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真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5513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3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真题.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真题.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真题.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真题

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1.真正的辩论与辩论比赛之不同在于,在前者中,辩论双方均站在自己真实的立场上,而在后者中,角色是抽签决定的。

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真正辩论是为了坚持观点,比赛是为了提高技巧

B.辩论比赛中的双方是通过抽签决定的

C.真正的辩论的目的是为坚持社会准则

D.在辩论比赛中,双方必须坚持自己个人的观点

1.A  【解析】这段话的主旨在于说明真正的辩论与辩论比赛之间的不同,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对此作出了比较。

B的内容是对的,但不够全面;C的意思原文没有提到;D本身是错误的,因为在辩论比赛中,双方必须坚持的应该是抽签决定的观点而不是自己个人的观点。

故正确答案为A。

2.在永恒“变化”的过程中,有的东西是要永恒坚持的,那就是学习方法论和颖悟性,还有“做人”。

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永恒变化着的某些东西需要永恒坚持

B.有些东西只有永恒地坚持,才会永恒“变化”

C.有些东西不应随着永恒的“变化”而丢弃

D.永恒的“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C  【解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在永恒“变化”的过程中,学习方法论、颖悟性、与做人是要永恒坚持的。

既然是要永恒坚持的,当然是不应丢弃的。

在A项中,需要“永恒坚持”的某些东西是“永恒变化”的。

但根据题意,需要“永恒坚持”的东西是在永恒“变化”的过程中要做到的,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B项中,变化应该是坚持的前提;D项原文没有提到。

只有C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

3.某经济专家提出:

中央进行宏观调控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尽量多地安排就业人员并兼顾物价的基本稳定两方面做出努力。

通货膨胀不是最可怕的,要保持经济的高增长,不可能没有一定的通货膨胀。

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中央必须做好就业安置与物价稳定两方面的工作

B.发展经济就不可避免地会引起通货膨胀

C.就业安排不当比通货膨胀的危害更大

D.宏观调控就是为了解决就业和物价两个问题

3.C  【解析】这段话的主旨在于,通货膨胀虽然可怕,但安排就业和稳定物价对宏观调控更为重要。

A、B本身正确,但不全面。

D项表述错误,实行宏观调控的目的有很多,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和物价两个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C。

4.总体来说,银行获得的存款量决定了银行的贷款能力。

但是,在许多时候银行的贷款数量会超出它所获得的存款数量,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如果这种贷款的数量超出过多,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相对稳定的贷款政策可以给银行和存款人都带来好处

B.银行的存款量大大少于贷款量会造成通货膨胀

C.银行应该采取一种有效的控制通货膨胀的策略

D.银行的贷款量与银行获得的存款量成正比例关系

4.B  【解析】这段话说明的是,如果银行的贷款量大大超过其存款量,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通过对比发现只有B项符合题意。

A、C原文中没有提到;D项表述有误,银行贷款量与存款量不一定成正比。

故正确答案为B。

5.在现代社会中,追求幸福生活时不应忽略接受教育的需求。

如果没有对科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的欣赏能力并从这种欣赏中获得满足,那么一个人就算不上获得了真正的生活,只不过是生存而已。

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教育(  )。

A.可以使人获得维持生活的基本能力

B.可以使人更充分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C.涉及科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内容

D.并不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目的

5.B  【解析】这段话的主旨在于说明只有接受教育,才算获得了真正的生活。

A项的意思与题干本意不符,显然错误;C项只是说明教育涉及的内容而没有说明教育的功用;D项原文中并未提到,只有B项与原文相符。

故正确答案为B。

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严整、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学风,永远也达不到真正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境界。

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一项严肃的工作

B.只有经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才能创立这一理论

C.必须全面系统地钻研,才能把握这一理论的精神实质

D.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才能达到这一理论的境界

6.C  【解析】原文说只见树木、断章取义达不到真正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境界,可见只有“见到森林,全面学习”才能真正把握这一理论,也就是说要对这一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A项不全面;B项本末倒置,只有先创立理论,才能对其进行研究;D项与原文意思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C。

