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总规说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828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9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忻州总规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忻州总规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忻州总规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忻州总规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忻州总规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忻州总规说明.docx

《忻州总规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忻州总规说明.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忻州总规说明.docx

忻州总规说明

第一部分规划概述

一、规划背景

1.行政体制的变化

2000年,忻州撤地设市后,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将进一步加强,城市将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合理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优化重组,对外寻求更为广泛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城市在区域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

2.国家政策的变化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忻州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忻州市地处山西以太原为核心的晋中经济区中北部,将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资源条件,接受太原市及东部发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参与西部大开发,加快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快城镇化进程。

3.区域环境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挑战,新技术革命迅速演进,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和社会形态的变化。

中国加入WTO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城市建设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4.城市结构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忻州市区在今后20年内,城市人口规模将有较大的增长,另外,忻州市旅游发展战略的确定,区域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城市发展布局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需要对城市的发展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协调,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回顾

(一)规划概况

忻州市自1983年设市以来,曾进行了三次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首次规划于80年代编制完成;1991年对原规划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规划对忻州市的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97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忻州市政府又组织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1997年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主要内容为:

1.城市性质

忻州市是以轻工业和旅游度假服务业为主的忻州地区中、南部综合性中心城市。

2.城市规模

预测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24.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4.9平方公里,人均用地指标为101.5平方米。

3.用地发展方向

沿和平街向西和沿光明西街向九龙岗发展为主,考虑城市形态的相对完善,向北作合理的填空补缺,少量发展。

4.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结构为主城区加一组团的布局结构。

主城区由新城区和旧城区组成,一组团即忻州市经济开发区。

主城区与开发区之间通过七一路、建设路、新建路、云中路相连。

主城区东部、东北部以及南部为工业区、仓储区,中部为生活居住区,沿和平街和七一路形成“十”字形城市中心;开发区东部及东南部为工业区,中、西部为生活区。

(二)规划评价

97年版的忻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下,针对当时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所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性质、规模和规划措施基本合理,对近几年的城市建设起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回顾规划的实施过程,上版规划与城市发展也存在一定的脱节,具体表现为:

1.城市定性不够准确。

从忻州市现状产业结构分析,轻工产业优势不突出,且不能构成主导产业;从区域地位和市域范围众多而又丰富的旅游资源分析,城市性质应该突出旅游服务职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职能。

2.城市发展方向重点不突出,城市空间形态没有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从用地、交通、城市发展的规律分析,北向发展应该是城市的主要方向,应该得以重点强化,以便于城市新区能够形成规模,使城市形象和整体面貌得以改善。

另外,城市空间形态组织没有很好的与山体、水体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城市环境特色没有很好地体现。

3.城市功能组织上,工业区跨铁路布置城东不尽合理。

一方面,在铁西用地空间能够满足城市发展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还是尽量应该避免跨越铁路发展;另一方面,规划铁东工业区地处城市上风向对城市环境有一定影响。

4.交通组织上,城市过境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的矛盾没有很好地解决,南北向交通组织对于城市形态而言,主干路偏少,中心区交通压力仍较大。

三、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

5.《忻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

6.《忻州市(原县级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7.原《忻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2010);

(二)规划指导思想

1.深入分析城市发展的区域背景,优化市域城镇体系结构,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区域定位、产业定位,促进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2.注重节约土地资源和合理用地的原则,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和生态保护的力度,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贯彻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3.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功能进行调整和重组,强化其中心职能。

4.重视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共生和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对城市周边自然条件进行合理利用,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及北方城市特色的园林绿地系统,塑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景观,对老城区进行合理的传统风貌保护。

5.合理配置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6.近、远期相结合,合理安排城市发展空间和发展时序,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三)规划目标

通过对忻州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忻州市今后二十年的城市发展,应建立各城镇协调有序的市域城镇格局,创造与城市性质和功能相协调的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先进的供应设施系统、高品位的公共设施中心及具有良好生态的城市环境。

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

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繁荣,地域文化特色明显,具有良好人居环境。

四、规划期限和规划区范围

(一)规划期限

近期:

2001-2005年;

远期:

2006-2020年。

(二)规划区范围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确定忻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如下:

长征街办事处、新建路办事处、南关办事处的全部范围;原播明镇的后播明、前播明、西播明、二十里铺、阳村、符村、大檀、小檀八村;东楼乡的前郝、后郝、北肖三村;兰村乡的范野、下社、北场三村;原解原乡的解原、东社、小奇、北赵、新路、流江、佐城七村;原秦城乡的顿村温泉旅游度假村;豆罗水源保护区,包括田村、东曲、麻会、豆罗桥、西张、韩岩一带的一级保护区。

