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18.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6442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18.docx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18.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18.docx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18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陈独秀在辛亥革命后说:

“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提倡学术自由,反对文化专制

B.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C.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运动

D.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2.(2011·淄博市高三调研检测)胡适曾说过: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这里所谓的“树墩”是指(  )

A.封建传统文化B.君主专制制度

C.传统的小农经济D.反动政府的统治

3.(2011·北京西城区调研)1922年胡适开具了他心目中“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其中将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列为一组。

这些人物具有共同的特征是(  )

A.要求实行变法救亡图存B.其思想对知识界影响重大

C.倡导实行民主与科学D.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4.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这里的“新”主要是指(  )

A.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后

B.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有了变化

C.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D.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时期

5.(2011·山东日照调研)青岛的五四广场以纪念五四运动而得名,其标志性雕塑被称为“五月的风”。

这是因为(  )

A.青岛是当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地

B.青岛是当年五四运动的中心地

C.和青岛有关的问题成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

D.青岛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而命名的

6.胡锦涛指出:

“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

”其“推动”主要体现在(  )

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的传播 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 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③④

7.(2011·北京西城抽样测试)某历史学家指出:

“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依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

”这段材料表明(  )

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 ③五四运动的成功是工、商、学等阶层共同努力的结果 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A.①③B.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8.(2011·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高三联考)《中国青年报》在题为“‘五四’不是历史的回声”的文章中指出,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角度来审视90年前的“五四”,我们可以说,“五四”并不是历史的回声,它依然“活”在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奋斗中。

这主要是指五四运动(  )

A.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的政治运动

B.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文化运动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步胜利

D.是激励中华民族腾飞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

9.(2011·厦门质检)一位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后在台湾政界任职,他在回忆和评议“五四”的文章中说:

“大陆赤祸蔓延,政府播迁台湾,五四运动为其种因,应负绝大责任。

”这从反面说明了五四运动的影响是(  )

A.促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0.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而创排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第一篇章《山河祭》起自公元1840年的鸦片战争,迄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

其中不会出现的情景是(  )

A.华夏儿女艰辛拉犁的身影出现在遥远的地平线上

B.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炮声摧毁了大清王朝的沉梦

C.中国人民在痛苦和屈辱中苦苦寻找的救国的真理

D.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撕碎了中国的美丽山河

11.(2011·石家庄统考)中共“一大”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这主要是指“一大”(  )

A.决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

B.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C.把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军阀

D.确定共产党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2.(2011·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检测)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写道: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材料二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材料三 近二三十年来,多数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这是对1840年以来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新概括。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的表现。

(6分)

(2)依据材料一,回答辛亥革命为什么没挖掉“树墩”?

何以见得“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6分)

(3)依据材料二,回答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6分)

(4)依据材料三的观点,你会对近代前期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任选一件从中华民国成立至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事件进行评价。

(4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个口号,具体分析五四运动的导因和特点。

(6分)

材料二 有些当代学者认为:

“五四运动既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也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五四运动“补课”和“起点”的含义?

(8分)

材料三 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而设的。

在近一个世纪中,“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将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不断推向前进。

杜威认为: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及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

(4分)

答案与解析

1.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是理解题目材料的含义。

陈独秀的意思是我国当时的革命都是政府与在野党的斗争,人民对此漠不关心,因此导致革命不会成功,所以要想使革命成功,必须解放人民的思想,提高人民的觉悟。

答案:

 D

2.解析:

 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尽管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砍掉了树的“枝干”,但由于“树墩”还在,树还会发芽,这里的“树墩”显然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为了挖掉“树墩”,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胡适就是代表人物

之一。

答案:

 A

3.解析:

 康有为、梁启超要求实行变法救亡图存,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蔡元培、陈独秀倡导实行民主与科学。

而无论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代表,还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他们的思想对知识界的影响都很大。

答案:

 B

4.解析:

 俄国十月革命后,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曙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

 C

5.解析:

 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山东问题”未得到解决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而青岛的主权问题是山东问题的主要内容,C项正确。

五四运动的爆发地在北京,运动的中心先在北京后转到上海,A、B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显然错误。

答案:

 C

6.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推动中国历史进步,主要体现在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的传播,显示了无产阶级这一新阶级力量的作用。

答案:

 B

7.解析:

 题干材料揭示了两方面的信息,一方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另一方面揭示了五四运动群众基础的多元化。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故①对两者关系的揭示是正确的;②说法错误,新文化运动缺乏多元力量参与;③揭示了五四运动群众基础的广泛性,也符合史实;④的说法错误,因为五四运动的目的是反帝反封建,因此它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非无产阶级革命。

答案:

 A

8.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角度来看,五四运动不仅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A、B、C没有全面准确地反映材料的含义。

答案:

 D

9.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认为国民党政权被中国共产党赶出大陆,与五四运动密切相关。

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传播,A错误;B、D与材料内容无关。

答案:

 C

10.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起自公元1840年的鸦片战争,迄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这一关键信息。

这8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遭到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华儿女艰苦抗争寻求救国真理的过程,B、C、D都体现了这一主题,而A则是华夏儿女在古代农耕时期的生活场景。

答案:

 A

11.解析:

 C、D两项不属于中共“一大”的内容,A、B两项比较,B项更符合题意。

答案:

 B

12.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中共“一大”提出要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共产主义,这实际上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所以才有“悬在半空”之说。

“二大”对中国的国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终制定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这样就解决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问题,明确了方向,从而“脚踏实地”了。

故C为正确答案。

A项是在“一大”上制定的;B项是在“二大”上作出的决定,但是不符合题意,D项是“三大”作出的决定。

答案:

 C

13.解析:

 第

(1)问要注意洋务运动坚持“中体西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剪断了一些树枝”的表现。

(2)问应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分析。

第(3)问应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方面分析。

第(4)问要注意理解材料三,并要从“近代前期”选出评价较高的事件,再列举从“中华民国成立至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事件,又要写出评价。

答案:

 

(1)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海军。

(6分)

(2)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破坏中国革

命;革命纲领不彻底。

萌发的表现:

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

(6分)

(3)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反对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文化、新道德;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民主与科学。

(6分)

(4)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如选新文化运动,则从“宣传民主与科学,促进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是思想观念的近代化”方面进行评价。

(4分)

14.解析:

 第

(1)问应围绕五四运动的导因和特点分析,第

(2)问应注意“补课”和“起点”的含义,第(3)问应依据材料概括“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答案:

 

(1)导因: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日本获得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特点:

“劳工”(无产阶级)在运动中后期起了主力军作用。

(6分)

(2)第一次历史巨变指的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并不彻底,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所以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

第二次历史巨变指的是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而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分)

(3)主旋律:

是指爱国主义精神,还包括民主、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