7.从就业角度看,扩大投资就是为后人增加“饭碗”,压缩投资就是压后人的“饭碗”。

“饭碗”压得过多,虽然有利于今天的稳定,却不利于明天的稳定,不利于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扩大投资就是压缩今人的“饭碗”

B.压缩投资就有利于稳定,扩大投资有利于发展

C.扩大投资有利于长远地解决就业问题

D.压缩投资有利于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

7.C  【解析】这段话的意思在于说明扩大投资的好处和压缩投资的坏处,通过分析可知扩大投资有利于明天的稳定,压缩投资则不利于长治久安。

A讲的是扩大投资的缺点,与题意不符;B项曲解了题意;D项只说了压缩投资的短期效应,没有指出长期压缩投资带来的弊端,不是原文所要强调的。

故正确答案为C。

8.初唐的人们探究梁、陈、北齐的祸乱之源,往往归咎于淫靡的文风,并要求建立一种新的文风,以适应唐代大而统的政治局面,这对初唐文坛的建设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以文风不振作为亡国之因,毕竟本末倒置。

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唐代大而统的政治局面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文风

B.把文风不振作为封建王朝的亡国之因是错误的

C.把文风不振作为亡国之因有利于文坛的建设

D.把文风不振作为亡国之因虽不科学,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8.D  【解析】通过分析可知原文表达了两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要求建立新的文风对初唐文坛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把文风和亡国联系起来是不科学的,是本末倒置。

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概括了这两方面的意思,A和B的说法均是片面的,C项曲解了文意,故正确答案为D。

9.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图书是塑造人类灵魂和教育人民的工具,因而是无价的,不能参与市场竞争,其定价只能按成本、发行费用和微利来折算,并实行全国统一定价。

所谓放开书价,实际意在上浮,结果会带来很多危害。

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因其定价很难确认,所以不能参与市场竞争

B.其定价如任意浮动,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后果

C.因不能参与市场竞争,所以出版单位不能赢利

D.如果参与市场竞争,就会失去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9.B  【解析】这段话的主旨在于说明放开书价会带来危害的问题,而不是书能否参与市场竞争及参不参与市场竞争带来的影响,A、C、D均不符合这一主旨,故正确答案为B。

10.借助药物、物理治疗或化学治疗的方法来消除病患,效果并不一定很好。

目前防治高血压的药物有4种,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对象。

如果使用不当,还可能造成对身体的危害。

约一半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戒烟戒酒和减轻体重的方法得到康复。

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高血压患者只要采用恰当的方法,就可以不药自愈

B.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治疗许多人的高血压方面收效甚微

C.依赖现代科技手段的治疗并非是消除病患的惟一途径

D.高血压患者应该避免滥用药物,否则对治疗有害无益

10.C  【解析】文中说约一半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非药物的方法得到康复,A项却说高血压患者只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就可不药自愈,过于绝对;文中说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治疗效果不一定很好,B项却说收效甚微,也与原文不符;文中说如果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危害身体,D项则说有害无益,曲解了原意。

而文中说治疗高血压可以有药物、物理治疗、化学治疗、调整饮食、戒烟戒酒、减轻体重等方法,可见依赖现代科技手段并非是消除病患的惟一途径,故正确答案为C。

11.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

而60年代以后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技术突起、科学精进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

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只能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11.A  【解析】原文通过科技进步与否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人数之间的对比,提出技术突起可能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的假设。

因为原文并没有明确指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所以并没有一个肯定的结论。

B、C、D三项表述都过于绝对,只有A项与原文相符,故正确答案为A。

12.湿地保护和研究正在成为热点。

人们逐渐接受的广义湿地概念革新了传统的地球环境分类系统。

地球生物圈内生态系统的一级分类由海洋和陆地变成了海洋、湿地和陆地。

湿地是三大生态系统中惟一的一个四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交汇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关系的密切程度令人吃惊。

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湿地保护和研究成为热点的原因是(  )。

A.湿地地域广阔,革新了地球生物圈内的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是具备气、水、土、石四圈交会的系统

