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0741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象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大象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大象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大象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大象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象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

《大象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象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象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

大象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1制作宇宙模型

教学目标:

1.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

2. 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

难点:

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参观、学习并质疑。

教具、学具:

教具:

多媒体

学具:

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2.导入:

同学们:

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了解多少呢?

小组交流。

3.多媒体播放有关宇宙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课堂活动:

(一)、设计模型

根据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宇宙模型

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

年月日小组

一、 模型名称:

二、 所需材料:

三、 职责分工:

小组长资料员材料员计时员

记录员质量员发言人

四、 模型草图:

五、 评价反馈

六、 修改计划

同学们根据自己了解的宇宙,在心目中设计宇宙模型。

(三)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

一、制作模型

讲解:

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

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

说明:

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

二、修正模型

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三、参观交流模型

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质疑

设计问题银行存折,如:

“宇宙有多大?

出示表格:

序号

存入时间

问题

提取时间

1

9月3日

宇宙有多大?

2

9月3日

天空有多少个星座?

 

五、总结:

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你有哪些大胆的设想?

你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让学生畅所欲言。

六、实践调查:

查阅有关宇宙的更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

2修改模型

备课设想:

本课的主题是修改上一课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宇宙模型,这是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而编排的,利用他们对大自然的万物充满了好奇,并有强烈的动手欲望,因此,本节课的主旨是在教师引导下,启发学生去认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围绕问题进行再观察再思考,并实验,去寻找各种自己心目中的答案,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一、 教学目标:

修改“宇宙模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加学生对宇宙的认识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修改完善模型;模型与解释

难点:

根据资料查找模型的不足

三、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四、 教具:

各组制作的宇宙模型;搜集的有关宇宙的资料;材料超市中的东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动手制作了宇宙模型,其他同学也已经对模型提出了看法和意见,今天我们就这些看法和意见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修改和完善

(板书课题)

修改和完善模型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下面我们按照分好的小组制定各小组的模型修改计划。

二、 制定各小组的模型修改计划,展示,并全班讨论。

三、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模型修改计划将自己小组内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筛选。

四、 把筛选出的有效资料填入“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小组内讨论本小

组内的资料,找出资料所呈现的现象和规律,根据现象与规律总结本小组所讨论的结果,并在作业本上呈现出来。

(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表或其他……)

五、 根据本小组内的分工和搜集到的资料及得出的结论进行讨论,讨论本小组模型的不足之处。

分工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模型更科学、更完善。

第二课时

一、 达与交流,举办宇宙模型展示会:

1. 展示完善后的宇宙模型,交流经筛选后的有效资料,说说自己的模型先前的不足与自己的修改之处,并说出修改后的好处。

2. 回答别人根据自己的模型所提出的问题。

二、 拓展活动:

1. 做宇宙的膨胀实验

2. 阅读科学自助餐。

阅读9页到10页的内容。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

1精确时间的步伐

一课程标准要求:

1.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

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究结果。

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的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于探究与发展对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搜集关于钟表的资料,并与同伴交流。

2.统计整理信息资料,比较分类,并说明工作原理。

3.选择感兴趣的钟表,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研究。

4.养成认真细致工作态度和不懈探究的科学态度。

三、学生分析:

在四年级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尝试搜集整理信息资料,选择研究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生已经俱备一定的探究技能,本课只是进一步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再者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可以促进本课的学习。

但是搜集资集资料是本课学习的前提,目前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渠道较窄,估计有部分学生可能找不到充足的资料,会影响本课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方面帮助学生搜集资料,另一方面事先搜集资料补充。

四、实施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搜集有关钟表资料:

课前引导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指导搜集资料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要搜集资料予以补充。

整理信息资料与交流:

引导学生汇总多种资料,运用讨论、分析、比较进行总结激励学生极积表达、交流,认真倾听、思考、补充。

选择钟表继续研究:

激励学生积极讨论选择喜欢的钟表,制定研究计划,合作探究,交流、改进。

并引导学生认真记录研究结果,遇到问题及时与同伴交流。

五、教学重点:

搜集关于钟表的资料,并进行表达交流。

六、教学难点:

统计、整理、比较有关钟表的资料,并说明原理。

七、教学方法:

搜集整理资料、观察、思考、讨论、倾听、探究、

合作与交流。

八、教学资源:

各种各样的计时工具及图片。

十、课前准备:

预习本课,并搜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

十一、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本课,搜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并思考工作原理。

(二) 整理汇报:

1.学生以组为单位整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根据特征分类,并

思考工作原理。

教师检查各组搜集资料的情况,并出示教师的搜集

资料补充。

2.小组代表汇报整理结果,并说明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其余倾听、

思考、补充,教师相机评价鼓励学生。

3.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大家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学生选择

