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6658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湖南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湖南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湖南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湖南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

《湖南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

湖南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2012湖南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1项,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们常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唯一原因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2.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快速发展B.与时俱进C.改革开放D.实事求是

  3.我国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类型是()。

  A.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优抚安置D.社会福利

  4.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5.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是()。

  A.经济建设B.能源问题

  C.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D.外交关系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验的核心是必须做到()。

  A.改革开放B.发展生产力

  C.“三个代表”D.与时俱进

  7.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

  A.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唯一的经济制度

  C.我国经济特区的经济制度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8.政府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A.加强宏观调控B.完善市场体系

  C.实行政企分开D.转化企业经营机制

  9.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国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收入D.社会总产值

  10.下列不属于现代市场经济基本要素的是()。

  A.市场主体B.市场规则

  C.市场体系D.宏观调控体系

  11.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利,这说明税收具有()特征。

  A.无偿性B.固定性C.公平性D.强制性

  12.下列关于赤字对国家经济影响不正确的说法是()。

  A.影响国家支付能力B.国家外汇储备增加

  C.国际债务增加D.国内通货膨胀

  13.由法律关系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是()。

  A.行为能力B.行动能力

  C.权力能力D.权利能力

  14.行政相对人在行政诉讼中能()。

  A.做原告B.做被告

  C.既可以是原告,也可以是被告D.视情况而定

  15.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A.经济纠纷B.行政纠纷

  C.行政合同纠纷D.民事纠纷

 16.所谓彩色木刻画就是用木刻套印的方法印成画幅,人物、花鸟、山水……差不多跟中国画画家笔下的真迹一模一样。

我家里挂着一幅新罗山人的花鸟画,一块石头前伸出一枝海棠,三个红胸鸟停在枝上,上下照应,瞧那神色,像是正在那里使劲地叫呢!

  文中加点字,运用不恰当的是()。

  A.所谓B.差不多C.照应D.神色

  17.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量体栽衣 甚嚣尘上B.提纲挈领 落华流水

  C.恼羞成怒 腹背受敌D.礼仪廉耻 里应外合

  18.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其中,汉族固有的宗教是()。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19.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成为反映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的“晴雨表”。

下列关于CPI的表述错误的是()。

  A.CPI是反映我国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

  B.CPI用于衡量消费者经常购买的确定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

  C.按年度计算的CPI变动率不能反映通货紧缩的程度

  D.CPI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20.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的集中体现。

  A.战略方针B.基本政策

  C.体制机制D.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基本命题。

实事求是中的求实精神与实用主义的实用原则都讲实际,但它们的精神实质迥然不同,其区别在于()。

  A.前者所求的“是”为客观事物的规律,后者追求的是实际效果

  B.前者所讲的“实际”为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后者是个人经验

  C.前者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后者以个人的经验和行动为出发点

  D.前者是一种普遍性的方法原则,后者代表美国特有的思维方式

  22.“未秋先秋,踏断蛮牛”、“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这些农谚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A.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23.按照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和国家全面推进的建设有()。

  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

  24.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战略有()。

  A.科教兴国战略B.人才强国战略

  C.可持续发展战略D.科教兴农战略

  25.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

  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6.甲一直暗恋同学乙,某日趁乙不备偷拍其换衣服的照片,并以此要挟乙与自己结婚。

乙只好同意和甲结婚。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侵犯了乙的隐私权

  B.乙可以在婚姻登记后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C.乙有权主张婚姻无效

  D.乙只能在结婚一年后提出离婚申请

  27.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基本表现是()。

  A.宪法的制定必须具有严格的程序

  B.宪法的修改必须具有严格的程序

  C.法律的制定必须依据宪法

  D.法律与宪法相抵触无效

  28.下列各项中属于合同法基本原则的是()。

  A.自愿原则B.诚实信用原则

  C.效率优先原则D.平等原则

  29.下列()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A.甲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

  B.乙曾被开除公职

  C.丙曾因违反交通规则被罚款

  D.丁曾受过党纪处分

  30.下列不属于内部行政监督主体的有()。

  A.检察院B.监察局  C.人大及其常委会D.人民法院

31.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政府的角色应该是()。

  A.各方利益的协调者B.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C.企业管理的参与者D.市场秩序的监督者

  32.按三次产业分类法,以下各产业部门中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A.采掘工业B.建筑业C.房地产业D.交通运输业

  33.当前,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有()。

  A.环境质量下降B.交通拥挤、就业困难

  C.城市数量过多D.市场供应不足

  34.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的手段包括()。

  A.出口补贴B.关税壁垒C.非关税壁垒D.出口退税

  35.遵义会议后,成立了()三人团,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A.张闻天B.毛泽东C.周恩来D.王稼祥

 2012年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卷(十)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它的代码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说: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这表明了()。

