一般采用10°~30°

l2=B-B12tgα2

2.2.4栅槽与进水渠道连接处渐窄部分长度

l2----出水渠道渐窄部分的长度(m)

α2----渐窄处角度,取30°。

l2=0.5l1=0.015m

2.2.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β=2.42

h1----水头损失(m)

β----格栅条的阻力系数,矩形断面为2.42.

k----格栅受污物堵塞时的水头损失增大系数,一般采用3

⎛S⎫h1=kβ⎪⎝b⎭

⎛S⎫h1=kβ⎪⎝b⎭4/3v2sinα2gv2⎛0.01⎫sin60o=3⨯2.42⎪2g0.01⎝⎭4/34/30.62⨯⨯0.866=0.19.8⨯2

2.2.6栅后槽总高度

设栅前渠道超高h2=0.1m

H=h+h1+h2=0.05+0.1+0.1=0.25(m)

2.2.7栅槽总长度

L=l1+l2+0.5+1.0+H11.1=0.03+0.015+0.5+1.0+=2.28tgαtg600

L----格栅的总长度(m)

H1——格栅明渠的深度(m)

W=*****QW*****⨯0.007⨯0.03==15.6L/d***-*****

2.2.8每日栅渣量

应采用机械除渣及皮带输送机或无油输送机输送栅渣,采用机械栅渣机打包机将栅渣打包,汽车送走。

2.2.9进水与出水渠道

城市污水通过DN800mm钢管送入进水渠道,设计中取进水渠道宽带B1=0.06m,进水水深h1=h=0.05m,出水渠道B2=2B1=0.12m,出水水深h2=h1=0.05m

2.3竖流式初沉池的设计计算

2.3.2中心管直径:

d=4Qmax4⨯0.007==0.39mπv12⨯3.14⨯0.03

取400mm

2.3.3池子直径:

取13m

2.3.4水流部分高度:

h2=v2t=0.0007⨯30⨯3600=3.8m

2.3.5沉沙部分所需容积:

D=4qmaxv1+v24⨯0.0070.3+0.0007==12.7mπv1v23.14⨯0.3⨯0.0007

2.3.6每个沉沙斗容积:

2.3.7沉沙部分高度:

设沉沙室锥底直径为0.4m

h4=(R-r)tg550=(0.75-0.2)tg550=0.64m

V=QmaxXT⨯*****.007⨯30⨯30⨯*****==0.24m3(7)圆锥部分实际容积:

66KZ102.3⨯10(8)池总高度:

H=h1+h2+h3+h4=0.3+0.21+0.25+0.64=1.4m

V0=0.24=0.12m3

2

图3-1竖流式初沉池示意图

V1=πh4

3(R2+Rr+r2=)3.14⨯0.640.752+0.75⨯0.2+0.22=0.50m30.27m3

3()

2.4ABR反应器

ABR反应器即折流式水解反应器,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的一种污水处理反应器。

运用挡板构造在反应器内形成多个独立的反应器,实现了分相多阶段缺氧,其流态以推流为主,对冲击负荷及进水中的有毒物质具有很好的缓冲适应能力,还具有不短流,不堵塞,无需搅拌和易启动的特点。

2.4.1设计参数

设计条件:

废水量250m3/d,PH=4.5,水温15℃,COD=500mg/L,水力停留时间3h。

1、反应器体积计算

按有机负荷计算V=QS0/q

按停留时间计算V=Q⨯HRT

式中:

V——反应器有效容积,m3;

Q——废水流量,m3/d;

S0——进水有机物浓度,gCOD/L或gBOD5/L

q——容积负荷,kgCOD/m3.d;

