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方案终.docx
《沉降观测方案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观测方案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沉降观测方案终
沉降观测方案(终)
密级:
编号:
华润置地(秦皇岛)橡树湾1.1期工程
沉降观测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日期:
总包单位: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编写单位:
秦皇岛中冶地五一五勘测有限公司
一、观测区概况
本项目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西大街南侧,横断山路以西,南岭路以东。
在建橡树湾1.1期工程为5栋高层住宅(1#--4#楼房地面上均为30层、5#楼为地上27层),进行5栋楼房主体沉降观测。
二、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
1.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2.JGJ/T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3.GB/T12897-200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三、沉降观测的高程系
本次沉降观测的高程系采用独立系统。
四、使用的仪器、设备
1.日本拓普康电子水准仪(DL-111C);
2.铟钢水准尺一对;
3.联想笔记本电脑一台,惠普2100型打印机一台;
4.金杯面包车一辆。
五、沉降观测的原理
沉降观测就是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通过观测镶嵌在建筑物上的沉降观测点,求得其高程值,然后比较两次观测所得到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即可从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变化反映出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六、沉降观测基准点和观测点的布设
1.基准点的布设
本次沉降观测的基准点位置的选取应布设在本项目工程影响范围以外,一般不宜少于30~50m,且数量不应少于3点,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和现场条件情况,初步确定在离场区50m以外的路基基础上设3个沉降观测基准点(其中基1为沉降观测起算点、基2、基3为检核点),作为本次沉降观测的起算点,沉降观测基准点的布设采用长12cm、直径为20mm的点芯镶嵌在稳固的地基基础上制做而成。
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的所有沉降观测点均按下图所示制作而成,镶嵌在距离地面0.5米的承重柱上。
沉降观测的沉降观测点应根据楼房的结构施工图具体布设(我方根
据甲方提供的平面结构图和沉降测量规范,结合以往沉降观测的经验和对该项目
的实际情况了解,对本项目进行沉降观测点点位的布设(拟布设在地下一层),共布设47个沉降观测点(1#楼布设8个,2#楼布设12个,3#楼布设11个,4#楼布设8个,5#楼布设8个),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的反映地基及建筑变形特征,点位宜布设在下列位置:
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没10~20米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框架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上。
观测点的布设详见“附图:
沉降观测点位布置示意图”。
七、沉降观测点的观测及计算
1.基准点的观测及计算
沉降观测基准点的观测,按照二等水准的测量要求,以“后-前-前-后”的作业方法进行往返观测,3个基准点进行水准联测,沉降观测网的平差计算使用HLADJ3.0智能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
2.沉降观测点的观测及计算
a.观测的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按照二等水准的测量要求,以“后-前-前-后”的作业方法进行往返观测,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
高差全
中误差
(mm)
路线
长度
(km)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平地(mm)
山地(mm)
二
2
-----
DS1
因瓦
往返
各一次
往返
各一次
4√L
-----
水准观测的测站技术要求
等
级
仪
器
类
型
视
线
长
度
m
前
后
视
距
差
m
前
后
视
距
累
计
差
m
视
线
高
度
M
上下丝读数
与中丝读数
之差
基辅分划读数差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检
查
间
歇
点
高
差
之
差
mm
测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
mm
附
合
路
线
闭
合
差
mm
环
闭
合
差
mm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
mm
0.5
Cm
刻
划
标
尺
1.0
Cm
刻
划
标
尺
二
DS1
50
1.0
3.0
0.3
1.5
3.0
0.4
0.6
1.0
4√K
4√L
6√R
4√F
注:
K——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km;L——附合路线长度,km;
F——环线长度,km;R——检测测段长度,km。
水准观测的限差(mm)
等级
基辅分划
(黑红面)
读数之差
基辅分(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
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单程双测站所测高差较差
检测已测测
段高差之差
二级
0.5
0.7
≤1.0
≤0.7
≤1.5
注:
表中n为测站数
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m)
等级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累积差
视线高度
二级
≤50
≤2.0
≤3.0
≥0.2
b.观测的路线:
沉降观测拟以基1为起点(基2、基3为检测点),大致按照J1、J2…J47的顺序进行观测,最后闭合至点基1。
c.内业计算:
沉降观测网的平差计算使用HLADJ3.0智能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在满足观测精度要求的前提下,计算出每个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值。
当再次进行沉降观测时,通过对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进行比较,即可发现基坑周围及主体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并对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作出分析。
八、沉降观测的质量控制
本项目的相关过程我公司都将在设计、生产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下运行。
本工程为我公司承揽项目,我公司承诺本项目的质量管理按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质量体系标准要求中的设计、生产、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运行,要严格标准,把握好外业、内业的数据内容和计算的自检、互检,对沉降观测数据的内容和计算成果进行全面检查,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
自检主要是作业员对测量原始数据进行全面的认真的检查,内容包括测量原始数据资料是否清晰、点名标注是否准确、数据计算有无错漏等,自查的比例:
内业成果100﹪,外业资料100﹪。
互检由项目负责检查或组织项目组内作业员互检,内容包括作业员提交的所有资料,互检比例:
内业成果100﹪,外业资料100﹪。
为确保沉降观测的数据质量,将使用固定的全站仪、水准仪和水准尺,按照规定的观测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成立项目组,尽可能的由固定人员施测和整理观测成果,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系统误差,为甲方提供优质的数据成果,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九、沉降观测频率
1、针对本项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拟定主体建筑物沉降观测频率:
主体施工至第一层时进行点位布设并首次观测、然后每三层观测一次(主体最高按30层计),至主体封顶该项目需观测11次,封顶后改为第一年观测4次,第二年观测3次,共需总观测次数为18次;另在观测过程中若局部点变化量较大则需要进行加密观测,直至沉降观测稳定。
2、主体建筑物沉降稳定的判断:
若最后100天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天,可以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3、特殊情况:
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4、每次沉降观测后,随时通过沉降观测数据对楼房的沉降情况进行分析,如发现数据异常,应及时通知甲方采取进一步措施,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但是当监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告委托方,同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或调整监测方案:
a、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
b、变形量达到或超出预警值;
c、建筑本身、周边建筑及地表出现异常;
d、由于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变形异常情况。
如需另外增加观测次数,甲乙双方另行协商。
十、安全保障
1.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2.进入现场测量必须按规定戴好安全帽,工作期间不得饮酒,严格遵守工地的各项规章制度。
3.严格遵守测量人员行为准则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4.提高警惕,预防施工现场因有电源及火源发生意外而带来的伤害。
5.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要定期组织对项目成员进行现场危险源识别和预防的培训。
十一、成果资料的提交
由于本次沉降观测为长时间的连续观测,因此,每次沉降观测结束后,及时整理出沉降观测数据,根据需要,向甲方提交沉降观测的阶段性数据资料,在整个沉降观测结束后向甲方提交技术总结分析报告。
附图:
沉降观测点位布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