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6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Word版含答案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577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6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6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Word版含答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6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Word版含答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6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Word版含答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6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Word版含答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6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Word版含答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6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Word版含答案版.docx

《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6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Word版含答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6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Word版含答案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6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Word版含答案版.docx

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6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Word版含答案版

 

2019年

2015-----2019年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二十六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1.(黄冈市)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解度/gab

Pc

0t1t2温度/℃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最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b>a=c

【答案】B

2.(荆门市)甲、乙两种物质是NaCl和KNO3,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到t3℃的方法

B.t2℃时,质量相等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配制t1℃20%的甲溶液:

称取20克NaCl溶解在80克热水中,再降温至t1℃

D.乙中少量的甲杂质,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热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

【答案】C

3.(咸宁市)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B.t2℃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

4

C.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D.在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答案】C

4.(襄阳市)曼曼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

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

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D.若将②升温至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答案】D

5.(孝感市)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答案】C

6.(鄂州市)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将18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2)80℃时,将269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6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g。

(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

(4)将4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答案】

(1)65.8

(2)59(3)11.7%(4)加水或升温

7.(荆州市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0℃~60℃之间,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2)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3)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4)50℃时,将甲、乙、丙各20g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静置,然后各取上层清液mg,再降温至10℃,此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ω(甲)、ω(乙)、ω(丙),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答案】

(1)乙

(2)丙<甲<乙(丙甲乙)(3)升温(加热)(4)ω(乙)>ω(甲)>ω(丙)

8.(潜江天门)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海水晒盐是氯化钠的主要来源,海水中还含有MgCl2和MgSO4等物质,右图是以上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①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填化学式)。

②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

【答案】①MgCl2②MgSO4

t2℃

以上时,仍然为饱和溶液的是(填化学式)。

9.(十堰市)甲、乙、丙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2)t3℃时,将20g物质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井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3)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t2℃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将t3℃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答案】

(1)甲>丙乙>

(2)60g(3)降低温度(4)AD

10.(随州市)请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溶解度/ga

50

b

Pc

0t1t2温度/℃

(1)P点的含义:

(2)若b物质中混有少量a物质,最好采用的方法提纯b(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B.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c>b>aC.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

【答案】

(1)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蒸发结晶(3)BC

11.(武汉市)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3℃时,KNO3的溶解度为。

(2)将t3℃时KCl的饱和溶液70.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0%的KCl溶液,需加水g(精确到

0.1g)。

查阅相关物质的密度后,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填字母标号)。

A.托盘天平B.药匙C.胶头滴管D.玻璃棒

(3)现有t2℃时KNO3的饱和溶液m1g和KCl的饱和溶液m2g。

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填字母标号)。

A.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分别降温到t1℃,析出KNO3的质量大于析出KCl的质量

C.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保持t2℃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

(1)63.9g

(2)30.0CD(3)AC

12.(宜昌市)下表是通过实验测得两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图是市售果味型汽水配料表。

请据图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51.1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g。

(2)40℃时,将50g氯化钾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3)60℃时,将45g氯化钠和45g氯化钾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氯化钾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或“=”);

(4)打开如图所示果味型汽水瓶盖时,观察到汽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结合配料成分可知,此时汽水是的饱和溶液(填配料表中的具体物质)。

 

【答案】36.0。

140。

<二氧化碳。

 

2018年

13.(恩施州)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C.将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B

14.(黄石市)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观象如图一所示。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将温度由T1℃开高到T2℃,充分提拌,烧杯乙中故体一定全部容解

【答案】D

15.(潜江天门)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中含有杂质乙。

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B.将A点降温到t1℃甲乙丙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甲乙丙饱和溶液中,丙质量分数最大

D.将甲中A点变成B点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答案】B

16、(咸宁市)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右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答案】B

17、(孝感市)如图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在t2℃时,将28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8g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

D.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Z>丙

【答案】C

18.(鄂州市)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中P点含义是。

(2)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此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3)要想从乙物质饱和溶液中结晶得到大量乙物质的最好方法是。

(4)t3℃时,若要在此温度下将组成在M点的甲溶液转化为N点的甲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答案】

(1)t2℃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乙>甲>丙;(3)蒸发结晶;(4)增加溶剂

19.(荆州市)(4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种物质在℃时溶解度相同。

(2)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

(3)t2℃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

(4)t2℃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1)t1

(2)40g(3)A(4)20g≤a<40g

20.(十堰市)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2)欲将t1℃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任填一种)。