C.人类主要生活在湿地生态系统,与之关系最密切

D.湿地生态系统生存条件恶劣,易发生各种自然灾害

12.C  【解析】这段话说明了湿地的划分及其重要性,从文中可以看出,湿地之所以这么重要就是因为它“与人类生存关系的密切程度令人吃惊”。

A项偷换了概念,B项说的是湿地涵盖的范围,D项原文中并未提及。

故正确答案为C。

13.婴儿很早就表现出掌握环境的强烈愿望。

由于控制动作的技能发展缓慢,所以他们的活动受到了限制。

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本领来支配环境以独立生存。

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说他们是“不能自立”的。

在这段话中,说婴儿“不能自立”是指(  )。

A.他们完全不能够独立生存

B.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

C.他们仅有独立生存的意愿

D.他们没有适应环境的足够本领

13.A  【解析】原文中说婴儿“没有足够的本领来支配环境以独立生存”,也就是说他们不能自立,比较选项发现A项最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A。

14.当旧的艺术,如小说、戏剧等渐离世人的关注中心而让位于影视等诸种艺术新贵时,一种文化贫困正笼罩在各种批评之上。

面对强大的“工业文化”,文化批评也差不多变成促销广告了。

在这段话中,“一种文化贫困正笼罩在各种批评之上”意思是说(  )。

A.文化的贫困使批评无法进行

B.各种文化批评的品位在降低

C.文化贫困现象受到了种种批评

D.批评家们都受到了贫困的威胁

14.B  【解析】对照原文中的“文化批评也差不多变成促销广告了”,我们可以得知文化批评像促销广告一样华而不实,内容贫乏。

“一种文化的贫困正笼罩在各种批评之上”正是指文化的贫困使文化批评也丧失了生命力,从而降低了品味,故正确答案为B。

15.隐性信息是一种特殊信息,它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可以直接或间接获取的显性信息不同,是一种能够提示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未萌的“胎动”信息,它要通过分析研究才能获取。

对这段话中的“隐性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能直接获取,只能间接获取

B.可能预测未萌的“胎动”

C.可以提示未来的发展趋势

D.能提示尚未公开的信息

15.C  【解析】A项错误,原文只说显性信息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获取,没有说明隐性信息的获取途径;B项偷换了概念,原文只是把隐性信息比喻为“胎动”,而不是预测未萌的胎动;D项文中没有提及。

只有C项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

16.研究“基本”粒子,须借助极高的能量。

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即得想办法把氢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打碎,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

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者都反映微观物质的结构,即微观结构构成了微观物质

B.前者指原子结构(含原子核),后者指质子、中子等小粒子

C.前者指小粒子内部的组合模式,后者指构成物质的各种小粒子

D.两者都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粒子

16.C  【解析】通过分析原文可以得知,微观物质是指“氢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指这些微观物质的内部结构。

对照选项发现,只有C项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

17.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不是万能的、无缺陷的。

市场配置,一般是由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来进行自发的调节,而且这种调节带来滞后性,就是说从价格形成的信号反馈再到产品产出效应,有一定的时滞。

在这段话中,作者认为,“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缺陷”是(  )。

A.自发性和竞争性B.滞后性和调节性

C.滞后性和自发性D.竞争性和调节性

17.C  【解析】文中先说市场配置是有缺陷的,然后提到市场配置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进行自发的调节,而且这种调节带有滞后性,很明显市场配置的缺陷就是自发性和滞后性。

对照选项发现,只有C项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

18.虽然人类罪恶昭彰,但我们也不能忘记他的艺术的形式——以科学、真理的追求及美的创造与正义的概念等等方面所显露出来的伟大的和可敬的特质。

每当我们说出人类或人性这两个字眼时,我们便触及到一个“大神秘”;如果我们对这“神秘”已无知觉,那么我们便已经屈服于精神的死亡。

上面这段文字中的“神秘”,意思是(  )。

A.拥有艺术,追求科学、真理和正义的人类却是罪恶昭彰

B.罪恶昭彰的人类竟然与艺术、科学、美和正义等相关联

C.人类虽有许多众所周知的罪恶,但仍有伟大可敬的特质

D.要忘掉人类的精神罪恶,却不能忘记他伟大可爱的特质

18.C  【解析】通过分析原文可以得知,“神秘”是指一方面人类罪恶昭彰,另一方面人类又显露出伟大和可敬的特质。

A项强调的是罪恶昭彰;D项说要忘掉人类的精神罪恶,而文中只是说人类有精神罪恶,并未说要忘记;B项的意思原文中并未提到,只有C项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