HRT——水力停留时间,d。

已知进水浓度COD500mg/L,COD去除率取80%

q=2.7~8.0kgCOD/m3d,取q=8.0kgCOD/m3.d。

按有机负荷计算反应器有效容积

250⨯

V=QS0/q=800⨯0.820m38

按水力停留时间计算反应器有效容积

V=Q⋅HRT=250⨯2=32m324

取反应器有效容积21m3校核容积负荷

250⨯

q=QS0/V=800⨯0.85.0kgCOD/m3⋅d符合要求P206332

取反应器实际容积32m。

2、反应器高度

采用矩形池体。

一般经济的反应器高度(深度)为4~6m,本设计选择5m。

3、反应器上下流室设计

进水系统兼有配水和水力搅拌功能,应满足设计原则:

①确保各单位面积的进水量基本相同,防止短路现象发生;

②尽可能满足水力搅拌需要,保证进水有机物与污泥迅速混合;③很容易观察到进水管的堵塞;

④当堵塞被发现后,很容易被清除。

反应器上向反应隔室设计

虑施工维修方便,取下向流室水平宽度为0.8m,选择上流和下流室的水平宽度比为4:

1。

校核上向流速

250

u==0.42mm/s3.2⨯7.7

基本满足设计要求,要求上向流速度0.55mm/s。

(1.98m/h)

要求进水COD大于3000mg/L时,上向流速度宜控制在0.1~0.5m/h;进水COD小于3000mg/L时,上向流速度宜控制在0.6~3.0m/h。

要求上向流速度宜控制在0.1~0.9m/h。

下向流速

250

u==0.11mm/s0.8⨯7.7

4、配水系统设计

选择折流口冲击流速1.10mm/s,以上求知反应器纵向宽度为

7.7:

250

Qu==-3=0.34mh⋅B1.1⨯7.7⨯10

选择h=300mm,校核折流口冲击流速

250

Qu==-3=1.25mh⋅B0.3⨯7.7⨯10

设一45斜板,使得平稳下流的水流速在斜板断面骤然流速加大,对

低部的污泥床形成冲击,使其浮动达到使水流均匀通过污泥层的目的

2.4.1CASS反应器

一、设计参数

一期设计进水量:

Q=250T/d=10.4m3/h;

本期共建设2座,每座每格进水量为:

Qh=5.2m3/h

设计周期为N=6(1/d),每周期Tc=4h

每个周期设计

进水Tj=2h,

反应时间TF=2h

沉淀时间TS=1h

滗水Te=1h

则污泥实际沉淀时间为:

TS实=TS+Te-1/6=1.833h

二、工艺计算(以单座池计算)

1、主反应池容积计算

设计池水深:

H=5m

安全水深:

Hf=0.7m

反应泥龄:

θCF=10d

污泥产率系数:

Y=1KgSS/KgBOD

污泥指数:

SVI=100mg/L

反应池污泥量:

XF=Qd⨯θCF⨯Y(Sc-Se)/1000=

总污泥量:

XT=XF×(TC

/TF)=*****Kg

主反应池池容:

V=(Hf+(Hf

2

+(*****×Qh×H×TS实)/(XT×SVI×N))

-0.5

)×((X

T×SVI)/1300TS实)

=(0.7+(0.7

2

+(*****×417×5×1.833)/(*****×130×6))

-0.5

)×((*****×130)/1300

×1.833)=9948m

3

≈*****m

3

2、缺氧池池容计算:

VP=0.1V=0.1×9948=994.8m

3

≈1000m

3

3、总池容计算:

VT=V+VP=*****+1000=*****m

3

≈*****m

3

2

4、排水深度计算:

△H=24Qh×H/(N×VT)=24×417×5/(6×*****)=0.76m

5、污泥浓度计算:

XH=XT

/V=*****/9948=5.97g/L

XL=(H/(H-△H))×XH=(5/(5-0.76))×5.97=7.04g/L

6、单格容积:

Vi=XT/2=*****/2=5500m3

7、单格面积:

Fi=Vi/H=5500/5=1100m2

7、单格贮水容积:

△Vi=Fi×△H=1100×0.76=836m

3

8、水力停留时间:

T=24VT

/Qh=24×*****/*****=24×*****/*****=26.4h

9、污泥负荷:

0.10KgBOD(KgMLSS.d)

10、需氧量、供气量计算(计算过程略)

实际需氧量:

O2=4558KgO2/d

单位需氧量:

1.69KgO2/KgBOD

修正系数K0=1.26,则标准需氧量为:

QS=K0×O2=1.26×4558=5743KgO2/d设曝气器效率E=20%,供气量为:

GS=QS/0.28×0.2=*****Nm

3

/d

曝气时间TO

=1.8h/周期,则每格供气量为:

(GS)ih=GS/(N×M×1.8)=4747Nm

3

/(池.h)

三、Cass池主要设备设计计算

1、曝气器数量计算:

设每个曝气器供气量为:

4Nm3/.h

则每格需曝气器数量:

M=(GS)ih/4=4747/4=1187≈1200只每座池需曝气器数量:

1200×2=2400只

2、鼓风机选型计算:

(一期设计1用1备)

每台风机风量:

4747Nm3/.h=79.1Nm3/min风机风压P=0.6bar

3、滗水器

每格贮水量△Vi即为滗水量,

6.1沉淀池表面积:

设计中取表面负荷q=1.4m3/m2⋅h

F=Qi⨯3600=0.585⨯3600/1.4=1504m2q

6.2

沉淀池直径:

D===44m即半径r=22m。

6.3沉淀池的有效水深:

设计中取沉淀时间t=3h。

h2=q⨯t=1.4⨯3=4.2m

6.4径深比:

D/h2=44/4.2=10.4(满足径深比6—12)

6.5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V1=

2(1+R)Q0X

(X+Xr)N2

设计中取Q0=1.79m³/s,R=50%

*****

⋅r=⨯1.2=*****mg/LXr=SVI100

X=4000mg/L

V1=

2(1+R)Q0X2⨯(1+0.5)⨯1.79⨯3600⨯4000

==2416m3

10.5(4000+*****)4(X+Xr)N2

6.6沉淀池总高度:

设计中取沉淀池超高h1=0.3m,沉淀池缓冲层高度h3=0.3m池底坡度i=0.06,沉淀池进水竖井半径r1=2.0m,污泥区下部分半径r2=1.0m。

池底圆锥体高度为:

h4=(r-r1)⨯i=(22-1)⨯0.05=1.05m沉淀池污泥区高度:

π

V2=⨯1.05⨯(222+22⨯1.0+12)=557m3

3h5=

V1-V*****-557

==1.23mF1504

则H=h1+h2+h3+h4+h5=0.3+4.2+0.3+1.05+1.23=7.1m6.7进水管计算

Q1=Q+RQ0

设计中取Q=1.17m³/s,Q0=0.447m³/s,R=50%

Q1=Q+RQ0=0.585+0.447⨯0.5=0.808m3/s

进水管管径取DN1000mm的钢管,设计流速1.04m/s6.8进水竖井计算

进水竖井直径采用D2=2.0m

进水竖井采用多空配水,配水口尺寸a*b=0.5m*1.5m,共设6个沿井壁均匀分布流速V=0.808/0.5*1.5*6=0.179m/s(0.15-0.20),符合要求

Dπ-a⨯6

=0.55m孔距l=2

66.9稳流筒计算

筒中流速:

v=0.02-0.03m/s(设计中取0.025)稳流筒过流面积f=

Q10.808==32.32m2

v30.025

稳流筒直径D3=

m6.10出水槽计算

设计中采用双侧90°三角堰出水槽集水,出水槽沿池壁环形布置,环形槽中水流由左右两侧汇入出水口。

集水槽中流速v=0.6m/s,集水槽宽度

B=0.8m。

每侧流量:

Q=Qi/2=0.585/2=0.293m3/s

槽内终点水深:

h2=Q/vB=0.293/0.6⨯0.8=0.62m

槽内临界水深:

hk===0.38m==0.75m

槽内起点水深:

h1=

设计中取出水堰后自由跌落0.1m,集水槽高度:

H=0.1+0.75=0.85m集水槽断面尺寸:

0.85m⨯0.8m

6.11出水堰计算:

设计中取三角堰单宽b=0.1m,水槽距池壁0.5m6.12出水管:

出水管管径采用DN1000mm钢管。

6.13排泥装置:

沉淀池采用周边传动刮泥机,周边传动刮泥机的线速度为2-3m/min,刮泥机底设有刮泥板和吸泥管,利用静水压力将污泥吸入污泥槽,沿进水竖井中的排泥管将污泥排除池外。

排泥管管径600mm,回流污泥量223.7L/s。

6.14集配水井的设计计算:

设计中取中心管内污水流速V2=0.8m/s,集配水井的设计流量Qb=3.25m3/s。

配水井内污水流速V3=0.3m/s,集水井内污水流速V1=0.3m/s。

设置两座集配水井

(1)配水管中心管直径

D2=

==5.17,施工时取5.2m

===6.39,施工时取6.40m

=7.39m,取7.40m

(2

)配水井直径:

D3=

(3

)集水井直径:

D3=

(4)进水管管径

进入二沉池的管径DN1000mm,设计流速1.02m/s(5)出水管直径

出水管直径的管径DN1000,设计流速1.02m/s(6)总出水管

总出水管选管径管径DN1800,设计流速1.2m/s7.消毒设置计算7.1加氯量计算q=

q0Q⨯*****⨯2.33⨯*****

==1617.4kg/L

***-*****

二级处理出水采用液氯消毒,液氯的投加量q0为8.0mgL7.2加氯设备

液氯由真空转自加氯机加入,加氯机设计三台,采用二用一备。

每小时的加氯量为:

1617.4

=33.7kg/h24⨯2

设计中采用ZJ-1型转子加氯机。

7.3设计计算

本设计采用2个3廊式平流式接触消毒池,单池设计计算如下:

7.3.1消毒接触池容积:

设计中取接触消毒时间t=30min

7.3.2接触消毒池表面积:

设计中取接触消毒池有效水深h1=4.0m

7.3.3消毒接触池廊道总长:

设计中取接触消毒池廊道单宽B=5.0m

V=Q⨯t/2=2.33⨯30⨯60/2=2106m3

F=V/h1=2106/4.0=526.5m2

L1=F/B=526.5/5.0=105.3m2

7.3.4消毒接触池池长:

设计中消毒接触池采用3廊道

L=L1/3=105.3/3=35.1m2,设计中取36m。

7.3.5校核长宽比:

L1/B=105.3/5=21.06≥10,满足要求7.3.6池高:

设计中取超高h2=0.3m,H=h1+h2=4.0+0.3=4.3m7.3.7进水部分:

每个接触消毒池的进水管管径DN1200mm,v=1.03s。

7.3.8混合:

采用管道混合的方式,加氯管线直接接入接触消毒池进水管,为增强混合效果,加氯点后接DN1200mm的静态混合器。

7.3.9出水计算:

设计中采用非淹没式矩形薄壁堰出流,设计堰宽为b=5.0m,接触消毒池个数n=2,流量系数m=0.42

堰上水头:

⎛QH=

mnb2g⎝

8.计量设备

⎫⎛2.34⎫⎪==0.25m⎪⎝2⨯0.42⨯5.0⨯2⨯9.8⎪⎭⎭

23

23

污水厂中常用的计量设备有巴氏计量槽、薄壁堰、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

污水测量装置的选择原则氏精度高、操作简单,水头损失小,不宜沉积杂物,其中以巴氏计量槽应用最为广泛。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水头损失小,不易发生沉淀。

本设计中选用巴氏计量槽,测量范围为:

0.17~1.30m3s。

8.1设计参数

1、计量槽应设在渠道的直线上,直线段长度不宜小于渠道宽度的8—10倍,在计量槽的上游,直线段不小于渠宽的2—3倍,下游不小于4—5倍。

当下游有跌水而无回水影响时,可适当缩短;