A.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C.意识本身具有创造客观事物的能力

D.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东西

2.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这一原理运用于实际,形成了我们党的()。

A.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B.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C.为人民服务的宗旨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句话体现了()。

A.折中主义思想B.朴素辩证法思想

C.诡辩论思想D.二元论思想

4.对于同一棵古树,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长习性,把古树顽强的生命力看作是美;木材商考虑的是它的木质和树围,把古树的实用价值看作是美;而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的形态看作是美。

上述对古树审美感受的差异表明()。

A.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的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5.不少农民习惯“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农产品走销,今年就种什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

6.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关系发展史

C.社会意识发展史D.劳动发展史

7.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意识的本质问题B.世界的本原问题

C.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D.世界能否认识的问题

8.人在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时会感到“度日如年”。

这表明()。

A.时间是由人的主观感觉决定的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C.事物的内部矛盾D.事物的外部矛盾

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D.科学的观点

11.生产力反映的是()。

A.人和自然的关系B.自然界中物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12.英雄史观的理论前提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3.中国近代首先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

A.孙中山B.毛泽东

C.周恩来D.邓小平

14.毛泽东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B.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力量D.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15.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1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B.又聋又哑的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精神病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1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

A.原判刑期以上,三年以下,不得少于一年

B.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不得少于六个月

C.原判刑期以上,三年以下,不得少于六个月

D.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不得少于一年

18.有期徒刑的刑期一般是()。

A.6个月以上15年以下B.1年以上15年以下

C.15日以上15年以下D.15日以上20年以下

19.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其解决的途径是()。

A.通过外交途径B.通过国际法院

C.通过国际条约D.通过刑事诉讼

20.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方法共有()。

A.5种B.7种C.8种D.9种

21.下列选项中,哪个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

A.在逃犯开车冲向闹市时,警察开枪将其打死

B.轮船失事,船长迅速乘救生艇率先逃生

C.甲唆使自己豢养的狼狗咬乙,乙顺手操起地上木棍打死狼狗

D.轮船刚驶离港口,遭遇暴风,船长为避免轮船倾覆,下令把船上货物抛入海中

22.以下关于缓刑和假释的说法,正确的是()。

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不再执行

B.对于累犯,不得适用缓刑,但可以适用假释

C.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D.对于被判处拘役、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23.秦汉时,国家权力分为行政与监察两种。

其中,主管监察的是()。

A.太尉B.奉常

C.御史大夫D.郎中令

2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是有广泛代表性的()。

A.行政决策组织B.统一战线组织

C.咨询组织D.行政监察组织

25.我国唐代设置的独立的监察机关是()。

A.中书省B.门下省

C.督察院D.御史台

26.认为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思想来源于()。

A.理查德·施奈德B.伊斯顿和拉斯维尔

C.西蒙D.林德布罗姆

27.从决策的基本属性来看,决策是()。

A.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活动B.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活动

C.客观规律的真实描述D.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28.决策的灵魂是()。

A.选择性B.目标性

C.预见性D.主观性

29.现行公文中应用范围最广的是()。

A.意见B.通知

C.通告D.计划

30.可以平行也可以下行的公文是()。

A.通知B.决定

C.报告D.批复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只有将它们全部选出,涂在答题卡上,而不错选漏选,方能得分。

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辩证的否定是()。

A.自我否定B.发展的环节

C.联系的环节D.扬弃

32.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A.绝对主义B.教条主义

C.经验主义D.诡辩论

3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

A.细胞学说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文化论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3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主要内容是()。

A.生产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以及发展变化的方向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决定作用

D.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35.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一事实表明()。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

B.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C.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依据发生了改变

D.历史有时会向后做出较大的跳跃

3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A.认识过程不可缺少的两个阶段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全部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部分认识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37.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3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12)。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

B.中国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社会开始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39.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即必须()。

A.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B.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完善民主监督、监察和审计

D.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

40.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1234)。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C.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41.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相同点是()。

A.侵犯的客体相同B.主观方面都是故意

C.客观方面都是利用职务之便D.犯罪的客体相同

42.行贿罪的主体可以是()。

A.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公民B.国家工作人员

C.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D.人民团体

43.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

A.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人身自由D.宗教信仰自由

44.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

A.犯罪的主体B.犯罪表示

C.犯罪的目的D.犯罪的故意

45.宪法的特征主要有()。

A.宪法具有最高效力B.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C.宪法的制定要通过特定的程序D.宪法的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46.下列继承人中,( )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A.父母B.配偶

C.祖父母D.兄弟姐妹

47.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

A.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实事求是,有错必纠D.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48.法律实施包括()。

A.执法B.司法

C.守法D.立法

49.商标权的取得应遵守()。

A.经济合理原则B.先申请原则

C.注册原则D.协商原则

50.公文的行文关系包括()。

A.隶属关系B.指导关系

C.平行关系 D.可不遵行

三、判断题(下列命题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全涂A或全涂B不给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51.哲学的党性是指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