自己感兴趣的钟表继续探究。

(三) 计划与组织:

1.小组讨论选择感兴趣的钟表,思考交流研究方法。

2.小组计论制定书面研究计划,并详细分工。

3、展示各组探究计划,大家讨论优点与不足。

4、各组讨论修改探究计划。

(四)延伸探究:

1.运用钟表发展史,教育学生继承发扬人类不懈探究的科学精

神,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坚持不懈的进行科学

探究,将来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2.学生课下分组探究,做好实验记录,并相互交流探究结果。

2钟摆的秘密

一、备课设想:

1、课程标准要求:

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模型来验证钟摆的秘密。

2、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来了解钟摆的秘密。

3、学生分析:

由于摆的秘密比较抽象,只靠老师的讲解,学生是理解不了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才行。

4、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

观察、质疑、动手验证、分析、总结。

二、重点:

钟摆的原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

难点:

摆长与摆摆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三、教法:

观察、猜想

学法:

观察、验证

四、教具:

摆钟内部结构模型,钟表的摆模型,自制活动的摆。

学具:

自制(课前由学生自制简单的摆)。

五、教学过程:

1、观察、分析、猜想

(1)教师出示摆钟的内部结构模型。

(2)学生看完后,提出问题

①摆钟如何工作的?

②为什么只有摆在摆动时,秒针、分针、时针走动?

(3)摆钟工作时,哪部分起着作用?

(4)教师出示摆的模型,介绍摆臂、摆锤。

2、实验

(1)研究在相同时间内同一个摆的摆动次数是否相同。

①拿出自制的摆,在三个一分钟内测出摆摆动的次数,你的发现是什么?

②大家的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

是什么决定了摆的快慢呢?

3、研究摆长与摆摆动快慢关系

(1)实验一

同样的摆锤,改变摆长,观察摆动次数,总结发现。

(2)实验二

摆长相同,改变摆锤的重量,观察其摆动次数,总结发现。

(3)整理总结

(4)你有办法调整摆的快慢吗?

摆钟呢?

4、作业

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60秒摆动20次的摆,60秒摆动40次的摆。

3小水钟

课标要求:

能对搜集到的众多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懂得小水钟的构造原理

2、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获得数据,得出结论,使学生呢感乐于分析总结,动手操作。

3、使学生学会科学的看问题和想问题的科学态度。

学生分析:

课前学生先搜集小水钟的相关资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重难点:

小组合作制作小水钟搜集数据,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教法、学法: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岁月的悠悠长河中,我们发明了许许多多的积时工具,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古老的钟表——水钟,课前大家都查找了相关小水钟的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二、图片观察分析

1.出示设有数学盘的水钟,观察水钟的构造,交流它是怎样用来记时的。

2.出示“受水型”“泄水型”的漏壶。

并做简要的介绍。

三、 制作

准备适当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简易的水钟。

全班交流,相互提建议。

第二课时

一、我们的小水钟工作得怎么样?

有办法使小水钟更精确、测量时间更长吗?

大胆使一使,我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1.实验,并整理所得的数据,填写表格。

10秒流出的水滴数

测量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水滴数

我的发现

观察水钟计时

秒表显示的时间

10秒

20秒

30秒

水钟显示的时间

我的发现

2.学生说说为什么流水可以用来做“钟”了?

水钟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说说自己的理解。

二、阅读20页的小资料。

三、拓展活动

留心家里或学校里水龙头滴漏现象,测算一小时、一天、一个月流失的水量。

4小小钟表设计师

备课设想:

对于这节课,我们的设计思想是这样的:

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组成钟表的物体的共性,那就是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

其二,很多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大家能选一种来自己设计钟表吗?

我们来个设计大比拼。

设计并展示,展开交流活动。

第三,让学生了解一些有趣的生物钟,如驴钟、花钟和人体的生物钟以及意义。

第四,让学生针对列表项目学会自我客观地评价,。

最后,就是课外作业的布置,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对未来钟表的想象用图画或文字表达出来。

课程标准:

能对搜集到的众多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教学目标:

1.根据自己获得的各种资料和数据,比较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找出不同材料做成的钟表的共性.

2.学会动手设计钟表,敢于大胆地实践.

3.学会自我客观的评价.

4.了解各种各样的"钟"

教学重难点:

目标1和目标2.

教法、学法:

引导分析总结归纳动手制作

教具学具:

钟表,自己(或合作)制作钟表的材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与反思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精确时间的步伐》、《钟摆的秘密》和《小水钟》等,以及我们获得的各种资料,我们从中比较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人们用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