2、计量槽中心线应与中心重合,上下游渠道的坡度应保持均匀,但坡度可以不同;

3、当喉宽W=0.3—2.5m时,H2/H1≤0.7为自由流,大于此数时为潜没流;4、当计量槽为自由流时,只需计上游水位,而当其为潜没流时,则需要同时记录下游水位,涉及计量槽时,应可能做到自由流;

5、设计计量槽时,除计算通过最大流量时的条件外尚需计算通过最小流量时的条件。

8.2计量槽主要尺寸计算:

设计中取计量槽喉部宽度b=0.75m,则

计量槽的渐缩部分的长度:

A1=0.5b+1.2=0.5⨯0.75+1.2=1.575m计量槽的喉部长度:

A2=0.6m计量槽的渐扩部分的长度:

A3=0.9m

计量槽的上游渠道长度:

B1=1.2b+0.48=1.2⨯0.75+0.48=1.38m计量槽的下游渠道长度:

B2=b+0.3=0.75+0.3=1.05m8.4计量槽总长度:

计量槽应设在渠道的直线段上,直线段的长度不应小于渠道宽度的8—10倍,在计算量槽上游,直线段不小于渠道宽度的2—3倍,下游不小于4—5倍。

则计量槽上游直线段长度为:

L1=3B1=3⨯1.38=4.14m计量槽下游直线段长度为:

L2=5B2=5⨯1.05=5.25m计量槽总长度为:

L=L1+A1+A2+A3+L2=4.14+1.575+0.6+0.9+5.25=12.465m8.5计量槽的水位:

当b=0.75m时:

Q=1.777⋅H11.558

式中H1——上游水深,m。

当b=0.3~2.5m时,H2H1≤0.7时为自由流;H2≤0.7⨯0.9=0.63m取H2=0.6m

H=1.Q1.528

=1.=0.9m1.7771.777

当b=0.3~2.5m时,H2H1≤0.7时为自由流;

H2≤0.7⨯0.9=0.63m取H2=0.6m

8.6渠道水力计算:

设计中取粗糙度为0.013

上游渠道计算:

过水断面面积:

A1=B1H1=1.38⨯0.9=1.24m2湿周:

f1=B1+2H1=1.38+2⨯0.9=3.18m

水利半径:

R1=

A11.24==0.39mf13.18

2-⎫⎛⎫3⎪1.23⨯0.013⨯0.39=0.09%⎪=⎪⎭⎝⎭2

2

流速:

v1=Q/A1=1.528/1.24=1.23m/s

水利坡度:

i1=v1nR1

⎝下游渠道计算:

2-3

过水断面面积:

A2=B2H2=1.05⨯0.6=0.63m2湿周:

f2=B2+2H2=1.05+2⨯0.6=2.25m

A0.63

水利半径:

R2=2==0.28m

f22.25流速:

v2=Q/A2=1.528/0.63=2.43m/s

2-⎫⎛⎛⎫3⎪2.43⨯0.013⨯0.28=0.54%水利坡度:

i2=v2nR2⎪=⎪⎝⎭⎝⎭

8.7水厂出水管:

采用重力流铸铁管,流量为Q=1.528m3/s,管径为1300mm,

2-3

2

2

流速为v=1.54m/s,坡度为1.66‰。

9.污泥处理构筑物计算9.1剩余污泥量计算

9.1.1曝气池内每日增加的污泥量:

∆X=Y(Sa-Se)Q-KdVXV

=0.6(300-20)⨯*****/1000-0.1⨯*****⨯2000/1000,

=7754.1kg/d式中XV——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mg/L),本设计中取2000mg/LKd——污泥自身氧化率,一般采用0.04—0.1,本设计采用0.19.1.2曝气池每日排出的剩余污泥量:

Q2=

∆X7754.1

==861.6m3/d=0.0099m3/sfXr0.75⨯*****/1000

9.2辐流浓缩池9.2.1单池流量

33

Q=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