19.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拓展,对资本这一概念在使用中产生了不同理解。

一种是继续把“资本”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阶级属性概念,用来研究资本主义的运动;一种是把资本作为商品经济学中的一个自然属性概念,即单纯的经济概念,用来研究“货币生出更多的货币”这一客观经济规律。

后者称为现代资本概念。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20世纪的“资本”这一概念是指(  )。

A.不断拓展的政治经济学概念

B.阶级属性概念让位单纯的经济概念

C.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资本概念

D.阶级属性概念与自然属性概念

19.D  【解析】原文的意思是,在20世纪,人们对资本这一概念产生了不同理解:

一种将其作为阶级属性概念;一种将其作为自然属性概念。

对照选项发现,只有D项提出了这两个方面,A、B、C都只讲了一个方面,故正确答案为D。

20.一朵朵多姿多彩的生活的浪花会在你我他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对上面这段话中的“涟漪”的意思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指风行水上留下的波纹B.指内心深处的触动

C.指抑制不住的联翩浮想D.指引起深深的共鸣

20.A  【解析】在原文中,“涟漪”一词用的是它的比喻意而不是本意,对照选项发现,只有A的解释是其原意而非比喻意,题目要求选择不恰当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A。

第二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

(共15题,参考时限10分钟)

本部分包括两类型的试题:

一、数字推理:

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例题】1,3,5,7,9,(  )。

A.7B.8C.11D.未给出

解答:

正确答案是11。

原数列是一个奇数数列,差额均是2,故应选C。

请开始答题:

21.2,1,4,3,(  ),5。

A.1B.2C.3D.6

21.D  【解析】本题的奇数项和偶数项各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差额均为2。

从题中可以看出,偶数项构成的等差数列为1,3,5,由此可以推知奇数项构成的等差数列应为2,4,6,故正确答案为D。

22.22,35,56,90,(  ),234。

A.162B.156C.148D.145

22.D  【解析】通过分析得知,此数列前两项之和减去1正好等于第三项,即22+35-1=56,35+56-1=90,由此推知,空缺项应为56+90-1=145,又90+145-1=234,符合推理,故正确答案为D。

23.1,2,2,4,(  ),32。

A.4B.6C.8D.16

23.C  【解析】答案为C。

通过分析得知,此数列前两项之积等于第三项,即1×2=2,2×2=4,由此推知,空缺项应为2×4=8,又4×8=32,符合推理,故正确答案为C。

24.-2,-1,1,5,(  ),29。

A.17B.15C.13D.11

24.C  【解析】通过分析得知,此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构成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也就是说,-2+1=-1,-1+2=1,1+4=5,由此推知空缺项应为5+8=13,且13+16=29,符合推理,故正确答案为C。

25.1,8,9,4,(  ),1/6。

A.3B.2C.1D.1/3

25.C  【解析】通过分析得知,1是1的4次方,8是2的3次方,9是3的2次方,4是4的1次方,由此推知,空缺项应为5的0次方即1,且6的-1次方为1/6,符合推理,故正确答案为C。

二、数学运算:

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

遇到难题,可以跳过暂时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解决它。

【例题】84.78元、59.50元、12161元、12.43元以及66.50元的总和是(  )。

A.343.73元B.343.83元

C.344.73元D.344.82元

解答:

正确答案为D。

实际上你只要把最后一位小数加一下,就会发现和的第二位小数是2,只有D符合要求。

就是说你可以动脑筋想出解题的捷径。

请开始答题:

26.大于4/5且小于5/6的数是(  )。

A.6/7B.21/30C.49/60D.47/61

26.C 

4/5=48/60

5/6=50/60

 【解析】对于此类题可先比较那些通分相对容易的选项。

先从B入手,可知B不正确,再比较C,可知C为正确答案,剩下的两项则不需比较了。

27.最大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大的倍数是(  )。

A.99B.100C.101D.102

27.B  【解析】这是比例题型中的一种。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大的两位数是99,两者相除可得商101。