城市规划区主要包括以下区域:

1.规划城市建成区及城市远景发展备用地。

2.豆罗城市水源地。

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183平方公里。

第二部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区域与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宏观背景

进入新世纪,国内外形势对忻州市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既面临机遇,也存在挑战。

1.世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不同层次的区域合作不断加强,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忻州市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2.从全国及山西省来看,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同时,中国加入WTO、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小城镇发展战略等,为忻州市提供了迎头赶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3.就忻州市本身而言,忻州地区“撤地设市”后,行政建制的变化标志着城市职能的根本转变。

(二)空间区位

1.大区位0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向有“三关重地”、“晋北锁钥”之称,为晋中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小区位

忻州市区地处山西中部大运经济带和市域南部的忻定盆地,紧邻省会太原,距太原市仅75公里,处于太原都市区辐射圈内。

(三)发展环境

忻州市地域辽阔,居山西省11个地市之首,市域人口仅占全省总人口的8.91%,而土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6%。

境内地貌类型多样,东部、北部、南部多为石质山区,西部、西北部多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中间有一小部分断陷盆地(包括滹沱河断陷盆地、宁静断陷盆地和神池断陷盆地等)。

市境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铁矿、铝土矿、金矿、地热水等探明储量居全省前列。

铁矿储量占全省的50%,铝土矿储量占全省的19%,金矿储量占全省的30%。

煤炭资源地跨河东煤田北部、宁静煤田及五台煤田,含煤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8%。

风景名胜资源独具特色,资源组合良好,在全省优势最为突出。

既有险峻奇特、风景秀丽的明山大川,又有历史悠久、珍宝荟萃的人文景观,包括佛教圣地五台山、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汾河、黄河、代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雁门关、禹王洞、奇村温泉、顿村温泉、大营温泉、汤头温泉等。

市域主要交通干线有原太高速公路、北同蒲铁路、神朔--朔黄铁路、108国道、大运公路、忻(州)(五)台--忻(州)黑(峪口)公路、神(池)府(谷)公路、208国道、209国道等。

对外经济联系方向以南北向为主,东西向联系相对较弱。

(四)经济基础

忻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占山西省的比重为5.07%,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型,一、二、三产业的构成比例为20.5:

38.4:

41.1。

全市可划分为2个经济区,即忻原经济区---包括忻府、原平、定襄、代县、繁峙、五台6县市区,是山西省重要的轻工、食品、化工和冶炼工业基地,是以五台山佛教文化、雁门关边塞文化和温泉度假为特色的旅游区;晋西北经济区---包括宁武、神池、静乐、五寨、岢岚、河曲、保德、偏关8县,是黄河中游重要的水土保持与生态防护林建设基地,新兴煤-电-铝综合性工业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是以自然生态和黄河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区。

工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显著,轻重工业比为15.9:

84.1,工业部门结构以化工、电力、煤炭等为主。

工业布局可划分为5个区:

①忻定原化工、冶金、机械、轻纺工业区;②繁代冶金工业区;③宁静煤炭工业区;④河保偏煤电铝建工业区;⑤神五岢农畜产品加工业区。

旅游业已发展成为本市的支柱产业。

2000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260万人次、海外游客1.4万人次,旅游收入3.9亿元、创汇470万美元,均居全省11个地市第3位,仅次于太原和大同。

(五)城镇发展

忻州市现辖61个建制镇以上的居民点,其中有2个市区、12个县城、47个县城以外建制镇,城镇网密度0.24个/百平方公里,低于同期全省0.37个/百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

市域城镇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滹沱河断陷盆地、黄河东岸、宁静断陷盆地等区域,其中北同蒲铁路、京原铁路、108国道等交通干线沿线为全市城镇分布的密集地带。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城镇人口79.29万人,城镇化水平26.99%,低于同期全省34.91%和全国36.09%的平均水平。

忻州市区位于忻定盆地西部,地势南高北低,牧马河、云中河分别从城市南部和北部通过,北同蒲铁路、原太高速公路、大运公路纵贯南北,城市用地发展条件较好。

2000年,城市人口18.5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17.6平方公里。

市区国内生产总值19.8亿元,一二三产业的构成比例为18.5:

39.5:

42.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78元,工业总产值7.6亿元,财政收入0.9亿元。

(六)制约因素

1.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看,忻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在山西省11个地市中均比较滞后。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居全省11个地市最后一位,财政总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省11个地市倒数第二位。