(3)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填“甲”、“乙”或“丙”)相似。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配制300g甲的饱和溶液,需要固体甲的质量为100g

C.t2℃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多

D.t1℃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

丙>甲=乙。

 

【答案】

(1)甲;

(2)增加溶质;(3)丙;(4)BD。

21、(随州市)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可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受污染水中的可溶性有毒物质C.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经处理达标后排放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2)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t2℃时,将30g的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②当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方法提纯A物质。

③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答案】

(1)B

(2)①75②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③B>A>C

22.(武汉市)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t1℃时,将50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t2℃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钾的方法是。

(4)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

和溶液b。

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饱和溶液B.溶液质量a

C.溶质质量a=bD.溶剂质量a

【答案】

(1)25g

(2)20%(3)蒸发结晶(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ABDE

23、(襄阳市)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作答:

 

(1)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AC(填“>”、“=”或“<”);

(2)t3℃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

【答案】

(1)=;

(2)B>A>C(或“B、A、C”)。

24.(宜昌市)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2)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t3℃时,将70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4)t3℃时,将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

(1)30g(不加单位不得分)

(2)丙乙甲(3)160(4)t1

 

2017年

25.(随州市)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

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的饱和溶液

D.将130g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

【答案】D

26.(咸宁市)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剂不变时,t1℃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是饱和溶液

B.溶剂不变时,分别将t1℃X、Y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相同温度时,X的溶解度一定大于Y的溶解度

D.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B

27.(孝感市)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

D.t3℃时,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g甲的饱和溶液

【答案】B

28.(鄂州市)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将50g甲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g。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3)现有操作步骤:

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

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4)若将35℃时甲的饱和的溶液降温到变成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字母序号)

A.变大B.变小C.不变

【答案】

(1)130

(2)加入丙物质(或蒸发溶剂)(3)ADCB(4)B

29.(黄石市)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

(3)下列做法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或减少水体污染的是(填序号,多选);

①农业和园林浇灌改为喷灌、滴灌②工业废水在接排入江河中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④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如下所示:

①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②(选填(“T1”、“T2”或“T3”)℃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选填“甲”、、“乙”“丙”);

③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选填“甲”或“丙”)。

【答案】

(1)肥皂水

(2)乳浊液(3)①③(4)①甲乙丙②T2③丙

30.(荆门市)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P点的含义是.

③t2℃时,将4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g.

④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答案】

(1)①a>b>c②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70④c

31.(荆州市)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点对应的是物质A的(“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加热C的饱和溶液,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

(3)除去A中少量的B,步骤是:

加水溶解,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干燥。

(4)t1℃时,将A、B、C各8g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A)、w(B)、w(C),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答案】

(1)不饱和

(2)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升高温度,C的溶解度变小,析出C晶体,所以出现浑浊现象。

(3)降温结晶(冷却结晶)(4)w(A)=w(B)>w(C)

32.(十堰市)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g。

(2)p点的含义是。

(3)将t2℃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成为不饱和溶液的是(填A或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t2℃时,A、B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A>B;

②t2℃时,用等质量的A、B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A>B;

③通过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使A、B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

④t2℃时,将1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100g。

【答案】

(1)50

(2)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或t1℃时,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3)B(4)③④

33.(武汉市)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

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1)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g。

(2)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

(4)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

A.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B.若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C.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答案】

(1)40

(2)25%(3)硝酸钾(4)BC

34.(襄阳市)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

(2)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齐100g,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

【答案】

(1)t1;

(2)丙、乙、甲;

35.(宜昌市)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小的是;

(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g;

(3)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高到t2℃,有固体析出的是;

(4)t2℃时,将一定质量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完全溶解,再降温到t1℃,析出甲物质15g,则时,加入甲物质的质量为g。

故答案为:

(1)甲;

(2)80;(3)丙;(4)75.

 

2016年

36.(恩施州)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6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仍是饱和溶液

B.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C.a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D.a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答案】C

37.(荆门市)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t2℃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提纯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答案】C

氢氧化钠

碳酸钠

20℃

40℃

20℃

40℃

109g

129g

21.8g

49g

酒精

17.3g

40g

不溶

不溶

38.(咸宁市)列表和作图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所绘图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

 

A.图象与表格均能反映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其中表格的优点是变化规律更直观

B.由表格数据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

C.40℃时,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酒精中都能得到饱和溶液

D.40℃时,将CO2通入饱和的NaOH酒精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答案】D

39.(黄石市)⑴下列是与水有关的几个描述,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完整:

①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是(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