5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精髓)在坚持与时俱进。

()

5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54.公开发行新股必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

55.国家行政机关的各种行为,统称为行政行为。

()

56.凡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

57.印章是公文生效的标志。

()

58.重庆市卫生局不能与重庆市社科院联合发文。

()

59.公文结构层次序数,正确的写法是“一、

(一)、

(1)”。

()

60.公文主题词至少2个,最多不超过5个。

()

四、综合分析题(本大题中

(一)、

(二)、(三)为不定项选择题,即每小题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一)

某公司要招聘一位负责市场开发的管理人员,应征者络绎不绝。

第一轮面试时,总经理对所有应聘者说:

“请你们哪位帮个小忙,到楼下搬五张桌子和十把椅子来。

”有的应聘者对此毫无反应,抓紧时间埋头看公司有关招聘资料。

有几位应聘者立刻转身下楼,有的独自扛来一张桌子,有的独自搬来两把椅子。

其中有一位应聘者(小N)在听了总经理的话后并没有急着下楼,而是召集了几位应聘者一同下楼,将其余的桌子和椅子全部抬上了楼,第一轮面试结束,凡是下楼搬桌椅的人都顺利通过,进入下一轮。

第二轮面试是当场作文,题目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考试结束后,众应聘者对自己的表现十分满意,欢欢喜喜地离开了。

离开时,几乎所有参加面试的应聘者都将自己用过的一次性纸杯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只有小N起身时将自己的纸杯随手带走,放进了门口的废物筒里。

最后结果,小N应聘成功。

61.在第一轮面试中,该公司总经理让搬桌椅的人进入下一轮面试,看中的是应聘者的

()。

A.策划能力B.应变能力

C.服务意识D.超前意识

62.小N在第二轮面试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是()。

A.小N能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

B.小N具有突出的公关能力

C.小N比别人搬的桌椅多

D.其他应聘者忽视了自己“为善”应从小事做起

63.小N在第一轮面试中表现出了高于其他应聘者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主要有()。

A.写作能力B.团队精神C.协调能力D.组织能力

64.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应聘者在第一轮面试中被淘汰的原因是()。

A.对应聘很重视,准备很认真

B.对总经理的要求没有做出积极的反应

C.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

D.他们跟着小N一起搬了桌椅

65.从道德建设的角度看,上述案例告诉我们()。

A.道德建设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B.道德情操的养成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C.道德修养不只体现在大事中,也体现在日常点滴小事中

D.道德水平的高低只有在招聘过程中才能得到集中体现

(二)

2003年12月28日,某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总结大会。

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在会上说:

“从2002年开始,我县正式启动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活动,万人参与。

去年共收到评议书6万3千份,评议意见6千多条。

今年收到的评议意见比去年减少了2千余条。

去年评议中,群众提出的意见都已一一得到整改、落实和查处。

今年4千多条意见的落实情况,明年将在适当的时间向全县人民汇报。

”县纪委书记的讲话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目前,群众评议政府机关的活动,末位部门一把手淘汰制,已经成为转变该县政府机关作风的一个重要方式,政府工作人员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动力。

66.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活动反映了《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的内容有()。

A.政治坚定、忠于国家B.勤政为民、接受监督

C.团结协作、步调一致D.清正廉洁、品行端正

67.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活动的意义有()。

A.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举措

B.这是加强和改进政府机关工作作风建设的好办法

C.生动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D.是社会主义直接民主的一种形式

68.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活动的形式属于()。

A.群众参与B.群众监督

C.群众审查D.群众决定

69.群众评议政府机关的活动说明()。

A.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B.政府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

C.群众有权免除政府部门的领导人

D.群众和政府合为一体

70.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A.群众监督是司法监督的重要内容

B.群众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

C.群众监督增加了对政府部门领导人的压力,也是廉政勤政的动力

D.群众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政府的官僚主义,改进政府的工作作风

(三)

关于因交通肇事给予被害人家属抚恤问题的报告

××(19××)×号

省政府:

据我省××县人民法院报告,他们对交通肇事[1]被害人死亡,是否给予被害人家属抚恤的问题,有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被害人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并遗有家属要抚养的,应给予抚恤;被害人若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或儿童,就不给予抚恤。

另一种意见认为,[2]不是由被害人自己的过失所引起的死亡事故,不管被害人有无劳动力,都应酌情给予抚恤。

我们同意后一种意见。

几年来实践经验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安抚死者家属。

请批复。

××省高级人民法院

71.该公文标题的错误是()。

A.缺少发文机关B.事由写法不规范

C.文种选用错误D.标题与内容不一致

72.对该公文的认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主送机关不当B.缺少成文时间

C.发文字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