(详见表2-1)

2.中心城市缺乏竞争力

在山西省10个地级市市区中,忻州市区的城市综合实力最弱。

城市人口规模、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等经济社会指标均居最后一位。

城市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分面,忻州市在10个地级市中处于下游水平。

(详见表2-2、表2-3)

忻州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行政的因素,中心城市职能等级低,职能类型相对单一,工业、商贸服务等职能薄弱,城市发展缺乏动力。

另外,忻州市区在市域中所处的地理位置偏南,而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仅占全市的23.7%、23.8%、16.2%,对所辖区域尤其东西丘陵山区的吸引和辐射力较弱,为典型的“小马拉大车”。

3.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0

受自然地形、交通条件及历史基础等因素的影响,整个忻州市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显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贫困人口比重较大。

全市14个县市(区)中,中部忻府、原平、定襄经济实力较强,土地面积仅占全市的20.25%,而人口却占全市的40.1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的52.58%;东西山区其余11个县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均为国定贫困县。

(详见表2-4)

4.东西向交通联系不畅通

忻州市境横贯山西省境东西,分别与河北省、陕西省接壤,东西距离较长,且东、西两侧均为丘陵山区,东西向交通联系很不便捷,影响了市域资源开发与城镇发展,是制约忻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表2-2山西省十个地级城市(市区)经济发展现状比较(2000)

总人口(万人)

城市

人口(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工业

总产值

(亿元)

批发零售贸易业

商品销售总额

(亿元)

财政收入

(亿元)

太原

233.2

188.9

294.8

285.4

138.0

19.5

大同

132.3

98.5

137.3

110.8

71.1

7.1

阳泉

63.2

46.7

70.8

57.6

51.6

3.3

长治

61.4

44.7

81.3

66.5

43.4

4.1

晋城

25.9

30.0

43.7

23.9

16.4

2.7

朔州

55.5

17.9

45.0

49.2

12.6

2.4

晋中

51.7

27.7

33.8

33.6

13.3

1.6

运城

59.9

21.5

30.1

27.4

16.4

1.7

忻州

49.0

17.9

19.8

7.6

7.6

0.9

临汾

72.5

30.0

42.1

32.4

30.6

2.5

注:

引自《山西统计年鉴(2001)》;城市人口为1998年数据,引自《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

表2-3山西省十个地级城市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水平比较(2000)

人均住宅

使用面积(平方米)

人均生活

用水量(吨)

人均铺装

道路面积(平方米)

燃气

普及率(%)

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辆)

太原

14.4

54.3

7.7

93.7

4.9

大同

12.0

41.0

7.8

79.9

3.8

阳泉

11.3

38.6

7.1

90.9

7.5

长治

10.8

67.7

6.7

74.7

6.3

晋城

11.2

84.5

19.7

99.2

11.8

朔州

11.0

47.9

14.2

47.2

5.4

晋中

14.0

40.0

11.7

74.4

4.2

运城

10.6

29.6

11.2

57.7

10.9

忻州

8.7

29.6

9.7

55.8

5.6

临汾

11.1

54.5

7.7

64.4

5.5

注:

引自《山西统计年鉴(2001)》

5.人口、资源、环境陷入恶性循环

人口增长快、素质低,人口、资源矛盾突出;区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西部黄土丘陵区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中部忻府、定襄、原平、代县等县(市、区)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二、区域与城镇发展战略

(一)战略指导思想

1.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原则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加强城镇工业小区建设,推进市域城乡一体化进程。

2.城镇化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合理确定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推进产业和人口集聚,使城镇化的梯度推进与产业的梯度转移结合起来,形成与城镇体系结构相适应的区域产业空间体系。

3.城镇化推进与体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深化户籍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城市财政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疏通人口、经济和社会要素城乡流动和集聚的渠道,鼓励各种投资主体参与城市建设;优化城市投资环境,吸引省内外发达地区的资金与技术;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4.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

加强忻州市与相邻地区及相邻城市之间不同层次的联合与协作,协调城镇职能分工与产业发展、城镇布局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促进开放、有序的城镇网络体系的发展。

5.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好城镇化和城镇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之间的关系。

(二)战略目标

1.发展目标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规划期末,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市域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质量达到小康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功能定位

忻州市是山西省重要的轻工、食品加工基地和新兴的煤、电、铝综合性工业基地,以宗教古建文化、黄河文化和自然生态为特色的旅游经济区,黄河中游重要的水土保持与生态防护林建设基地。

(三)产业发展战略

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现代化建设,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