注意,此题问的是大的倍数,并不仅仅是倍数。

28.19881989+19891988的个位数是(  )。

A.9B.7C.5D.3

28.A  【解析】这是一个个位数计算题。

1988的n次方的个位数以4、2、6、8的顺序循环,而1989除4余1,即19881989的个位数为4。

同理1989的n次方的个位数以9、1、9、1的顺序循环,而1988除2余0,即19891988的个位数为1,可知该等式的个位数为5。

29.一块金与银的合金重250克,放在水中减轻16克。

现知金在水中重量减轻1/9,银在水中重量减轻1/10,则这块合金中金、银各占的克数为(  )。

A.100克,150克B.150克,100克

C.170克,80克D.190克,60克

29.D  【解析】这是一个简单方程求解题。

设合金中金和银的重量分别为x、y,列方程组:

x+y=250,119x+110y=16,求得x=190,y=60,即D。

30.某时刻钟表时针在10点到11点之间,此时刻再过6分钟后分针和此时刻3分钟前的时针正好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则此时刻为(  )。

A.10点15分B.10点19分

C.10点20分D.10点25分

30.A  【解析】设此时为10点零x分。

可知此时的时针在钟表盘上的10到11之间,则再过6分钟时的分针应在钟表盘上的4到5之间,即25>x+6>20,只有A正确。

31.今年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10倍,6年后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则今年父亲、儿子的年龄分别是(  )。

A.60岁,6岁B.50岁,5岁

C.40岁,4岁D.30岁,3岁

31.D  【解析】设父亲今年的年龄为x,则可知x+6应是4的倍数,可排除A、C;再由(50+6)÷(5+6)≠4,可排除B,故D为正确答案。

32.某人用4410元买了一台电脑,其价格是原来定价相继折扣了10%和2%后的价格,则电脑原来定价是(  )。

A.4950元B.4990元

C.5000元D.5010元

32.C  【解析】第一次打折后为原价的90%,再次打折后为原价的90%×98%,用4410除以90%×98%得出原价为5000。

33.某机关共有干部、职工350人,其中55岁以上共有70人。

现拟进行机构改革,总体规模压缩为180人,并规定55岁以上的人裁减比例为70%。

请问55岁以下的人裁减比例约是多少?

(  )。

A.51%B.43%

C.40%D.34%

33.B  【解析】由原来共有350人,55岁以上的共70人,可知原来55岁以下的共280人。

由已知精简后为180人,可知共裁减350-180=170人。

由55岁以上的裁减人数为70×70%=49人,可知55岁以下的裁减比例为:

121÷280≈43%。

34.某储户于1999年1月1日存入银行60000元,年利率为2.00%,存款到期日即2000年1月1日将存款全部取出,国家规定凡1999年11月1日后孳生的利息收入应缴纳利息税,税率为20%,则该储户实际提取本金合计为(  )。

A.61200元B.61160元

C.61000元D.60040元

34.B  【解析】由题意首先可以计算出一年的利息总额为:

60000×2.00%=1200(元)。

按规定只有后两个月的利息应交税,税额应为:

[(1200÷12)×2]×20%=40(元),

则实际取的本金合计为:

60000+1200-40=61160(元)。

35.甲、乙两人从400米的环形跑道的一点A背向同时出发,8分钟后两人第三次相遇。

已知甲每秒钟比乙每秒钟多行0.1米,那么,两人第三次相遇的地点与A点沿跑道上的最短距离是(  )。

A.166米B.176米

C.224米D.234米

35.B  【解析】由题意可知乙每分钟比甲多跑6m。

第三次相遇时两人共跑了3×400=1200m,且乙比甲多跑了348m,可知甲共跑了(1200-48)÷2=576m。

第三次相遇地点与A点沿跑道上的最短距离为:

576-400=176m。

第三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 判断推理

(共45题,参考时限30分钟)

本部分包括四种类型的题目:

一、事件排序:

共15题。

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请你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

【例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