市域东部县(市、区)重点发展以小杂粮、瓜菜、药材等为特色的高效种植业;西部县建设以牧为主、农林牧协调发展的生态畜牧经济区。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抓好煤焦、医药、法兰、化工、冶金、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煤、电、铝、化、冶和医药等产业,实施项目带动,突出“三煤两电一铝四化”,扩张经济总量。

“三煤”即河曲1200万吨煤矿、保德600万吨煤矿、宁武500万吨煤矿及120万吨洗煤厂,“两电”即河曲360万千瓦发电厂和五台西龙池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一铝”即晋北(原平)100万吨氧化铝厂,“四化”即原化集团甲醇和草酸、五台化肥厂尿素、河曲同德化工厂白碳黑。

3.第三产业要以旅游业为龙头,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整体促销、设施配套,围绕五台山、芦芽山、温泉、雁门关、黄河五大旅游景区的建设,突出发展以佛教文化、边塞文化、黄河文化、自然生态、度假疗养为特色的旅游业;同时,加强交通、供电、通信、供水、污水处理、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域城镇化进程,加快东、西山区脱贫致富步伐。

(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加强忻州市与相邻的太榆、大同、朔州、阳泉、离柳中等经济区及神府能源基地的分工协作,统筹规划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与布局、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等,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2.协调好忻州市与省会太原市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省会特大城市的“辐射”与“滴漏”效应,加强城市在功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联合,积极发展旅游度假服务、蔬菜副食品生产及加工等产业。

3.优化市域资源配置,强化忻州、原平、定襄核心城市建设,整合“忻定原”核心区功能;依托中部发达地区,加大东西山区的资源开发和生态建设力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统筹规划宁武、神池、阳方口组合中心,协调好河曲、保德、偏关沿黄地带城镇与工矿区布局。

4.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力度,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加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五)城镇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城市的先导效应、组织效应和集聚效应,实施积极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实现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景观城镇化的全面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1.调整优化城镇职能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城镇综合性职能体系建设,整合城镇——区域关系,增强整个市域及各城镇的竞争力。

2.提高市域中心和次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和区域辐射功能,优化城市发展的软硬环境,适度扩大城市规模,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3.积极发展小城镇,重点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县域中心和中心镇,突出城镇特色,促进城镇功能完善。

三、人口与城镇化

(一)人口

1.人口现状及历年增长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忻州市总人口为293.8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3246.98万人)的8.91%。

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人口25.99万人,年平均增加25148人,年平均增长率9‰。

另据忻州市历年统计资料,1990-2000年全市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8.7‰。

可以看出,忻州市总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2.规划人口预测

规划采用综合递增率法预测市域总人口。

公式:

Pn=P0×(1+r)n

式中:

Pn-规划期末总人口

r-规划期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n-规划年限

P0-规划基期总人口

根据国家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及《忻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r取近期(2005年)9.0‰、中期(2010年)8.5‰、远期(2020年)8‰,得:

2005年市域总人口307万人;2010年市域总人口320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346万人。

(二)城镇化

1.现状

2001年4月撤乡并镇后,忻州市共辖61个建制镇以上的居民点,其中2个市区、12个县城、47个县城以外建制镇。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城镇人口79.29万人,占山西省城镇总人口(1133.6万人)的6.99%。

城镇化水平为26.99%,远低于同期山西省34.91%和全国36.09%的平均水平。

在全省11个地市中,忻州市城镇化水平居倒数第4位,仅超过运城市(21.84%)、吕梁地区(22.22%)、临汾市(26.87%)。

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忻州市城镇化水平上升13.56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9.86个百分点和山西省6.18个百分点的平均增长速度。

1990―2000年,全市非农业人口年均增长率为3.79%。

2.城镇化水平预测

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规划采用区域分配法、综合递增率法2种方法对忻州市域城镇化水平进行预测和校核。

(1)区域分配法(横向比较)

2000年忻州市域城镇人口79.29万人,占山西省城镇总人口的6.99%;城镇化水平26.99%,低于山西省34.91%的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

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5年、2010年和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分别达到36%左右、43-45%、50-52%,城镇人口分别达1222万人左右、1510-1570万人、1850-1950万人。

根据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1990-2000年忻州市城镇化水平上升13.5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3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山西省的平均增长速度。

考虑到忻州市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十五”期间及规划期内新上马的重点工程项目和产业发展趋势,2001-2005年忻州市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取1个百分点,2006-2010年、2011-2020年忻州市城镇人口占山西省城镇总人口的比重分别取8%、8.5%。

得:

200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